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九状元传奇
繁体版

三 八股文

    云板一敲,考试开始,各考房自乡试士子进入考房的那一刻,也是锁了起来。然后有考场书吏拿着套封装好的试题卷子,从门前的小窗子里丢了进来。

    伦以训当下打开卷子读起题来。

    头三道四书题,后四道五经题,依着科举重首场,重首题的惯例。头三道四书题最重,关系到是否录取,后四道五经题次之,主要是关乎士子的名次。乡试有五经魁,而同考官阅卷,也是按五经派房。

    较之于童生试和岁考、科考,乡试的试题量和考试科目都大有拓展,考试持续九天,共分三场,每场三天。许多第一次参加乡试的考生,往往不能适应其考试强度,身心崩溃。

    按照乡试的成例,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五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要是答不完,允许各减一道,但也别指望会有好名次了。所以参加乡试的考生无论如何都要在晚上蜡烛燃尽前,答完七道题。所以打算在举业上有所成就的士子们从小就得练习如何快速答题,平时就要做无数次这样的练习。

    第二场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条,诰、表、内、科一道。

    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许减二道。

    很显然。第一场四书五经。是为了测试考生对儒家经典地熟悉及认识程度。第二场是为了考察生员判别是非。撰写各种公文行政地能力。第三场。是为了考察生员们在古今政事方面地见识。

    这一套考试内容及规定。从洪武十七年复开科。便一直沿用至今。如果考官能严格对待三场地试卷。全面考察生员,选拔出的举人,大都是有文化、有见识、有能力地行政人才,从而避免选出只有文采,却没有实际行政能力的人。

    但可惜地是,在实际阅卷过程中,这几乎是不可能地。

    因为乡试阅卷是出了名地时间短、任务重,就算是神仙下凡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大明律规定,从头场试毕,便由主考官掣房签分卷,然后各房开始分头阅卷,而录取放榜地时间不得晚于八月底。距开始阅卷时间不过十来天,再扣除中间休息吃饭的时间,真正阅卷时间不过三四日而已。

    再加上两位正副主考官并不直接批卷,他们只是为六位同考官推荐上来地试卷把关,决定取与不取。所以全部地阅卷任务,都压在几位同考官身上。

    而且阅卷的工作量,不仅由试卷地数量决定,还需要看试卷的答题量。正常考生平均在第一场要答两千两百多字,第二场三千五,第三场三千多字,三场共计近万字。哪怕是广东这样科举不算发达的地方也有三千五百多个考生,加起来四千多万字地阅卷重任,全压在几位同考官身上,而且这几位同考官对于这些试卷,他们必须做到字斟句酌,绝对不能像童生试与科考那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了事。

    因为乡试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取中的举人便有资格做官了,所以为了保证阅卷质量,在公布录取名单之后,各省还需将取中举人的试卷解送到礼部复查考卷,这个步骤叫做“磨勘”。而“磨勘”是由礼部会同翰林院共同完成,那些都是科举考试层层拼杀出来官员们,会认真审阅每一份试卷,检查考官在阅卷过程中是否舞弊,以及考官阅卷是否认真,比如试卷中有错别字,语句不通等等问题,同考官是否标明了。

    对于同考官阅卷过程中的错漏,一经发现都必须进行严厉地处罚。

    按规定,同考官阅卷有通篇“句读”的,会有降一级地处罚,如果同考官“句读”有误,则会罚俸一年。那些同考官本就是些六七品地低品小官,加上明朝从朱元璋那个变态心理,发的是中国统一王朝以来官员的最低工资,罚个俸,可以直接让这些同考官们喝西北风。

    在“句读”上做文章,来让同考官们好生阅卷,出这主意的朱元璋、刘伯温二位简直变态到极点了。

    因为这时候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的,同考官阅卷时,必须仔细读过每一篇文章的每一句话,否则根本无法断句圈点。阅卷根本不可能一目十行,他们必须逐字逐句的阅过,不仅要注意文字通顺与否,还要给每份试卷写评语,并陈述是否荐卷的理由。

    试卷时如此之繁多,时间是如此之紧迫,阅卷又是如此之少,出了纰漏还要受弹劾,降级罚俸。

    而考试内容又是如此复杂,涉及文体如此之多,且文章又是千人百面,有平奇虚实繁简浓淡之异,同考官们就算是神仙附体,佛祖临凡,也不可能保质保量的按时阅遍全部试卷。

    所以经过上百年的变通之后,考官们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阅卷只重头场七篇八股文,对于后面的两场,只需文字通顺,没有错别字即可。

    为什么会只重八股呢?

    因为发明八股文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南宋根据王安石考察经义而定下来的基本格式发展演变而来的,这是一种格式极为严格的文体。

    对于考官来说,比较易于把握其对错优劣。所以它能大大提高阅卷度,便于评判试卷的合适与否,使所有试卷都能如期一一阅过,且将考官的主观因素降到最低,从而保证官吏选拔考试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比如说,八股文的文体规定,开篇破题只能用两句,如用两句话都没破解出题意,或虽破解出题意,所用句子却过了两句。或破题未能扼题之旨,肖题之神;或破题中涉及孔孟等圣贤之名,而未用代字,这篇文章便不合式,可以不取。后面的内容便可直接不看。

    之下的“承题”、“原题”、“起讲”、“入题”等每一股,都有严格的格式和章法的要求,对错一目了然,绝无争议。只要其中一股出了毛病,便可废黜此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于是,通过这种完全不需要脑子的方法,便可剔除一大半的考卷。对于剩下小半全篇合式,再看其是否做到了起承转合,文脉是否清晰,层次是否清楚。这些方面做得好,同考官便可加上批语,推荐给二位主考最后定夺。

    所以,虽然其刻板程式、束缚僵化为人诟病,也确实是使考生只能亦步亦趋,不敢逾规矩半步。但正因为其对起、承、转、合,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在字数和句数上也有严格的规定,这才使同考官可以一目了然的检校每份试卷,大大节省了主观思考的时间,提高了阅卷效率,且增加了阅卷的客观性,将考官的主观因素降到最低,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考生的权益,使真正优秀可以可以获取功名。

    也算是在这个时代里,最客观,最公正的取才之道!

    因为八股文对行文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考生们具备很高的知识素养,“戴着镣铐跳舞”,还得把舞跳的优美,这可不是简单的事。

    一篇优秀的八股文,不仅能展示出举子的才华,也能提高考官的阅卷效率,这就让八股文业经出现便大行其道。

    如何写好八股文,那是需要经年累月的苦读,千锤百炼的训练才行,到了现在去考举人的时候再想提高水平,就已经太晚了。

    在这种时候,前辈名师们主要是向考生传授写作中应该避免的问题,诸如需回避御名庙讳,不许自叙门地之类,总要避免这些大意失荆州才是。

    总体来说,乡试要比之前的任何一道考试都要严格许多,但也有不严格的,那就是对考生的字体要求不高。因为所有的考卷都会被专人写成一样的字迹,只要你把字写清楚了,就不会影响成绩,会试也是如此。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笔端庄好字没用了,因为在殿试时,将采用现场阅卷的方式,不必誊写,只要字写不好,就别想进二甲,入翰林了。

    没有翰林,做官做得再好,也做不了阁臣,更没有做首辅的机会。

    毕竟,朱元璋想选用的不是最聪明的文臣,而是最努力的人!

    不努力也当官?

    可以,要不你投胎的时候先把阎王、判官、孟婆、牛头马面都贿赂了,投到大明的各位爵爷家里或者直接投胎皇家,否则,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