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静月
繁体版

十二

    郭强的游击队有四十多人,叫县大队第二游击中队,武器没有几杆,还都是老套筒,湖北造,打不了几枪枪膛就热了,子弹也不多。还有两把山西造的大眼盒子,郭强拿一把,交给周治平一把,这枪也好不到哪里去,打五六枪就拉不开栓了,而且打的也不远。剩下就是大刀长矛,铁耙三齿。

    游击队势单力薄,没有固定落脚点,走东村串西村的住老百姓家。

    周治平不辞而别,出来七八天了,担心父亲着急,就派班长吴满仓去包子铺报信,说他跟共产党干革命了,顾不了包子铺了。吴满仓回来说,他爹让他无论如何过年得回家一趟,老家给他说了一个媳妇。

    周治平参加了红军,丑子不敢声张,他对外人说儿子回老家说亲了。

    李林的母亲病故,我和赵汉廷去吊唁,天已经黑了,亲朋好友大多已经休息,灵堂很安静。黑漆的寿材摆在堂屋正中,牌位下点着一盏常明桐油灯。我俩鞠躬上香祭拜,李林抱着三岁的儿子,行礼致谢。我坐下陪他说话。李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总擦不完。

    我问,怎么没见你媳妇啊?李林说,卖了。我震惊,卖了?李林说,家里没钱买寿材,办丧事,米缸也见底了,孩子饿的光哭,我娘其实也是连病带饿死的,我媳妇跟我商量,与其全家饿死,不如把她卖了,换点钱先把我娘送走。我问,卖给谁了?李林说,石家庄的韩老鳖。离家不远,她也方便看孩子。我说,韩老鳖有60多了吧?李林说,64。我问,卖了多少钱?李林说,100。我说,有难处,你为什么不找我呀?你明天去找韩老鳖,把你媳妇赎回来,问他需要多少钱,我给你出。

    李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号啕大哭,男人的哭,悲惨苍凉,让人心碎,我和赵汉廷也泪沾袍袖。

    出了李林家的院子,我俩步行回家。一路上,不时看到三三两两的流民乞丐,蜷曲在犄角旮旯,躲避风寒。

    我感叹道,秋月也许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民穷财尽,啼饥枵腹,老百姓已到九死一生的地步,而政府却没有任何救济之方略,大小官员毫无优恤民瘼之意,还在加增税款,重利盘剥。这样的世道正常吗?能长久吗?

    赵汉廷说,大道理我不懂,但是我知道官逼民反,老时候农民起义军,不都是走投无路了,才扯旗造反的。我们村有十几个人当了土匪,剩下胆子小的,都背井离乡去要饭,现在哪个村都是这个情况。老百姓但凡有口吃的,谁乐意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去当土匪啊。

    到了静家,我将路上买的猪头肉放在桌上,赵汉廷拿出一瓶老白干,又让静油炸了一盘花生米。

    我叫静过来一起喝点。静不理睬我,走进里屋,关上了房门。赵汉廷提醒她说,静,早点歇着吧,今天就别糊火柴盒了,这孩子,一天也不歇着。

    我说,汉廷,我想开设粥厂,赈济难民,明天你和民政股的人筹划一下。赵汉廷问,费用是镇上出还是?我说,我出。他问,咱们开几天啊?我说,先开三天。看看再说。人手不够,联系一下保利,让他们出人维持秩序。静开门走了出来,说,我可以去帮忙。我说,你最好还是少抛头露面。静说,我现在枪不离身,谁也不怕。

    赵汉廷上茅房去了。静轻轻说,我明天去秋月家。我喝了一口酒,没有吱声。静说,你不去,我就坐长途汽车去。我急忙说,谁说我不去了。静说想骑马去。我说,咱俩骑一匹马吧。静哼了一声,想的美。

    我说,秋月要是男人,你是不是就嫁给她了?这才回来几天啊,就又去。静说,她们今天开大会,好多当官的都去。我问,你怎么知道的?静说,她给我写信说的。

    第二天,我和静骑着马,到了万家集村口,被两个持枪的人拦住,静说是万秋月请我们来的。其中一个人进村去请示了。

    一会儿,那人跑回来,说,万政委请你们直接去观音庙。

    观音庙门口,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我拴好马,和静走进观音庙,东西厢房已经修建起来。一个戴眼镜的人领我们从后门进入东厢房。秋月正在台上讲课,墙上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台下很多人整整齐齐坐在课桌前。

    眼镜安排我俩坐在最后一排。

    秋月讲,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11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惜,东三省被倭寇侵占,他们掠夺我们的粮食,煤矿,森林。现在又占了热河,冀东地区,逼近北平。蒋委员长不思抗日,大搞内战,和自家人你死我活,却对外人一再妥协。东北拱手相让,冀东地区又和日本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东北军和中央军乖乖撤出河北,同意傀儡政府自治。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台下有人带头大喊,打倒蒋介石,反对内战,打倒小日本。

    秋月接着说,大家都是各单位的干部,回去把省委的决定传达下去,做好同志们的工作,克服眼下的困难。我们县大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剿匪,对罪不容赦,民愤极大的坚决消灭,对能够改造好的,尽量争取收编,扩大抗日队伍。

    下课了,我俩竟然在台下听课的人群中发现了周治平,他整理好书本,从前门走出了东厢房。秋月下了讲台,过来和我们聊天。

    我问,周治平也成了你们的干部了?秋月说,是啊,你有意见啊。我说,不是那个意思。静问,秋月,你们剿徐铁英的时候,千万叫上我。秋月说,好,我知道,你跟他有杀父之仇。不过,我们第一步是先消灭两股最大的土匪。静很惊讶,还有比徐铁英更大的土匪呀?秋月笑道,徐铁英才有几个人啊。我问秋月,你们县大队有多少人?秋月答道,将近1000人吧。但是武器不够用。王镇长,能不能支持一下啊。

    我说,没问题,我家里还有两杆汉阳造,不嫌少就给你送来。秋月没想到我这么痛快,站起身双手握住我的手,说,非常感谢你的雪中送炭。静自豪地说,他这两天还要自己掏钱开粥厂赈济穷人哪。秋月赞道,我早说过王镇长是个君子。那两杆枪我让周治平去你家取吧,你不用再跑腿了。

    凤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碰上王保中。王保中说,你咋不来找我呀?凤低头不语。王保中继续说道,我给你找了个好差事,就是买菜做饭,来了客人,给沏茶倒水,一个月15块,管吃还管住,比你住的房子大多了,就在这条胡同里,走,带你看看。

    凤逡巡畏缩,保中说,哎呀,我还能吃了你啊,这么好的差事去哪里找啊。你不去我可给别人了。

    凤跟保中走进胡同,拐了两个弯,停在一个黑漆大门前,保中叩打门环,一个黑衣青年开门,叫了一声,三爷,把他俩让了进去。

    这是一个一进的小四合院,围墙高大,院里栽着几颗挂满红果实的火棘树。

    两个十几岁的小丫头从北屋出来,给保中鞠躬行礼,三爷好。保中对凤说,她们俩和你做伴,你们一起做事。怎么样,这里不错吧,走,看看你住的地方。

    凤跟着保中四下看了看,都很满意,她说,我来这儿,你能不能别告诉二舅和静啊?保中说,行,随便你。凤说,我现在就搬来吧,静不在家,不然她不放我走。保中说,我派个人帮你一块搬。

    我和静回到家时,天擦黑了。静急忙下厨去做饭,赵汉廷说,凤搬家了,在烟草厂旁边,和女工们合租的房子。静埋怨道,咋这么猴急,这马上过春节了,还偷偷摸摸的,唯恐我拦着不让她走。

    汉廷对我说,石门商会,还有红十字会听说你要开设粥厂,他们也有此意,想和咱们一起做这件事情。我说,那太好了,这样就可以救助更多的人了。你就全权办理这件事吧。汉廷问,就我这材料,能行吗?我给他打气,你是天生大总管的材料,这点小事还不是小菜一碟。红十字会有经验,多向他们请教。

    汉廷答应着,又说,还有李林的事,他去找韩老鳖了,韩老鳖不同意,说除非给500大洋,才还他媳妇。我怒道,这老小子生财有道啊,你让李林去警察局告他买卖人口。关他几天就老实了。

    粥厂设在休门镇北,贫民窟一侧的大片洼地里,每日早八点,按顺序放签,饥民凭牌入厂就食,12点停止放签。遇到老弱病残未能及时领签,可以临时补发。持签者以吃饱为度,不准携带出厂。

    厂内设立三处施粥点,一处专供男性,两处专供女性。

    第一天,粥厂接待饥民2000多人,用掉800斤小米。第二天,饥民增至4000多人,用掉小米1500斤。很多人吃饱了不走,在场地活动,空出肚子,再吃一顿。汉廷发现几个有房子有地的中等户的婆娘,乔装打扮成难民模样来蹭吃蹭喝,不给放签还大哭大闹。

    王保中也来到粥厂,他不蹭吃蹭喝,也不看热闹,他来寻找走投无路,准备卖妻鬻女的难民,小丫头10块起步,20块封顶,青年妇女50—100,小男孩5块,看好马上就给大洋。

    女孩买回去后,模样好的教授琴棋书画,识文断字,养大以后卖给有钱人做姨太太,模样中等的卖给窑子做妓女,模样最不济的给人当丫头佣人或卖给穷人做老婆。

    汉廷对我说,保中干这买卖,可损阳寿。我叹道,劝过他,不听。背后主事的是保利。保利的三大经济来源,宝局烟馆青楼。人各有志,各得其所。

    有财的队伍扩大了,他的四个兄弟又招募了各自的亲戚好友邻居入伙,人员已达15名,有一个叫严凤斋的,还自带了一把撸子。

    有财自称是打日本的黄军,总得有点实际行动。他想起休门镇的东京洋行,卖鸦片吗啡,坑害中国人。经理是个日本浪人,叫藤井寿义,天天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有财准备拿他开刀。

    一天夜里,有财一众骗开东京洋行的门,首先控制住两个中国店员,然后进入后院卧室,把藤井寿义从被窝里揪了出来,五花大绑,堵住嘴巴。浪人的日本小媳妇吓得抖若筛糠,严凤斋上去在她身上一阵乱摸,其他人开始翻箱倒柜。

    有财让中国店员转告藤井,赶紧滚回老家去,如果还敢在这儿卖鸦片吗啡,下次就把他活埋了。最后,一把火将日本人的仓库点了。

    此次行动缴获了两把日本左轮手枪,还有5000现大洋。

    这件事登上了《石门日报》,专打日本人的黄军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众口交赞。有财名利双收,好不得意。

    他想起自己说过有钱以后,要归还地主李来财的枪钱和饭钱。男子汉一言九鼎,于是,他专门跑去还钱,李来财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土匪还真的说话算数,高兴的又管了有财一顿小酒。

    共产党派人和有财联络,希望他加入红军的抗日队伍。有财犹豫不决,后来,来了一个叫万秋月的女红军和他谈,两人交流了好长时间,谈的什么有财不记得了,反正他是见到万秋月的第一眼,心里就已经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