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崛起非洲
繁体版

第十一章 蓄势待发

    1830年2月5号明州岛(原时空马达加斯加),西南部沿海大明村(图利亚拉港附近)。

    此时距离姜云造出火药并向大明村百姓展示已经过去20天,今天是第21天。

    也是姜云穿越到大明村的第34天!

    这34天是姜云从前生穿越到此生以来,穿越后最忙碌也是最刺激的34天。

    用姜云自己的话讲就是:“

    彗星撞地球,刺激上天啦!”

    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没有所谓的退婚和扮猪吃老虎,更加没有姜云所yy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在这个非洲偏僻大岛沿海的小村庄内,姜云这段时间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发展。

    身为穿越者,没有人比他更懂发展的重要性。

    (请叫我姜懂王)

    对付土著需要发展军事工业,大明村的发展需要改善生活条件,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发展!

    姜云的出现就像一团烈火被扔进了大明村这个在平行时空偶然出现的华人村落。

    就像亚马逊雨林里的一只可能因为一次煽动翅膀就带来龙卷风的蝴蝶一样。

    姜云的出现也会对大明村,对马达加斯岛,乃至整个非洲整个世界都带来惊涛骇浪的改变!

    ………………………………………

    大明村内东南角一处新盖起来瓦房内。

    一群工人正在包装已经做好的火药,然后将之做成炸药包。

    这些炸药包里的火药被附近三家类似的作坊分工合作完成。

    一家从村里各家茅房和村所公厕内收集硝石并提炼。

    另一家组织开采队,从大明村附近各处采集火山岩,送往已经被改造成硫磺加工作坊的,原王铁匠家打铁作坊内。

    还有一家以原来村西头木匠家的木材作坊为中心,在附近建造了几家伐木,木材切割,乃至最后提炼成木炭的木材基地!

    最后这些原材料将被运送到大明村的东南角的火药制造厂内。

    最后的最后,再送到相邻隔壁的组装作坊内,组装成炸药包。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细化,那么的一环扣一环,中间缺少一个环节,都可能让炸药包的制作,功亏一篑!

    这是姜云用前世的所见所闻,总结出来的,正是后世流水线作业,以及一样产品被细分为多种不一样的部位,从原材料到零配件,再到成品,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最快的效率达成!

    这正是后世工业的魅力所在,即每个人或者每个工厂企业,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一部分,剩下的交给别人或别家企业。

    最后各家所生产出来的零部件再组装成所需的商品。

    姜云正是用这套方法,才能让人口只有2000余人的大明村,生产出了不符合大明村人口科技的武器装备数量。

    “张厂长,这批弓箭有问题,让他们拿回重做,这样的东西在战场能用吗。”

    姜云将一把弓箭摔到了张厂长的面前。

    “姜部长,这批弓其实还是能用的,原来咱们拿这玩意其实也照样拿来打猎,也没见出什么问题!”

    张厂长对着已经被认命为大明村生产部部长的姜云说道

    “不行就是不行,这样的弓箭打起仗来能用吗,这不是害我们大明村的子弟吗!”

    姜云指着地上木头制成,用麻绳做弓绳的弓箭愤怒的说道

    “让他们拿回去重做,要用牛角和牛筋制成的牛角弓。”

    “那样做的武器上了战场才保险,用这么细的麻绳做的弓箭上了战场,咱们大明村的战士要是射断了,因为这个丢了性命。!”

    “谁来负这个责任,咱们在场的诸位,谁又负的起这个责任!”

    “都是爹生娘养的,哪个没有父母,哪个没有兄弟姐妹,哪个没有亲人。”

    “要是因为武器的问题丢了性命,我姜云怎么还有脸继续做这个生产部部长!”

    姜云沉重对着工厂内的人讲道

    “行行行,既然姜部长都那么说了,咱们就改回来,小刘,你去把给咱们提供材料的材料厂的人叫来,让他们拿回去重新给咱们换材料!”

    张部长对着身旁的秘书说道

    “张三,我能提拔你做这个弓箭厂的厂长,也能把你从厂长的位置撸下来。”

    “你好自为之,别以为有些事我不知道!”

    姜云看了一眼被升为弓箭厂厂长的张三道

    “冤枉啊!姜部长,我是什么都没做啊,都是底下人送来的,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张三对着姜云一脸委屈的说道

    “最好如此,这种事下次不要再犯了,要是让我知道再犯这样的错误,你这个厂长也就不用再干了,回家继续敲锣算了!”

    姜云边说边往工厂外走去。

    “姜部长,慢走啊!您慢走!”

    张三跟在后面说道

    张三扭过头对着身后的众人说道:“还不快去重做,记住,要用牛角牛筋做的牛角弓,不要再拿木头麻绳充数啦!”

    “你们这次可算害苦了我了,让我挨姜部长一顿臭骂。”

    众人看着张三心里嘀咕道:“不是你自己当初让我们用木头和麻绳做成弓箭吗?,现在出了事怪我们头上,真不要脸!”

    虽然心里不满,但表面上还得表现出恭敬的模样。

    “是,我们这就去重做。”

    “张厂长您教训的是,都是我们该死,以次充好,连累了您在姜部长那挨了顿骂!”

    众人讨好道

    张三看了看身旁对着自己阿谀奉承的手下,第一次感觉到权利真是个好东西。

    让人难以自拔!

    等手底下人走后,张三独自一人站在工厂内,看了看因为弓箭材料出了问题,不得已而停下来休息的工人。

    张三擦了擦刚才因为被姜云的警告而被吓出冷汗的额头。

    心里暗自想道:“这个姜云,比他老爹姜老虎还要可怕,前些日子让我干弓箭厂厂长的时候还笑眯眯的,张叔长张叔短。”

    “等我当上厂长后,就完全把我当下属一样教训,稍微犯点错就要被训斥!”

    “我这次冒着被发现的风险,收了木材厂鲁木匠家的木材作为弓箭材料,

    “还是把上次鲁木匠送得东西退回去吧。”

    “有些事现在不能再干了。”

    想起家里婆娘收到鲁木匠送来的海鱼,蜂蜜,麻布,以及一整套木材家具时的兴奋神情。

    张三就知道这些东西没那么容易还回去!

    张三边想这些事,边回到了家中。

    “当家的,回来啦!今天厂里忙的怎么样了。”

    张三媳妇马氏,一边接过张三的外套,一边询问道

    “还能怎么样,还不是老一套,监管工厂的生产,协调其他厂子的配合,天天干的不还是这老一套!”

    张三一边说,一边配合着马氏脱去麻布外套。

    “哎,那个鲁木匠送来的衣柜还真大啊,比咱们原来的大多了。”

    “还有那床,也比咱们原来的大,床上还雕着花,雕着喜鹊嘞!”

    还有那张桌子,也比咱们家原来吃饭用的饭桌要好。”

    张三看着妻子马氏指着屋内鲁木匠送来的家具,这里说说,那里讲讲,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搞的张三都不好意思开口。

    “那个,那个,我今天有个事跟你商量!”

    张三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什么事,说,只要别打这群家具的主意,当家的,你说什么我都依你。”

    马氏笑着说道

    “我说了你别生气,我这次就是要把那些家具送还给鲁木匠。”

    “什么,你说什么,好你个张三,老娘我跟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等你当上了厂长,过上了几天好日子。”

    “现在有人巴结你送来套家具,你都要送回去,我这几天都已经带着那些左邻右舍的嫂嫂婶子们来我们家参观过了。”

    “你现在让我送回去,我的脸往哪搁,我还能出门吗?”

    马氏一听这话马上跳起来愤怒道

    “这不是没办法吗,你以为鲁木匠为什么给咱们家送那么好的家具,还不是因为我许诺,以后弓箭厂采购他们家的木料做弓箭。”

    “今天姜部长来视察,被发现以次充好,当场警告我不要再干了,就差指着我的鼻子骂啦!”

    “我说怎么八竿子打不着的鲁木匠要来我们家送这么好的一套家具,原来是你收的贿赂!”

    “但是我牛皮已经吹出去了,你总不能让你媳妇丢脸吧!”

    “我丢脸,就是咱们全家丢脸。”

    “再说了,还容易让咱们孩子也跟着丢脸。”

    马氏摸了摸肚子道

    “什么,你怀孕了,什么时候的事!”

    张三急切道

    “还不是上次那回。”

    马氏回答道

    “上次,咱们这么多年都没有,上次一回就中了,运气这么好!”

    张三有些怀疑的问道

    “咋地,你还怀疑老娘偷人啊!”

    “老娘再怎么说也是要脸的,你以为我像你一样,和那些女工搞暧昧。”

    马氏讥讽道

    “哎呀,怎么扯到我身上来了,我不早和你说过,我和那些女工没什么关系。”

    张三跳脚道

    “你心里有没有鬼,我就不知道了。”

    马氏继续讥讽道

    “好了好了,咱们还是继续说这个家具的事吧!”

    张三马上转移话题道

    “老娘我还是一句话,这些家具肯定不能送回去的,要不然谁动,老娘和谁拼命,老娘一尸两命给你看!”

    马氏抚摸这肚子威胁道

    “行行行,不送就不送,孩子要紧,孩子要紧!”

    张三急忙道

    “要不然咱们把家具买下来。”

    张三掏出几张花花绿绿的票子道

    “也只有如此了,希望鲁木匠不要为难咱们。”

    马氏无奈道

    张三手里的是姜云为了更好的服务大明村内部生产消费循环的推出的纸币。

    虽然这种纸币还很原始,基本就是用印刷纸张的作坊改良出来的,但在大明村内部它就是不折不扣的合法货币,没有人可以质疑它的购买力,因为村里的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村所手里。

    经济有点类似于新中国建国早期的各种票据,其实都是为了把控内部的生产消费所制造出来的交易工具。

    这种被命名为明元的纸币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盖应大明村百姓几百年来都是内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你家有什么,我家有什么,咱们两家做个交换。

    基本都是非常原始的经济方式

    明元基础货币分为,一分,两分,五分等货币。

    主要用于购买小规模的生活资料,比如大米,几条海鱼,几小袋食盐等基础生活物资。

    还有一元,五元,十元等大型物资交易的货币。

    主要交易如驼峰牛,渔船,大型家具之类的东西。

    张三手里拿着就是三张一元,两张五元的明元纸币。

    张三的厂长工资为每月五元,最近买家里买大米和食盐,花掉了2元,还剩十三元。

    大明村的物价是,一袋大米一元钱,一袋食盐五分钱。

    张三的工资每个月可以买5袋大米,这在当时的大明村已经算很不错了,要知道普通工人每个月也才2元钱。

    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也才不到20元,这还是因为大明村地广人稀,农民占地多,加上热带地区,一亩地能一年三熟导致。

    就是这样,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姜云还说服父亲姜虎,让村里每年用保护价格收购农民所种植的粮食。

    就是这样,每年粮食实际都是过剩的,不得不让高叔这位农业专家,想办法让农民多种植些黄麻,本地特有的水果,以及鼓励一部分农民转向大海,去当渔民。

    为此姜云还说服了被村里任命为财政部长的徐会计,让新成立的福顺银行给农民贷款购买渔船等出海工具!

    姜云这个生产部部长当的可谓是尽职尽责,没有一天闲下来过。

    姜云每天日复一日的视察大明村各地工厂作坊内的生产。

    见到不合规的,就毫不犹豫的说出来,也不管对方是长辈还是亲戚朋友。

    姜云都是该骂就骂,该奖赏就奖赏。

    这一天视察完,走在回家路上的姜云看着日落之初的夕阳。

    喃喃的道:“准备的差不多了,该和那帮土著做个了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