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帮曹刘极限换家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历史的惯性

    那小卒闻言愣了半晌,牛二却没给他机会,一剑将他刺死,看着血流如注的伤口和牛二那张戏谑的表情,小卒便带着疑惑和不甘眼神饮恨当场。

    牛二手刃了士卒,对身后黑甲兵士道“黄巾军大势已去,快快打开城门恭迎皇老将军入城。”黑甲士兵齐声唱诺,举起手中武器朝着还看不清形势守门士卒冲去,挥起手中武器就是一阵砍瓜切菜。

    此时,哪些个守城士卒也已惊醒看着从天而降的敌人带着疑惑便开始这场没头没脑的遭遇战,城内一片混乱,突如其来的大火烧的黄巾军是焦头烂额,似乎是冥冥之中让这场注定的大火再现,李政心中忽然有了这个毛骨悚然的想法,难道历史开始修正了,那他会不会被影响到?

    皇甫嵩却在一旁笑颜逐开,身后的将士们也一个个躁动了起来,这痛打落水狗的功劳不要白不要,看着这群按捺不住的虎狼之师,皇甫嵩满意的捋了捋胡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于是朝着弟兄们挥了挥手笑道“弟兄们随我速速进城杀敌,抢取功劳!”皇甫嵩这么一动员将士们更加热情高涨,纷纷跟着皇甫嵩的脚步冲出小树林朝着城门而去。

    县官府内,波才搂着两个婢女鼾声如雷睡得正香,忽的门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波才,波才揉了揉眼艰难从床上坐了起来,香甜的美梦被人扰醒,带着一肚子起床气的波才怒气冲冲的打开大门,看到的不是着急忙慌侍从而是城内的一片末日般的景象,城内火光冲天将漆黑如墨的夜色渲染的如同白昼,波才有些不敢相信又揉了揉眼睛,确定不是自己在做梦后波才的脸色就难看起来,直觉告诉他这肯定有人捣鬼。

    现在最要紧的事还是要去抢救粮草,只要城中粮草无事波才还可以凭借此城恢复元气,可想法终究只能是美好的,现实是一个不知从那里冒出来的小卒走到他身边禀告道“将军,城中粮草尽数被大火焚毁,北门已被敌军里应外合打开……”这两个坏消息又给了波才心灵一击暴击,至于小卒后面的坏消息他也听不进去了,都已经无所谓了!自己手下这群黄巾军全完了,为今之计也只能败走,想想今早风风光光的入城,晚上却要狼狈逃窜,这人生的大起大落让此时的波才深有体会。

    城门处,活着的士卒已经不多了,牛二砍下最后一个黄巾军的头颅喘着粗气命人去推开大门,七八个黑甲兵士将城门上超大号的门栓吊起众人一起用力将城门缓缓推动,随着一声厚重的撞击声响起,大门裂开了一道缝隙,顺着缝隙从里向外看去,城门外密密麻麻站的全是人。

    几千对几万人,在常规战场上简直是无稽之谈,但若是特定的环境下却有可能会成立,先看皇甫嵩一方一个个士卒吃饱喝足精力充沛,再看波才一方,虽有几万人马,可宿醉未醒手脚发软,再加上仓促应敌缺乏了战前准备工作,敌人都推到家门口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个忙着在城中救火,这样的战局下,就是给波才十万人都要吃败仗。

    皇甫嵩一点也不客气挥舞起他的马槊对着身后的士卒们喊到“弟兄们,随我冲!”

    这两千人汇聚一处以皇甫嵩为箭头冲杀向县官府,刚没冲出去多远就见百来黄巾军正给一处民房灭火,那些黄巾军看到突如其来敌军第一反应不是逃跑或者御敌,反而是一个个楞在当场不知该如何是好。

    看到这些可爱的军功将士们当然是照单全收,冲着这群铠甲不整衣裳破烂的黄巾军就是一阵乱砍,花了几分钟就结束了战斗,皇甫嵩又吹起来进攻的号角,将士们仓促之下只来的将那些倒在血泊中的黄巾军的脑袋割下,有些嫌麻烦就用小刀割下来耳朵,一时间场面血腥无比,李政虽然有些不太适应这种场面但见得多了也只是面色难看了些。

    再次冲锋,这次遇到了几千黄巾军,大部分是刚刚从地上爬起来还有些迷糊,更多的是躺在地上还没睡醒,又是一阵一边倒的屠杀,皇甫嵩杀性大起,将马槊连串三人大喝一声给举了起来,马槊上还有个人没死透,拼命挣扎着,可伤口却越撕越大,肚子里的内脏砸了皇甫嵩满脸都是,皇甫嵩反而哈哈大笑起来,这样的画面是李政从未看到的,皇甫嵩在他面前还像是慈祥且睿智的老人,可上了战场后却变得像个人一般,如同地狱里的嗜血恶鬼。

    正当皇甫嵩宣泄这几日压抑已久的情绪时,一个黄巾士卒不知道是昨夜宿醉刚起还是没死透,从地上爬了起来,位置离皇甫嵩十分之近,一时间皇甫嵩的亲兵都不在皇甫嵩身边,皇甫嵩的马槊还举着三个士卒,眼看那黄巾士卒就要抄起地上的大刀砍向皇甫嵩,正在此时一支快箭飞射而来,正中命中那士卒胸口。

    皇甫嵩呼了口气转头看去就见一个彪形大汉正作搭弓射箭姿态,皇甫嵩抚须笑道“你乃何人也?我怎未在军中见过你!”

    那彪形大汉拱手恭敬道“小人乃是李政手下内应牛二!”

    “想不到贤侄手下竟有如此能人,呵呵!牛二,愿不愿虽本将军我建功立业?”皇甫嵩闻言心中一动笑呵呵问道。

    “卧槽!赤裸裸挖我墙角,当我死人???”一旁李政见皇甫嵩一番话睁大眼睛心中暗自腹诽道。

    不过,好在牛二对李政还是很义气的,就用小眼神望着李政,看这厮对自己还有敬意,李政也就隐秘的点了点头,那牛二对皇甫嵩行礼道“老将军之命,怎敢不从!”

    皇甫嵩心情大好举起马槊直指县官府道“弟兄们,随我杀进府中,取波才首级者,连升三级!”

    ……

    波才看着城内火光四起,城中喊杀声不断,一时间也有些迷茫,眼下更不知该何去何从,越是这种波才越是觉得身旁无能人替他出谋划策,正当不知如何是好之时身旁一个书生打扮的先生忽道“将军为何踌躇不定?”

    波才见书生开口问话,心中一动,这个书生是他黄巾势大后自愿来投的谋士,平时也就负责军中一些文笔工作,并不过问军事方面的事,不过在言谈方面颇有些城府,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先生,如今形势危如累卵,还请先生设谋助我!”

    那先生闻言呵呵一笑道“将军莫急,吾倒有一策请将军决断。”

    波才大喜赶紧鞠身行礼道“还请先生教我!”

    那先生赶紧扶起波才道“将军,此城无有粮草纵然能退敌军恐也难以久守,不如趁机从南门逃出,待汇合了张梁将军再整顿军马来日再战不迟!”

    先生几句话就把波才的眼界提升了不少,之前一直想着死战皇甫嵩没想过逃跑的事,现在想来逃跑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见波才面色闪烁不定先生又道“形势危急将军需速做决断!”

    波才沉吟片刻站起身来对先生道“烦劳先生传我将令,整顿军马从南门退出长社。”先生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

    一夜厮杀过后,天色逐渐大亮,李政独自站在城楼之上俯视城中战况,昨夜一战黄巾军死伤无数,投降的黄巾军更是不计其数,不过却走脱了波才,这也不奇怪毕竟皇甫嵩带的人也不多,黄巾军再怎么说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

    这一战李政算是受益匪浅,算是在这个世界上露脸一回,以后无论做什么好歹也是有军功在身,不过就是差些名望了!

    想到这里李政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名望啊名望!”说到名望李政倒是有很多选择渠道的,比如说出本书什么的,要不再搞点什么事,想来想去都不是很靠谱,出书什么就别想了,毕竟他写出来的简体字在现在人看起来就是一坨屎,别到时候美名没得到反而弄得一身骚,而且这是封建时代来的,要忌讳的事多着呢!

    至于搞事吗!李政顿时眼前一亮,这个法子好,不用费太大功夫,见效快!想当初袁本初在废立天子这个事情上拔剑怒向当时权势滔天的董肥肥,在天下人心中树立起了不畏强权心怀天下的伟光正形象,这才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冀州,虽然也有袁家四世三公这个原因在,不过更多还是因为袁绍在废立天子时表现出了忠臣应有态度。

    不过这事袁绍能做,他李政却做不来,且不说自己在废立天子这件事上有没有话语权,光背景这一项就袁绍被甩几条街,人家袁绍什么人,四世三公之后放到现在那也是妥妥红二代,再加上古人拉帮结派关系网错综复杂,这也就不奇怪董卓为什么不敢动他反而事后还要给他官安抚他,不就是因为背景太大,再看自己估计就算当时有话语权恐怕刚吱声就被奉先兄弄死了!

    想到这里李政砸吧一下嘴暗自叹道“真特么的,啥时代都有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