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
繁体版

第七十七章:麻烦频频

    司马炎在久攻不克后也发觉不对劲了,他带的兵力不多,也就是五百人。

    本以为就是来抓人的,不曾想变成了攻防战。

    司马炎只得派人回去告知司马昭情况,让司马昭增援点人手。

    司马昭知这一情况后,心中虽然愤怒,但却是露出了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

    司马昭其实也不确定陈泰会不会反抗,但他推测陈泰应该不会去做待宰羔羊。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这不就开始反抗了嘛!

    司马昭一拳捶在面前的案子上,咬着牙冷喝:“陈玄伯啊陈玄伯,我就知道你不会做刀俎鱼肉。”

    “来人···”

    司马昭立即命人去集结禁军,他自己亲带禁军杀向了陈泰家中。

    ···

    与此同时,城外,诸葛启已经对洛阳进行了合围之势,南、西、北皆有兵力部署,诸葛启在南坐镇。

    唯独东面什么也没有。

    诸葛启是怕司马望带军回援,在这里部署兵力有点得不偿失。

    但,诸葛启在司马望撤回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了一支伏兵,李远带军。

    另一原因就是围城必阙。

    诸葛启在部署完围城方略后,也是第一时间遣人去通知文鸯和王基二人,要他俩给予司马望压力。

    说司马昭去带人杀向了陈泰家,司马昭还没开打,守军就来通报,城外敌军攻城了。

    司马昭被迫带着禁军赶去守城,留下五百人给司马炎让司马炎慢慢攻。

    ···

    再说司马望军中。

    其实不用文鸯和王基给予压力,司马望、司马伷、王恺三人就已经有了压力。

    时间来到下午,三人全都得知了诸葛启渡过洛水的情况了。

    三人意见不统一。

    王恺想回去支援。

    司马伷则是说要留下遏制文鸯和王基,可派兵力援救,但不可全都撤走,如若全军撤走,等王基和文鸯也赶到洛阳城下,那局势可就更加不好了。

    司马伷还说:“仅凭诸葛启手上的兵力,未必能攻克城墙坚固的京师,我等在外更能给予诸葛启压力。”

    司马伷所言有理,司马望也更倾向于司马伷的建议。

    但王恺不行,王恺非要回去。

    司马望和司马伷合力才好不容易才安抚住了王恺。

    内部矛盾是解决了,但外部文鸯和王基二人又开始了。

    他俩知道王基不咋地,就专针对王恺。

    王基坐镇巩县城中,文鸯和唐风二人带着精锐甲士三千,去攻打王恺。

    并不是强攻,就是吓唬吓唬王恺。

    对于王恺的能力以及性格什么的,王基都比较清楚,一个字总结,菜。

    当然,这个菜只是对王基来说的菜,还有比王恺更菜的人。

    ···

    就和王基预想的一样,文鸯和唐风一带人过去,王恺就慌了。

    二人是趁夜色摸过去的。

    王恺在听到打斗声时,吓得惊慌失措。

    王恺听说敌军打了过来,立马让人去抵挡敌军,而他则是带着人跑出了营寨。

    文鸯埋伏多时,盯着王恺追了上去。

    没错,文鸯和唐风也是有战术的,一半人跟着唐风去攻打营寨,文鸯则是带人在营寨周围徘徊,这也是王基告诉两人王恺多半会跑。

    这才让文鸯想到了这个战术。

    ···

    言归正传。

    王恺一看后面有追兵,立即命人分开跑,让文鸯分身乏力。

    王恺这么做,是想要自己跑掉。

    事实证明,王恺赌对了。

    王恺没有往北去和友军会合,而是直接顺着伊水逆流而上跑了,他跑的这么位置只会距离友军越来越远,文鸯觉得王恺应该是去和友军会合的。

    万万没想到王恺不按常理出牌,反而往反方向跑了。

    文鸯追了一会,非但没追到往恺,反而和支援过来的司马伷打了一场,结果就是司马伷大败了。

    文鸯这边及其麾下的将士都把司马伷当成了败逃的王恺,在文鸯的激励下,各个将士都是英勇无比。

    愣是杀的司马伷军大溃,这下可好。

    支援的人反倒是成了败军。

    司马伷实在是挡不住文鸯,一战即溃。

    但是司马伷跑的快,见情况不对劲,就舍弃兵力牵制文鸯,带着不足千人往回跑。

    司马伷跑回去后,就立马叫司马望撤退。

    司马伷其实也不知道敌军是什么情况,还以为是王基和文鸯发起总攻,把王恺打溃散了,他害怕他们这里也守不住。

    司马伷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司马望听完这个情况,也不得不谨慎行事,稍加思索,就同意了司马伷的提议。

    临撤退前还烧毁了营寨,铺开火焰,希望可以阻击一会敌军。

    这时,天已经亮了。

    文鸯在带军赶到时,只看到了烈焰挡路。

    没看到敌军,这也让文鸯松了口气。

    不管过程如何曲折,好在是达到了他们想要的效果。

    文鸯没再继续追击,而是回到了巩县,在撤回的路上,文鸯还又捡到了不少跑散的魏军,招降一些,杀掉一些。

    与唐风合兵一处后方才回到巩县。

    ···

    文鸯和唐风回来时,已经是傍晚了。

    王基在听完文鸯的叙述后,面露喜色。

    “如此一来,我军就可追着西进。”

    王基扶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又说道:“如若府君那边部署得当,我们可以联合全歼司马望军。”

    “说得对。”文鸯赞同附和,然后追问道:“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西进。”

    王基点点头。

    “那是自然,文将军和唐将军你们二人辛苦了一夜,就先休整一下,我去整军,明天出发。”

    “喏。”

    ……

    与此同时,司马望和司马伷二人已经停下了撤退的脚步,他俩还是没打算直接撤回城中。

    还是那句话,一旦龟缩城中,再想打出来那可就难了。

    二人占据有利地形,就地安营扎寨。

    两人并不知道,暗处已有人盯上了他们。

    李远散出斥候沿路刺探,正好看到了他们。

    斥候第一时间回去向李远陈述详情。

    李远得知情况后,并没去打,而是带兵往后撤了一段距离,生怕被司马望知道他们的存在。

    李远在等一個和文鸯、王基合击的机会。

    ……

    时间来到第二天下午,王基和文鸯一大早就出发,巩县城中没有留一个人,全都带走了。

    攻打洛阳一战是重中之重,什么巩县没什么用,如若迟迟攻打不下洛阳,就是守着巩县也没什么用。

    但缑氏不能丢,缑氏事关粮食中转,因此诸葛启在缑氏留了不少兵力。

    毕竟不能自断粮道。

    …

    这时,王恺还在跑。

    王恺本想着想办法回到洛阳,但他跑的方向不对,根本没法进城,就在伊水边上兜圈。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往哪儿去了。

    …

    很快,入夜!

    文鸯和王基已经追了上来。

    司马望得知情况后立马备战,他全天戒备,就知道敌军会追。

    命司马伷带两千甲士去阻挡敌军,司马望命人修筑了简易栅栏,敌军速度太快,虽然简易,但也可以阻击一二。

    配上甲士去守,应该可以抵挡住。

    这边一开战,李远在开战的一半个时辰后,也知道了这一情况。

    李远猜测是文鸯和王基打了过来,便立即带兵前去支援。

    李远这支本就是伏兵,人不多,也就是一千人那样,但机动性强。

    都是骑兵。

    不多时,就已经支援到位,由背侧对司马望军发起猛烈进攻。

    司马望并无防备,事发突然,被打的发懵,直到李远带骑兵冲杀入阵,司马望方才立马部署将士防守。

    但这时候防守已经晚了,李远这一轮猛攻,就已经把魏军将士冲杀的军心溃散了。

    司马望现在是前有虎后有狼,司马伷那边抵挡文鸯和王基的阵线本就岌岌可危,现在又被李远一顿突袭。

    局势就更加危急了。

    司马望派人去询问司马伷战况,司马伷回答,战况危矣。

    司马望当机立断下令。

    “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