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繁体版

第七百四十七章 百年之志

    诸葛亮此时心情颇不平静。

    他可以肯定,眼前的袁熙不管其先前经历过什么,做过什么,在某种意义来说,他才是自己见过的真正的反贼。

    诸葛亮从小到大,在各地见过的士族很多,其中所持观点驳杂,良莠不齐,甚至支持太平道的不在少数。

    但诸葛亮从没有遇到一个人,观点如此激进极端,袁熙看似平静的话语下,潜伏着惊涛骇浪,诸葛亮甚至能感觉到那些话语里面蕴含着的执念,这是足以将汉廷天下掀翻的可怕力量!

    他开口道:“公子的意思,我已经大致明白了。”

    “根据公子刚才说过的话,亮试着梳理一下公子的想法,补充公子没有说完的,请公子看看亮是否理解有所谬误。”

    “公子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天子,便应加强皇权,以此需要利用士族,给他们一定的好处,但却不能让他们坐大,为此需要限制他们,从而让他们在天子权力的虽能控制的范围内。”

    “一方面让其代为管理各地,却不能独霸一方,一方面让其为天子做事,却也要让内斗消耗,一方面给其好处,另一方面却要逐渐削减他们的特权。”

    “公子对于这个度,并没有信心把握,毕竟从高祖开始,历代天子其实做的都并不是那么好,所以产生了种种祸乱。”

    袁熙惊喜道:“孔明果然一语中地!”

    诸葛亮却差点气笑了,“使君,你想的也太好了!”

    “历代先贤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一个弱冠草民怎么做得到!”

    袁熙肃然道:“不,孔明,我看好你。”

    “如果你可以帮我的话”

    孔明摇头道:“不用拿观星来劝我,星象可看不出人的想法,何况我虽然有些恃才傲物,但还没自傲到如此地步。”

    “我只问使君一点,天子就是最大的士族,伱一直想着对士族,岂不是一直在对付自己?”

    “这种自挖根源的行为,何自杀何异?”

    袁熙叹息一声,“孔明啊,正因为如此,这种事情才必须要做啊。”

    “当天子不想着收敛,而想着无限制扩大权力,为所欲为的时候,谁能制得了他呢?”

    “就像我出身士族,本就是最大的士族之一,若不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将来等我的家族成为天下最大的家族,若是后代为祸天下,就像桓灵一样,谁还能对付得了他呢?”

    “若士族不想着革旧鼎新,不想着遵纪守法,不想着为天下着想,那谁会为天下百姓发声呢?”

    “史书之上,真的有过写下平民百姓呼声的那条竹简吗?”

    “将来家族衰败,亦或改朝换代,我等后代重新变为平民,被新的士族欺压时,他的声音又能传达到哪里呢?”

    诸葛亮至此,终于完全明白了袁熙的想法,他感觉身体有些战栗,“所以回到了使君一开始的问题。”

    “士族为什么有那么多钱买官?”

    “公子的意思,这是因为一开始的路就走错了,上位者要做的,就是摒除恶法,缩小所有人的贫富差距,自然也不会有恶果。”

    “为此使君要从土地动手,挖断他们的根?”

    袁熙连连点头,“便是如此。”

    “但我纠结的便是,这个度实在不好把握。”

    完全将士族从土地上剥离,固然会削弱其在当地特权和影响,这也是宋朝采用过的办法,其补偿之策,便是高薪俸禄。

    但这样做的坏处,便是让宋朝的官员们,成了全员反贼。

    汉唐的地主豪强虽然占有土地,当另一方面也有守土之责,把占有的土地看做自己当仁不让的私产,固然可能产生很多负面因素,但当有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是反抗最激烈,抵抗最坚决的群体。

    并凉兵马这么能打,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其常年抵抗外族入侵,另一方面,他们脚下的地盘就是自己的,一旦丢失就要饿死,为此而战,才让他们爆发出了决死的勇气。

    历朝历代南北兵士的差异便即如此,北方兵多遭外族侵袭,对这种的威胁感同身受,南方兵没有经历过被外族践踏家人性命,抢走赖以谋生土地的痛苦,自然抵抗意志不坚决,等当其认清真相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南明便是如此。

    这是形式决定的,两者位置要是互换,可能情况就会完全反过来,就像荆州兵和淮阳兵虽然外战不行,但一旦有外人入侵家乡,便会爆发出不下于北方兵的抵抗意志,这便是切身利益所系的人性使然。

    所以宋朝在剥夺了官员土地后,其抵抗意志便弱了很多,反正他们换个政权照样活得下去,为什么要守土卖命呢?

    于是宋朝便出现了重重令人瞠目结舌的卖国操作,而相比之下,抵抗意志强的,大部分都是出身北方,在当地有土地的豪强将领。

    这其实算是一种淳朴的故乡情节,并不完全是坏事,如同南方宗族一样,当一个人完全没有故乡情结的时候,那才是最可怕的,这表明他会根据好处利害的大小,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包括卖国。

    于是靖康之耻时,金兵才能以远超现代化部队行军的速度,在敌方腹地一路狂泵两千余里没有迷路,长驱南下,并在打城受到重挫,毫无计可施的时候,恰巧汴京城门大开。

    这种种巧合下的匪夷所思,其背后埋藏的隐情,极其引人深思。

    袁熙是读过一些历史,他了解的越多,越明白一个人的渺小。

    在时代和人性的浪潮前,即使身为天子,所能做的事情也极其有限,朝代更替的循环中,很多问题即使是后世也没有结果,有些事情似乎注定会陷入一个往复不变的怪圈。

    袁熙想尝试一下。

    虽然不能跳出这个怪圈,但起码要让身后的人们,看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

    他对诸葛亮深深一拜,“孔明可能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执着。”

    “但你可以认为不论是观星还好,亦或其他原因还好,我觉得孔明是一定能帮到我的。”

    “我面对的难题实在太难,当世能帮到我的人并不多,但我相信孔明一定是其中之一。”

    “我再次厚颜无耻地请求孔明,即使不是为了我的个人私心,是否孔明能为了一路走来,见过的黎民百姓的遭遇,来尝试帮帮我?”

    诸葛亮忍不住回头和黄月英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脸上的动容之色。

    对方的神情,是认真的!

    世上能真正抱持如此想法的人,已经能和上古先贤媲美了,但如果是假的,那他一定是最大的奸佞!

    诸葛亮犹豫了下,出声道:“亮才疏学浅,虽曾跟随叔父做事,但深知治理一地之艰难,亮对使君内情并不了解,军师一职,万千性命操于己手,万一行差踏错”

    袁熙微笑:“我的监军兼义弟陆伯言,也曾如此说过,后来他做得很好。”

    “我相信以孔明之才,不会比他差了,何况我的谋主奉孝先生想找个弟子,所以我想邀请孔明过来看看。”

    “我对于每个来投奔我的人都说过,若是我其后做了任何违背道义,让掾属心生不满的事情,其都可以自由离开。”

    “以我袁氏的名义发誓。”

    诸葛亮一时间思绪万千,从琅琊城中远远看袁熙一面起,最近已经四年了。

    这四年间,对方崛起的速度极快,快的让诸葛亮都感到意外,而最让诸葛亮意外的是,如今对方胸中所怀的志向。

    如果是真的,他一定会改变这个天下。

    想到关于袁熙的传言,其所做的事情,以及在自己面前的表现,诸葛亮已经初步了解了,袁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其麾下做事,一定会很有趣吧?

    若其是大奸大恶之徒,自己被其骗了的可能

    算了,就赌这一次,若是错了,只怪自己有眼无珠好了。

    诸葛亮只略一犹豫,当下对袁熙拜道:“如此便请使君多指教了。”

    袁熙一怔,随即狂喜,他强自压抑心中激动,深深一拜,“需要孔明指教的,是我啊。”

    诸葛亮坐直身子,叹道:“主公别对我期望太高,我未必能比前人做得好。”

    “周八百年,汉今五百年,之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袁熙微笑道:“无妨,军师尽管去做,高处不胜寒,既然身居高位,便明白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已经做好了身死族灭的准备。”

    “在几千前的岁月中,一个家族的兴衰,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我只管身前身后百十年,之后的事情,交给有志向的人做好了。”

    “华夏传承代代流传,前人虽逝,总会有后人站出来的。”

    诸葛亮听了,再深深一拜,“若这是使君真心话,亮会全力襄助主公成就宏愿。”

    袁熙脸现激动之色,成了!

    此时诸葛亮似乎也放下了心中重担,对袁熙出声道:“亮想问主公一事。”

    “主公的观星之术是否真的算无遗策?”

    “是主公自悟,还是从何学来?”

    袁熙心道这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啊,但他也不准备瞒着诸葛亮,便换了个说法道:“观星之术,也只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

    “我确实能偶尔预感道一些将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但不一定很准。”

    “怎么说呢,就是我有时候会知道茶杯会落地,但落地后会发生什么,是摔碎还是完好无损,这就是我无法预见了。”

    诸葛亮听了,惊讶道:“这已经足够了!”

    “若是找到合适的用法,是能改变天下大局的!”

    “有空亮一定要请教下主公。”

    袁熙尴尬笑道:“没问题。”

    他心道问题大了,圆一个谎言,就要好几个谎言,想要骗过诸葛亮可不容易啊。

    正在这时,有侍卫进来,说刘备已经到了城外。

    袁熙听了,对诸葛亮笑道:“正好,军师请随我一起去见玄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