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道玄仙
繁体版

第八章:降罪

    乾和殿。

    这是臣子上朝的地方,宽阔奢华,大殿左右各有几根柱子拔地而起,支撑着大殿,上面刻着各种瑞兽,龙飞凤舞。

    一条红毯从殿内一直延伸到殿外台阶前,台阶共有一百零八级,每一级台阶都由玉石砌成,每六级台阶就有一名手持长戟的侍卫。

    此时的乾和殿内,文武百官聚集,在大殿首位的龙椅上,坐着一位身着龙袍的中年人,他五官深刻,目光幽深,不怒而自威,不语而摄人,这便是当今大乾王朝的皇帝,武帝。

    武帝左下方不远的地方,赫然是掌印大监,他依然穿着紫色蟒袍,佩着那柄细长的剑,眸光低垂,似在出神。

    掌印大监下方,站着一个满脸横肉,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衣袍上绣着一只张牙舞爪的麒麟,此人便是太尉杨震川,正一品武官。

    太尉本是大乾最高一级的武官,地位颇高,但无什么实际的兵权,他掌握着军权授予,因为有些军队,一半虎符在将军手里,另一半便在太尉手里,只有用完整的虎符才能大规模的调兵,这样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太尉的权利也不至于太大。

    而这杨震川,生生凭借手段,掌握了中央军近一半的兵权。

    中央军是朝廷的精锐,专门驻扎在天京城附近,每逢大乱便会护住京城,当然,有时战事紧张时,也会做为援军支援各方。

    在大乾是不常设大将军这个职位的,因为掌握的权利过大,所以只有在大战时,才会封某某为大将军,战后即废除。

    所以在太尉之下,常设的武官有上将军与左将军,而萧统,便是上将军,掌握着东齐的百万大军,东齐军也是对抗北越王朝的主力,萧统能直接调遣的就有四十万,要知道,中央军也就四十多万人,萧统的权利之大,可想而知。

    掌印大监身边便是太子秦政,几位皇子尚且年幼,但稍大的太子已经帮着处理政务了,担任中书令的职位,中书令是中书省的长官,专门负责起草诏令或颁布政令,历来都由太子担任。

    “无事早退。”武帝淡淡地说。

    “陛下!”晋王秦峥从一旁走出,声音激昂,“镇国公府蓄意谋害我的长子,请陛下给他降罪。”

    萧统站在太尉身后,脸色微变,不明所以。

    “皇兄,此话何意?”武帝扫了秦峥一眼。

    秦峥双眼微红,道:“镇国公府仗着是朝廷功臣,将我长子秦裕白打成重伤,此举,简直是不把我皇族威严放在眼里,以下犯上,成何体统?请陛下降罪!”

    武帝不为所动:“可有证据?”

    大理寺卿站了出来,捧着一张黄纸。

    萧统面沉如水,大理寺卿是三品大员,为大理寺的长官,他走了出来,意味着有了实质性的罪证。

    “陛下,此为镇国公府认罪书,请陛下过目。”

    大理寺卿低下头,双手呈上那张黄纸,而掌印大监上前,小心接过,确认没什么问题便恭敬地呈给了武帝。

    武帝接过黄纸,过目,良久,眉头微皱,沉声道:“此事确为镇国公府所为?”

    萧统抬头,脸上皱纹深刻,他一言不发,直直地看向大理寺卿,而后者道:“陛下,手下亲自探查,确定无疑。”

    武帝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将纸张还给了掌印大监:“给镇国公过目。”

    萧统接过黄纸,上面将前因后果写得十分清楚,然后是承认谋害亲王子嗣的罪证。

    果然是那两个不争气的玩意惹的祸!萧统当然也深知此事并不简单,当即走出,高声道:“陛下,此事恐怕另有隐情,老臣不可能谋害亲王子嗣,触犯陛下的威严,望陛下明鉴!”

    “明鉴?”大理寺卿冷冷道,“镇国公难道是怀疑我大理寺徇私枉法,栽赃陷害与你吗?罪已经由你镇国公府招认,何须再查?”

    萧统还未回应,便看见御史大夫走出,手中捧着一叠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萧统当下心里又是一沉。

    “陛下,此为镇国公利用职权之便,私吞军饷,收受贿赂的罪证!”

    御史大夫为御史台这个机构的长官,正二品,主要职权是弹劾、监察百官。

    掌印大监接过,再次恭敬地呈给武帝,武帝接过,详细看完,眉目有了怒色,上面涉及的银两多达百万。

    “国公。”武帝看向萧统,“你可还有话说?”

    萧统皱着眉,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么久以来终于有一场实实在在的阴谋开始了,萧统只得恭声道:“陛下,老臣从未私吞军饷,以权谋利!”

    秦峥怒视萧统:“物证俱全,你休要分辨!”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自己做过的事,不会瞒天过海的,做没做,国公大人自己想必更清楚。”御史大夫用淡淡的语气说道。

    “没想到啊,镇国公也会贪赃受贿……”

    “唉,证据确凿,还道貌岸然地狡辩……”

    ……

    四下一些官员开始议论纷纷,萧统面色难看,不知如何反驳,正直如他,有朝一日也会被诬陷成贪官,让萧统怒火中烧,但又不知如何反驳。

    武帝拍了拍扶手,掌印大监当即道:“圣上面前,休得喧哗!”

    大殿内瞬间便变得安静,肃穆了下来。

    武帝沉声道:“镇国公萧统谋害亲王子嗣,挑战皇威,收受巨额贿赂……”

    “其罪不可饶恕,念在多年功勋卓著,罚三年俸禄,左迁都尉,等此事定论,再做商议。”

    都尉为正三品武官,次于左将军。

    萧统面色难看到了极点,降罪意味着坐实了罪名,他多年以来的清廉之名也随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贪赃枉法的名声,他最注重声名,如今却将沦为贪官的队伍,职位的降低,萧统反而不甚在乎。

    萧统疑惑,他从无贪污,那么,罪证从何而来?他不解,欺君是重罪,那这罪证就是有实质性的出处,而且和镇国公府有关。

    “退朝!”武帝淡淡道。

    萧统脸色难看走出乾和殿,迫不及待地想回府。

    “萧老兄!”平安候史泰云走了过来,打着招呼。

    史泰云与萧统交情深厚,一起打过仗,性格也很相投。

    “嗯。”萧统没有心情聊天,打了个招呼,准备赶快回府。

    “诶!”史泰云叫住萧统,道:“那两小子被抓进大理寺了,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过来告诉你一声。”

    “嗯。”萧统脚步不停,他暂时还不想去接那两个玩意。

    “最近有些人恐怕盯上你了,有些事我帮你看着。”史泰云道。

    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史泰云来提醒帮助他,让萧统心中一动,顿下脚步道:“这件事你就不要掺和了,我可以解决,省得你帮倒忙。”

    “你啊……”史泰云一直知道萧统的性格,这也是他与其交情深厚的原因。

    萧统赶紧快步离去,而史泰云也没再说话,良久叹了一声,也随之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