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这碗狗粮
繁体版

032得到一个头盔

    次早,李三起来,请师父出行。空空和尚着衣,叫李三拉马。

    李三拉马,遇见燕子端着汤饭。李三见燕子双眼红肿,想必那丫头昨夜一定哭了一晚上。李三见状,心中实在不忍,却不知怎么去安慰。

    吃过斋饭,李三师徒二人离开万府,肖婷婷害怕路人多舌,没有相送,燕子不管那些,远远跟着,送了一程又一程。

    山路多猛兽,李三害怕燕子被猛兽所伤,好言劝说,燕子才掩面而去。

    望着这个专情的丫头,李三心中升起了对凡尘的留恋,不过这个念头很快被一声呼啸声打碎。

    路边闪出五个大汉,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喊一声:“此路由我开,此树由我栽,要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吓得李三魂飞魄散,赶紧躲在白马后面。空空和尚走上前,对五人施礼道:“贫僧乃出家人,实在没有带什么财物,还望各位好汉让出一条路,我们师徒好去东天取经。”

    一人说:“你这和尚,只要留下这匹白马,我们便放你过去。”

    空空和尚说:“白马乃我坐骑,前面万里之遥,老衲身体不好,还得这匹白马做脚程。”

    那人道:“你这和尚如此嘴贫,还是让我送你上西天,免得你去东天受苦受累,还连累了身后的那位小和尚。”

    那人话毕,拿起手中长枪,超空空和尚刺去,刺了八九下,见空空和尚依然端坐马上,丝毫无损。

    那强盗道:“好和尚,你的身体还真如石头,小子们,给我一起上,看看这和尚究竟是不是金刚不坏之身。”

    五个人挥枪弄剑,朝着空空和尚劈头乱砍,噼里啪啦,砍了二三十下,众人手脚发麻,兵器落地。

    空空和尚笑道:“小毛贼,吃老衲一掌。”

    也没有见空空和尚怎么用力,五个毛贼就被一阵大风刮进了树林,喊爹叫妈。

    李三走上前,连连夸师父好功夫,如果自己有师父那功夫,就不会怕野狸子了,也许万安的案子就破了。

    空空和尚说:“这些人没收没管,横行霸道,本该扭送官府,怎奈我等要去东天,也就不和他们见交了。”

    李三觉得空空和尚凡心没灭,想当初唐僧取经路遇毛贼,孙悟空噼里啪啦杀了毛贼,唐僧还责怪孙悟空呢。

    “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们去了,怎能把他们打伤?这般无故伤人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蚂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没有一点慈悲之心?”李三学着唐僧的话教训空空和尚。

    空空和尚道:“了尘,你不要那样迂腐呀!那歹徒,行凶惯了,你如果不打伤他们,他们必定伤我们。我们虽然是出家人,但善恶也应该分明。”

    听空空和尚如此说,李三也不再争辩,想想唐僧那么责怪孙悟空也实在不妥。

    两人无语,继续催马前行。行不多时,只见山路前面,一位婆婆,拄着拐杖前来。

    空空和尚见婆婆走近,慌忙拉马让道。婆婆问道:“那里来的和尚,怎么叫小孩一直走着,你独自占着马?”

    空空和尚道:“老衲乃他师父,当然这马应该由我来骑!”

    婆婆说:“师父爱护徒儿,天经地义,你乃出家人,却让徒弟受徒步之苦,你却乐在马上逍遥。”

    空空和尚道:“婆婆教训的是,老衲这就下马。”

    空空和尚翻身下马,让李三骑着白马前行,李三望着空空和尚飘飘白胡须,怎么也不上马。

    婆婆见状,让空空和尚拉马先行一步,随后对李三说:“你心底善良,甚得我心,我有一篇咒儿,唤做护生咒,你可暗做记熟,好做护身之用。”

    婆婆说着,便教李三念咒,李三跟着婆婆学了三遍,也就记住了。

    婆婆道:“此咒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念。你可暗地里记熟,牢记心头,切莫乱用,也不要泄露他人。”

    李三闻言,知他遇见了高人,便低头拜谢,那婆婆化做一道金光,回东而去。

    李三急忙跪拜,拜罢,坐在路边,又来回念了三遍护身咒,念得烂熟,便起身追空空和尚。

    “师父,师父!”李三四处寻找,却不见了空空和尚。

    “了尘,师父引你进门,接下来,修行全在你个人,后面的路,你就自个走去,为师不陪你了。”隐隐传来空空和尚的声音。

    听那声音,空空和尚已经走远,林里多歧路,也不知空空和尚走的是那条路,追也追不上了。

    天色渐暗,远处有一处庄院,柴门虚掩。还是去投宿,等天亮后再决定接下来该怎么走。

    “有人吗?”李三轻轻呼叫,不见有人应答。

    推开柴门,小院里面有三间草房。

    “有人吗?”李三轻轻呼叫,不见有人应答。

    三间房没有上锁,李三推开中间一间房门,房间干净整洁,墙上挂着一张画,乃“圯桥三进履”。

    说的是汉朝张良,路过一座桥,见石公坐在桥上,突然石公的鞋子掉落桥下,叫张良取来。

    张良下桥取来鞋,递给石公,石公再次将鞋掉进水里,让张良取鞋。张良再次入水取鞋,石公再一次掉鞋。如此三次,张良没有丝毫怠慢之心。

    石公遂授张良天书,让张良辅佐汉。张良得天书后,能力大增,运筹帷幕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帮助刘邦建立了汉。

    大汉建立后,张良不为权力迷惑,辞职归隐山林,从赤松子游,终于悟道成仙。

    李三看着墙上的画,想起张良的故事,心里想着,如果他能够遇到石公,不要说拾三次鞋,就是十次,他也愿意。

    画下有一张木头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头盔,在古代,怎么还有摩托车头盔。

    李三有点惊奇,拿起头盔,放在头上试了试,不大不小,刚合适。

    这是谁的头盔?

    “施主,带上头盔,你便可以进入游戏世界!”传来一个声音,那个声音好像来自于头盔。

    游戏?

    怎么去玩?

    “施主,你只要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还是那个声音,这次李三听清楚了,声音的确来自头盔。

    眼前出现了一个画面,画面中走过来一个樵夫,正在那里举着斧头砍柴。但见那樵夫,身穿粗布衣服,足下踏草鞋,手执钢斧头,正在劈枯树。

    “师父,这是那里?”李三不由张嘴问道。

    那樵夫听见声音,停下砍树,转身搭礼道:“不知这位公子要往那里去?”

    李三本想说他准备东行取经,可他才出了灵芝城,就不见了空空和尚,取经的路也不知怎么走,他也就不好再提取经之事,见樵夫问,便编造谎话:“迷了路,还往师父指点。”

    樵夫收起斧头和柴,说:“天色已晚,公子既然迷了路,就到我家住一晚,明天早上天大亮后再走。”

    李三点点头,跟着樵夫走,路上,樵夫唱道:“砍柴换酒,浪荡自逍遥。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饥来吃饭困时眠,恍惚间,日落又一天。”

    来到樵夫家,见一老母,瘫痪在床,樵夫回家放下柴,开始生火做饭。

    樵夫说:“我一生命苦,自幼丧父,母亲将我抓养大,不求我大富大贵,只求我健健康康,怎乃我自幼多病,害苦了母亲。我病好后,母亲病倒,我便在家守护母亲,那里也去不得,只能就近砍柴换点米来,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

    听樵夫如此说,李三想起了母亲,觉得自己这次离家出走,不打招呼,自己的行为,实在连樵夫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