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苍芒
繁体版

42种田大业4

    好事多磨,波波折折。

    虽然祁家最终还是答应卖掉领地,但一波三折的历程,和空掉大半的宝物库房,还是让众多族人心有怨言。

    觉得以祁家现在的实力,不足以让家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不过在王家三兄弟和王老爹的强势下,打掉了这股怨气。

    对了,这些年,小三儿王简也建立了足够的威望,可以带领一部分人独立做事了。

    像他当初听到小三儿这名字时,还以为跟某时空,秦国的某个将军同名,后来却发现不是。

    好了,回转话题,之所以压下族人们的意愿,不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高的回报,是有多重考量的。

    王家曾经衰弱到那种程度,只有姓而无氏,这从王家三兄弟的名字就能看出来。

    老大王战的名字还有点像个士族,老二王二苟,老三王简的名字还是家中有了起色才改的,之前还是石头石头的叫着,小妹王曦月之前还被叫做大丫。

    在家族有了起色时,王父当时还叫王二苟换个名字,毕竟对于贵族来说,二狗这个名字太难听了。

    当时王二苟没同意,毕竟本命名中,大道暗藏的名字太难得。于是假托不忘耻辱将狗字换成了苟,以告诫族人不忘耻辱,行事平和稳当,才不了了之。

    此时,家族起来之后,若表现得咄咄逼人,会引起曾经的那些敌人的防范,也会得罪周边关系不错的小国。

    一旦被人提防,后面的发展就没现在这么顺利了。

    至于对祁家主脉结仇结得比较大的几脉的回报。

    在他们分配财富的时候,表个态,站队打压一下,对外显现王家不是懦弱之人就行了。

    反正祁家没什么能人,让那些占着权力的人,有钱有闲的继续醉生梦死下去,过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完蛋了,还能得个好名声。

    只是祁家内部为了财富的内斗行为,到是让他见到识到了人性的一些下限。

    反正在事件结束之后,祁家高层带着兴奋与愤怒的情绪分散离开了,某些日子过得差的普通族人,反而成了他家的奴隶,当然普通的奴隶,也有不少。

    当然,这与他不管什么东西,都买买买的态度,是没有关系的,仅仅只是祁家高层不想当人,仅此而已。

    没看到其他几个卖了族产的家族,是兴高采烈地跑到其他地方发展了吗?一路高歌,一路笑谈,期望着家族的未来会更好。

    至于田边那些奴隶的指责、谩骂,可能是曾经的主家对他们太差了吧,连个姓氏都不愿意给他们。

    此时,姜氏远山方国,王家老大所在地。

    这天王战忙完开荒诸事,下班回家,遇到了专门等他的一位东山氏陈姓名繁的一位上卿。

    一阵寒暄之后,这位上卿试探着说出了他的目的。

    这几年真是辛苦贤侄了,将远山国经营得一片繁盛,不过现在远山国这边都快要开发完了,不知道贤侄以后有什么打算?

    繁叔甚赞了,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然远山国也不会这么繁华。

    王战笑道

    至于以后,我打算去东伯侯的领地,毕竟远山国这里都开发的差不多了,再去开发新的领地,也有没有足够的人手来耕种。

    这事已经跟上君汇报过了,上君也答应为我引荐。

    啊,难道贤侄打算,放下这里的产业不管。

    东山氏道。

    倒不是放下这里的产业不管,后续家族会派人过来接管,使我可以专心在东伯侯那边做事。

    王战回道。

    听说黑石山祁家那边有一支会迁移过来,你觉得把他们安排在哪儿比较好。

    东山氏道,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

    哦,差点忘了。你家已经重新恢复方国,还得王上赐名,东灵。

    以后该叫你东灵战了(作者也不知道对不对,就这样吧,以后尽量少用)

    繁叔客气了,得后土庇佑,蒙王上不弃,王家才能于荒野复起,怎敢当东灵之氏。

    说到这里,此时有点眉飞色舞的王战,表演得有一丝不和谐。

    至于祁家迀至方国,以前那些开发好的地肯定不能卖给他们,毕竟,各家不能白白的为此付出辛苦和汗水。

    正好西山下面的那一片旷野,现在正在组织开发。

    嗯,待我将西山上面的几条溪流汇通连接,以后那片旷野就不会缺水了。

    只是现在人手严重不足,只能简单的将那片旷野,向地下清理两尺的砂石。

    他们若是有意那片土地,也可找上君商量购买。

    贤侄,我可是知道那片地的,若是向下清理两尺的沙石,最后只有半尺深的泥土。

    东山氏觉得不能坑人,做人要厚道。

    还是清理三尺好些,最后有一尺深的泥土,也好方便祁家耕种。

    繁叔,若是这样,那片地,可就太沙了,留不住水,西山的那几条小溪,可不够如此耕种所用,那片原野就不怎么适合耕种了。

    此时的王战显得有点义正言辞,不过看他的眼神,他还是愿意这么做的。

    可以让他们花钱请人,挖几片水泊麻,这样既可以改善土质,又能为干旱天气蓄水,还能防止洪捞,这不是一举三得的事情,反正他们家又不差钱。

    东山氏提出了解决办法。

    现在,各地都出现洪捞,山匪众多,其他地方又没有现成的土地使用,路上还有很多危险,我想他们也很愿意,花点小钱解决这些问题。

    繁叔大气,为了不使同道遭难,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要知道,西山原野,离繁叔你的庄园可是最近的。

    若如此,说服其他人的重任,就交给繁叔你了,大家决定好了,我就开工。

    话说到这种程度,王战又虚伪的客套了起来。

    于是两人拜别,各回各家。

    回到家的东山氏,感觉心情很好,又可以大赚一笔了。其妻询问,方才说出了这些,事后不住的感叹王家出了麒麟子,

    对此,其妻有些不认同,其妻岀身远山姜氏,倒不是一般女子能比。

    于是东山氏说出了一些丛王都传来的情报。

    据探查,东灵王家,向王都那边也派出了一些族人,为王上开垦田地。

    年前,经过一年丰收,王上饮酒比平常多了一些,又记划着重建王宫,被王叔在朝堂上劝阻。

    当时,王家偏房的那个,负责垦荒的族人王直站了出来。

    说奢靡享受不是罪过,对于王者来说,不能想办法做到,长久平稳如天地自然般的享受,才是罪过。

    这自然为王叔眼中所不容,认为他是奸臣。

    但王直的解释,却直接惊艳了整个朝堂。

    当时他说,人的奢靡程度,是由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来决定的,下层越容易、越简单的,大量生产各种物资,此时所谓的奢靡享受,就会显得越平常。

    试问田间亩产四五石,喝点酒奢靡吗?此时建酒池才算吧。

    试问在坐各位,若家禽以十万记,家畜数以万计,顿顿吃肉算奢靡吗?就算到时建个肉林都会觉得气味不好闻吧。

    若王上带领众人建立如此盛世,若到时王上还过得如现在这般简谱,到时再劝谏节俭之人都是不忠之叛逆,当被天下人共伐。

    如此引得满堂喝彩,此后王叔也经常去查看王家子的开扩进度。

    每当其有懈怠,既言说此生见不到如此盛景,以此嘲讽其实人是个说大话的奸臣。

    而每次过后,王家子都能提升进度,想出各种方法提升生产力,甚至于频繁去信东灵问策。

    现在在王都执行的奴隶考成法,就是这样出现的。

    在新开辟的田地上,教会奴隶们使用新的耕种方式和新的耕种工具。

    相同品质的土地,以过往的经验,计算出每年最大的平均收成。

    再确定一个可完成标准,令奴隶们每年交出这么多的粮食,剩下的都将自己使用。

    若交满八年,奴隶一家夫妇,就可以脱离奴隶的身份,但其子女,则并不能完全脱离奴隶的身份。

    在此后,如以此方法再交两年,则可以有一子彻底脱离奴隶身份,令其全家都有可能成为平民。

    即使最终全家都脱离了奴隶身份,其本身也没能力开垦肥沃之地,需要租赁土地以耕种。

    此时,只要降低一部分租赁土地所上交的地租,就可以将它们全部绑在这片土地上。

    至于当那时,这些人想要独自开垦土地,一般情况下,只要地租不是收的太狠,他们都不会有这种想法。

    因为贵族们,现在就可以把容易开垦的地方都开垦了,只要到时侯不是活不下去,他们还是会老老实实地耕种,不会有其他想法。

    当时王家子虽然有心推行天下,但考虑到各家情况不同,执行力也不同,不可一概实行。

    所以开始进行试点,并建言王上,此法可立不可废。

    若各家见此法可行,行使此了法,并在考量了当地情况后,定下了具体标准,在告之了奴隶之后,就不得更改,需要持之以恒的执行。

    若无意,也可不行此法。

    但只一年,王都那些贵人都在自家实行此法。

    主要是王上的田地收获太过于丰厚,他们自己计算一下,发现这样更划算。

    这也让王叔越加喜欢去找王家子,并导致这位,位至上卿的王家子,越加的苦不堪言,并于上月谏言王上,于家族再调一些人到王都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