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栖之我在古代当女皇
繁体版

第32章 家宴

    这一日,红莲品服大妆以待,问其消息。

    “早多着呢!寅二刻用过早膳,卯时还在礼佛堂拜佛,怕是辰时才动身呢!”外边一小太监进来汇报。

    红莲听了道:“既这么着,我回去歇着了,等是时候再来也不迟。”

    红莲主仆暂且自便,看着宫中来来往往都是忙碌的宫人。宫中悉赖辰妃照理。一时命执事人带领太监们去吃酒饭,一时传人一担担地挑进蜡烛来,预备各处晚间点灯。

    红莲歇了一会功夫,方到辰耀宫,一时,十来个太监都喘呼呼跑过来拍手,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时候了,各按方向站住。辰妃领着合宫人向西而行。

    路过各宫院落,只见各处各色花灯绚烂,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

    到了不量山脚下,一巍峨的宫殿立在半山腰,背靠青山,溪水环绕真是颐养天年的好地方。上次红莲匆匆而来,一路乘轿至殿前,况且那日昏昏欲睡,兼之初来乍到,也没那心思赏景。

    今日一看真是风水宝地,远有山,近有郭,真是难得的一见之有浩然灵气,空灵之感;皇宫边上,独住山上,山清水秀,远离尘嚣。

    只见一凤冠霞帔被一群人簇拥而出,须臾,已至山脚下。众人跪地,有太监喊:“起”,众人方起身。

    红莲还是第一次见这位太后娘娘,一时好奇心被勾起。只见十来对太监在前开路,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是一把曲柄九凤黄金伞过来。

    又有执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对对过完,后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着经文的版舆,缓缓行来。待太后仪杖行过,众人紧随其后。

    乌压压一行人随版舆向东而去,中门大开,迎太后仪杖。而后向东而去,入了后宫,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两侧嬷嬷引领太后下舆。

    太子、公主及后妃诸人于院中端坐以待。只见院内有一匾灯,乃陛下亲书“长寿安康”的草书字样。太后入室,更衣毕召诸位觐见。

    众人依次按位入座,偌大的宫殿之内,数十人列位而坐,丫鬟婢女后方侍立,整个场面庄严肃静,不闻一声咳嗽。

    “谁是红莲?”

    “红莲拜见太后娘娘。”

    “快近前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红莲忙起身,上了台阶,抬头端详着眼前的这位保养得极好的贵妇人。

    “哀家身在佛前,红莲长公主的名声亦是如雷贯耳。这般小的年纪真是不易,不愧是我景家子孙。这是哀家的见面礼。”

    太后虚扶红莲起来,一旁的嬷嬷递上托盘,太后亲自将一个通体碧玉镶金的机巧镯子扣在了红莲手上。

    众人看到都是一脸的惊讶,清荷公主看后不满地撇了撇嘴,向太后扑去,“皇祖母,儿臣恭祝皇祖母功德圆满,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呦呦,这是我们家的小公主来讨要礼物了?”说着便令嬷嬷呈上来。

    引得众人忍俊不禁,连太后左下位置的太子也笑劝道:“皇祖母莫要再这般惯着他了,她也不是小孩子了。”

    “无妨,告诉你父皇,莫要拘束了她。”

    茶已三献,太子提议带太后逛逛园子,

    复出,因太后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那是教坊司的乐师在排练中秋家宴声乐。可有吵到太后娘娘?”

    “无妨。这也太靡费了,日后家宴大可不必如此铺张。”

    “遵太后令!”辰妃忙行礼请罪。

    一行人入园赏景,太后看园里内外如此豪华,口里道了句“阿弥陀佛”。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太后乃下舆。

    只见园中激流之上,扁舟罗列,两岸石栏,风灯点缀,真真是如银花雪浪,到了晚间,点了风灯更是美不胜收。

    两岸杏柳皆以水晶灯点缀,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每一株悬灯数盏,小巧精致,琳琅满目,别出心裁。

    这时池中荷荇中穿过鸳鸯、凫鹭之属,成双成对。甚至于小桥旁侧一对天鹅身后尾随一众小天鹅,缓缓穿桥而过。后面好几只小家伙,许是游得累了,争着抢着爬上了大天鹅的背。

    看得太后及一众人等笑意连连。

    “此处设计得极佳,因地制宜又不见奢靡。赏!”

    辰妃及其下三妃忙谢恩,喜笑颜开。

    太子在前扶着太后在前赏景,红莲这厢后宫众人随其后。

    听到湘妃极尽讨好地说,“这中秋家宴,多亏了辰妃娘娘,要是那只懂得吟诗作对斯文一套的,哪里有娘娘蕙质兰心,布局得当!”

    “是啊!”秦昭仪和其他地位妃嫔皆附和道。

    说得辰妃愈发得意起来,越发挺了挺胸膛,优雅上前,“太后,时候也不早了,您看中午的家宴摆在哪里为好?”

    “摆在老地方吧!”

    未央宫大殿,陛下和太后上座,其下王爷、太子、公主、后妃列次而座。

    “今日家宴,便不讲那些规矩,大家放开些。”

    “是。”

    “酒过三旬,枯坐也是无趣,不如依席而坐,大家连诗如何?”

    “皇祖母,谁跟红莲玩这个呀?!”

    “哦?”太后扭头看皇帝,见皇帝也默默点头,遂歇了心思,看向红莲。

    “红莲,你看看你,把这合宫的人吓得,罚你来做这家宴结尾的致酒词吧。”

    “太后,您可别冤枉了孙女,明明是太子哥哥早先看到淑妃娘娘备了精致的花灯,想要一起去放花灯,才拿红莲做借口。”引得一众人等哈哈大笑,淑妃回红莲感激的一笑。

    红莲依言,走至中庭向长辈行礼道贺,举杯致辞:“清水河畔水清浅,太平盛世唱太平!”

    太后笑着点头言妙,嗔怪道:“难怪没人敢和你玩这个!”

    “淑妃呢?”

    被点名的淑妃刚忙上前,行礼问安。

    “还不快领着哀家去看看你准备的花灯,这差不多也到时候了,皇帝,一起去玩会吧。”

    淑妃受宠若惊,忙上前搀扶着太后娘娘,陛下走在另一侧,与太后说笑着,出了殿门,留下被落下的辰妃气的咬牙。

    众人来到未央宫河对岸的空旷地断,架子上零零落落摆着各种格式的孔明灯,众人皆可挑选喜欢的放飞。

    未央宫本就是择后宫地势最高的处建造的宫殿,从楼上可俯瞰整个宫廷。选在此处放灯,确是一极佳的地点。

    众人看到这一个个别出心裁地灯具制作甚为稀奇,更妙的是,每一个灯盏上都是淑妃手书的诗词,细读下来,众人更是敬佩有加。

    “淑妃有心了!”皇帝的眼眶好像有些微红。

    “确是有心了,这份心意实在难得,皇儿觉得呢?”

    “数百盏灯,数百首诗,朕自己都不记得不知不觉间已经作了这么些诗了!”

    “淑妃妹妹心意实在难得,只是,这大多数诗都是陛下缅怀先皇后之作,基调哀婉,与这中秋佳节的氛围实属不相宜呢?”秦昭仪不和谐的声音突兀传来。

    “秦妹妹觉得晦气不放就是了,我等。。。。”梁美人话还未说完就被皇帝的疾言厉色吓得闭了嘴。

    “放肆!秦昭仪、梁美人回吧。母后,我们一起来放灯祈福吧!”

    “好,皇儿啊,今年,我们就一起把不开心放走吧!”说着拿起了一盏灯,淑妃忙点了灯递与太后,扶着太后来到假山高处亭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