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薛礼传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老甄福引狼入室,徐元直鸿鹄之志

    薛礼收小娃陈到为徒。

    陈到当即住在了县衙后堂。

    薛礼白天处理军政要务,晚间教授陈到武艺,把自己的本领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师父真教,徒弟真学,冬去春来,这就过了五个月。

    陈到这能耐一个劲的拔高,这得说陈到天生就是个武学奇才。

    薛礼在这几个月里,都是教授他拳脚功夫,学武艺就是得先打基础,循序渐进才行。

    同时也教他识书写字,不能一味的只学武艺,也要学习兵书战策,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帅才。

    没错,薛礼打算好好培养这个徒弟,以后想让他成为军中支柱。

    因为人总有老去的那一天,现在薛礼还很年轻,可是再过三十年,四十年,还能永远年轻嘛?

    如果关羽将来真的取得天下,那这老一辈以后若是不在了该怎么办?

    后辈之中必须有能挑起大梁的人才,这样才能有长久的保障。

    由此可见,薛礼的目光很长远。

    时至六月,甄家突然传来噩耗,家主甄逸突发急病去世。

    一时间,蔡县白幡招展,甄家哭声一片。

    其中有甄家小女甄宓,时年刚满四岁,却哭得非常伤心,众人皆感觉奇特。

    关羽特地从谯郡赶来,悲痛之情溢于言表,非常悼念甄逸。

    甄家高搭灵棚三日,众人将甄逸葬在淮水之原,此地风水甚好,只愿甄逸能够在此地长眠。

    甄逸故亡,甄家守孝需三年,甄俨成为新任家主,执掌甄家所有商号,因不便出门,遂让老仆甄福负责外事。

    这甄福年事已高,颇有些力不从心。

    时甄福的外甥邓展前来投亲,甄福很高兴,这外甥为婴孩时,自己还抱过他,一晃都长这么大了,变成了个壮小伙子。

    甄福遂收留邓展帮忙跑商。

    老甄福没有想到,就因为收留这个邓展,引出了一连串的大事,真可谓引狼入室!

    邓展这小子可不是东西。

    他是个恶贯满盈的采花贼!

    这小子有两下子,尤其善长用剑,仗着一柄犬牙青锋剑纵横青州一带,人送外号花蝴蝶。

    这小子在青州是四处采花作恶,先奸后杀,手段极其残忍,成百上千的女子遭了他的毒手。

    因为他作恶多端,青州的老百姓都恨透他了,就连青州当地的贼寇都瞧不起他。

    大家都是贼,但是贼和贼可不一样。这采花贼是最遭人恨的,丧尽天良,缺了八辈大德。

    甚为绿林道所不耻。

    贼寇也有贼寇的底线。就比如山贼,你可以抢压寨夫人,抢到了算你有本事。可这邓展都干的什么事?简直就是个畜生,畜生中的畜生。

    青州绿林道有很多股势力,有黄巾贼寇,也有泰山贼寇,还有海寇。

    他们没少围剿这个邓展,还曾用箭射伤过邓展的屁股。

    这小子特么命不该绝,愣是躲过了多次围杀。当时邓展东躲西藏,倒是消停了一阵子。

    后来他又开始出来兴风作浪。

    泰山有大贼头臧霸,最看不起这个邓展,开始四处捕杀这小子。邓展没办法,在青州实在混不下去了,脚底抹油流窜到了豫州。

    邓展来至汝南混生活,在山桑县一酒肆里做伙计,偶然得知自己的娘舅甄福也在汝南,所以邓展这才前来蔡县投亲。

    甄福根本不知道邓展这些过往,还以为他这外甥是因为活不下去,才来投奔的自己,遂让他前往颍阳分号帮忙。

    这个颍阳县隶属于颍川郡管辖,那里正是杨彪的地界。

    这个颍阳甄家分号是两个月前才建立的,主要负责颍川与汝南的货物转运。

    可是没过两个月。

    颍阳城里出现了连环惨案!

    多达几十名女子惨遭奸杀。

    谁干的?

    邓展!

    特么这小子又犯了老毛病,白天蹲点观望,夜间入户翻墙,把人打晕之后就开始作恶,手段狠毒,惨绝人寰。

    可这小子武艺着实不错,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没有人知道是他干的。

    这件事影响非常大。

    整个颍阳县城全轰动了,来了采花贼了,这还了得,家中但凡有姿色出众之女子,无不担惊受怕,连大门都不敢出了。

    百姓人心惶惶,县令自然得知消息,气的他咣咣咣,连着放了一串嘟噜屁,立刻派人严加巡视,但凡有可疑之人,一律斩首示众,以安民心。

    要说这颍阳县令也是个昏官,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这下有人可倒了血霉了,凡是长得獐头鼠目的全被抓起来砍头了,老百姓更加的恐慌了。

    有些人他就天生长得丑,怎么就成采花贼了?再者说,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采花贼?这明显就是欲加之罪,老百姓因此更加不满县令的统治,纷纷在背后戳脊梁骨。

    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谁呀?

    邓展!

    可把这小子乐坏了,因为他长得相貌比较英俊,并且还是甄家商号的人,谁也不会怀疑他。

    邓展心里这个美呀,胆子是越来越大,进而变本加厉地作案。

    陆续不断地有女子惨遭迫害,颍阳县令更加地生气,又加大了严查力度。这回挨家挨户地搜,每一个墙角旮旯都不放过,就是狗窝也得钻进去瞅瞅。

    县令的品行直接影响衙役,颍阳县城的衙役也没有一个好东西!

    趁着搜查百姓民宅之机,大肆奸淫掳掠,全城的老百姓可是倒了大霉了,这特么比采花贼还采花贼!

    这不是明抢吗?

    这哪里是朝廷官吏,分明就是土匪,比土匪还坏。

    一时间,颍阳县城内鸡飞狗跳,民愤高涨,进而爆发了民变,老百姓拿起农具开始了反抗。

    有人抻头,就有人响应,老百姓们共同推举了一位领袖。这个人名叫徐庶,字元直,是当地的豪杰游侠。

    因为他有一手好剑术,为人也是古道热肠,这次民变就是他起的头。

    颍阳县城有多少老百姓?

    好几万口!

    光是青壮劳力就有不下五千。

    这场农民起义还得到了城里富家大族的支持,一时间,喊杀声暴起。

    徐庶带领青壮百姓与城内守军展开激烈厮杀,全城四处都是火光,老百姓家也不要了,开始四处纵火。

    反正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干脆就来个同归于尽!

    县令可吓坏了,一边组织军队镇压,一边收拾细软撤离。这颍阳城肯定待不下去了,留下来就得被大火烧死。

    县城守军士卒虽然装备齐全,却也架不住这么多百姓的疯狂攻击,就连有些妇女都上手了,连抓带咬,就跟母豹子似的,守军和衙役死伤惨重,奋力抵抗了一阵,随即跟着县令溃败逃亡。

    徐庶一举占领县城,百姓们热烈欢呼,又开始四处灭火,并收缴县衙府库钱粮辎重。

    百姓称徐庶为颍公,城内铁匠开始打造兵刃甲胄,妇女们缝制旌旗大纛,城里的富户大族全力支持,捐助了不少的钱粮。

    徐庶严防四门,打算固守颍阳县城。

    徐庶的农民起义轰动了整个颍川,就连关羽都知道了消息。

    颍川太守杨彪自然得知消息,再加上颍阳县令添油加醋的颠倒是非,气的杨彪胡子都撅起多高,当即引军五千前去征讨。

    待杨彪大军兵临城下之时,徐庶带领青壮乡勇立于城头。

    杨彪扬鞭大骂曰:“贱民徐庶!汝竟敢妄自尊大!击杀官吏,扯旗反叛,该当何罪!还不束手就擒!”

    徐庶高呼曰:“县官不仁!冤杀百姓!吾迫不得已而反之!”

    杨彪怒曰:“大胆!朝廷自有法度,本郡自有纪律,岂容汝这贱民在此撒野乎?”

    徐庶曰:“杨太守此言差矣,吾等百姓受难之时,朝廷法度何在?郡中纪律何在?朝廷昏庸无德,不顾黎民百姓死活,各州郡县皆有黎民揭竿而起,哪个不是受朝廷所迫乎?今吾于颍阳高举义旗,杨太守何不弃暗投明,与吾反了这狗屁朝廷!不知太守意下如何?”

    杨彪闻言,都气乐了,嗤笑曰:“哈哈哈,就凭汝这贱民,猪狗般的东西,汝也敢口出妄言耶?真乃大言不惭!本官乃一郡太守,世受皇恩,岂能与汝这大逆不道之贱民为伍乎?识相的赶紧开城投降,否则休怪本太守无情!”

    徐庶怒曰:“狗官!吾在此城头,等尔来攻!”

    “放肆!全军攻城!”

    杨彪大怒,当即下令攻城。

    官军开始猛攻,鸣鼓作响,角号震天,轻甲步卒顶盾扛梯冲城。

    城头本有城防之物,一时间,密矢如蝗,雷石滚木,金汁沸水,尽皆倾下。

    城下死尸伏地,血流不止,浓血碎肉相杂,刺鼻难闻。

    “弓弩手放箭!压制城头!”

    “给吾冲上去!”

    杨彪厉声下令。

    官军亦以弓弩射之,空中矢之疾,曳长声之雨蝗,城头百姓或亡或坠地。

    少时,官军始登城,短兵相接,厮杀声震天。城头百姓死战,拼杀登城之敌。徐庶擎长剑奋力砍杀,被劈开者百余,带血之肠满地。

    徐庶率众浴血奋战,接连数次打退登城官军。

    时天色渐晚,残阳之余晖落于城上。

    杨彪扬鞭喝曰:“反贼徐庶!吾大军明日定可破城,汝不早降,更待何时!”

    徐庶扶墙拄剑,大骂曰:“狗官!吾命在此,等尔破城,杀吾不死,吾必杀汝!”

    杨彪怒曰:“大胆!待明日定斩汝首级!”

    杨彪随即偃旗息鼓,于城北二十里处安营下寨,只等明日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