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夫开始长生
繁体版

第十一章 三大境界

    陆作舟看着儿子哭,立即就变得冷漠了起来。

    陆修又擦干了眼泪,他算是听明白了,这是当爹的在逼他学拳。

    上岸之后,他仔细的想了一下,其实父亲说的很对,就算他们父子拥有万两,又如何。

    在官府的面前,还不是养肥可以随时宰杀的猪。

    唯有成为武师,才能跳出这个轮回。

    接下这四十两纹银,种种的经历,让一种强烈的情绪主宰了他。

    他决心要成为一位武师!

    父亲的遭遇,春花姐一家的遭遇,都说明了,弱者遭人宰割。

    按照现在银子跟铜钱的兑换比,这四十两银子,可换得五万多铜钱。

    但现在摆在陆修面前的有一个难题,武馆大多在县里,要是去了县里学拳,赤血鲤肯定无法照料,交给旁人,也不放心。

    他们家本来就在养赤血鲤,并且,若八月底无法上交足够数量的赤血鲤,苏家肯定要他支付高昂的罚款。

    陆修估摸着,要十银子。

    这段时间内,他已经露面,如果贸然去县里,会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如果被人发现他去学拳,也恐怕解释不清楚。

    最重要的是,到了县上,恐怕就不能打渔了,这既不能时常与父亲见面,也与宝鱼宝植无缘。

    虽然这鱼本来就是要卖的,但是养鱼养了这么多年,都养出感情。

    做一件事,肯定不能前功尽弃。

    陆修立即选定目标,通常来说,坊市,镇,都养不起武馆,只有县级以上的城镇才能养的起。

    但这里是大梁江南,繁华的大镇,并不输县府郡府。

    孙家村所处的县,名为兴群县,是昌江府的大县,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大镇,龙栖镇。

    与这里相隔仅仅几里地的龙栖镇因大运河而兴,是江南最富庶的镇之一,盛产瓜果丝绸,还有规模宏大有着八十三条的弄堂。

    早去晚归的话,倒丢不了这几个鱼塘。

    总而言之,就是尽量要低调。

    这几日内,即使偶尔有附近村落渔夫在江上遇到陆作舟,出于同情的份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即使想要赏金,也依旧奈何不了他,任他离去。

    官府如果想要派人捉拿,也无异于大海捞针,竟然暂时奈何不了这个陆作舟。

    ……

    ……

    龙栖镇。

    揣着几十两银子的陆修徒步走来,这里的繁华,绝非附近的几个镇可比。

    拐过一个街口之后,就寻到了一座面积颇广的围院。

    大院门口挂着一个大的招牌,写着:应虎武馆。

    这地方并不难找,因为这是镇上唯一的武馆,随便找个本地人问问就行。

    陆修去敲门。

    房门被推开,走出来一位虎背熊腰的大汉。

    大汉身穿黑色的练功服,步履稳健,不耐烦的说道:“来干什么的?”

    陆修很干脆:“学拳。”

    大汉上下打量:“就你这模样的打扮,还想学拳,有银子么?”

    “有。”

    “如果没钱,敢耍我的话,少不了一顿毒打。”

    树荫下,一个目光冷峻的枯瘦老者,正端着茶杯慢慢品茶,神态悠闲。

    “来学拳,那行,交够钱就行。”老者的声音幽幽的。

    陆修选择应虎武馆的道理还有一个,这里只要钱交够了,什么样的人都收。

    每当师父交代闯荡江湖、学有所成的徒弟,都要告诫他不要丢了自己的脸。

    但开馆的,接收的弟子,大概有两类,一是要撑门面的,需要有天赋,有根骨,教的东西也深,二就是给武馆做贡献的,只是为了敛财罢了。

    钱给够,什么样的资质都收。

    先前过来开门的大汉利索的介绍着:“学拳,需要八两,不算住宿费,另外加三十两,包伙食费,至于其余的花费,应该是你不能支撑的起,而且,交一次的钱,只能学两个月。”

    陆修听后直肉疼,这价格真不是普通人能学得起的,本来以为四十两挺多的,在这里也就能学拳和包伙食。

    至于学拳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应该是经验,如果两个月没有学出什么门道,那说明真不适合走这条路。

    陆修来之前已经下定决心了:“我交钱。”

    方秋潮简单交代了一番,就知道他如何交费,如何登记造册。

    再经过几道手续之后,陆修算是正式入学应虎武馆。

    这里不乏耗尽所有家产而学拳的人,而武馆的作为,仿佛一家客栈接待歇脚的客人。

    似乎这里不是武馆,而是某个高档消费场所。

    ......

    ......

    一眨眼,已经接近中午。

    陆修换了一身灰布练功马褂,黑色长裤,脚上踩着一双布鞋,比先前的打扮算是干脆利落了些。

    院子里,有十几个精壮男子正在锻炼。

    鹰眼老者则在院子里瞎溜达,没事吃口干果。

    教,也是徒弟教。

    方秋潮正跟陆修讲解一些最基础的武道知识:

    “你可知,这大梁江湖,有儒门、剑宗、丹宗等十二正宗,已传承上千年的年光,每一正宗,都有镇宗绝学,也被称为十二大功,我要教给你的锐金十七击脱胎于十二功之一《皇金书》。”

    见陆修被唬的一愣一愣的,方秋潮心中嘲笑,就像人喜欢认出名的祖宗一样,这锐金十七击,是一名被逐出十二正宗的内门弟子所创,虽然来头甚大,但是招式玄妙极难领悟。

    学了没用,才流传甚广。

    这是各大武馆唬人的招牌,无数自以为天才的人希望能从中悟出什么,但最终都失败了。

    不过对付这样没见识的学徒,开头就要扯虎皮,故意将所学的功吹嘘的来头很大,这样才能觉得,让人花银子花的值!

    “锐金十七击,就是招式。”

    陆修赶紧拍马屁,“谨遵师兄教诲。”

    院子里的一些有钱公子哥,都懒得理陆修,就一个送钱的冤大头,妄想狂。

    当然,武馆不可能一直扯皮,自然是先教给你点硬货。

    今天,方秋朝教给陆修一门杻功,为静定杻。

    静定桩动作简单,要一点点转移重心,先让左脚重,再让右脚轻,然后反过来,将重心移到右边,右脚重,左脚轻。

    这个过程,能够较为清晰的体会到每一寸肌肉的出力变化,这就静定杻,这可不是三流功法,而是在各大武馆当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基础杻功。

    桩功是基础。

    陆修摆开姿势,立起静定杻,突然生出了一种奇妙的状态。

    他感应到出力时各种各样的个微妙变化,从而进一步掌控自己的肉身,协调不协调的动作。

    直接入静难度很大,这讲究对身体最细微的掌控和对心灵的把控。

    这可比听息法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他放松姿态,微微动下,不断将重心转移,循环往复。

    身形如同自然流淌的水一般,力至细微处时,更是隐约触及了某种玄妙。

    再度勤以为习,全神贯注,抛却杂念,只求一果。

    不知多久。

    陆修悠悠的睁开双眸。

    忽而。

    意识中,一行小字再度出现。

    【勤以学习,入静内视,静定杻+10】

    【静定杻一重:10/1000(初学乍练)】

    “这静定杻就是跟普通技能不一样呀。”陆修吃惊,这跟听息法相似,但又效果更高,更加深奥。

    杻功,练至深处极难,思虑太重,静不下心,身体亏了,小心思太多,桩功都有可能入不了门。

    想要躲过那一个个杂念,可就艰难。

    所以对于很多师兄弟来说,这其实是个废物功法,很多人练都懒得练。

    所以,这功法并不能暂时给人多强大的战力,只是一点一点给人益处。

    就像喝茶一般,起初微苦,酒喝才能尝得甘甜。

    陆修习得新技能,暗自窃喜,勤以为仙的命格果然发动,这便是他最大的一张。

    但初次静桩很枯燥烦闷,这还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他就感觉浑身疲惫。

    但是,那股暖流,却让他记忆犹新。

    他知道,跟飞叉术和潜泳术某个方面的提升不同,杻功是全身体素质的提升,包括力量,耐力,爆发力,速度等。

    最重要的是,对全身劲力的把控。

    一段时间过后,恢复的陆修就感觉能打之前两三个的自己。

    这是明显感觉到武力值的提升。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加点,没有任何花里胡哨,勤以成仙的天赋就是这么霸道。

    这不应该叫技能,二是功法。

    在一旁教导的方秋潮却没看出什么门道来,他的水平还远远未到那个程度,只是感觉陆修累的满头汗,是挺糊弄玄虚的。

    随后,方秋潮又教给了陆修锐金十七击,以及对于他最为重要的拳法,应虎拳。

    陆修再次汗流浃背。

    方秋潮笑道:“怎么。才练了一次杻功,一次打法和应虎拳,你就累的不行了。”

    陆修开始求饶:“方师兄,我真的不行了,练武真是太累了,其他的师兄师姐都是怎么撑下来的。”

    方秋潮皱眉,缓缓说道:“第一次练,耐力不行,情有可原,但是,你现在身上问题出现的很多,想按你之前的吃法,肯定撑不下来,武师,一年吃上百两的都有,不要不舍得花钱。”

    “像武馆内的许多学员,人家不是没钱,而是三十两的伙食费都看不上,你们是没钱。”

    “太过高深的,别说你听不懂,我也听不懂,你只需要知道,练力即可。”方秋潮解释道,“一力破万法,应虎拳,拳法,主要就是练的一双手,这也是师父的看家本领。”

    “气血才是武师衡量的标准,你的气血雄厚,才能突破到下一个关卡。”

    “练应虎拳,是先要磨一双手,既要磨皮又要炼力,直到打断木桩而无反应,才算磨的初有成效。”

    陆修听到了重要信息,赶紧询问道:“师兄,这拳法的等级境界,又分为几种。”

    方秋潮解释道:“我应虎拳是有几个层次,分为铜银金,青皮,银屑,金斑。简单的讲,就是拳头磨练的硬度层次,你如果能够到青皮的话,你气血就够了。”

    陆修知道自己要练力,于是看向四周,有的师兄在举石锁,有的在挑石担,更有的在舞大刀,拉硬弓。

    整个院子里面,石锁,石担,大刀随处可见。

    方秋潮提醒道:“练力,因人而尽,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练力的时候,务必要配合应虎拳的法门诀窍。”

    “我比较推荐你刚开始练一点小型石锁,因为我们应虎拳主要靠的是手臂以及手的力量,举石锁,练力的同时,能锻炼你的手的握力,大臂的臂力。”

    陆修走了过去,提起了两个较小的石锁,而方秋潮提起了两个大点的石锁,两个石锁舞在手里,极为的灵活,而且舞动的方式特别。

    “这两个石锁加起来的重量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重,你先用这两个小石锁练着。”方秋潮将石锁放下来。

    陆修也开始尝试练锁,方秋潮则在一旁认真的看着。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一本经。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像练虎拳,没有人指导的话,给你一本绝世秘籍也没用。

    至于那些武侠小说,主角就是那种绝世天才。

    而且,一开始练拳,不知深浅,是比较容易受伤的。

    渐渐的,又练了一个时辰,陆修浑身冒汗,上下酸痛无力,还有一种精力透支的感觉。

    用前世的理论来讲,这就是堆积乳酸了。

    习得一项新的拳法,眼前果然有了反应。

    【踏入武馆,下山虎拳,应虎拳+10】

    【应虎拳一重:10/1000(初学乍练)】

    “嗯?”

    陆修一惊,这拳法的经验条竟然足足有1000,跟静定杻一样。

    普通的技能,果然跟武馆的拳法有着质一样的区别。

    看来这武馆真是来对了。

    如果之前他领悟的都是低级的话,那么现在就领悟中级了。

    方秋潮端来一碗药,起名为虎皮汤,就是来配合练拳的特殊汤药。

    只要交了钱的,就能一天喝一碗,如果想要喝更多,那需要另交钱。

    陆修知道自己不能再练了,喝过一碗之后,赶回孙家村,醒来后,竟然发现自己酸痛感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