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再上青云

    一个月后,看着四周熟悉的青山白云,程风游有些恍惚,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又回来了。

    林城危以传讯法珠禀告师父,很快便见到一道人影,飘絮飞鸿一般,御空而来。

    “你们怎的就回来了?”

    言语中隐隐有责问的意思。

    人音同至,正是师父云飏子。

    “回师父,弟子的修行已到关口,故而想要回山闭关一段时日。”林城危一面行礼,一面恭敬答道。

    “莫非你们也是?”云飏子面色怪异地看向另两个弟子。

    “回禀师父,弟子的《百窍锻元功》正好可以再上一层。小师弟也恰好要突破筑基中期,三人同时进阶,当真可喜可贺!如此喜事,当浮一大白!师父先请!”

    蓝莽拿出一个酒葫芦,面露讨好之色地呈了上去。

    云飏子笑逐颜开,一把接过葫芦,“还算懂事!可要为师帮衬什么?”

    “不用,不用。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弟子哪能一再叨扰师父清修。”林城危连声推辞。

    云飏子瞥了他一眼,笑道:“那你们就自行安排吧!来,且先喝了此杯!”

    云飏子拔开葫芦嘴,馥郁酒香四溢开来,随后屈指一弹,三小团云气便飞至众弟子面前,化作碗杯。

    程风游看着身前云气所化小杯,指着两位师兄的大碗,不忿道:“师父,我都已经出师了,还不能像师兄他们一样大碗喝酒吗?”

    “当然可以,等到你会给为师献酒,还不用来麻烦为师的时候,就行了!”云飏子审视着他,眼中带笑。

    “呃……”程风游挠了挠头,哑口无言。

    一来他没给师父献酒,二来他确实还有诸多疑惑,须得麻烦师父。

    酒饮毕后,云飏子拿着一葫芦美酒,又不知到哪逍遥快活去了。

    师兄弟三人也跟着分道扬镳,各自回去准备闭关之事。

    ……

    程风游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尝试炼气化液,突破筑基中期。

    筑基期的修行,其实简单得很,无非是提炼己身真气,一步一步使之愈发精纯,愈发浓厚,直至触碰到结丹的关口。

    当然,程风游距离结丹还远着呢。

    他目前只是到了真气液化的关口,能将真气凝炼如液,便算踏入了筑基中期。

    这本是水磨工夫,说难不难。

    可不知为何,程风游明明觉得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步,但当他行周天运转,疯狂压缩真气,以期将其进一步凝炼之时,总是会不自觉地心绪不宁,然后真气便蠢蠢欲动,无法自制,最终功亏一篑。

    炼来炼去都是这样,修为一直没有进展,反而心中的杂念越来越盛,竟到了连入静都难的地步!

    “可恶!”

    程风游气急败坏,一拳打在墙上,墙壁一阵剧颤,灰尘簌簌而落。

    “究竟是怎么回事?突破筑基中期,难道很难吗?到底我做错了什么?”

    程风游一遍遍地自我检讨,依旧百思不得其解。

    无奈之下,他只能接受闭门造车不顶用的事实,上主峰大殿去寻师父解惑。

    大殿之中,空无一人,云飏子不知何处逍遥去了。

    程风游苦苦等了三个时辰,才见师父负着手,哼着曲,优哉游哉地御剑而回。

    程风游赶紧一个箭步凑了上去,他可憋坏了,一股脑地把有的没的全都说了出来。

    “什么?你失去了甲子寿元?”

    听完弟子的讲述后,云飏子面色大变,一把拉住程风游的手,渡入真气细细查探。

    程风游不知道他的心绪不宁,究竟是因何而起,但据他推测,想来与寿元流逝脱不了干系,所以就先和师父说了寿元流逝之事,把遭遇灰衣男子的前前后后和盘托出。

    “为师之前居然没看出来。”

    细细查探之后,云飏子面色阴沉地收回手,瞟了一眼程风游鬓角上悄然冒出的几根白发,叹了一声,语气沧桑道:“对你来说,寿元可以算是本元,乃是先天禀赋之物,为人身最初之根本。各人之间虽有大致差异,但普遍而言,一般人寿元在百岁上下,只是凡人多不懂养生保元,故而少有百岁高龄。”

    “对于修行者来说,本元并非不可增长之物,不然为何修士寿龄要比凡人高得许多。通过提升修为,的的确确能够壮大本元,延年益寿。到了元婴境界,本元甚至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元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算是本元,元神、元躯也同样如此。”

    “你的情况,为师不瞒你,你确实是流逝了甲子寿元,剩下的寿元大概只够你活十来年了!”

    “什么?!”

    程风游眼中骇意浮动,颤声道:“我…我还不到十八岁,半截身子就要入土了?”

    “按你当前的寿元来说,便是如此。”

    云飏子顿了一顿,神色复杂道:“你损失了甲子寿元,虽然不会直接置你于死地,但你现在的寿元太少,寿元天然流逝的速度便会加快。还未真正迈过修行的第一道门槛,就摔了个大跟斗,你今后的修行之路,怕是要过得紧巴巴了。”

    “修为提升一旦跟不上寿元流逝,你这辈子也就到此为止了!为今之计,唯有尽早结丹,尽快把本元亏空补上,补上一点是一点,之后的修行才能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十年内必须结丹,能快则快,三五年内则更佳!”云飏子补充道。

    听完师父所说,程风游沉默半晌,眼神由最初的惊骇,慢慢转变为镇静,最后化作洒脱一笑。

    “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有一线生机,弟子就不会放弃,也不该放弃!毕竟人身难得,更应珍惜!”

    “寿元流逝,不过是在前方设了个死期而已,死到临头,谁人能免?即便是圣君,也无法永远活下去!他的死期虽长,我的死期虽短,其实都一样。看的无非是谁跑得快,谁不被死期追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死期的长短并不重要。”

    “哈哈!你能这样想,为师倒也没那么担心了。”

    云飏子也露出笑容,悠悠说道,“至于班谷,为师曾经听说过,是位符阵大家,造诣极深,才华卓绝,没想到他居然堕入了魔道。可惜了!他留下的传承印记应该不简单,是你大难不死的机缘。只是你如今神魂较弱,无法开启传承印记。”

    “而班谷背后的魔道势力,很可能是万魔窟。万魔窟相当神秘,为师只知道其出现于数千年前,一般只在沙州活动。”

    “破魔剑的话,如今融合了你的本元,与你进一步相连,几乎可以算作休戚相关,想要强行剥离,以你目前本元枯竭的境况来说,是做不到了,只能一条路走到底。此剑威力不凡,用好了也是件好事,说不定又能像这次一样救你的命。”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当务之急还是要提升修为。你知道你为何无法突破筑基中期吗?因为你的心乱了!”

    “还记得当初为师传你法诀之前,问你修道首要,你的回答吗?你答要逆修,百无禁忌。既对,也不对。知有我,始生心,心之本体,未动之初,本就是空空洞洞,寂无一物,自然可以百无禁忌,朝向任意一个方向,无可而无不可。”

    “但你也知道心猿意马之说,不把心猿意马降服住,往回拉,任其自由散漫,修为断然是上不去的。逆修即是后天返先天,先天返本元,本元归大道。百无禁忌并不代表无所约束,你懂了吗?”

    云飏子目光深邃地看向程风游,等待着他的回答。

    “我的心乱了!心猿意马?莫非是因为她?”

    程风游口中喃喃低语,眼前闪过一道清丽倩影。

    “还是因为它?”

    接着又划过一把漆黑长剑的模样。

    “还是因为下山之后瞬息万转的各种境遇?”

    程风游陷入苦思。

    惯居深山、太璞未雕的他,下山之后,见识了花花世界,领略了儿女情长,历经了山穷水尽,心,怎能不乱?

    可师兄他们似乎没有这等问题,便如五师兄一时豪放,一时小气,一时猥琐,一时凶狠,完全是率性而为,也不见其道心紊乱。

    “难道是因为我投机取巧,爬上的青云路,道心修为未竟,便受不得尘世纷扰,被打回了原形?”

    想到此处,程风游面容冷峻,对云飏子拱手说道:“师父,弟子暂时未能明晓,想再攀一遍青云路,磨砺道心!”

    “去吧!这道关口,你如果弄不明白,修为是难有寸进的。”

    云飏子微微颔首,自己这弟子,不懂的时候,决不会乱说,而是会想方设法地弄明白,无疑是极好的!

    ……

    ……

    穿过泥泞的池沼,程风游再次来到主峰脚下高耸入云的崖壁前,之前攀登的痕迹,用剑劈砍出的豁口已然消失,崖壁上又是光溜溜的模样。

    程风游徐步上前,以指作剑打出一道真气,劈砍崖壁,斩出一道不大不小的豁口,攀着豁口往上爬去。

    这次他没带破魔剑,甚至什么都没带,孑然一身,轻装上阵。

    只是他的心是沉重的,面对皑皑云雾中的无名幻阵,他没有把握。

    但他,一腔孤勇,往无反顾!

    哪怕摔下来百次、千次,他也要爬上去!

    他相信,修行路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关口!

    ……

    由于缺少利器开路,程风游只能凭借真气,掐以剑指,在崖壁上斩出豁口,实打实地徒手攀崖,此行不但是在考验他的道心,对他的修为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一个多时辰后,他终于进到了云雾之中。

    云雾茫茫,寂寥无声,程风游一步一个脚印,速度缓慢却坚定不移地向上攀登着,渐渐地,他形成了巧妙的节奏,他感觉自己似乎能完美地控制一呼一吸和身体的每一个动作,乃至真气的每一次运转。

    身躯上的疲惫,在此刻悄然消失,他觉得自己能一直这样攀上去,永不停歇,除非遇上……

    想到那诡异的幻阵,程风游心中一沉,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内的恐惧不安和…挫败感。

    失败是可以预见的,他实在想不出该如何通过幻阵。

    明知注定失败却又无计可施,就如一块大石压在他的胸口,几乎令他喘不过气来,心中再度升起一阵烦躁。

    心境不稳,唤起身躯上的劳累,一同袭来,让他差点失手,跌落下去。

    “清,静,空,明,中,正,舒,达!”

    程风游将八字真言大喊了一遍,以舒胸臆,这么一喊,胸中郁闷顿时散了不少。

    他再次抬头,往上方看去,却见前方隐约露出一抹淡淡的红芒。

    快到那两句箴言之处了吗?

    过了此处,就要进入幻阵之中了,但我还是没把握,可恶!

    不知道要爬多少次才能过去,大师兄说他爬了不下十次,估计我也要摔下去十次二十次,一遍遍地锤炼道心,直到道心足够坚定,才有通过的机会……

    程风游脑海中思绪万千,手中却动作未停,不知不觉又一次攀到了摩崖石刻前。

    “啊?!这是?”

    他使劲眨了眨眼,又使劲揉了揉眼,然后才带着一脸惊讶,相信了眼前所见非虚。

    如今的摩崖石刻,已不复原先的“对心莫任境,对境莫任心”两句箴言,而是变成了一大段蝇头细文,笔力遒劲,字迹工整,说的是一段陈年往事。

    程风游细细读了三遍,面色变得怪异起来。

    没想到,祖师爷华襄子和破魔剑仙居然是至交好友,破魔剑仙在陨落前,将破魔剑托付给了祖师爷,祖师爷便将破魔剑藏在储物库,以待有缘的后世弟子。

    结果,这一等便是数千年。

    不过,祖师爷的手段还没完。

    当初设下青云路时,祖师爷还在其中藏了一道暗手,若有后代弟子在青云路上激发了破魔剑的威能,幻阵便会发生异变,在此处显露出祖师爷和破魔剑仙留下的驾驭杀意的心法。

    破魔剑实乃大凶之器,若无专门心法去掌控它的无穷杀意,下场就是剑御人,而非人御剑了。况且,哪怕是有着心法克制,亦需时时留心,以免被杀意侵蚀,沦为只知杀戮,毫无慈悲的魔头。

    “这个,难道就是心法?”

    程风游把手伸向蝇头小字的末端,那里有一个古朴雲纹,在与他指尖接触的瞬间,雲纹一阵闪耀,竟飞离崖壁,径直飞进程风游的眉心,化入识海上空,寂然悬浮。

    随后,一部金篆功诀浮现在程风游的脑海当中,每一个字句都在熠熠生辉!

    这便是祖师爷所留心法,名为《乾坤正心诀》,开篇写道: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天正,则天行健,自强不息;地正,则地势坤,厚德载物;人正,则澄清浊,风轻云淡。

    见了此语,程风游心神剧颤,仿佛撞入了另一个境地,全副心神都被其吸引,怔怔地聚焦于这两句话,然后他隐约体悟到了这两句话的涵义所在。

    大道理在书上时,只是冷冰冰的文字,与人相隔十万八千里。只有切身体会到它们时,它们才是鲜活的,无处不在的。

    此刻,程风游便切身体会到了《乾坤正心诀》开篇两句大道理的精髓。或者说,祖师爷传法自有其妙,令他初见便体会到了精髓。

    “欲修其身,当先正其心!先正其心……对,我应该先正其心……”程风游来回咀嚼体会到的道理,默默点头。

    “要想正心,就应该效仿天地……天行健,吾心当以自强不息!”程风游在心中默念此语,心胸顿时豁然开朗,一股自强不息的念头在心中降生,飞速扩散。

    “地势坤,吾心当以厚德载物!”

    这句念完,道心根基稳如大地,不可动摇!

    “人居天地间,理应效仿天地,天清而地浊,天上而地下,天地交泰而风云起兮,以心澄之,清浊各归其位,故风轻云淡。”

    程风游心中似有一幅画面,天朗朗以清,地茫茫以浊,轻风徐行,淡云飘逸,一切都是如此安宁和谐,宛若天成,任何扰动落入其中,都会被自然而然地沉淀、澄澈,复归于风轻云淡。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程风游仰天长笑,眉目开朗,尽显轻松自如之色。

    现在,他有把握通过幻阵了,哪怕只是领悟了祖师爷所传心法的前两句。但他没有急着出发,而是定了定神,继续往下读去。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常人修行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正人必先正己,不正己而正人正世者,无一不是欺世盗名之徒也。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怨恩取与谏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也矣。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破痴迷,性定而无不正。”

    “把握未定者,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庶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者,又当混迹尘俗,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藉以养吾圆机。金自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静与阴同德,动与阳同波。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正而王天下;其魄不祟,其魂不疲,一心正而万物服……敬天法祖,大中至正,乘天地之正,而御五行阴阳,与日月参光,与天地为常。”

    “世间大敌,莫过于心。其中险恶,经者自知。道不远人,心正则近道。修心别无他法,唯有求诸于己。吾心正,则可为天地立心!”(见附注)

    全篇看完,程风游竟有一种心神昏懵之感,却又得了不少体悟,处在似懂非懂间,此间最是美妙,可以浮想联翩而不落窠臼。

    “欲修身,先修心!欲修心,先正心!”

    这便是《乾坤正心诀》的宗旨所在。

    然后才开始详细讲述如何正心,一步一步效仿乾坤之正,立吾心之正。

    最终的境界是“为天地立心!”

    这是何等玄奇的境界!

    恐怕,圣君也难以达到吧!

    足足感悟了一个时辰,程风游才把念头转向破魔剑仙所留掌剑之法,这道掌剑之法便缀在《乾坤正心诀》的末尾,倒是不能称之为心法了,因为那只有短短一句话:

    “吾平生任侠,故吾剑只杀该杀之人!”

    “原来如此!”程风游顿感恍然。

    世间的道理其实都很简单,不曾懂得只因未曾体会到。

    “吾剑只杀该杀之人”,寥寥数语便已点明了驾驭破魔剑的关键,言简意赅莫过于此。

    “剑者,兵也,铸之所为,杀伐也。天性即是,堵不如疏。吾者,人也,修士也。晓黑白,明是非,辨清浊,故不至戕害无辜,只杀该杀之人。”

    程风游点头作想,捋清道理之后,霎时神清气朗,望向上方不见尽头的皑皑云雾,他嘴角泛起了一丝微笑。

    ……

    锣鼓铿锵,笙箫缠绵,昆山玉碎,雷霆乍响!

    虽然幻音变化了形式,但还是一齐灌入脑中。

    程风游面带笑意,闭上了眼。

    “厚德载物。”

    他的道心瞬间变得宽阔无垠,可容万物,可纳百川,一点点幻音落在里边,如同毛毛细雨飘散在古井深潭,根本掀不起半点波澜。

    幻视,幻味,幻触,幻念,比肩连袂地袭来,想要再度兴风作浪。

    “自强不息!”

    程风游淡淡发话。

    心胸内顿时兴起一股茁壮成长、一往无前的蓬勃念头,将所有的纷杂念想一一冲破,排挤开去。

    “风轻云淡!”

    一切五蕴幻相渐渐消散,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来时短,去时快!

    “此身犹在云雾里,此心屹立天地间!”

    “惊闻仙人语,道心半日成。说的便是如此了!”

    程风游微微一笑,神色淡然。

    乍一看,鬓角的那几根华发,点缀在他青稚的脸庞上,多少令他沾染了一缕沧桑,也为他增添了几分成熟,源于寿元流逝之故,再加上此番道心突破的洗礼,竟令他短短一日之间,好似成长了二三十岁,浑身上下的气质变得焕然一新,既显活泼灵动又不失内敛沉稳,愈发迥脱根尘!

    ……

    程风游登顶之时,业已迟暮,夕阳正浓,晚风正烈。

    他站在崖前,凝望天边夕阳,久久未语。

    然后,放缓了呼吸,闭上双眼,张开双臂,任由余晖浸染,劲风吹蚀。

    余晖如水,洗去了污秽。

    劲风透体,拂去了牵扯。

    此刻,他获得了一种难以描述的神秘体验,如痴如醉,仿佛天地与他俱是一身,心与天地同宽……

    不远处,云飏子静静看着,笑而不语。

    “暗合天地,顺应自然,此乃悟道之境。”

    云飏子心中感叹,“虽说此事,凡人偶尔也能做到,却多是移情感怀,哀风叹月罢了,而修道之人为之,却能保任自然,匡本近元,返璞归真,大益修行……”

    直至月明星稀,万籁俱静,程风游才悠悠醒转,他的心宁静轻安,一垢不染。

    “有答案了吗?”云飏子出声道。

    “长空不碍白云行。”程风游面色怡然,慢条斯理地回答。

    “好,好,好!”

    云飏子连说三声好,脸上眉飞色舞,再次感叹,自己这弟子,悟性真是出类拔萃,以其如今修为,竟能将道心领悟到这般境地,有了一丝通达无碍的味道,实属了不得!

    ……

    ……

    附注:

    这个《乾坤正心诀》,是我编的。

    摘录了《周易》《大学》《庄子》《菜根谭》等古文的部分警句,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浅薄理解,缝合而成。

    而我之所以费这么多笔墨,也不是想要掉书袋似的炫耀什么,只是单纯地读书明理,说服我自己罢了。

    毕竟我的道心有缺,写下这些,或者说让主角修行这些,便仿佛我自己也亲身修行了一样。

    云修行,也不是不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