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实芒
繁体版

第十九章:父亲刀痕

    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奔跑,前进,追赶,争分夺秒。在这样的一群人面前,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够用。

    秋风烈,潇瑟瑟,黄叶飞似蝶,

    草枯黄,辞林绿,叶落知深秋。

    秋末央,冬登场,红枫凋未休,

    劲风残,摇叶落,枫树空叶绝。

    今天摸底考试前,留二分钟给你们,拓宽思路,大胆发挥,以最快的速度,完美的文字,用诗词的形式自创或者借鉴古诗词,把秋末冬初的喜怒哀乐描写出来。在现有的时间内,能写出多少尽量写多少。我用了一分钟,留三十分钟时间考试,看一看能不能答完四十五分钟的试卷。剩下的十二分钟留给今天的加题作文,题目是写:我的父亲,或写:母亲,或者是父亲母亲写作一篇文章。(写秋天和冬天的故事)字数不限,形式不限,古、今、文言不限。开始。

    云舒:《苏轼》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见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初冬》宋.陆游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暮年自适何妨退,短景无营亦自长。

    况有小儿同此趣,一窗相对弄朱黄。

    杨林:《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初冬》杜甫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

    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京花:《一作秋夜客舍》杜甫

    露下天高秋水寒,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田雨:《洞庭湖》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剩流直上天。

    凯特:《天净沙.秋思》马志远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宏基:《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眼。

    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冬日归旧山》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茂霞:《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阳,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白草红叶黄花。

    爱英:《秋词》刘禺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安阳:《北风行》李白

    独龙栖寒门,光翟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两分钟到。大家把诗词交到讲台。老师说:为什么让你们写古诗词,因为高考试题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古诗词和文言文,占分比例不少,所以我们不能只限制在课本中。下面考试。

    同学们考场内安静极了,大家聚精会神,低头思索,埋头书写,笔尖划过卷子沙沙作响。云舒沉着冷静,全神贯注,文思泉涌,奋笔疾书。她卷面整洁字体工整,顺利答完试卷。

    云舒迅速写到:《父亲的刀痕》:父亲是东北抗联战士,老军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母亲出生烟台,革命家庭,诗塾底子,读过女子学校,家景富裕,家庭教育良好,贤良淑德。

    1927年,家乡水、旱、兵、蝗,异常灾害,连续三年颗粒无收。为了生存,爷爷奶奶用扁担挑起姑姑,叔叔,拎着父亲逃荒要饭到东北去“闯关东”。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九一八事变爆发,也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爷爷鼓励父亲投身革命,和东北三省人民组织抗日游击队,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抵抗日寇铁蹄侵害。他们的口号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和日寇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杀的混天黑地,血流成河。95顶子山一战,狼烟四起,父亲和王雅臣奋勇当先,驰骋沙场,一直打到没有子弹,双方开始肉博。石头砸,拼刺刀,枪托打。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战斗激烈角逐,锋不可当,刀刃相接,父亲被敌人的双刃刀刺中左肩,他,不顾疼痛咬牙拔下刺刀,一股鲜血涌出。他挥起刺刀刺向敌人,狂杀猛刺,杀的敌人鬼哭狼嚎。直到战斗结束,才扯下衣襟包扎伤口,到现在刀疤已然明显刻在左肩。

    一个叫金马川的地方,是日本关东军的一个重要据点,里面住扎二三百人的守备中队,十几路义勇军都想把它拔掉,此地易守难攻,大家难免会有畏敌情绪,只有骁勇善战的蓬莱之子王鸦臣挺身而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带领父亲和十几名弟兄,突然袭击,一举击败十备于己的日军,占领金马川。那次战斗中父亲受了重伤……从此这支队伍令日军闻风丧胆,无可奈何。

    仅1935年,整个东北抗联在东北三省,共发动大小战斗39105次。1936年7月,南满省委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成立。父亲被编入第一军,总指挥杨靖宇,同年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支6000人的队伍,活跃在敌人心脏地带,周旋于敌人刀光剑影之中,日本东北军称第一军为“东边道之癌”。截止1940年东北抗联一军,二军,三军,共发动战斗7万次,歼灭敌人18.37万人。

    父亲说战场上,饿的实在受不了了,就抓起皑皑雪山上的白雪,大口大口呑吃……胃疼的老病根从此落下。

    长云暗雪山,遥望三海关,踏雪万战日侵贼,杀不尽倭寇誓不还。

    这一年父亲的腿和脚都被冻伤了。很多伤员脚趾头都被冻掉……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联和义勇军奋勇力战,日本战败投降,撤出东北。

    1938年2月3日,日本侵占烟台,用及其残暴的法西斯手段,清乡扫荡,杀光抢光,铁蹄铮铮,惨无人道,置烟台人民水深火热之中。母亲女子学校的姐们们,团结起来参加革命,组织人民群众联合抗日,直至1945年8月24日,沦陷八年的烟台被八路军收复。母亲和姐妹们继续跟随八路军抗战,后来在战场上和父亲相识相知。全国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在原籍省城安了家……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通过了十五年赶超英国的目标,五年完成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目标。……

    1959年,父亲响应国家号召,挂帅修建东周水库。带领全体工人吃住工地,过年也不停工不放假,大战苦干九百多个日夜。那个年代,没有机械设备,不管修路搭桥修水库,完全是肩挑背扛。寒冬腊月,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水库工地上粮少人多天又冷,父亲就把家中七口人的口粮,每月挤出大半补贴工人,他自己尽可能少吃饭,只吃咸菜喝水。为鼓舞士气,他脱下上衣光着膀子,喊着号子,一二三抬起来呀,拼力干呀,扛起石头挖起泥呀……

    石头大抬不动的就铁钎子打开,一担一筐,一锤一钎,一镐一锹的干。水库建在青云山脚下,半米下是青石,挖不动就打洞装火药放炮开石。手脚冻裂,肩膀磨破,膝盖磕碰都轻伤不下火线。有时候父亲饿得头昏眼花,无力站稳,少少吃点干粮喝个水饱继续指挥,带领大家赶进度。有时候胃疼急了汗珠从额头滚下,手都没了力气,就用锹柄顶着,缓解一下继续干活。齐心协力的提前完成了预定工期。可是,父亲胃出血倒在工地上……手术后,需终生服药,只能吃七分饱,骨瘦如柴,打不动石头,扛不起钢钎了,国家照常发工资给他。可是他,不愿意给国家添负担,申请停薪,辞职回到老家。

    老家是山区,靠天吃饭,三餐都难得吃饱。百姓疾苦父亲看到眼里疼在心里,毛遂自荐当了村主任。支部书记也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他们契合度及高,村民称赞为智囊村班子。短时间内为村里办了榨油房,弹花房,磨面房,铁炉房,屠宰场,养殖场等。为丰富村民文化,开办夜校,村剧团。四个生产队,各修建一座水库,因地制宜栽种苹果,桃树,梨树。不同的地方打了三口直径五六米的大机井。修建了一级,二级扬水站。村民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吃饱穿暖,生活稳定。可是,父亲的胃病再也不会全愈,得要长期药物控制……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长保国!

    这次的考试,三十分钟,同学们大多都能做完试卷。老师欣慰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