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摆渡:开局碧眼方瞳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玉箫馆

    “这位大叔,请教您一事,此城中可有妓女?”

    正当烈阳高悬,日晷指针直指天心之际,被问话的中年男子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只觉得世风日下。

    王伊祁看着此人的衣装打扮,心中暗忖其定是久居此地。

    他拱手一揖,将言辞委婉了些,以更为含蓄的方式询问道:

    “亦或是——嗯,便是那些个歌舞升平、佳人如云之所?”

    中年大叔抬眼打量了王伊祁一番,见他虽年纪轻轻却举止不凡,眼中并无轻浮之色,遂语气落寞,神色带着一丝惋惜与无奈,劝诫着应道:

    “小兄弟所言之事,确在这城中有一二处,然非寻常之地,既有琴瑟丝竹之乐,亦有才情出众的红粉佳人。

    但入得此门者,欢场如梦,须知分寸,务必保持清醒,切不可沉溺于虚幻的温柔乡,否则极易被甜言蜜语所惑,最终落得一场空。”

    接着。

    他颇为体贴地详述了几处著名的青楼楚馆的具体位置。

    王伊祁听罢微微欠身,抱拳致谢,口中接话道:

    “多谢大叔点拨,我本外地而来,对此地风俗尚不甚了解,定当谨记尊言,行事绝不轻率妄为。”

    中年大叔摆了摆手,又说了一句:

    “年轻人想见见世面是对的,但一定要留意自己的行为边界,以免误入歧途。”

    他语罢便也走了,只是口中忽地吟诵起一首古诗。

    正是:

    如何五陵年少郎,卖田去买青楼娼;

    吴歌楚舞不知夜,归来也学山翁狂。

    中年大叔昔日或许也曾沉迷烟花柳巷、一夜笙歌至晓而不自知,有过类似的过往,如今只能借诗言志,警示后辈年轻之人。

    王伊祁目送中年男人离去,只觉得对方似乎误会了些什么,他默默无语,只是准备向对方方才所提及的一家青楼方向前去。

    在犁刀村的最后一夜。

    欧阳青烈向他透露了那笔财宝的秘密所在地——玉箫馆。

    王伊祁本可通过手中的地图对照,轻易寻得此地,之所以眼下又有此一问,乃是为了确认该地是否已经被锦衣卫彻底搜查,财富是否安然无恙。

    由于作为老大的纪朝贵,以及负责对外联络的欧阳青烈这两个核心人物都当了叛徒,整个局势无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即便他们二人留了心眼,未曾向锦衣卫直言过藏宝地,但也不能排除对方通过各种手段顺藤摸瓜找出财货的可能性。

    ——这笔财货数额庞大,若是丢失,哪怕锦衣卫在那场大劫案中击杀了居阴山的两位当家,或许也只能算得功过相抵。

    因此。

    直接接近或者对此特意打探消息都潜藏着巨大风险,亦有着不小可能被留守的官兵发现,或者被人举报。

    官府可从不会吝啬于宣传自己的功劳,并以此进行动员百姓。

    不过眼下来看。

    玉箫馆并无事发生。

    很显然,纪朝贵和欧阳青烈这二人虽然变节投了官符,但作为资深的老匪,多年的江湖经验却也没有让他们全然放下过警惕。

    他们藏了一手,且藏得很深,选择的地方极为隐秘。

    这让王伊祁不得不进行遐想。

    如果锦衣卫最后未曾在关键时刻撕破脸皮,背弃协议;

    居阴山的贼寇们在面对朝廷招安的巨大诱惑以及现成的巨额财富面前,是否也会如同锦衣卫原本对待自己的那样,露出贪婪的獠牙。

    时代的变化谁都看得到。

    然而世上万般皆如意,唯有财帛动人心,过惯了骄纵的快活生活,他们真的安心乖乖当狗吗?

    这个问题注定是个未知数,也注定没有答案。

    王伊祁牵着马缓步向玉箫馆走去。

    他一路兜兜转转,逢人便以同一套说辞,不动声色地从路过的各色行人那里探听关于玉箫馆的各种消息。

    不多时。

    在曲折蜿蜒的街巷尽头。

    王伊祁便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一座建筑赫然出现在视线之内。

    此馆楼宇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朱红色的大门涂抹着鲜艳夺目的漆彩。

    门前一对石狮威猛雄浑、栩栩如生,诉说着此处非寻常百姓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

    尽管正午阳光热烈如熔金,但这并未能减弱青楼周边花木葱郁的盎然绿意。

    清风徐来时,空气中所夹杂着的淡淡熏香与远处若有若无的丝竹音乐交织在一起,宛如从云端仙阙飘落凡尘。

    伊祁的目光在周围景色间流转,最终定格在了‘玉箫馆’那块悬挂高处的金字牌匾之上。

    只见那三个行云流水的金字熠熠生辉,字迹铁画银钩,笔力刚劲又不失柔美,颇具大家风范。

    他凝神细观,举目透过低垂的珠帘望去,依稀可见馆内舞袖飘飘、歌声曼妙的倩影,琴瑟和鸣,旋律婉转缠绵,撩人心弦。

    通过沿途的探访。

    王伊祁了解到玉箫馆并不简单是一处世俗意义上的娼馆或妓院,而是隶属礼部的教坊司在地方上的分支机构。

    换言之。

    也就是说此地是属于官府直辖的妓院。

    其中女子馆多为战祸下所俘虏的失败者妻女,或是动荡中被掠夺的民间女子。

    因大都供奉权贵富商,生活环境相较于一般市井妓院要相对优越,能够较少受到外界的粗鄙侵犯。

    教坊司本是京城中枢一级的官署。

    并非在每个地方上都设置有分支机构。

    然而京师之外亦有乐舞、戏曲演出的表演需求;加之生产力的提升,以及战争的频繁,被罚入乐籍的女子数量激增。

    朝廷又正巧需要振奋军民士气,这种种合在一块儿,就使得教坊司的地方分支与军队中的随军营妓制度逐渐普及。

    到了当今,已然成为了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

    毕竟除召募部分女子外,朝廷通过掌控此类场所,不仅无需大量投入,反而能收获颇丰。

    尤其对于权柄在握者而言,控制这样的场所无疑是桩既稳定又有利可图的生意。

    欧阳青烈确实有手段,居然能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搭上了这条线。

    要知道。

    教坊司的娼妓们想要赎身,并非寻常青楼女子那么简单,除了天文数字般的赎金,更需得到刑部开具的特赦文书。

    而这对于一众草莽出身的悍匪而言,近乎天方夜谭,如此一来,单纯以赎身为诱饵显然无法打动她们。

    欧阳青烈究竟是采取何种手段,竟能让这些女子甘愿为己效力?

    这背后的运作过程令王伊祁不禁心生好奇,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