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记
繁体版

满江红

    (原文)

    平平碌碌,十八载,清明再祭。六百里,直达广州,敬见黄埔。辛亥灭清再北伐,革命军魂故乡地。怎想到,物是人非后,游人笑。

    一杯酒,寄过往,失望时,再归路。中山大学里,才子佳人。人生此处才小段,哪知今后功德量?东山湖,七十二烈士,黄花岗。

    (润色)(一)

    平平碌碌,十八载,清明再祭。行至六百里,直达广州黄埔,带着崇敬之心。曾经辛亥灭清,又发起北伐,历经风雨,铸就革命军魂。如今回到故乡,不料已是人事已非,唯有游人的嘲笑。

    一杯酒,借以缅怀过往,在失望时,为心中的归途续写。遇见才子佳人于中山大学,此生此处虽为小段,却不知未来功德规模。东山湖畔,落脚于七十二烈士的才华与信仰所铸就的黄花岗,思绪万千。

    (润色)(二)

    江风如刀割,明月似银霜。

    平凡岁月长,殷殷念旧乡。

    碧波千幅画,红莲万朵芳。

    义在心中存,革命路未央。

    回首离骚起,念君故园傍。

    且愿携一杯酒,共话前程良。

    学府才子艳,佳人园里放。

    凤凰展翅远,英姿英勇扬。

    英灵附此地,黄花岗口畔。

    伊人墓前泣,凄婉两行章。

    诗篇寄烈士,忠魂千古长。

    (润色)(三)

    十八载征程难,清明祭扫重回乡。

    六百里路途远,黄埔见证革命场。

    辛亥祖辈辉煌业,北伐子孙飒爽扬。

    革命精神根,故土扎根长。

    物是人非难料,故人已远游人嘲。

    浅酌酒送过往,归途迎接未知想。

    中山才子伴佳人,倾诉义薄云天。

    此处短暂旅,未来展宏图。

    黄花岗壮志展,东山湖烈士英魂常。

    英灵处处在,革命火燎原。

    (评价)(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老人回忆自己平凡人生的故事,他经历了革命时期的烽火岁月,最终回到了家乡。他祭拜过逝的亲人,游览了广州和黄埔,重温了自己的过往。然而,当他回到中山大学时,却发现已无当年的才子佳人,以及当年的豪情壮志。他反思着人生的价值和功德,缅怀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这首诗深情地表达了一个老人对过去的追忆和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

    (评价)(二)

    这篇诗文表现出了作者对革命历史和故乡的挚爱之情。作者以清明祭扫为契机,重回故乡,看到了曾经的风景和深刻变化,既有感慨,又有感怀。在诗中,作者用辛亥革命和北伐来表达了中国革命浴血奋斗的历程,用“革命军魂故乡地”来代表故乡对革命精神的接纳和传承。在描述过去的时光中,作者再次强调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游人笑”的不同岁月的变化,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最后表达出了对未来的向往,充满着青春和激情,展望了以后革命的前途和方向。整篇文章用词精准,气氛凄婉,表现出了诗人的冷静和深度,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评价)(三)

    这篇诗歌情感真挚、形象鲜明、旋律悠扬、感染力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诗歌表达出了作者对旧时光阑珊的思念之情,引发了读者共鸣。同时,以“回眸一笑”作为主题,通过描写一段神秘的回忆,感人至深。作者揭示了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需求,让读者感叹光阴似箭,珍惜当下,铭刻珍贵的人情和爱,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总之,这篇诗歌充满着浓郁的情感与深深的人文思考,使读者陶醉于其中的细腻情感和多彩意象,给人以启迪和感触,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