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2001
繁体版

第三百八十一章,先锐的反击

    被动挨宰----这是绝大多数没有资金,没有研发,又没有资源的DVD企业的唯一选择;但这其中不包括先锐影音。

    吃了客户的亏,吃亏是福,忍一忍就过去了。

    吃了竞争对手的亏,选择忍让,从来不是星辰集团的作风。

    况且,抛开星辰集团的支持不说,单单是先锐影音本身,在2002年第一季度,因为SIM卡正式进入通讯运营商采购渠道,DVD业务营收比重在总营收中占比已经下降到50%左右;而随着3月份iCD等新数码产品的全面上市,按4月份最新统计数据预估,第二季度DVD业务营收比重将降至20%以下;加上春节后,为了与兄弟企业协同发展,新引进了永阳投资和同兴投资二家股东,二家公司入股时进行了大额注资,公司现在产品结构合理,现金储备充沛,研发实力大幅增强,让公司有足够底气做一些事情。

    实际上先锐影音在春节时获知出口欧洲的第一批DVD被查封时,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

    先是,将自有品牌DVD从主要出口欧美改为主要出口到管理相对较松的亚非国家。

    之后,在全球寻找合适的已经成熟的视频压缩技术,经过一段时间摸底调查和综合比较,最终收购了在业界具有一定知名度且正陷入财政危机的硅谷初创公司视频压缩技术提供商DivXworks。

    DivXworks发明了数字多媒体压缩技术DivX,DivX采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同时又综合了MPEG-4与MP3各方面的技术,说白了就是使用DivX压缩技术对DVD盘片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压缩,同时用MP3或AC3对音频进行压缩,然后再将视频与音频合成并加上相应的外挂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视频格式。其声音和画质都可以媲美DVD。并且可以将MPEG-2格式的多媒体文件压缩到原来的10%,甚至可以将VHS格式的文件压缩到原来的1%。通过DSL或CableModen等宽带设备,它可以让您享受全屏高质量的数字电影。同时,它还允许在其他设备上观看,如带机顶盒的电视和PocketPC。

    而且,DivXworks还成功研发出了解码芯片技术,这是DVD播放机中与光学头并列的二大关键技术之;但由于来自日本、欧洲、韩国等地的索尼、日立、三星、LG、先锋、飞利浦等电子大厂拥有资金,渠道,技术等优势,牢牢把持着DVD的标准和市场,拥有技术优势但无钱无势的DivXNetworks一直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始终无法找到盈利途径。

    面对这种境况的DixXworks公司执行总裁格瑞十分清楚,对于小公司来说一个致命的打击就是产品有了,市场却迟迟没有反应;因此,当先锐影音找过去的时候,并表达了要将其技术应用到DVD产品之中后,双方很快达成共识,最终先锐影音成功收购了DivXworks80%的股权。

    拿下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视频压缩技术和解码芯片技术之后,先锐影音又找到闪光存储,就解码芯片代工事宜进行了沟通,闪光存储因为内存销售渠道刚刚铺开,现在正处于市场培育巩固阶段,产能未完全饱和,对于这样新的业务自然不会拒绝,先锐影音利落的搞定了芯片代工事宜。

    至此,DVD核心组件就剩下光学头了没有搞定了----光学头,也是DVD播放机的心脏。

    光学头依靠光学系统将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聚于光盘信息轨迹上,反射的调制光再通过光学系统投射到光敏接收组件的光靶上,变成各种电信号去准确地读取光盘信息或刻录新的数据信息。

    DVD播放机/刻录机,无论是普通DVD还是蓝光DVD,实际就是一个,那就是DVD的激光头技术,不同的激光头技术直接决定DVD的性能和价格,也最终决定了碟片清晰度和读盘效果。这就好比PC的“芯”是决定性的因素一样。

    而在这一块,相关技术和专利同样被东芝,松下,理光,先锋,飞利浦,施耐德等欧美电子大厂所掌握,国内没有一家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国内所有DVD激光头只能高价购买国外部件。

    而且,光学器件,属于精密器件,也不是一二年苦心钻研,说掌握就能掌握的,材料,设备,工艺,甚至环境温湿度都直接影响产品性能,直接挖整个团队来现场重建都不行。

    不过,幸运的是,激光头产业来了一个底蕴深厚,并对DVD产业抱有期待,但同样也被现DVD利益联盟阻挡在外不得门而入的新丁----以精密,坚固,品质卓越著称的摄影设备制造商德国徕卡公司。

    曾经的徕卡,专注于相机产品,并执著于追求精良的品质,超强的感光能力,弱光环境下优秀的成像质量,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等技术研究。

    这种对技术的坚持甚至是傲慢,让模仿者佳能和尼康慢慢崛起,世界相机市场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1965年佳能和尼康相机在国际设计比赛中获得金奖,徕卡的地位开始受到威胁。尤其是佳能的自动对焦功能,在传统机械中融入了电子技术,为传统机械带来了新的革命。

    作为德国精工业的佼佼者,徕卡认为较多的自动化、电气化设备必然导致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和机械、光学品质降低;对日本的山寨相机厂商表现出不屑,继续保持着精密机械的严密与震撼,舍弃自动化、保证品质,陆续推出M系列产品。

    当日系相机在机械与电子的结合中不断开疆拓土,提升更多人“拍得到”的范围和内容时,坚持保证用户“拍得好”的徕卡,却不为所动。

    但徕卡的坚守,也成为它的发展桎梏。人们对更便宜、更便捷相机的追求势不可挡,如同曾经的徕卡打败巨型相机。面对冲击,徕卡在加拿大、葡萄牙设立分公司和工厂,尝试与美能达合作降低产品成本,但都没能阻止公司经济状况恶化。

    为了起死回生,徕卡开始按照限量的奢侈品的运作模式推出自己的产品,让徕卡不再是相机,还是一种极致的专业和情怀;甚至通过变更管理层,出售股权,上市募资等方式开展自救,但都没有让徕卡脱离水火之中。

    直到2002年,徕卡公司被实力强劲的明珠投资收购,情况才得到改观。

    被明珠投资收购后,新管理层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公司定位调整为‘保持高端+市场导向’双路线的产品战略,保留原来机械高端相机的同时,积极迎合市场切入了消费数码相机的研发,并与新晋半导体巨鳄富普国际旗下的硅谷集团达成合作正式进入之前老对手独领风骚的光刻机镜头领域,同时预研介入市场广阔的DVD播放机/刻录机激光头行业。前二项业务,凭借徕卡的一贯好口碑和优秀技术实力,业务顺风顺水并迅速打开了局面;但在激光头领域,因为众多既得利益者的处处防范,虽然已经制作出了优秀的激光头样品,但在商业合作中却没有取得进展。

    当先锐影音找过来的时候,自然是相谈甚欢,而且为了合作关系的稳固,经过一番热烈而愉快的沟通,先锐影音和徕卡公司决定交叉持股,各自持有对方公司10%的股份。

    至此,先锐影音的核心器件拼图完成,并与几个合作伙伴通力合作,投入到了DVD播放机/刻录机的研发生产当中,并于五一假期到来之际取得了成果----成功研制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性能优异的DVD播放机/刻录机,并在随后的批量试产中,良品率达到量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