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之北
繁体版

第73章 非牛顿流体

    生物实验基地早已开工,工程正按部就班地推进着,预计他们毕业之前就能竣工。

    迈克尔·洛根虽然把课余时间都投入这边的建设,但是与龙兴邦的那段对话,始终影响着他的决策方向。

    那次会面,龙兴邦最后对他说的是:人类的文明已经不再是文明,而是私欲,而且是种群优化让位于个体享受的私欲,以人性对抗自然、以道德绑架天性、以言论颠覆事实,不论国度不论区域,整个社会群体像一团团渗进杂质的非牛顿流体,将其特有的属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时他并没有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当然主要是不懂非牛顿流体的属性与社会群体是如何关联起来的,但是他又不好意思在龙兴邦面前表现出他对“非牛顿流体”的概念与属性的认知很模糊,所以并没有就此深入探讨。

    那个时代网络很不发达,他只能等回来后到图书馆里去查找相关资料,根据“流体”这个关键词,从《环境流体力学》的基础课书籍中找到了相关的概念诠释,但是依然无法将它与社会群体的行为属性挂上钩。

    最终不得不放弃独占而把它摆上桌面,让学校为他们这个项目专门成立的调研小组开会探讨研究,调研小组按照一贯的方式,先将两个关联标的的概念提取,再罗列各自的属性,比如非牛顿流体的巴鲁斯效应、魏森伯格效应、湍斯效应、开口虹吸效应等,而龙兴邦提及的“整个社会群体”经迈克尔·洛根的转达被解读为“无组织人类群体”,完全无法将非牛顿流体的属性与它建立关联;同样,这类人群的无计划无组织的自发性、无拘无束无目标无中心的非常规性、相互感染的狂热性等特征也似乎与非牛顿流体扯不到一块去。

    从他们这个专业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生物体液,包括血液、淋巴液以及细胞质等非牛顿流体,根本无法与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闲杂人群联想到一起。

    七人小组经过整整一周的分析与比对,除了它们都具有非线性特征,始终没有汇总出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明其关联性。

    然后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龙兴邦所指的群体是阈内人所说的“乌合之众”,也就是各种属性特征的个体随机混在一起,属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按工业体系理论上是可以分离与提取不同价值个体的;

    二、他说的“无组织人类群体”并没有把所有人包含在内,那么身陷其中的个体或组织是无法从中提取其他个体,其本身也不能挣脱;

    三、这个群体与非牛顿流体无直接关联,龙兴邦所加的前提是渗进了各种杂质,从而使这种半流体或黏稠物分离与提取成本大于价值。

    所以,龙兴邦所表达的,只不过是说他们所在的社会群体就是垃圾,这也许正好符合他们阈内人的特征:个体一条龙,集体一团脓。

    七人小组坚持认为,这个群体特性与他们沙利人明显不同,只有阈内人才有。

    然后他们似乎很快达到了新的共识,那就是:相对于高贵的沙利人,阈内人全是垃圾。

    这种系统性分析使迈克尔·洛根更加强烈地认可龙兴邦的说法,所以他并不认同这个结论,但是又罗列不出可论证的数据说服七人小组,因此他试图采用龙兴邦的方式,用举例来引导大家认同。

    他说:现在的沙利王国有各种各样的自发性组织,以动物保护组织为例,他们激进、狂热、极度情绪化,甚至敢践踏法律与人权,连那些政客都对他们有所顾忌,政策的推行与法律的制定都受其影响,这种特征确实与非牛顿流体的某些表征很接近。

    没等他完整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小组中的动物保护组织成员就已经站了起来并向他扔文件与水杯,使他不得不放弃继续探讨此话题。

    但是,仅七人的小组里竟然也有反动物保护组织成员和人权组织成员,他们立即向动物保护组织输出了成倍的语言与实体垃圾,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迈克尔只好试图悄悄退出,但是并不能够,人权组织希望他有明确的立场,反动物保护组织也要他站在他们这边,而动物保护组织认为他发表了不道德言论,要求他马上道歉。

    学院行政部门参与进来并暂时平息冲突后,马上上报相关情况,第二天七人小组就被解散。

    迈克尔·洛根知道这事沾上了就甩不掉,所以选择了回避,反正快要毕业了,他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他的生物实验基地与超速进化调研上,非必要不露面。

    经过这一曲,龙兴邦的另一句话又开始在他的耳畔回荡并让他倍感恐惧,龙兴邦曾说“一种生物的防御性工具的威慑度远大于这个种群的整体承受上限会让这个种群及其相关的物种不定时毁灭”。

    迈克尔·洛根第一个想到的是原子弹,但是随后涌现到他的脑海中的生化武器、气象武器、基因武器、地质武器等等等等,哪一类都让他心惊肉跳,如果真如龙兴邦所说的整个社会群体都如渗入了杂质的非牛顿流体这样“非线性”,情绪极易相互感染,且狂热而激进,那不能不让人觉得这世界随时会被人类自己按下清除键,将自己从这个世界抹去而不留任何痕迹。

    其实龙兴邦真的没把问题想那么复杂,是他们自己想太多,不过大概意思还真是那么回事。

    迈克尔·洛根始终深陷其中难以释怀,但是他到现在也没有去想另一个问题:龙兴邦对其它问题都绕来绕去地避开,为什么对这一类问题要主动输出?

    迈克尔·洛根之所以没想,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因为龙兴邦把他的注意力引开了,如果没有人引导,他永远不会再意识到,龙兴邦是刻意让迈克尔·洛根一直陷在这种恐慌与绝望之中,并对他产生依赖式信任而随时主动向他输送信息。

    事实上不向迈克尔·洛根贩卖更多焦虑,他也已经对龙兴邦生产了依赖与信任。

    基地即将竣工,迈克尔·洛根就专程赶到木州邀请龙兴邦前往参观,并请他为基地取名。

    “穷天谷”这个名字,沙利人听不懂,还真以为是“穷尽自然宇宙间所有生物信息之西谷”的意思,阮世英虽然有一些感觉,但是也理不出所以然来,这个名字就这么被确定下来了。

    这个时候,他又把那个“渗进杂质的非牛顿流体”问题拿出来请教龙兴邦,龙兴邦笑着说:你们沙利人总是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为什么不试一下呢?然后想象一下如果你也置身其中会是什么样子。

    虽然迈克尔·洛根已经感受过身陷其中的无奈,但是事后他真的试了一次:将各种玻璃、铁钉、药丸等杂质渗进多种非牛顿流体中,然后他试着用手指探进去搅拌一下,这时才想起“爬杆效应”,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他的手指已经被其中的玻璃碴划破了,血水和那一团粘糊糊的东西混到了一起,他想把手拿开,却牵扯起长长的黏丝!

    幸好他没有用另一只手去清理它,要不然会让他更加难堪!

    他拿了根搅拌棒去拔开那缕黏丝,手指虽然摆脱了牵挂,搅拌棒被缠上了,而且用什么工具清理棒子,这些流体就会粘上什么。

    他无奈地摇摇头,无法想象如果自己真的是其中的一份子,会是什么感觉。

    他只得放弃,离开了试验室。

    但是由于他的大意,搅拌棒上粘着的混合黏液往下滴的过程中,黏扯出更多的黏液流了出来,然后几乎整个容器里的流体全都“翻墙”爬到了工作台上、木地板上以及试验室的门外!

    他不敢再去回想工人用砂子与石灰处理那滩流体的场景,会让他感觉是自己被送去活埋了。

    参观结束后,龙兴邦问前往送行的迈克尔·洛根,最底层为什么没让自己进去参观甚至竟然不想让他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迈克尔·洛根带着无限的歉意,违背与哥哥的约定将下面那层的建设意图及运行方式全都告诉了龙兴邦。

    三十多年来,龙兴邦已从木州大学退休,却依然对此守口如瓶,不仅是对迈克尔·洛根信任与友情的尊重,也因为穷天谷没有把触手伸向阈内而选择无视。

    但是一切都在变,就像宇宙万物周期性变化一样,穷天谷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穷天谷了。

    随着调研工作的展开,有更多进入超速进化状态的新纪人被发现,并且有一部分新纪人被邀请进来参与穷天谷的试验活动。

    当然表层的残疾人员救助与研究也低调地进行着,所以对于更广泛的普罗大众,并不知道北坎湾还有这么个地方。

    阮世英建立生物实验基地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研究超速进化者,她让迈克尔·洛根参与进来只是因为她当时需要一个金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黏糊,个人的目标和方向都在发生偏移,迈克尔·洛根的超速进化者研究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事业与使命,残疾人救助基金会便交给了专业团队去运作,从而仅仅成为冯·洛根合法注资的幌子。

    底层的冯·洛根秘密试验基地爱咋咋地,阮世英这时什么都不想过问。

    因为,她与她的洛克在组织调研新纪人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让他俩都非常失落与不安的事实。

    这个事实并不是当你以为你是发起人时,行动起来之后才发现,原来早就有人在做了——甚至几百上千年前,就有人在做这方面的调研,这一点使他们更加欣慰而不是不安;

    让他们失落与不安的是:他们以为他们是超越常人的超速进化者——新纪人,他们以为他们是这个蓝星上的顶级生物,然而,在源源不断的新纪人信息被收集进来时,他们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稳定的种群,而只是某个目标物种形成过程的过渡品种,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他们在这个过渡品种中的段位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