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异域月同天
繁体版

第十九章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一)

    青山绿水的云梦山,白云悠悠,流水潺潺,羊肠小道,曲径通幽,乃是修炼的绝佳场所。果子,李子,杏和桃子在山上十分普遍,山下的居民在魏国安邑的附属内,众多村庄错落有致,民众生活殷实,小农经济下,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便是中原地区的真实写照。大河几字湾下水量充沛,魏国极重水利灌溉,农业发达,云梦山下,炊烟袅袅,别有一番人间烟火。鬼谷子在山顶上修建了林舍,三五间下,放置书籍,他将自己多年的悟道写在了这些书简中,平日里李穆和苏秦无事便在书房之中阅读典籍。

    这一日,鬼谷子将二人叫道身前,说道:“秦儿,穆儿,你二人乃我暮年之时所收弟子,为师一生坎坷,此前弟子众多,可是你们的师兄庞涓和孙膑二人在兵事上的较量,两败俱伤,这让为师心碎啊,此后为师收徒便慎重了许多,鬼谷门弟子自相残杀的声誉在江湖中已经扎了根,为师暮年之时,不想再体会丧徒之痛,你二人要答应师父,下山之后,切莫恃强凌弱,欺凌妇孺,遇不平之事,要侠义为怀,即便身死也无悔,弘扬武德,相互照拂,务必答应为师,不可自相残杀。”

    苏秦与李穆在鬼谷子身前跪拜道:“徒儿谨记,师父放心。”

    鬼谷子对苏秦说道:“你性格刚毅,修为甚好,出去后定大有作为,你师弟性格仁厚,喜好在江湖中流浪,你莫要管他,二人道路不同,可能才会相互帮扶吧,因此,为师重点授你纵横之学,于武学之事便少了点,他呢,就是莽夫一个,有什么事情,你多照拂他一些。”

    李穆撒娇地叫了一声:“师父,谁是莽夫啦,徒儿只是好武罢了,到您这怎么就成了莽夫了,师兄,你看师父,为老不尊。”说着便给鬼谷子捶起了腿,苏秦抿着嘴笑着,指了指李穆,鬼谷子笑道:“你呀,真是像仪儿,会哄人。”

    苏秦说道:“多谢师父多年授业之恩,徒儿定不辱师门。”

    鬼谷子叹了口气说道:“要是涓儿,膑儿能像你二人该多好,仪儿看到你二人有所成,也肯定开心。”

    苏秦起身坐在鬼谷子身侧,问道:“师父,为何你从不与我二人说两位师兄的事情,他二人为何会结怨?”

    李穆也很好奇,说道:“就是,师父,您这么慈祥可亲,为何师兄弟二人不听您教诲,大打出手呢,听父亲说,庞涓还挖了师兄的膝盖骨,这是怎么回事呢。”

    鬼谷子眼眶泛红,抹了抹眼泪,叹了口气,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了,要怪,还得怪为师那时糊涂。”苏秦不自觉往里靠了靠,说道:“师父,您怎么了?”

    鬼谷子仰头看着天,说道:“为师那时候在天下成名已久,心高气傲,庞涓乃是平民,孙膑是兵家至圣孙武的后人,为师那时候便对孙膑更青睐一些,庞涓争强好胜,事事都要争一个先后,为师传了孙膑什么,他便也要学,那时师父对他的行为十分纵容,做错了事情也不管教,养成了庞涓自私偏狭的性格,孙膑处理事情沉稳老道,为师便总是夸赞孙膑,庞涓误以为失了恩宠,便不告而别,下山去求取功名,练兵,军阵,骑战,他样样兼通,便在当时魏惠文王麾下,一路南征北战,做到了魏国上将军。为师细细想来,那时候授业,便犯了一个错误。”

    李穆瞪着大眼睛问道:“师父,什么错误?”

    鬼谷子看着苏秦说道:“你一向聪慧,可猜得出来?”

    苏秦说道:“师父是想说德行?”

    鬼谷子叹道:“哎,只怪那时为师过于重视专业素养,对他们的德行失了教导,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这一点,为师那时候在终南上颠与孟夫子坐而论道,体会颇深。孟夫子更为重视弟子的德行教导,为师一直看不上孟夫子碌碌无为奔走列国,说的那一套腐朽之词,但终南山巅的论道,让为师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重视精神修养,道德榜样,他对于道德教育可是有自己的心得,因此,儒学之士,别的不讲,道德修养很是令人称道。仁义礼智信,乃是一个人的评判标准,德行要远远大于你的才能,后来庞涓输,不是输在军事素养,而是心理和德行上了。”

    李穆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呢?”

    鬼谷子说道:“这就要说到一个人,魏惠文王,他可以说是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了。”李穆听得一愣一愣的。

    “孙膑可能由于名气所限,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而庞涓是向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在魏国施展自己的空间,为惠文王所器重。在魏惠文王接待两人之后,特意留下孙膑,希望孙膑能留在魏国,然则留在魏国,孙膑知道庞涓的性格,留下与庞涓必会相互掣肘,所以他只能离开魏国。就在他要离开魏国的时候,庞涓将他扣留,要求他默写出《孙子兵法》,他与庞涓同室而眠,有什么他会不清楚,默写孙子兵法,只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写不出来,写出来的,也是为师平日里教给他二人的兵学知识,他囚禁孙膑,只是不想让他回齐国报效母国罢了,此人若不为我所用,那就必杀之,导致膝盖骨被庞涓挖掉。”

    李穆气道:“如此君王,谁乐意给他卖命了。”

    鬼谷子说道:“其实仔细想想,孙膑的处境已经是必死之地。他是人才,留在魏国,被庞涓不容,离开魏国,魏王岂能容忍此等大才被他国所用。也就是我鬼谷门的弟子,有此坚毅果决之风。在此必死情况下,孙膑想到了装疯,无日无夜在闹市晃荡,没有冷暖,没有廉耻,没有饥饱,所有人都以为孙膑真的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逼疯了,就连庞涓都以为,孙膑已经无药可救,十年磨一剑,孙膑要做的是等待与忍耐。还是墨家听说了孙膑的悲惨境遇,星夜与齐国商议,秘密营救孙膑,后在万般艰辛之下,孙膑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此刻的他,已经心灰意冷,他想要做的,只有两件事,留下一部传世的兵书,与庞涓一争雌雄。”

    李穆说道:“师父,然后呢?孙膑怎么战胜的庞涓,徒儿想听。”

    苏秦说道:“此时的魏国,在丞相公叔痤去世后,魏国逐渐开始转变方略,向三晋进军。其实在师兄庞涓看来,秦国始终是肘腋之患,三晋本是一家,秦国才是魏国的大敌,吴起攻占秦国河西之地,便是明证。若等秦国变法大成,魏国就不是那么容易啃得动了。然而在魏国君臣看来,秦国蛮夷之邦,已经锁住咽喉,威胁不大,对于庞涓的建议嗤之以鼻。然则魏惠文王兵锋所指,就是赵国,赵侯新丧,主少国疑,正是国家最脆弱的时候,一战灭之,民众化入魏国,则可大大增加魏国的国力。主要担忧就在于,魏国若要灭赵国,其他国家不可能坐视不管,对于楚国和齐国来说,魏国现在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了,如果因为灭国之战魏国陷入两面作战的危机,这就得不偿失了,树敌甚多,对魏国现在的境遇不使很好,魏国还没有灭国大战的基础。庞涓说破了天,还是没有被魏王采纳建议。”

    李穆笑道:“君王还真是英雄气短,气量狭小,如此君王,怪不得留不住人才,秦国商君便是在此人的纵容下离魏去秦,秦国商鞅变法,天下大成。”

    苏秦笑道:“你小子,懂得还不少,看来书没有白读。”李穆得意洋洋,说道:“那你看。”

    苏秦问道:“那你还想不想听呢,要不,嘴给你,你来。”

    李穆摆摆手说道:“错了,师兄,师兄请,师兄请。”

    苏秦笑了笑,接着说道:“魏国攻赵,名将庞涓统兵,其余五国能救援魏国的只有齐国与楚国,秦国忙于商鞅变法,魏国攻赵正好给了秦国良好的发展空间,秦国何乐而不为呢。燕国自始至终永远没有动静,骂骂咧咧,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井田挺好。韩国也正忙着申不害变法,进行吏治改革,齐国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进谏齐王后,齐国大小城市都设立了谤木。谤木与人等高,官道旁每隔五里立一块,专门供民众写画,抨击时政,或提出自己的国策,一旦采纳,重赏,并且民众都可以进入王宫向齐王进谏,谤木写满,随时更换,这种许民参政的方略,思想开放,广开言路,加强对齐国政府以及官员的监督,而这些思想,后来影响到韩非子,他提出法家思想的法术势三者结合,这个术就是君王驾驭臣下的方法,齐国韩国的吏治改革,主要从书这方面进行改革),齐国吏治清明,国力强盛。楚国吴起变法之后,便浑浑噩噩,茫然没有方向,而魏国攻赵,楚国能无动于衷吗?相比之下,齐国救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距离近,君王也比较英明,吞吐八荒之志,决意与魏国一争雌雄。”

    李穆听得出神,苏秦顿了一下,朝着李穆使了一个眼色,李穆瞬间秒懂,跑到屋里,端了一杯水酒跑了出来,洒了一半,说道:“师兄请,师兄请。”

    苏秦看着恩师,两个人都笑了。“然后呢,然后呢。”苏秦点了点李穆,说道:“让你平日里不好好看书,小家伙,活脱脱一个村里老叟,吃瓜群众。”

    李穆说道:“看哪里有听来得带劲,快说,然后呢。”

    苏秦抿了一口,说道:“田忌与孙膑率领齐国士兵援救齐国,可是至于如何打,田忌很是为难,魏国步兵骑兵都是天下最强,硬碰硬,齐国毫无胜算,可是为什么孙膑还是力主救援。孙膑认为此战如果在邯郸打,对齐军有五大不利之处,长途奔袭,粮草不继,战力低下,敌众我寡,伏击重重。田忌也很是困惑,如果不去邯郸,总不能在这看着赵国都城被破。孙膑认为此战不一定非得在邯郸打,兵法有云,攻其所必救,这叫出奇制胜,我们攻打魏国大梁,这是虚兵,以实兵埋伏于回军之必经要道,一举击溃,事半功倍。”

    李穆惊讶地说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不是这个样子,首先,孙膑派出一队人马,从齐魏边境径直增援邯郸,声势浩大,因为他觉得,庞涓一定会留一手阻挠齐军的增援,另派斥候侦查魏军在边境的动向,当确定魏军离开齐魏边境去增援庞涓的时候,此处虚兵撤离,埋伏桂陵山地。其次,齐军另一队大张旗鼓的进攻魏国都城大梁,那可是魏国的繁华所在,魏王绝不允许大梁陷落。而在进攻大梁之时,把握分寸,进攻要狠,造成大梁行将陷落的危机,迫使庞涓必须回军,而庞涓,根本顶不住魏王的压力。再次,撤出进攻大梁的军队,因为军情的通报需要时间,此时庞涓已经在回军的路上,劫杀斥候,让庞涓不明所以。而庞涓为了保证快速回军,必须走最短的道路,桂陵山地就是其必经之地,并且,为将者,务必对自己的对手了然于胸,此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庞涓渴望建功立业,更何况庞涓马上就要攻克邯郸,他又怎么会允许齐军安然撤退,以如此卑劣的计谋让他第一次的灭国大战成为泡影,这让庞涓难以接受,他要复仇。所以,庞涓的这种偏狭的性格,注定了他必须要掉进孙膑精心设计的埋伏圈。是不是如此,我是不是个天才。”

    苏秦笑道:“哎呦,长大了,能统军了,哈哈。”

    李穆说道:“师兄就会取笑我,师父,你管管他,他总是欺负我。”

    鬼谷子哈哈大笑,“你二人啊,就是如此,不过为师喜欢你们这种相处方式,走,穆儿,为你师兄壮行。”鬼谷子带着李穆与苏秦说了好一通话,人生短暂,分分别别,苏秦满脸不舍,最终还是依依不舍地下山了。而李穆,鬼谷子对他说:“穆儿,你也好久没回家了,去家里看看吧,待上几天,为师带你去会一个人,你与我同去,回去这些天,功夫可不要荒废啊,要勤加练习,你与顶尖高手,还有很大的差距,切莫轻易与人动手,让人看穿你的底细。”

    李穆拱手道:“多谢师父教诲。”

    李穆下山之后,便径直奔向了安邑,在云梦山学艺多年,也不知父母如何了。他一路之上从乡村经过,在田里耕作的却大多为女子,男子不是在沙场战死,就是在去往沙场的路上,要是沙场也没看到,那估计也不用找了,挂路上了。这就是战国,连年纷争不断,兼并争霸战争频繁。要想解决纷争,必先陷入纷争。

    独自前行的李穆身上背了个酒葫芦,靠在马背上,倒是惬意,慢悠悠地向安邑溜达而去。突然,前面一阵兵器打斗之声,李穆定睛一看,急忙纵马赶了过去,只看到一群农民一般的人物围着几辆马车,手中的家伙什五花八门,还有拿木棍的,叫道:“识相的就把钱财留下,人可以走,我们只为劫财,不想伤人。”

    靠前一人向着山匪说道:“诸位豪杰,在下也是初来做买卖,十分不容易,典当了诸多家资才有了这点本钱,你们若是劫掠走了,在下只能跳河自尽了,今后在下要是富贵了,定百倍回报。”说话之人年纪轻轻,却大有抱负,在被劫掠之时尚能象到日后偿还,是个仁厚之人。

    “这个后生,我等也是无奈,你车上的粮食可是够我们度过危机的,对不住了。”

    几人正要动手,李穆飞身向前,将几人的锄头和镰刀一一荡开,他并未使用内力,几人看到李穆上前,说道:“你是何人,为何要多管闲事?”

    李穆说道:“遇到不平之事,拔刀相助了,这里有几块魏金,你们先用了,等收成好了,再来安邑还我。”说着将一枚金灿灿的魏国老金掷了出去,几人慌忙接在手里,向李穆跪伏说道:“多谢公子慷慨,多谢公子慷慨。”

    李穆问道:“为何会有如此景象,便有三分薄田,也够你等生活了呀,何必来打劫,挣这种昧良心的钱呢?”

    几人哭着说道:“公子有所不知,新来的安邑郡守魏齐乃是当今魏王的嫡亲,他一来便要加赋,扩军,兼并土地,让精壮男子从军。我等田土都被这位郡守的家臣恶意兼并了,为躲徭役,被迫为山匪,这才第一次作案,便碰上了你们。”

    那名年轻后生说道:“苛政猛于虎啊,为个人私利而置天下百姓利益于不顾,当真可恶。”

    李穆向后生拱手道:“公子何人?此论倒是有理。”

    来人也是施了一礼,说道:“在下吕不韦,乃卫国人士,筹得些许资金想贩运点魏国粮食,挣个跑腿费,世道不太平,出来便碰到了这些苦命人。”

    李穆拱手道:“去往安邑,我与你相伴而行吧,我也是一人,做个伴,解个闷也好。”

    吕不韦大喜,说道:“在下求之不得,在下有一个提议,公子看是否可行?”李穆拍了一下吕不韦说道:“什么公子公子的,我叫李穆,不韦兄但说无妨。”

    吕不韦看向众人说道:“你等可愿意做我的力夫?虽然不能给予你们大富大贵,但温饱,不韦承诺,有在下一口肉吃,就定有诸位一口肉吃。”

    几人跪伏说道:“我等愿意,公子以德报怨,我等深感大德。”李穆说道:“不韦兄,恭喜了,大气,是可交之人,日后有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尽管开口。”

    吕不韦商旅之人,喜好结交天下英雄,此刻李穆豪气干云,怎能不让吕不韦喜欢。“好,兄弟,我也同想,日后你要用我,尽管开口就是。”李穆与吕不韦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路之上有说有笑,进了安邑。

    战国之前,商人便已经产生,相传,殷商部族驾着牛车周行天下,周转天下物资,以贝币为交易媒介,有了商贾之称,因此专门从事长途贩运的生意人,便被称之为—商人。

    生意人分为两类,行商和坐贾,行走四方采购为商,坐地开店者为贾。西周文武革命,殷商灭亡,工商食官,实行礼乐制度,市场交易皆由官营,不许民间贸易,可是殷商遗民以商贾为生,西周为了更好的巩固统治,允许他们奔走四方,并将他们封在”宋“,对殷商遗民的宽松,让诸多人员流通四方,对周王室的威胁自然就小了很多。

    战国时期,商贾为一只重要的社会力量,成为各国君主争取的对象,虽说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平民基本需求相对较少,可是各国贵族的需求这里,便是一大块肥肉。吕不韦顺时而动,从了商这一行。

    安邑的乡土气息还是那么浓烈,李穆对吕不韦说道:“兄长,弟弟家便在安邑,上门吃杯水酒如何?让弟弟略尽地主之谊,咱们聊了一路,弟弟对兄长的为商之道甚是敬佩。”

    吕不韦摆摆手说道:“兄弟赤诚之心,哥哥心领了,为商之人,片刻不敢歇息,进了优质粮食,在下也是要赶紧运往赵国去贩卖,就不叨扰了,哥哥已经知道兄弟就在安邑,忙完就来看兄弟,如何?”李穆向着吕不韦深深一躬,说道:“哥哥保重。”吕不韦摆摆手,跳上马车,便离去了。

    “嗯,许久未归,安邑倒是大了许多,也不知爹娘和珺妹他们如何了,要不给他们一个惊喜吧。”李穆想着便往家里奔去。

    闻听前面一阵喧哗,便往人堆里挤了进去,“小妹妹,跟着大爷回家吧,你看你,多么标致,大爷定会好好疼爱你的,你说是不是?”

    旁边侍女上前说道:“你放肆,这是河渠丞家里的千金,你们也敢放肆?”

    为首之人哈哈大笑,“我当是谁?只是个小小的河渠丞,也好意思提了出来,知道我是谁吗?我爹乃是大梁城守,我与当今魏王乃是嫡亲,我骄傲了吗?啊,我骄傲了吗?哈哈哈。”众多家丁也是捧腹大笑,纷纷在一旁看热闹。

    这时,只听啪地一声脆响,为首之人的脸上便结结实实出现了一个巴掌印,红通通的,“谁?看见了吗?”为首之人眼睛看向四处,竟然没有看到是何人出手,那名女子转了身,雍容娴雅,相貌标志,气度非凡,李穆笑了一眼,可不是自己的亲妹妹,李元珺嘛。

    李元珺也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的哥哥,露出了开心地笑容,正要上前,被李穆摆摆手,示意她不要乱动。李元珺顿时有了底气,慢慢地上前走了两步,为首之人顾不上脸上的疼痛,还是美人要紧呢。

    “这就是魏齐的儿子魏垚,平日里欺负欺负平民家的女孩子也就是了,今日连李大人的女儿也敢调戏,真是没有王法了。”人群中一人嘀咕道,李穆心里顿时有了计议,魏垚,看我怎么捉弄你。

    “美人,别走嘛,哥哥还没跟你聊够呢。”魏垚说着便伸手向着元珺的衣摆而去,元珺轻身一扭便躲开了。“哎呦,妹妹,你这是做什么,你看,哥哥都没抓住你。”

    人群中的人都在看热闹,无一人上前阻拦,怕,也不敢管,李穆对安邑诸人充满了失望,社会发展如此,就该如此仗势欺人吗?

    李穆饮了一口酒,醉醺醺地朝着元珺走去,他看着李元珺,眨了一下眼,说道:“姑娘,这个泼皮配不上你,跟着大爷走如何啊,来,朝大爷这里亲一口,大爷给你出气。”

    李元珺笑着走上前,在众人的眼光注视下,樱桃小嘴贴上了李穆的脸颊,啵地狠狠嘬了一口,李穆得意说道:“走,跟大爷回家,哼。”

    李穆醉醺醺地背着酒葫芦,将李元珺背在身上,就要向前走。魏垚摸着脑袋,向家丁问道:“这他么谁呀,就这么简单吗?老子铺垫这么久,就这儿走了,这是高手,这是真高手。”

    家丁急忙说道:“公子,您就别高手了,您要再不管,人可就抱着美人回去了。”

    魏垚摆摆手说道:“今日算是长见识了,这才是女孩子喜欢的类型,来,拿酒,我也得像他这样。”

    这时,一人走上前说道:“家主,我怎么看那人像是小娘子的哥哥啊,以前在李大人府上见过,应该是。”

    魏垚一个大嘴巴抽了上去,骂道:“你个狗东西,你怎么不早说。”家丁摸着自己发烫的脸颊,委屈地说道:“那会没想起来。”

    魏垚骂道:“愣着干什么,追啊,一群废物。”

    李穆背着李元珺,说道:“你怎么这么重啊,吃了多少啊,你就不能少吃点,将来怎么嫁的出去啊。”李元珺抿嘴笑道:“我就算嫁不出去,哥哥不养我吗?我可是亲了你的。”

    李穆笑着说道:“这一辈子你赖着哥哥都行,吃,随便吃,你吃成什么样子,哥哥都养你。”

    李元珺捶打着李穆说道:“那不胖死了,丢死人了,我才不呢,哥,你怎么回来了。”这时背后一人大喝:“前面那个舅子,停一下。”李穆指了指自己,问李元珺道:“舅子?我吗?”

    李元珺抿着嘴笑道:“要不呢?”李穆摸了摸脑袋说道:“舅子,嘿,这人,占我妹妹便宜,别下来,你看我用你腿踢死他。”

    李元珺忍不住搂紧了李穆,李穆急忙拍打着李元珺,“大姐,轻点,你这点分量,我不会把你丢出去的,你要当场将你哥送走吗?使那么大力。”

    李元珺哦哦了一声,急忙松开了力。这时一群家丁围了过来,魏垚叫道:“舅子,背着我家媳妇,你不累嘛,放下,虽是舅子,也不能这么近距离接触。”

    李穆转过身来,“你这个大外甥,别瞎叫,我这还没媳妇呢,你急什么,等着。”

    说着便要走,魏垚叫道:“此舅子非彼舅子,我对你客客气气的,你不听,那就别怪我弄你了,上。”这些家丁听到家主一声令下,抄起柜子便向李穆抡来,魏垚叫道:“都他么轻点,别打我媳妇身上了,弄他下盘。”李穆微微一笑,这个魏垚,还挺有意思。

    李穆直接将李元珺当作武器,伸掌向前,啪啪两下,一个家丁的脸便被李元珺的手重重打了两巴掌,李穆在李元珺手掌倾注了内力,因此李元珺并未感觉到疼痛,反倒觉得很是好玩,又是向后撤出几步,抱着李元珺的腰,一掌击过去,几位家丁便倒地不起。魏垚这才看出来,李穆身怀绝技,远非这些家丁能够比拟的,他走上前,说道:“哎,你放下她,我跟你比比。”

    李穆将元珺放在一旁,说道:“比什么?”魏垚沉吟了半天说道:“比瞪眼,谁的眼睛先眨,谁就算输。”

    李穆笑道:“这是个什么比法,多无趣啊,我跟你说一个。”魏垚惊讶道:“玩什么,不许用武功的。”

    “我们同时伸手,各自喊一个数字,两手加起来,喊对的算赢,握拳算零,如何。”

    “呀?这个新鲜啊,单手玩吧,来来来。”魏垚蓄势待发,将手背在身后。

    “一,二。”元珺喊着节奏,魏垚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穆,“八,五。”二人几乎脱口而出,李穆握了拳,可是魏垚却是伸出了手掌。

    “呀,不行,再来一局,这局是个练手。”魏垚说道。

    “好好好,可以,元珺,来。”二人站在大街中央,元珺笑嘻嘻地喊道:“一,二。”

    “零,五。”又是脱口而出,魏垚喊了个五,可是两个人都是拳头,他再一次输了。魏垚挠了挠头,不服气道:“你耍赖。”

    李穆摊摊手道:“我怎么耍赖了。”魏垚气势汹汹怒道:“你就是耍赖,哼。”

    “魏垚,给老娘滚回来,再欺负元珺,把你的狗腿给你打断。”一个女子气势汹汹便跑了过来,魏垚那里惹得起这个大仙,来人正是魏若汐。

    “姑姑,姑姑,我错了,我错了。”魏若汐揪着魏垚的耳朵便被大庭广众下,拉了回去。

    李穆看着元珺,说道:“今日之事,你可别告诉父亲啊,要不他又该担心了。”

    李元珺搂着他的胳膊,说道:“知道了,回家。”

    李穆羞涩道:“别搂着我,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跟小女孩子一样。”李元珺说道:“平日里温文尔雅都是装的,不也就在你面前放肆一下嘛,走走。”李穆掐着元珺嫩红的脸蛋,“你呀,真是拿你没办法。”二人相伴欢歌笑语便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