神级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繁体版

54 摆席一定要请小秦主厨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小孩降生是人生大事。

    靠山村这边谁家生个孩子,无论男女,等到满月的时候几乎都要摆酒,周边的亲戚邻居都会去贺喜。

    这不光是为祝福新生儿茁壮成长,也是为“还礼”。

    靠山村是一个崇尚人情往来的地方,之前收了别人份子钱,现在自然要还回去。

    农村办满月酒,提前一天村人就去帮忙准备,图的也就是个热闹。

    来多少人帮忙,主要就看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处的怎么样,这时候就能体现每户人家在村里为人处世的能力。

    一户人家可能要隔上好几年才会办一次大事,有的人家一辈子也办不了几回。

    主家老孙这人穷,又是典型的老实人,因为没儿子没了念想,不去干活赚钱,话也越来越少,村里人就起了个外号叫“老蔫”。

    不过,有了孙子立马不一样,老孙变得特别勤快,什么活都干。

    老孙媳妇天天抱着孙子在村里转,看上去感觉整个人都发光了一样。

    这两口子就差满世界吆喝:俺家有孙子啦,俺老孙家有后啦!

    这老两口也就是结婚那会儿热闹了一回,二、三十年间也就办这么一回大席。

    这些年随出去的礼可不少,村里来随礼和帮忙的人很多。

    赵大娘作为邻居,又是远方亲戚自然也要来帮闲。

    看到秦小天到来,有了上次帮忙揽活和秦小天送菜的互动,感觉亲切了很多,招呼了一声:“小天师傅,来这么早啊!今天我还给你打下手,咱们也算第二次搭档,你的要求我都熟。”

    “好嘞!有您帮着,我能轻松不少。”秦小天应付着各种招呼,打量着院子里各种准备工作的进度。

    场面是非常忙碌的,大家都在用心进行着准备事项,分工明确。

    村中妇女帮忙做一些摘菜、洗菜等工作,然后一起有说有笑唠着家常。

    男人们杀鸡宰猪,还有的在搭建临时灶台和案板,用来炒菜和摆放妇女们清洗干净的青菜,后续还可以用来放做好的菜。

    秦小天不愿和妇女们呆一起,总是荤段子素笑话的,让人脸红心跳。

    大厨的活也不简单,不仅自己要干活,从支锅,到切菜,备菜,炒,煎,烹制,样样要照顾到。

    但凡有一样照顾不到,出了点事就是影响名声的事情。

    靠人不如靠己。

    秦小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着干活的人群,哪里有做的不到位的就过去说一下。

    比如杀猪的那里,猪毛必须要刮干净。

    不然,做好之后上桌。

    夹起一块肉,看到有一根大猪毛,多恶心呀!

    正好刮猪毛的是赵大娘的男人,他尝过几次秦小天手艺,看到秦小天,就第一时间想到了各种好吃的菜。

    秦小天说话又很可气,大娘的男人是满口的答应,一定会把猪毛处理干净。

    “小天儿,你放心,保证弄好。你给我家送去的菜里面是熊肉吧?哎呦,那个好吃,吃的我差点没把舌头吞了。熊肉我也吃过一次,味儿大,肉还嚼不烂,你做的这个味道好,那是越吃越香啊!”

    “行,那麻烦你了大伯。”

    其实,来的都是经常做这些活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如何去做,只有个别做的不那么到位而已。

    “小天哥,我们又见面了。”

    秦小天回头一看,原来是三儿,那个告诉他村里闲汉要找麻烦的高中生。

    “你的一个暑假光帮忙,也没捞着玩,生不生气?”秦小天打趣了一句。

    “我听说大厨是小天哥才来。昨天西村结婚那一家,和我家是邻居,没办法只能去帮忙,做的那个菜是真一般。老蔫儿家去找我,不来不太想来,还是问了大厨是你才来。”

    三儿这个年纪都是这样,喜欢表现,说话都是没大没小,在人老孙家就喊人家老蔫儿,也不怕人家听到不高兴。

    三儿旁边一个半大小子也开口说道:“可不,小天哥,以后只要不是你主厨,来找我帮忙,能推的我都推掉。你没看到,昨天那家的大席菜都没吃光,很多都被大娘婶子们打包。”

    村里办席,一般都喜欢用这些半大小子,他们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心眼没那么多,干活认真又干净利落。

    “你们呀,人家师傅做的菜也可以,让你们说的好像多难吃一样。咱们之间说说就算,可不要在外面乱说,让人听了会笑话咱们不懂事。”

    秦小天对三儿这几个半大小子印象不错,也愿意和他们聊天打屁,说一些逗趣的话。

    “咦,这不是咱村的托尼老师吗?老蔫不会找他给小孩剃头吧?这家伙的手艺可不怎么样,竟会弄一些花里胡哨的头型,还弄得不好。”三儿看到村里的理发师,八卦了一句。

    “这家伙不知道从哪学的理发,基本功都不好,就给人做发型,我从来不上他家理发。再说,满月头不是要明天满月剃头吗?怎么今天就来给小孩儿剃头。”三儿的小伙伴也跟了一句。

    秦小天见他们不懂,就给他们科普一下:“咱们这里大多都是提前一天剃头,至于为什么和别处不同我也不知道。小月孩儿,没有那么多头发,就是一点胎发,随便剪一下就行,不需要多好的技术。”

    靠山村这边,剃满月头有把理发师请到家里剃,也有到理发店去剃。

    剃完胎发后,不仅要用红纸包上加倍或数倍的理发工钱给理发师傅,还要给理发师送上“红蛋”等礼品。

    婴儿的奶奶会将胎发搓成小辫子,用红绸布将它包起来。

    胎发包好后还要放在枕头底下,有的是挂在家里大门上不显眼的地方,一直挂着不能取下来。

    “剃满月头”还有个习俗,就是不能将婴儿的头发全部剃光,而是在头前部留一小块“聪明发”,在后脑留一绺“撑根发”,其意是祝愿小孩聪明伶俐,祈盼小孩扎根长寿。

    这些习俗各地虽然都不尽相同,但寓意都是希望新生儿能健康成长,是大人对新生儿美好的祈盼。

    “小天哥,你可以啊!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不仅做菜超级好吃,还懂这么多习俗。我以后就以你为榜样,向你学习。”三儿在那开起了玩笑。

    “我很欣赏你这样有眼光的小伙子,加油,我看好你。”秦小天自然也不怂,回了一句。

    小年轻聚在一起,就是天马行空的乱聊,有点无拘无束的意思。

    忙了一上午食材处理的七七八八,老孙小门小户,即便大操大办也就是准备了五十桌酒席。

    即便怕不够用菜多买一些,最多就是五十五桌的总量,这对于处理过一百五十桌大场面的秦小天,轻轻松松就搞定。

    中午饭秦小天做的大多都是炒菜。

    处理食材剩下的猪下水,还有鸡杂这些都不能浪费,今天就要用掉。

    这些东西别看不起眼,做好了那也都是美味佳肴。

    只要处理好异味,可以做成辣椒炒鸡杂,猪血炒韭菜,辣炒肥肠等。

    再拌两个凉菜,一大桌子菜看起来就很丰盛。

    管事人招呼着大家伙做到桌子上,说了几句场面话,就宣布开饭。

    饭菜的香味早就闻到,但是没吃到嘴里,谁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吃。

    就像昨天结婚那家,闻着味道不错,吃起来有的还不如自家媳妇做的好吃。

    可菜一吃到嘴里,立马就吃出来不同。

    鸡杂香嫩爽脆,酸辣够味。

    肥肠软嫩耙糯有嚼劲,下酒下饭还解馋,口感超级棒。

    别人是靠各种香料出香,火候掌握不够,入味不够,饭菜本身也就一般。

    闻着香,吃着就没那么可口。

    秦小天做的菜,无论味道还是口感,大家吃的都非常满意。

    对传言说秦小天做菜多么好,也都相信那不是夸大其词,而是确实有那个实力。

    “等我家要办席,一定要找小秦去主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