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修仙啦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 你们一定会争气的

    “有点棘手啊。”

    嘉靖懒洋洋的倚靠在龙椅上,本已经计划好了一切,但是却低估了一件事——藩王们的血性。

    宽大的道袍下面,他掐指一算,顿时无语住了。

    自从成祖皇帝,也就是永乐大帝朱隶后,大明对藩王们的限制,就更苛刻了。

    不仅将这些藩王南迁,更是对他们的生活进行各种限制,包括不限于外出,交流,军队等等方面。

    无奈下,藩王们只能在大量钱财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吃喝玩乐生儿子,就是他们的日常。

    嘉靖一掐算,发现这些藩王算是废了,要他们对裕王动手,还不如指望他们主动借钱给朝廷。

    “这可不行。”

    坐在龙椅上,嘉靖自言自语了一句,为了抢钱大业,必须做点什么。

    吕芳侍候在旁边,却一脸的迷茫,什么这不行?

    “去朕的内帑找找,找一套十二面道幡来,让尚衣局的人在上面用金线,绣十二时辰之字,然后准备一下,三日后,朕要开设大斋醮。”

    嘉靖随口对吕芳吩咐道,既然没有机会,那他就制造机会。

    正好法力恢复了不少,也能主持一下某个阵法了。

    吕芳闻言立刻点头,虽然不太懂主子的意思,不过却直接出去找人安排起来。

    等他回来,便发现嘉靖闭着眼倚靠在龙椅背上,连忙蹑手蹑脚走过来,轻声说道,

    “主子,要奴婢去内阁送消息吗?”

    大斋醮,也就是所谓的道教祭天大礼,挺费钱的,而且通常会让内阁的严嵩与徐阶,去写一手青词,好让皇帝祷告上天。

    嘉靖眼睛睁开一条缝,随意瞥了一眼吕芳,这是没有拒绝的意思。

    不让严嵩与徐阶写,指不定他们要脑补到什么地方去,巧了,他也需要两个工具人。

    吕芳又点头哎了一声,派人去通知内阁,准备好青词。

    虽然时间不太对,三天后也不是什么好日子,不过皇上突然要举行停搁几个月的大斋醮,吕芳当然不会开口扫兴。

    他准备回头就让钦天监编一个理由出来,三天后,必然是一个举行斋醮的好日子。

    而内阁这边,严嵩与过来的徐阶还在说着客套话,互相探明对方的想法。

    小太监刚来传消息后,就让他们陷入沉默中,皇上这情况,让两人都摸不着头脑。

    难不成,间接性雄心壮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不过青词还是要准备的,两人将桌上奏疏推到一旁,开始思考如何下笔起来,时间有点紧,只剩三天不到了。

    玉熙宫这边,傍晚吕芳便让人抱着十二面绣了时辰字样的道幡过来,然后进去请示嘉靖。

    “主子,这些可行?”

    嘉靖跟着吕芳走出来,便看到十二个小太监各自抱着一杆道幡,用的是金底红面,上面果然各自用金线绣了大小统一的字样。

    正是他要求的十二地支,也就是子酉寅等时辰字符,用的还是云篆。

    当然,道幡不重要,云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是一组成型的字符。

    “拿点朱砂来,朕给它们启灵。”

    嘉靖微微点头表示满意,背着双手说道。

    吕芳不懂,但立刻转身去安排,很快便带着一个小太监走了过来,后者低着头,双手举起托盘,上面正是朱笔与砚台里磨好的朱砂墨。

    吕芳带着小太监走到嘉靖身旁,后者跪下低头,举起托盘,高度正好。

    同时抱着十二面道幡的小太监也自觉排好队伍,伸手努力将幡拉扯开,方便皇上进行什么启灵。

    嘉靖拿起朱笔蘸了蘸砚台里的朱砂墨,随后运转体内法力流出,凝聚在笔尖上。

    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微观层次,仙识推动法力化作一枚枚改良后的符文,然后融入了朱砂墨之中。

    随着嘉靖手持朱笔,在第一面绣着“子”的道幡上一点。

    这些蕴含符文的笔墨便化作一点,出现在了上面,看起来平平无奇。

    可实际上,隐藏在笔墨中的符文,已经沿着字符的形状散开,形成了一个微型阵法。

    不用嘉靖示意,几个呼吸功夫后,小太监便抱着它挪开了位置。

    然后一个又一个,十二面道幡都被点了朱砂,形成了十二个微型阵法。

    嘉靖将朱笔放下,让小太监们按照自己的意思,组成了一个圆圈。

    微型阵法互相勾连,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阵法——白虎吐煞阵。

    这玩意作用很简单,扰人心智。

    “借用龙气与朱家血脉的联系,倒是能轻松将煞气送去,但凡心里有点野心,也该化作熊熊烈火烧起来了。”

    嘉靖袖袍一卷,将双手背在身后,眼神淡漠的想到,随后吩咐吕芳,

    “从今天起,每隔一个时辰,朕要他们带着幡在皇宫转悠一圈,直到三日后开启大斋醮。”

    “是,主子。”

    吕芳有些疑惑,却没有多问,以为主子又从哪里淘出的什么道经,然后想出来的办法。

    嘉靖扫了他一眼,却没有解释。

    煞气这玩意,很难收集,而且挺珍贵的,这个世界连正儿八经的修道之法都没,更别提收集了。

    所以他取个巧,收集一种名为龙煞的东西。

    皇宫乃龙气汇聚之地,融合了天地人三种道理,自然也会诞生出煞气,名曰龙煞,勉强用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些道幡被他用法力启灵,让小太监们抱着它们在皇宫转悠,就会自动吸收附近的龙煞之气。

    三日后,玉熙宫外已经竖起十二面道幡,围绕着中央的法坛放好。

    这奇怪的大斋醮安排,谁也没有多问一句,只是按照吩咐,将种种东西放好。

    此时,一尊铜鼎放置在法坛前方,里面插着三根高高的香,正在燃烧生烟,向上空飘去。

    与此同时,一个火盆也放在铜鼎下方,是准备烧青词用的。

    嘉靖今天换了一身天青色道袍,手持一个摇铃站在法坛上,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仪式,感觉有点花里胡哨。

    其实这个白虎吐煞阵,只需要两样东西。

    一是十二面成组的道幡,需要蕴含煞气。

    二是准备承载反噬的工具人,这不是正常阵法,会损耗气运乃至阴德。

    嘉靖自己是不愿意承受的,既然内阁两位阁老对写青词这么有兴趣,那就他们好了。

    很快,严嵩便带着徐阶赶了过来,低头将手中青词呈上。

    嘉靖拿过来随意看了一眼,示意吕芳拿去铜盆那烧了,走个形式。

    随后,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