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城殓尸人
繁体版

第六回:人有三火灭不能,谁家有女投河神

    礼殡司很给面,上工第一天,便给了谢七十吊钱。

    一万枚天秀通宝,相当于十两银子。

    这么多铜钱多重多大坨啊,随身携带也麻烦。

    但为什么,朝廷衙门有钱人...都爱这么弄呢?

    一句话,用最小的成本,装最大的杯!

    列位看书追剧,自然听过“皇帝赏万金...”云云。

    这“万金”,通常可不是什么黄金万两,而是指一万枚铜钱。

    古代生产力落后,金银的开采率本就不高。

    一天这赏金,那赐银,别说没那么多钱来赏,国库没几下也得空了。

    同价。

    一锭金银和一大堆铜钱,自然是后者,看上去排面大。

    言归正传。

    按照古今购买力的对比,这大虞国一文钱,差不多等于现在一块钱。

    谢七就算啥都不干,如今也能月入过万。

    多么?

    不少。

    酆城的物价,一个肉锅盔三文,三两小面七文。

    馅大皮薄的肉包子,一笼也不过十五文。

    最重要的是,活计还有另算。

    而如今,殓尸人的活计可不少。

    但这行,是拿命换钱的。

    活计与存活率,那是反比。

    好在谢七无命可换,当个殓尸人,那是一点职业风险都没有。

    “唉,怎么还不来活呢。”瞅着空荡荡的铺房,谢七面露失望。

    幽冥馔啊...饿得想叫娘。

    是夜。

    天黑如墨,月朗星稀。

    内城之外,外城之内。

    出内城前谢七在坊市溜达了一圈,买了些杂七杂八物。

    路过钱庄,便将身上大部分铜钱,换了几两银锞子。

    要不然,走起路来叮当响。

    不仅引人注意,也着实让他很不爽。

    殓尸人能在殡仪铺吃住。

    但大多殓尸人都另有他处。

    命不长,钱不少。

    自然得抓紧时间享福早。

    酆城虽比不得酆都府府都渝城,但房价亦是不菲。

    尽管兜里揣着小一万,可稍好一点的宅子,谢七目前还不够占。

    原来的房子早给抄了,他本也不愿意回去,找官府办手续什么的,太麻烦。

    因为你得自个证明,那房子曾经是你的。

    没毛病。

    要是没证明,你爹妈都不能是你爹妈。

    父母双亡啊?

    那没事了。

    而且,原身那更夫屋,狗去住都嫌不舒服。

    躺在床上,甚至能通过烂门板,和对门深情对望。

    挤得也夸张。

    探出头,透过窗,伸手便能借到邻居的油盐酱。

    天当被子地当床,不比待在破屋鸽笼蚁窝强。

    殓尸是阴事,得讲究个阴阳平衡。

    所以,殡仪铺的活,都在白天来。

    今日刚上岗,一天没来活计。

    这不入夜,谢七便出了内城,打算露宿在外。

    倘若运气好,说不定还能遇到什么妖魔鬼怪。

    嘿!

    那夜宵,可不准就手到擒来。

    走到石堰,旁有一条河,长陵江的分流。

    水流潺潺,气雾漫漫。

    月光映下,粼粼波光,忒是好看。

    谢七将买的东西放在一处,双手一撑,站了起来。

    鞋子往旁一搂,挽裤子撸袖子,腰间擓一竹篓,赤着脚便往河滩走。

    他要干嘛?

    捉蟹!

    河鲜四绝,鱼虾螺蟹。

    春吃竹笋夏嚼姜,秋食肥蟹冬喝汤。

    这一年的九月十月,正是烫黄酒,扒螃蟹的好时节。

    不多时,谢七腰间的竹篾篓子,便多了几只上爬下掉的肥膏子。

    突然!

    似心有所感,谢七转头望远川。

    河对面的石桥,一女子寂寥貌,像是正准备往下跳!

    “喂...”谢七话未出口,便听得“噗通”一声...

    ...

    岸边。

    火塘上,悬着的砂锅咕噜咕噜冒着热气。

    汤汁滚沸,在通红的蟹背上来了又退。

    砂锅螃蟹,百越之地的一道特色美味。

    旺火汤镬,料油以炝,入酒及姜汁,焖煮...

    啧啧,那滋味,用老百越的话说:

    “砂锅螃蟹,神仙难戒!”

    眼看蟹至将熟,谢七将火塘微调,掀盖加料。

    再过个小片刻,便是能享受到。

    忽然,砂锅对面的石台,女子坐了起来。

    姑娘步摇金钗没掉,齐腰襦裙好料。

    蜀锦缎面的绣鞋当间,绷着颗硕大的南珠,月照火映之下,着实闪耀。

    好一个水淋淋的姑娘!

    可真是又勾勾又丢丢!

    不过眼下凉秋,虽浸了些水,但她穿得够厚,倒是不会透。

    “谢公子救命之恩...”女子起身,一身滴滴哒哒,“小女子孟姜,给公子见礼了...”

    盈盈一礼。

    哎,不错哟。

    “来一碗暖暖身子。”钵一样的砂锅碗盛上刚煮好的螃蟹,谢七递给对方。

    两人之间搁着火塘,属于对门坐,趁着月色火光汤雾之下,谢七虚眼斜睨,瞟了眼姑娘。

    不知,列位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在乡下,田间地头,山上水边。

    跟小伙伴疯着玩,老是忘了时间。

    天抹黑了,才想着回去。

    爷爷奶奶辈总是念叨注意安全。

    可别这样,可别那样。

    其中,某印象最深的...

    夜半逢喊莫回首,路遇荒冢叩个头。

    还有...

    可别虚着眼,胡乱斜睨惹上仇。

    虚眼看东西,真真对眼睛不好。

    斜睨瞅人,会有一种不尊重的感觉。

    你这么看见牠了,牠自然也就缠上你了。

    但在谢七这,可还有另一种说法。

    《山海经》有载:

    “九州欲明薪烂烂,山海神鸡登高唤,声如凤凰双生眼,力拔山兮诸邪断!”

    这叫做...

    重明观火!

    老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其实,最早不是这么个讲法。

    那是怎么个说道?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三火不旺。

    何谓三火?

    阴阳五行,万物有灵。

    人,万灵之首,拥有三魂七魄。

    三魂为阳,魂归升天,七魄为阴,身死入地。

    三魂显在外,分为天、地、人。

    天在顶(头),地在左(肩),人在右(肩)。

    这便是三火。

    夜路不拍肩,无事少抚头。

    这都是关于三火的俗语。

    观人三火,既能断康健,亦可辨阴阳。

    有人三火旺盛,金光熠熠,这是精神饱满,体态刚健的表现。

    有人三火有虚,摇曳黯淡,要么肢体有弊,要么心身忧疾。

    人有三火,灭一不妥。

    都说“人死如灯灭”。

    这灯灭,就是指的三火。

    也是前文提到过的生气。

    重明观火,观的是三火,这是占风望气之术。

    借着递碗这么个间隙。

    嘿,谢七对着姑娘打了一眼。

    他为什么这么做?

    以防万一。

    还别说,就这一眼,可瞧出大玩意了!

    姑娘三火薪旺,有燎原之势。

    可...

    这颜色不太对啊。

    一头的大草原!

    幽火冥灯,鬼焰森森。

    这姓孟的姑娘...

    莫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