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平天下
繁体版

第29章交谈

    在第一位表演者引领下,观众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拿出自己的诗词朗读。各种表演形式,无论是高亢激昂还是深情款款,都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喝彩。

    在这热闹非凡的场合,云知闲和刘志岑喝得痛快,几杯酒下肚后,他们开始称兄道弟。

    云知闲舌头有些打结地说:“老弟,你是我在这京城中遇见的为数不多的有趣之人。”

    刘志岑满脸通红地回答:

    “大哥也是,若非遇见大哥,这场诗会我早就无聊透了。”

    他瞥了一眼舞台,轻蔑地说:“这有什么意思啊,不过是仗着读过几年书,就开始在这舞文弄墨的。”

    云知闲顺着刘志岑的目光看去,正好看见舞台上一个年轻男子神采飞扬地朗诵着自己的诗作。虽然云知闲并不擅长诗词,但受到前世千古绝句的熏陶,他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在他看来,台上的诗词简直是毫无章法,不知道那男子哪来的勇气上台朗诵。收回目光,云知闲与刘志岑举杯道:

    “随他们去吧,只要他们高兴就好,我们喝酒。”

    刘志岑感慨地说:“还是大哥活得通透,若早几年认识大哥,我在京城也不会如此无聊。”

    云知闲疑惑地问:“怎么会呢,我看你也是出身富贵,京城之中怎么会没有朋友?”

    刘志岑叹了口气,回忆道:“小时候还有几个玩伴,后来我当兵了,就和他们减少了联系。偶尔也会邀请我参加一些聚会,但是我去了之后发现自己格格不入,就是就是......”

    刘志岑说到这卡住了,支支吾吾了半天:“就是那种感觉,大哥你知道吧。”

    云知闲理解刘志岑的感受,当一个男人上过战场,心态必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刘志岑眼中,舞台上下的人们不过是一群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小丑。

    云知闲深沉地说:“我明白。”

    得到云知闲的回答,刘志岑激动地说:“我就知道大哥你能理解,开始我只是被酒香吸引过来,跟大哥喝过几杯后我就知道大哥跟我是一样的人。”

    云知闲微笑不语,刘志岑举起酒碗说:“来,大哥,喝酒。”

    两人推杯换盏之际,远处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身着紫袍,面如冠玉的英俊男子走上台去。

    男子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谦虚地说:“既然各位厚爱,崔某就献丑了。”

    说完,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向公主屏风的方向作揖行礼,举止自然优雅。他声音抑扬顿挫地吟诵:“朝朝暮暮思如海,岁岁年年人不见。莫道鹊桥天样远,愿为比翼共双飞。”

    观众们都明白诗中的含义,京城中的世家公子小姐们都知道崔洪钧对兰陵公主的追求。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尽管崔洪钧多次向皇帝提亲却都都无功而返。众人也为他感到可惜,但他仍然痴心不改,每次有机会都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崔洪钧见兰陵公主没有回应,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他仍然优雅地行了个礼,走下舞台后,开始与周围的人攀谈起来。

    在屏风后的秦慕瑶,听到这如同表白般的诗句,神色淡然,无动于衷。然而,两位老者却对这首诗赞不绝口,纷纷夸赞崔洪钧的才华。

    原本,秦慕瑶打算利用这个机会,揭露云知闲的一些秘密。可是,眼看宴会已经过半,云知闲却依旧没有出现。于是,她四下张望,最后在熟悉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他。

    透过屏风,她看到云知闲正和一个看不清面容的男子交谈,两人的表情神秘莫测,不知道在议论着什么。而云知闲此时的样子,哪还有一丝世家公子的风范?可能是喝酒的原因,解开胸前的衣襟露出内衬,扇子随意地插在脖后如痒痒挠一般,整个人盘腿而坐,探身伸头的模样,像极了村口喜欢打听八卦的闲汉。

    看到这一幕,秦慕瑶气得面红耳赤,她站起身,戴上面纱,快步向云知闲方向走去。

    云知闲二人看到崔洪钧离开舞台后,便不再关注舞台上的表演。刘志岑感叹道:

    “崔洪钧倒是个不俗的人物,对公主殿下一往情深,就是有点书生的迂腐,让人受不了。”

    听到刘志岑的话,云知闲的好奇心被勾起,他问道:“这么优秀的人,公主为何看不上呢?”

    刘志岑勾了勾手示意他靠近,云知闲依言靠近,刘志岑也探身过去,神秘兮兮地说:

    “我听说,当年靖王的儿子被陛下赐婚,就是这位兰陵公主。可是,那位世子在订婚之日却逃跑了,兰陵公主觉得受到侮辱,从那天起,她就拒绝了一切提亲。”

    云知闲听完,脸色变得惨白,表情极其不自然。刘志岑并未察觉到云知闲的异样,继续说道:“我还听说,公主殿下因此对那个人恨之入骨,正打算报复呢。”

    听到这里,云知闲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悄悄地扫了一眼屏风的方向,觉得自己不能再待在这里了。正准备起身道别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悦耳的声音:

    “云公子,你这是准备去哪里呢?”

    当身后的声音传入耳中,云知闲的身体瞬间僵住,他生怕背后出现的会是兰陵公主。犹豫了许久,就是不敢回身,而刘志岑已经看见了云知闲身后的人,好奇地问:

    “这位姑娘,找我大哥有何贵干?”

    秦慕瑶优雅地行了一礼,回答道:“小女子姓江,是云公子的朋友,特来打个招呼。”说完,便坐在了云知闲的身边。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见刘志岑的反应,云知闲确定了身后的人并非公主,他心中的担忧也随之消散。

    他转过头,看到秦慕瑶脸上带着面纱,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云知闲知道自己不能久留,便起身告辞:“天色已晚,在下就此告辞。”

    然而,他的话刚出口,刘志岑便皱起眉头,正欲开口,却被一旁的秦慕瑶抢了先:“云公子是如此讨厌小女子吗?是因为我没有第一时间过来向您打招呼吗?”

    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委屈、失望和不甘。尽管面对这样的“茶言茶语”,云知闲依然不为所动,但刘志岑却忍受不住了。他不由分说地将云知闲按回座位,豪爽地说:

    “大哥,人家姑娘都这么说了,你就别再小气了。”

    说完,便为云知闲倒满了酒。云知闲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坐在原地,僵硬地举起酒杯与刘志岑相碰。

    看到云知闲被留了下来,秦慕瑶眼中闪过一丝喜悦,问:“刚才看你们聊得那么起劲,究竟在说些什么呢?”

    云知闲刚想说没什么,刘志岑却大着舌头脱口而出:“我们在说崔洪钧,他在追公主的事。”

    听到这话,秦慕瑶的神色未变,饶有兴趣地问:“那云公子你是怎么看的呢?”

    说完便目不转睛地盯着云知闲,云知闲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拿起酒杯掩饰尴尬,开玩笑说:“我当然是用眼睛看啊。”

    这个回答显然不能让秦慕瑶满意,但她没有再多说,继续目光炯炯地盯着云知闲。过了一会儿,云知闲实在忍受不住了,说道:

    “我觉得崔洪钧很有毅力,为爱冲锋的勇士值得让人敬佩。”

    秦慕瑶没有料到云知闲会说出这样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从某种角度来讲崔洪钧可以说是云知闲的情敌也不为过。

    秦慕瑶正想说话,却听刘志岑大声说:“大哥,说得好!”

    秦慕瑶身上的气势瞬间一凝,不经意间露出了公主的威压,怒斥:“你闭嘴。”

    刘志岑被这气势镇住,迷糊的头脑也清醒几分。他想到这是公主举办的诗会,结合刚才的气势,即使再糊涂的人也知道身旁的女子身份不简单。

    他收敛起放肆的动作,用眼神向对面的云知闲示意,然而云知闲仿佛没有看懂他的提示,疑惑地看着他,仿佛在问:“你怎么了?”

    训斥完刘志岑,秦慕瑶转过头,淡淡地笑了笑,问:“那么,如果让云公子娶一个不爱的人,云公子会怎么做呢?”

    云知闲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应该不会同意。”

    秦慕瑶听到这个回答,好像也理解了当初他为什么会逃自己的婚。理解归理解,但还是感到气愤,但这股愤怒很快被压制,她看似随意地问道:

    “但是,现在都是听从父母之命,通过媒妁之言来决定婚姻,云公子如何确信自己要娶的女子一定是自己所爱的人呢?”

    云知闲深思片刻后回答:“对于其他人,我无法干涉。但对我来说,如果要我娶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我宁愿一辈子单身。”

    说完,他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满脸憧憬地继续道:

    “我认为,相爱的两人携手步入婚姻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他们可以共度一生,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他们会积累无数美好的回忆,等到白发苍苍之时,围坐在火炉旁,与儿孙们分享年轻时的故事,那种温馨幸福感是无法比拟的。”

    听着云知闲的话,秦慕瑶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从相识到相爱,再到结婚生子,最后是两个佝偻的身影,相互依偎在夕阳下漫步。她被自己幻想的画面深深打动,心中涌起一股羡慕之情。

    云知闲见两人沉浸在自己的话语中,不禁自嘲一笑:

    “我想我这一辈子可能都无法体会到这种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