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帮曹刘极限换家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名人都是精明人

    李政目光复杂的看着典韦,心说历史上这憨憨可没那么精明,怎么现在几句话看来自己似乎还被典韦牵着鼻子走,说实话李政却是在心中有些小觑这些古代名人,认为他们不过是一些在历史上关键转折点中意外做了某些事才被历史所铭记,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些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就如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时绝对是之前就深思熟虑过的,要是看不清形势被手下人带了节奏那赵匡胤可能黄袍加身后顺便来个草席裹身吧!

    “典兄,何故有此一问?”李政看着紧紧搂着他的典韦,那雄壮的身躯紧紧贴在李政身上,让他都忍不住想叫救命。

    典韦又是哈哈一笑似乎是看出李政是在装傻,搂着李政身子的手更紧了“贤弟也是个聪明人不必装傻,某家只是想知道贤弟是想募集私兵意欲何为,几千人的队伍朝廷允许募集私兵吗?,若是想要行叛乱之事,某家第一个就不答应!”

    该死!我居然又犯了这样明显的历史错误,这会国家还没有给予各个地方豪族自主募兵权,哪怕李政想要募私兵也要找好理由比如秦汉的门客、魏晋的氏族、隋唐的义子、明清的家仆,要真不想管这些弯弯道道也要私底下来,大大方方直接说给了典韦听,几千人去保护商队,这特么是丝绸之路级的规格。

    虽然你看起来憨,但脑子还真好使,不过这么好的脑子怎么送在了宛城??李政心中一阵腹诽,这会自己还真被典韦的这句话吓了一跳,并不是因为被典韦的威胁吓到了而是被典韦的聪明所震惊到了,本来想好拿商队替练兵打掩护的计策被典韦一眼看穿,不过震惊归震惊李政还是飞速转动着大脑想想如何应对典韦,要是稍迟些这典韦可能顺便拿起双戟再给他开次无双。

    “贤弟为何不答话?莫不是被某家看出汝等心思。”典韦见李政不说话就在他怀里沉默着,于是腾出一只手往木盆旁的双戟摸去。

    李政心中一惊血液上涌,大脑因为血量增加而拼命运转着,不一会他就想到一条毕竟合适的计策,那就是继续黑黄巾,李政忽然叹了口气哀伤道“典兄实不相瞒,其实小弟练兵并非为护卫商队所用。”

    “哦!那贤弟练兵何为?”典韦半眯着双眼等着李政继续下文,“不知兄长是否听过大贤良师张角之名?”李政心中默默对张角兄说声爱慕骚瑞,屎盆子继续扣张天师头上,反正张天师你一定要反,那怎么黑也是不为过的。

    典韦听到张角之名立刻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听过,大贤良师符水济世真乃神人也,我叔父家也多受贤师恩惠。”

    “那兄长又是否听说过张角有说过朝廷无能等言论?”李政听典韦一席话感觉自己还是对张角影响力低估了,他打算随便抹黑一下张天师,这种捕风捉影的事那个朝代都有,这年代造谣简单的很,就算是后世经常也有傻叉经常无脑黑自己国家,典韦闻言低头不语似乎是在仔细回忆这方面的事,过了半晌这才道“是有些这样的言论,莫非这大贤良师要乱汉?”

    聪明啊!李政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聪慧,估计就算是古代人穿越到现代用个几个月时间稳定一下,照样能吃饭睡觉宅家追番,李政点了点头道“兄长我练兵就是为了阻止张角乱汉!”

    “贤弟莫不是欺我无知,就算是张角有不臣之心,这大汉岂能是他一个人能乱的?”典韦还是有些不信。

    聪明是聪明不过还是有点憨,这也不怪典韦毕竟这家伙可能把天赋点都点到了力量上去了,李政抖开典韦的大手晃了晃脑袋道“兄长还是低估了张角,这几年朝廷赋税日渐加重,百姓民怨沸腾,若是张角愿振臂一呼岂不比那陈胜吴广更甚之。”

    典韦闻言心中顿时发麻起来,他越想越是感觉李政这句话说的不假,若是以张角这些年施恩与百姓的影响力,要拉他个几十万的民兵还真容易,这样的兵力也足够和朝廷叫板了,想到这里典韦忽然从澡盆里站了起来,并将一丝不挂的李政也拉了起来,李政在温暖的热水中一点没防备,顿时感觉一种风吹淡淡凉的萧瑟。

    只见典韦用炙热目光盯着他,李政就感觉下一秒就要被典韦压在身下了,但典韦却丝毫不这么想,赶紧蹦到澡盆外单膝跪地抱拳道“贤弟今日一席话,着实让兄长犹如醍醐灌顶,要是贤弟愿意让兄长助你一臂之力,自愿跟随贤弟阻止这张角乱汉之举。”

    见典韦规规矩矩跪在地上,李政赶紧跑到放衣服的地方将衣服套在了身上,典韦在地上跪了很久却不见李政来扶他,这让他也蒙了!难道不应该自己跪下李政忙不迭过来扶他然后二人一块痛哭流涕相见恨晚吗?带着疑惑典韦抬起头用余光偷偷看了李政一眼却见李政正在系腰带,李政见典韦看他不好意思道“兄长,我还是不太习惯这么快就坦诚相见。”典韦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李政是暗指他俩都没穿衣服,二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就在第二日,李政迅速安排小牛同学找到一块既没人又偏僻的地方作为临时秘密基地,在付下一笔钱买下这块地后,李政又安排小牛同学为他招募一些人来当长工,当然这也只是表面是招长工实则是找些健壮之人来练兵的。

    这招兵买马最起码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李政就打算和典韦学习一些武艺,毕竟这可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典韦,在史书上可是和吕布交过手的猛人,李政对这样的高手的武艺自然是眼馋的很,于是李政亲自下厨做了炖了一锅美味的羊肉汤和后世的硬菜猪肉炖米粉条,这让典韦这个肉食动物吃的是相当满意,等到典韦吃饱喝足后李政这才提出拜师的请求。

    典韦摸着滚圆的肚子窝在塌上打着饱嗝道“小事一桩,不过贤弟既然有事求我,那兄长也有件事求你。”

    李政不懂典韦的意思,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典韦还能有什么事能求他,于是道“兄长不必客气,只要小弟能做得到就一定能帮兄长。”

    典韦忽然坐直身子扭扭捏捏的还不开口,李政心说这家伙不会真的喜欢上我了吧!想到这里李政一阵恶寒,不过很快就让他松了口气吗,只见典韦扭捏半天才道“贤弟,若是战场厮杀兄长一点都不惧,可若是练兵兄长自认不是这块料,你看能不能只让我教这些士兵武艺。”

    李政松了口气笑呵呵道“原来是这样,兄长不必多虑,我自有练精兵之法交于兄长。”

    典韦顿时眼前一亮急忙道“贤弟还有练兵的本事,还请贤弟赐我练精兵之法。”练兵的人才史书上可真不多,三国时期能练精兵的将领更不多见,哪怕是在后面几个朝代里能练出精兵也不多,相比之下三国这个时候练精兵人才还算是多的了。

    “不知兄长可知战场之上士兵哪方面最为重要。”李政问道。

    “身体强健?”

    “错”

    “军纪严明?”

    “错”

    “宁死不屈?”

    “错”

    典韦一连说了十几个都被李政一一否决,最后更是扯到让士兵一天只吃一顿饭,李政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典韦郁闷的挠了挠头道“贤弟就别捉弄兄长了,这战场精兵到底该如何训练?”

    李政本想直接说出来,不过想了想还要维持自己高逼格,于是就用拇指从酒水中沾了一点然后在桌子上写了四个大字‘服从命令’。

    典韦抓耳挠腮看了一遍又一遍这四个字始终琢磨不透李政到底想表达什么于是直接开口问道“贤弟,这服从命令本来就是为兵根本,这有何稀奇?”

    李政端了碗酒笑呵呵道“兄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你让兵士去送死,那兵士是否心甘情愿去送死呢?”说到这里李政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第一:战场之上为兵者应完全听从长官之令,无论是何命令都须得奉命行事,第二:兵者须通晓受伤如何紧急自救以减少战场兵士损耗,第三:兵士应知无水无粮之时应如何在野外寻找食物淡水,第四:兵营里兵士必须互相团结爱护同伴,第五:兵士应当习惯各种环境下继续作战,第六:兵士应严身律己不得骚扰百姓。”

    六条兵士律令被李政整理出来,本来他只打算说五条,不过想想之后曹操在东吴吃过的亏后李政还是强加上了第五条,李政定下的这六条律令是结合后世一些优点和当代互相融合的,他不可能一下把这个时代的兵练成后世那种在整个世界上都名列前茅的人民子弟兵,因为这个时代缺少实在的信仰,只能退求其次追求士兵高素养和凝聚力,相信只要有这些优点在,只要不是一个猪一样的统帅,那必定是可以横扫一方。

    典韦闻言差点给跪了,李政这种独一份的见识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典韦不敢相信如果用这种方法练出来的兵又该强悍到什么样的地步,当然李政这些六大律令中还有几条他不太理解,不过这不理解归不理解,典韦还是认为可能是自己见识短理解不透也正常。

    “贤弟真乃神人也!”典韦越看李政越觉得李政这个人头顶在散发出劳资很吊的光芒。

    “兄长过谦了!”李政得意捋了捋自己并不存在的长须,看着按耐不住马上想试试李政练兵之法的典韦笑道“兄长不必着急,这私下募兵可需要多些时日,不如趁此机会典兄传授我一些武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