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薛礼传
繁体版

第十四章:天降肥肉往嘴送,截杀刘辟取辎重

    许褚又看向张雷公,不由得一皱眉。

    这人怎么长得跟个大蛤蟆似的,这也太难看了,披风上还绣着美人出浴图,真是个骚包蛤蟆成精!

    张雷公有些不乐意了,心说这许褚这是什么表情?我特么知道自己难看,你许褚也不用表现的这么明显吧,随即不再看许褚,眼不见心不烦。

    许褚引着关羽众人进了坞堡,按理说得准备酒宴,可是许褚拿不出啊,别说酒了,就连粮食都不多了,眼看着吃了上顿没下顿,许褚有些尴尬。

    关羽也猜出来他的难处,并没有挑理,而是和许褚开始攀谈。

    关羽曰:“仲康贤弟,如今天下混乱不堪,贼寇横行霸道,朝廷腐败透顶,苦的皆为百姓也,素闻贤弟勇武之名,不知如何看待当今形势?”

    许褚叹曰:“唉……吾空有一身蛮力,只想保宗族无虞,至于天下大事,吾从未想过。”

    张雷公闻言,差点没笑出来,心想这许褚怎么这么没出息,都特么不赶我张雷公。

    薛礼笑曰:“仲康兄难道甘心埋没于乡野乎?大丈夫生逢乱世兮,理当辅保明主,建立一番功业!如此,方不枉自身之勇武,亦不负宗族之期望。”

    许褚眨了眨虎眼,问曰:“仁贵兄弟所言极是,却不知何人堪称明主耶?”

    薛礼曰:“非吾妄言,实不相瞒,吾大兄即是明主。论志,吾兄心怀天下,立誓重整山河!论勇,吾兄刀法武艺冠绝当世,无人能出其右!论仁,吾兄与黎民同甘共苦,所过之地,百姓无不拥护!论义,吾兄乃千古不二,麾下将士皆效死命!闻听仲康兄有难,此次更是特来相助!论智,吾兄最善用兵,曾以数百村民大破万余贼寇!如此明主,仲康兄还犹豫甚?”

    关羽、赵云、张雷公皆看着薛礼发呆,他们没想到薛礼这么能忽悠,关羽的脸更红了,都有些不知所措。

    许褚闻言一拍脑门儿,赶紧起身拜向关羽。

    “若蒙不弃,褚愿拜云长兄为主,刀山火海绝无怨言,拜见主公!”

    关羽赶紧扶起许褚,心中欣喜不已,他从第一眼见到时,就很欣赏许褚,这样的虎将谁人不爱?

    “哈哈哈,恭喜大兄收获猛将。”

    薛礼非常开心,刚才的那番话,他早都准备好了,为了拉拢许褚,说点过头的话也无妨。

    几人皆开怀不已,尤其许褚,他最兴奋,他是个粗人,薛礼说的话他都当真,现在他的心中,关羽就是至高无上的主公,跟着这样的明主,将来肯定有出息。

    其实薛礼也不算太夸大,毕竟关羽真的很优秀,那些话也都是基于事实。

    这回关羽坐在了主位,薛礼、赵云、许褚、张雷公分坐左右,只是没有酒肉,多少有些小尴尬。

    大伙就留在了坞堡,关羽这次带来不少粮食,眼下这五千多人还能养活得起,但是想挺到秋收是不够的。

    这回不能再故技重施,这里可不像平春,刘辟虽然大败,可是他占据汝南城池,手里仍然有上万贼寇。

    正在众人为了粮食发愁之际,忽闻朝廷大军开至汝南,据说是击破了颍川黄巾渠帅波才,现在欲清剿汝南刘辟。

    关羽闻讯,遂与众人商议。

    赵云曰:“大哥,听闻刘辟于汝南囤积大量粮食,此番朝廷大军压境,吾料他必不敢久守,南阳有黄巾渠帅张曼成,刘辟或许会退向南阳一带。吾等可先于半路埋伏,专劫其粮草辎重,若成功,吾等则无忧矣。”

    关羽闻言大喜,因没有虞图,遂问向许褚,曰:“仲康,汝乃本地人士,可知若刘辟逃向南阳,除官道外,还有何路可走?”

    许褚沉思片刻,曰:“主公,若刘辟不走官道,只能走鹊尾坡,那里虽靠近新野,却可绕到南阳。”

    关羽捋着长髯点点头,曰:“某料其不敢走官道,可截杀刘辟于鹊尾坡!二弟,三弟,仲康,汝等引三千士卒前去鹊尾坡埋伏。”

    “诺!”

    “雷公,汝密切注视刘辟动向,若有情况,即刻回报。”

    “诺!”

    薛礼、赵云、许褚三人当即点兵三千,朝着鹊尾坡的方向而去。

    鹊尾坡是一片河套之地,放眼望去,皆是低矮的荒草,这里紧挨淯水,土地颇为湿润。

    三人查看周围地形,薛礼站在淯水河边,见河水奔腾甚急,顿时心生一计。

    “三弟,仲康,刘辟若走此处,粮食辎重必在后军。吾想到一策,可于淯水上流筑堤,截取河水。吾等埋伏于河套之外,待刘辟行至河套处,即可决堤放水淹之,吾等再截杀败兵,抢其粮食辎重。”

    “哈哈,二哥真乃妙计也!”

    赵云和许褚大喜,皆赞同此计。

    众人开始布置,在淯水上流寻适合之地,用泥土、石块、树木开始堵截河水。又在河套之外隐伏,只等刘辟败军到来。

    因朝廷四万大军进击汝南,刘辟自知无法坚守孤城,在朝廷军队到来之前,把所有钱粮辎重装车,引军绕道南阳,不敢走官道,所走之地正是鹊尾坡。

    张雷公探听动向之后,飞马回报关羽,关羽大喜,派人通知薛礼等人。

    两日后,刘辟引军行至鹊尾坡河套,他根本想不到有人会在此处埋伏,此刻的他毫无防备。粮草辎重皆在后队,前队已深入河套。

    正行间,忽见淯水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水浪高达丈余,刘辟大惊,贼寇慌乱不已,纷纷四散逃命。

    有道是水火无情,非人力所能及也。一时间,前军被河水冲淹者不计其数,贼寇争先恐后奔逃,互相践踏者上千。

    “让开!都特么让开!让吾先过去!”

    刘辟用马鞭疯狂抽打混乱的贼寇,这使得场面愈加混乱,因为恐慌,很多人都跌倒在地,阻挡了后面的人群。

    所幸刘辟身处中军位置,一顿夺路狂奔,终于跑到后军,可刚到后军就傻眼了。

    此处喊杀声大起,伏兵尽出,左路薛礼,右路赵云,中路许褚,三路伏兵犹如虎入羊群,黄巾贼寇一触即溃,纷纷四散而逃。

    刘辟死命奔逃,纵马向荒野跑去,身后仅有数百人跟随。

    薛礼等人冲杀一阵,便不再追赶,回头收缴钱粮辎重,经过粗略查点,光是粟米就有七万斛,还有大量肉食、美酒、钱帛等物,众人大喜,收兵返往葛陂坞堡。

    待回至坞堡后,关羽大摆庆功宴。众人皆饮酒高谈阔论,唯有薛礼低头干饭。

    他已经好久没有吃到粟米和肉食了,一连吃了六大碗,还吃了不少肉,把众人看得哭笑不得。

    这得说粟米就是比黍米好吃,当然,最好吃的要属稻米,要是稻米的话,薛礼还能再多吃一碗。

    大伙都知道他的食量大,也没有人笑话他。这都是自己人,薛礼没必要注意形象,再者说,薛礼吃饭从来就没注意过形象。

    现在粮食解决了,关羽决定扩充兵力,毕竟以后要争霸天下,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才行。

    关羽开始招募士卒,不少流民闻讯前来投军,现在这年月,青壮愿意当兵,因为当兵能吃饱饭,要不然就得饿肚子。

    至于朝廷会不会干预,这个完全不用担心,目下黄巾贼寇还未消灭,各地还有大量贼寇,谁有闲心来过问你呀,除非是占据州城郡县。

    一时间,前来坞堡投军者踊跃,关羽还是择其精壮入伍,兵在精而不在多,这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士卒越来越多,坞堡容纳不下,关羽准备在坞堡旁边立下军营大寨。

    大伙开始伐木,人多好办事,大量的粗细圆木被堆放在空地上。

    先是建造四角的箭塔,每隔五十步建造一具战楼,下面用木头栅栏做围墙。

    大寨留出四个大门,每个大门两侧都建造瞭望塔,中间用女墙连接。

    关羽派人去汝南县城请来了裁缝,用缴获的布匹做成营帐,上面涂上桐油,这样可以防水。

    又打造了鹿角枪,布置在军营门口,在大寨周围开挖三道沟壕,这是为了防备火攻,也能阻止敌人围攻。

    还在开阔之地,布置了不少陷马坑和绊马索。所有的布置颇合章法,完全是按照正规军营布置。

    军营建立好之后,几人每日于校场之上操练士卒,训练士卒各种军阵,练习搏杀之术。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时至八月,炎夏。

    热浪滚滚,席卷豫州。

    淮河之水为太阳所曝温,河面无风。

    汝南之地燥热难当,关羽等人脱光上身,抱酒瓮牛饮。

    全营将士皆闷热不可忍,蔫头耷脑。太阳暴热,如火焰焚地。刀剑矛槊炙热难拿,盾牌可烤肉。

    士卒尽热,脱甲去胄,粗布之衣悉已为汗透,用手拧之,犹如瀑布。

    一时间,士卒中暑者数十。

    关羽派人买回梅干数十斛,做成酸梅汤,为士卒消暑去热,士卒皆连饮数碗,方觉清凉些许。

    忽见哨探飞速奔回军营帅帐,只见他满头大汗,灰头土脸。

    “禀报主公!淮河之上发现一伙人,形迹可疑。共二十五只走舸,人数百余,皆赤膊提刀,似乎是水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