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
繁体版

第二十章;孰能无过

    残破的庙宇内,孙瑾跪在女娲像面前接连跪拜,口中念念有词:“谢女娲娘娘保佑!”

    此次逃出生天,又落脚在女娲庙内,孙瑾觉得这是女娲娘娘保佑他,他在心中发誓,将来一定要花重金修善庙宇,光大女娲庙香火。

    女娲庙狭小,自然不可能容得下三千多人,庙内只有赵云、孙瑾、郭典、张华、以及司马以上官职的将领,其他人都围着女娲庙休憩。

    “子龙,可有吃食!”孙瑾来到赵云面前不好意思地问道。他实在是太饿了,要不是催命的黄巾贼在后面追,他才跑不了这么远。

    赵云从怀里摸出一个扁扁的面饼,孙瑾两眼发光,一把抓过去,就往自己嘴里塞,人都快饿死了,哪里还讲究什么礼仪和斯文?

    其他人看着狼吞虎咽的孙瑾,不禁咽了咽口水。

    郭典眼巴巴地看着赵云。

    赵云无奈,又从怀里摸出一张面饼,递给郭典。

    郭典倒是斯文多了,细嚼慢咽的吞下。

    “赵司马!”

    张华肚子咕咕作响,抹下面子喊了一声赵云。

    “最后一张了!”赵云将面饼递给张华。

    其他人则是大眼瞪小眼,看着三位大佬吃完。

    孙瑾吃完后,这才想起自己侄儿孙庭,来到赵云面前问道:“子龙!我怎么没有看到庆之呢?”

    白天只顾着逃命,他倒把孙庭给忘了。

    赵云其实知道,孙瑾早晚会问到他。

    只见赵云面露悲恸,对孙瑾躬身悲切道:“孙国相!云对不起你!孙军侯他...”

    孙瑾一听,惊慌道:“吾侄怎么了?”

    须知,孙庭在孙瑾心中就像亲儿子一样。

    赵云语气凝咽,道:“今日,孙军侯担心国相安危,不顾劝阻登上定峰山顶峰,却不慎失足落崖!”

    孙瑾突闻噩耗,噔噔蹬后退数步,身型一个不稳跌坐在地,失魂落魄道:“不可能!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

    同一片夜空下。

    真定县,丰亭。

    一队打着火把的衙役,急匆匆进入丰亭拱门,他们直接来到赵家门前,一名衙役上前敲响大门。

    少时,赵风打开了门,见是一群衙役,有些吃惊。

    这个年月,官差上门可没有好事。

    “诸位这是?”赵风不敢得罪官差,拱手陪笑。

    ..............

    翌日,郭典、赵云领着三千余人向东行去。

    因为缺粮,半夜时分,不得已之下,宰了十多匹受伤的战马分食。

    而孙瑾从昨夜听到孙庭跌落山崖后就病倒了!到今天病情更严重了。

    如今这三千多人的队伍,主事人就变成了郭典。

    郭典和众人商议后,决定向东行至巨鹿下曲阳,再向西北前往真定。因为此地到常山北部,只有两条路,要么走苍岩山下谷道,要么走东边下曲阳境内的滹阳道,进入常山北部。

    而今,苍岩山下有张宝的大部队,自然不敢走苍岩下谷道,所以他们只能绕道向东,走下曲阳境内的滹阳道。

    垂头丧气的队伍里,赵云显得心神不宁,他在担心真定老家的家人。

    如今,他救出了仓岩山上的官军残部,使张宝失去了目标,那么张宝必然挥军北上进入常山北部,届时真定首当其冲,那我的家人该怎么办?

    这是赵云不愿去想,又不得不想的问题。

    郭典看了一眼赵云,叹息一声;石邑之败,赵云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郭典知道在赵云心中还是起了疙瘩。

    若是张宝挥军北上祸害真定,赵云的家人很可能遭难,那时候自己又该怎么面对赵云?

    他真恨自己当日求胜心切,听了吴匡的馊主意;当日移兵石邑城是他和孙瑾敲定的,如果那天他持反对意见,就不会有现在的悔恨。

    说不定黄巾军因缺粮,已经败亡了!

    但世间哪有什么后悔药?

    残部在沉闷的气氛里前行,一看就是残兵败将。

    两天后,三千余残部进入巨鹿下曲阳地界。

    下曲阳隶属冀州巨鹿郡,地处巨鹿郡最北部,西邻常山国真定县,北接中山国毋极县,东临安平国南深泽县。

    可见,下曲阳乃四郡通衢之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但此时,下曲阳城早已不在官军手中,驻扎在下曲阳的是张宝麾下部将青牛,手下有五千黄巾军。

    而今,残部军中只剩三百余匹马,从女娲庙到这里又杀了一百多匹马充饥。

    现在自然不能再杀马吃肉了,金贵的骑兵可不能这么霍霍完了。

    赵云提议攻打下曲阳城获取粮草;郭典哪有不赞成的理由?

    于是整顿残部,裁汰伤员,得两千六百余名步兵,三百二十名骑兵,总计近三千人。

    赵云领三百二十名骑兵,郭典自领一部千人,方综、虞涉各领五百人,张华领六百余人马,向下曲阳城杀去。

    吴匡没有分得一兵一卒,心头虽恨,但石邑之败,全因他的馊主意造成的,哪敢像以前一样唧唧歪歪,只有乖乖跟在郭典身边。

    ........

    午后,赵云领三百余名先锋骑兵,兵临下曲阳城外。

    下曲阳黄巾军守将青牛一见,自持勇武的他,根本没有把赵云放正眼里,领着数千乌合之众来到城外摆开阵势;因为他看中了三百骑兵胯下的战马。

    青牛骑着一匹矮脚马,越阵而出,一扬手中开山斧遥指一身黑甲的赵云,傲然道:“兀那小儿,还不下马受降?”

    赵云面露不屑,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贼将青牛,一扬手中龙胆枪,大喝一声:“杀!”

    “杀~”

    身后三百余骑催马扬刀,紧随赵云。

    轰隆隆的蹄声宛若炸雷,其声势瞬间瓦解了五千乌合之众的心里防线,赵云等人还没冲进贼兵人群,就有贼兵扔掉兵器逃跑。

    青牛完全不敢相信,跑起来的骑兵有这么恐怖,他还来不及反应,就被极速杀至的赵云一枪挑死,青牛一死,数千黄巾军彻底溃败,三百余骑兵在人群中疯狂砍杀,杀得贼兵肝胆俱裂,鬼哭狼嚎。

    不到半个时辰,五千贼兵被杀一千多人,剩下的齐齐跪在城外,他们想跑,可是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的骑兵,所以只能投降。

    三百破五千,赵云并未自得,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入城后,赵云当先领兵去了城中黄巾军屯粮的地方,看到眼前堆积如山的粮草,赵云有些难以置信。一个小小的下曲阳,为何有这么多粮草?

    黄昏时分,郭典领着两千六百多名步兵,驻进下曲阳城,他没想到赵云这么轻松就拿下了有五千黄巾贼驻守的城池。

    再看城中堆积如山的粮草,郭典喜不自禁,这下忍饥挨饿的官军终于不用再挨饿了,一扫低落的士气。

    县衙里,吃饱喝足的郭典,将赵云悄悄叫到了一间房内。

    各自坐定后,郭典夸赞道:“子龙逢战必胜,有淮阴之风!”

    淮阴!说的是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韩信一生身经百战,却从无败绩,可以说高祖刘邦若无韩信,就没有汉朝。

    “府君谬赞,云愧不敢当!”被人夸赞自然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赵云也不敢与韩信相比,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并论?

    赵云觉得,郭典特意留下他,肯定不只是为了夸赞两句!

    但郭典不说,赵云自然不会主动相问。

    “自古英雄出少年,子龙过谦了!”

    郭典非常欣赏地看着面前的赵云,笑道:“吾观子龙对骑兵运用颇有心得,子龙以前接触过?”

    解苍岩山之围时,赵云虚张声势,吓得黄巾军仓惶后撤,当时在山上的郭典,都差点真以为有千军万马奔驰而来。

    赵云自然不能说,我其实是个穿越者,借鉴古人的经典战例罢了。说道:“家父曾在幽州突骑效力,常听家父讲解一些骑战经验,故而云略知一二!”

    赵云的父亲赵慎,曾经就是幽州突骑的一员,常年在边关与鲜卑人、乌桓人作战,积累了不少骑战经验,所以赵云用这个理由解释。

    “原来如此!”

    郭典点了点头,忽然盯着赵云的眼睛,道:“还有一事,今日下午子龙领兵出征后,有三名骑兵从苍岩山归来,带着孙庭的尸体!”

    孙庭的尸体?

    赵云心中惊惧,孙庭是他一剑刺死的,而他说的是跌落山崖,只要明眼人一看孙庭身上的伤口,就知道赵云在说谎,为何说谎?

    这不摆明了是赵云干的吗?而孙瑾要是知道赵云杀了他宝贝侄儿,孙瑾且能放过赵云?

    不过还好,孙瑾现在病成那要死不活的样子,应该还不知道这件事。

    心中短暂慌乱过后,赵云放松了下来,郭典偷偷留下自己,这就说明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非常有限,再看郭典的样子,应该是要替自己隐瞒下来。

    而郭典,他看过孙庭的尸体,也发现孙庭是被人从后背一剑穿心而死,再结合赵云所说的跌落山崖,郭典怀疑孙庭的死与赵云脱不了干系,不然赵云为何会撒谎?

    郭典幽幽道:“回来那三个骑兵以及孙庭的尸体,在来下曲阳的路上我已让人处理了!”

    闻言,赵云心中大定,郭典果然是在帮他,赵云连忙起身对郭典单膝跪地抱拳道:“府君剑有所指,云之所向!”

    此言,是赵云对郭典效忠的誓言。

    郭典扶起赵云嘱咐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望子龙今后行事,三思后行!”

    赵云有勇有谋、能征善战,郭典非常看重,他虽不知道赵云为何要害孙庭?但他已不想过问,只希望赵云能引以为戒。

    “谢府君教诲!”赵云躬身再拜。

    “对了,孙国相病情加重,晚点子龙独自去看看他,他应该撑不过今夜了!”

    说着,郭典眼中闪过一道杀机。

    赵云抬眼与郭典四目相对,心中了然,郑重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