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汉之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十八章——江山亡了,又待怎样?

    景耀七年,二月。

    蜀将蒋斌、张微先锋五千人赶至剑阁关,魏大都督钟会,折戟于剑阁关下,只得率军退回汉中。

    蜀亦廖化、张翼等老将,大将军姜维重伤。

    魏相国司马昭,亲率十万大军入驻长安。闻镇西将军邓艾父子被斩,蜀北地王还于蜀都,昭吐血而昏,经御医救治方才转醒。

    亲下诏书与汉中大都督钟会,信语:吾派护军充率步骑万余入斜谷,驻乐城。吾统十万大军于长安。不久,可与君见!

    钟会得闻司马昭率大军亲至,心中大惊。一方面司马昭问罪为何不急速进兵蜀中,一方面又怕司马昭过河拆桥。

    …………

    剑阁。

    蒋斌、张微二人进军不久,赵统大军随后便至,收敛了蜀军将士的尸首后,又为廖化、张翼发丧,全军缟素三日,又令人往蜀都报丧,只待蜀都之令。

    在蜀都的刘谌,得知剑阁虽保,但却折去两员老将,亦觉得肉疼不已。这让本就缺乏人手的刘谌,更加捉襟见肘。

    在诛杀数百豪强,抄家数百户后。民疲凋弊的蜀都,显得更有生机。

    至于朝堂上的诸臣,在刘谌动了一次屠刀后,也无人再敢提个降字。纷纷踊跃宣战不说,还个个进言献策。

    既然面子上过得去,刘谌也暂时没有动刀子的念头。

    索性把刘铮召回,一同商议分地事宜。

    刘谌看着手上是土地,最终做出决定,以蜀都土地为基准,结合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办法,针对百姓推行三年耕作法,针对军队实行兵农耕作。

    三年耕作法:无地佃户,每人可认领一亩土地,前三年收成定为十抽七,农得其三。连续耕作三年后,此地为佃户所有,之后收成则为十抽四,农得其六!

    兵农耕作:每户三人中,若有一人从军,可多得地二亩,且收成十抽五。但从军者土地为朝廷所有,严禁私自转售!且每年不作战士卒入地耕作一季,此季粮食收成十抽八,以充国库!

    同时,刘谌又怕步子跨的太大,各地豪强大族和朝堂百官狗急跳墙,又推行出临时易地法。

    即规定,若有耕地超百亩者,可同朝廷进行易换。至于易换的东西,刘谌都想好了。

    这些有钱又有地的豪强,现在唯一看得上眼的是什么?不就是权利吗?那我就给他们权利,全部充军!

    百亩地可换校尉,千亩地为偏将!万亩地?不好意思,刘谌没有给这个机会。不要军功,要直接到朝堂上争论口舌?没有此路,另寻他处。

    至于手下兵员,有人的时候,就有兵,没人那你就是光杆司令!当然,刘谌也不拒绝那种既出地还出人的地主家的傻儿子。

    易地后,拿着凭证军营报道就行了。我让你往那去就往那去!想回家?我不是大魏吴王,但隔壁东吴有这个待遇!

    常勖二人看完刘谌的“新法”后大惊失色,若不是先前早结识眼前的刘谌,只会觉得刘谌的想法完全就是异想天开!

    早已同刘谌是一条绳上蚂蚱的常勖甚至当场力谏,刘谌这是自掘坟墓,大汉社稷危矣云云。

    一旁的刘铮虽只是小户出身,但对于“新法”也是目瞪口呆。当年汉武大帝的“削藩令”就足够大胆,如今刘谌的想法简直就是亘古未有,闻所未闻!

    毕竟“削藩王”自己能理解,但在怎么样,也是帝王家自己人收拾自己人。

    但刘谌“新法”则大为不同,这是奔着全天下豪族去的!

    对于吃惊的二人,以及力谏的常勖,刘谌却说出令二人更加吃惊的话。

    “任由世家豪族吞并土地;碌碌诸公推荐人才,百姓流离失所,白衣不能为官,我汉室社稷便可保全吗?若是如此,即使江山亡了,又待如何?!”

    常勖虽地方豪强出身,自小不愁吃喝,且大族私下的“杂活”也了解不少。但此次蜀都抄出的巨资和土地,还是足矣令其瞠目结舌。

    刘铮一届白衣更是,若非主战得罪了谯周,被同样主战的刘谌看上,还不知道早死在那个角落,连裹尸布都没有。

    二人对视一眼,也觉刘谌所言极是。人到万难需放胆,如今蜀汉虽得暂保,但汉中已失,魏兵若大肆进攻,以蜀汉之实力,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况且二人一直参与谋划,俨然已是刘谌心腹。刘谌下场如何,二人下场也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