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崛起非洲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人口

    1830年9月2日,明州岛星星港外,六艘移民船停泊在星星港内。

    这已经是自马克隆第一次移民后,明州岛自主移民的第五批移民,得益于鲁卡卡宝石矿所提供的巨额财税收入。

    明州岛都督府移民部才能组织起如此多的移民到明州岛来。

    此时的星星港,也和几个月前大不相同,虽然和欧洲,印度,远东的港口不能相提并论。

    但在这非洲也算一座大港了。

    六艘移民船下来约五百名远东新移民,他们都是移民部长张冰在远东搜罗到明州岛的。

    张冰在广东和人贩子,乃至贪官污吏打交道。

    拼命的搜罗神州大陆的孤儿,才使得明州岛的人口,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提升。

    都督府内,代替张冰留在明州岛的移民部副部长卢光。

    正在向都督府一众高层汇报移民工作。

    “目前,我移民部在神州大陆的移民办事处,每个月都能招揽一批移民,分两批送往明州岛。”

    “基本上是前一艘船刚走,后面的移民船已经在做移民准备。”

    “相比于第一次的移民速度,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卢光停顿了一下,看到众人露出一副满意的神情。

    随后继续道:“我们目前的人数相比于早期的两千多人,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现在记录再册的一共五千余人,其中明州岛原有的人数加上这五次移民来的人数一共四千七百余人。”

    “剩下的三百余人,乃是因战功以及对明州岛的贡献度,而提前归化的卢卡人。”

    “现,基本会说汉语,虽然只能日常运用,但也是一大进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语言也会更加的熟练。”

    “且这些归化的卢卡人也基本改了汉姓。”

    “几十年后,和一般明州人,基本别无二致。”

    卢光说道这里,脸上透露出了一丝自豪之色。

    “而已目前的移民速度,在不增加新的移民船的情况下,一年最多一万移民。”

    “这也是咱们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卢光随后又无奈的说道。

    “那按你说的,在不增加新的移民船的情况下,一年只有一万移民,那要是移民船多了,会怎样?”

    都督姜虎询问道。

    “如果咱们移民船数量能比现在多几倍,我敢保证,移民数量最少一年五万。”

    卢光保证道。

    “五万?”

    底下听汇报高层听后,都大为震惊。

    实在是这个数字太大了,要知道目前公民人口也才五千。

    就这还要算上三百多归化的卢卡人。

    现在卢光说一年有五万移民,众人可不惊讶吗?

    随之而来的便是质疑。

    “卢副部长说错了吧!再怎么搞,一年也不能有五万人这么多。”

    文化部长江鱼首先站出来质疑道。

    “没错,怎么可能有五万人这么多,你们移民部别为了每年多出些经费,胡乱报数!”

    “要知道这是五万个人,不是五万头猪!”

    财政部部长徐军紧接着跟着质疑道。

    卢光见众人皆是一脸的不相信,随后解释道:“我们移民部之所以敢判断有五万人,是因为神州沿海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下南洋。”

    “现在因为我们明州岛花大价钱移民,甚至自带移民船,不需要船费。”

    “到了明州岛后,除了工匠外,只要是农民出身,到了明州岛后按人头分地,只要耕作满五年则归自己所有。”

    “而只要是我们明州岛需要的工匠,来了以后也将获得高于神州的报酬。”

    “得益于此项政策,大陆沿海去南洋讨生活的人数急剧下降。”

    “经常有人托关系找我们广州的办事人员,想要移民明州岛。”

    “如果咱们商船数量再提高几倍,我敢肯定,神州自此再无下南洋之举,只有下明州!”

    说完,卢光一脸得意之色。

    对移民部在神州沿海的信誉极为满意!

    如果不是去了明州岛的移民,托人回乡通告,明州岛的名声不一定有这么广。

    为了保证移民的顺利,每年移民部都要拿出上万两白银,用来打点一路上的贪官污吏。

    让他们对当地百姓移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损失的是朝廷的,他们拿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咱大清朝的官员,就是见不得银子,一见,腿就软了!

    如果不是这些贪官污吏的配合,明州岛移民哪有那么顺利。

    “好!,既然这样,我让财政部每年多批一些钱给你们移民部,让你们多移民一些人过来。”

    都督姜虎同意道。

    此言一出,卢光大喜过望,刚想拜谢。

    就听姜虎继续对一旁的财政部部长徐军问道:“你们财政部目前账上还有多少钱?”

    “目前还有一百万两。”

    徐军回答道。

    “好,既然如此,你们财政部拿出七十万两给移民部,让他们再购买一批移民船。”

    话音刚落,卢光马上拜谢道:“多些都督,有了这七十万两,我们移民部一定会更加努力的进行移民工作。”

    “一定不会让都督失望。”

    姜虎听后,摆了摆手道:“你们不用谢我,要谢就谢咱们的徐财神爷,要不是他,咱们哪有钱移民。”

    卢光听后,又对徐军拜谢。

    徐军面露无奈道:“咱们明州岛目前宝石矿的财税加上自身的税收,一年也才不到三百万两。”

    “为了不影响国际上宝石的价格,咱们每年只能卖价值二百万两的宝石。”

    “按照你们移民部明年的移民五万人规划,你们一年得吃掉近一百万两白银,超过财政的三分之一。”

    “要知道陆军现在一年养兵加采购武器,一年也才几十万两。”

    “你们移民部抵几个陆军,要不是看在移民的份上,我早就不干这个财政部部长了!”

    徐军没好气的对卢光说道。

    卢光听后,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好了好了,你也别装了,我还不知道你,每次被我说拿钱多的话题,就是低头装傻。”

    “每次都是一套动作,你就不能换个新的。”

    徐军不屑道。

    这时卢光才抬起头对徐军道:“我这还不是不好意思吗?拿了财政这么多钱,你每次提这个问题,我都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

    “你也知道不好意思,那你刚才一听到要额外给你们移民部七十万两的时候,你怎么不说。”

    “现在说这些,你不觉得太晚了吗?”

    徐军揶揄道。

    卢光听后,又低下了头。

    徐军见后,一脸无奈,这个卢光每次都是用这招糊弄过去。

    真拿他没办法。

    很快,会议散后,卢光拿着财政部审批的七十万两白银。

    急匆匆的向造船厂走去。

    ………………………………………

    “目前,我们造船厂已经能造出五百吨级的风帆海船了,虽然产量上受限于熟练船工的数量。”

    “不能和那些欧洲的大船厂比,但在这非洲也算首屈一指!”

    造船厂长对着卢光吹嘘道。

    “大概一年能有几艘。”

    卢光紧接着问道。

    “大概,一年六艘左右。”

    厂长回答道。

    “也就是你们两个月只能造一艘。”

    卢光随后道。

    厂长听后点了点头。

    “不行不行,你们这个速度太慢了,按照我们移民部的规划,未来一年要有五万名移民。”

    “你们这么点产量,根本不够。”

    卢光摇头道。

    “可是目前我们造船工人有限,一年只能造这么多。”

    “你就算逼死我,我也变不出来船来。”

    厂长无奈道。

    “你们还缺多少船工?”

    卢光问道。

    “这缺口可就大了,几百名总是有的。”

    厂长思索了一下,回复道。

    “好,我去给你找船工,你先把你能造的造好。”

    卢光随后说道。

    “如果真的能找到那么多船工,我们造船厂,一年造二十艘都不是问题。”

    厂长保证道。

    得益于目前还是风帆时代,造船主要是木头,这非洲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巨木。

    当然也是因为主要造的是商船,要是风帆战舰的话,那难度和造价,可就高多了。

    所以直到现在明州岛也只有一些武装商船。

    好在,前段时间都督府做出决议,打算从英国采购几艘风帆战舰,作为明州岛未来的海军战舰。

    在这个列强林立的时代,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就没有稳定的国家安全。

    没有国家安全,也就谈不上发展。

    对此,明州岛都督府,可谓心知肚明。

    故此,都督姜虎已经派遣新成立的海军部部长,罗业前往伦敦,与英国人商议采购事宜!

    罗业此人乃是南中国海的一名海盗头子,因得罪荷兰人,不得已逃亡明州岛。

    留在明州岛后,因其常年在海上活动,有丰富的海上作战经验。

    故,被破格提拔为第一任海军部长,当然这个海军部长前要加个代字。

    因为其初来乍到,未立寸功,所以都督为了服众。

    故,加了个代字……

    等其立下些于海军有利的功劳后,这个代字才能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