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晋
繁体版

第六章 所谓比下有余

    当日酉时。

    天色斜曛,日近黄昏。

    “富平!我们到富平了!”

    吕臻正坐在道沿上啃着胡饼,却听见一人高声叫喊。

    随即看见一个穿着短衫、胡子拉碴的魁梧汉子,穿过人群向自己跑来。

    “都尉!”汉子躬身抱拳,说道:“前方再有五里地,就是富平县城了。”

    这个汉子吕臻认得,名叫卫乙,如今三十有二,是个军户①,打过仗,甚至在军中做过伍长。后来因为犯禁,一直押在牢里,直到泥阳被攻破后才趁乱逃了出来。

    卫乙很老实,出城当日主动找到吕臻,坦白了他作为军户、又是在押犯人的情况。

    吕臻敬重他的勇气,不仅没有追究这些,反而安排他领着几个青壮男人,做起了难民的安保、侦查工作。

    毕竟难民的数量不少,光是排成一队就有几百米长,除了吕臻腰间的佩剑,其他人更是连人手一个锄头都达不到的程度。

    如果途中遭遇山贼、胡匪的袭击,那便只有等死了。

    正是如此,吕臻在队伍的前后左右,分别设置了两三个男人充当斥候,这些斥候与队伍保持一里多的距离,负责警戒四周的情况,轮流值换。

    吕臻自己则留在队伍的中间位置,以便能够随时照应。

    而卫乙自然就是队伍前方的哨兵了,难能可贵的是,他今天一直在前方侦查,没有找人替班,为此一整日只喝了一碗粥。

    百姓到卫乙的高声,均如释重负,一时间交头接耳,脸上露出喜悦之色。

    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担心遭到胡匪的洗劫,一路上提心吊胆,此刻到了富平县,终于松了口气。

    “做的很好,找人替你的班,先去歇着吧。”吕臻对卫乙的侦查工作很是认可,心想此人不愧是行伍出身。

    “多谢都尉夸奖,我无甚大碍,等进了富平县城再歇不迟。”

    呦呵,有点东西。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带罪之身,所以想在我这里刷点好感……吕臻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心里有了着落,众人的脚步也不觉加快了不少,直到走出了林子,总算看见官道尽头的城门上,写着“富平”两个大字。

    经过一整个白天的跋涉,吕臻可算盼来了曙光。

    临近城门,能看到城楼上下的许多守军,数量竟然比往日多了几倍。

    “也许是泥阳失守,刺史和太守在此处加派了兵力吧。”吕臻思忖道。

    不等众人多想,就有一队士兵操着长戟②迎了上来,挡住入城的去路。

    “你们是什么人!”为首的兵头喝道。

    难民们纷纷转头看向吕臻,齐刷刷地让出一条路来。

    “我乃建武都尉吕臻,前日奉命击退郝度元部,率泥阳百姓前往长安避难。当下途径富平,因此入城歇息一晚。”吕臻直视兵头,正色道。

    兵头听完,脸上露出狐疑的表情。

    他倒是听说了刺史派人讨伐郝度元一事,但是平叛的部队不是被胡匪击败了吗,怎么又变成打了胜仗的说法?

    兵头又仔细看了看这群人,发现他们都是农民模样,哪有一兵一卒,心中自然是不信的。

    可眼前的年轻人说自己是建武都尉,神色不似说谎,一时拿捏不准。

    这时,兵头身后的一个士卒嘲讽道:“你说你是建武都尉便是了?那我还说我是征西大将军呢!也不瞧瞧你这贱民的打扮,还敢自称都尉。”

    一旁的士兵们闻言,都发出了不屑的讪笑。

    吕臻没有发作,只是冷冷地看向说话的那人。从他的盔甲制式来看,应该是守军里的小副官。

    兵头眉头一皱,偏头轻声骂道:“闭上你的狗嘴,多事的东西!”

    卒子们赶紧收起笑脸。

    又对吕臻说道:“既是都尉,身上可有凭证?”

    吕臻从怀里摸出来一个物件,举在兵头的面前,说道:“不知这个算不算得凭证?”

    兵头定睛一看,只见这是一块精致的铜符,大小不及一掌,形为卧虎,虎脊上铭刻半排文字,依稀可以认出“与雍州”、“甲兵之符”等字样。

    “这是……刺史大人的兵符!”兵头大为吃惊。

    他在雍州领兵多年,当然见过这玩意,只需要一眼,就已确信它不可能是伪造的。

    吕臻不动声色,只是默默收起兵符。

    “卑职陆槐,参见都尉。”陆槐对着吕臻拱手作揖③。

    先前出言顶撞的副官当然也看到了兵符,赶忙跟着陆槐行礼,只是身子哆嗦着,头也不敢抬起来。

    “参见都尉!”剩下那些没有职级的士卒更是恭敬地单膝跪下,一齐喊道。

    小样,我堂堂五品官,虽说比上不足,但比你们还不是绰绰有余……吕臻的嘴角不着痕迹地翘了翘,并不打算追究他们的嘲弄。

    “传富平县长傅康来见我。”吕臻故作冷淡之态,又转身对着泥阳百姓挥手,“入城!”

    ……

    少顷,富平县衙。

    吕臻端坐于县衙正堂的主座,也就是县长的位置,而县长傅康却坐在堂下的次座,至于县丞、县尉等人只有站着的份了。

    很明显,吕臻这是在摆官威,之所以选择在县衙会见傅康,而不是在县长的府邸,也正是这个原因。

    “傅县长,我这么晚来没有打扰到你吧?”吕臻看着不明所以的傅康,言语中满是玩味。

    “哪里哪里,都尉亲临敝县,小官尚且自责没有远迎呢。”傅康努力挤出一副笑脸。

    曾经解系带着吕臻视察各地民情时,傅康可是听解系说过这位年轻人的身份的,如今怎敢怠慢。

    “无妨,城外自是有人迎接。”吕臻摆了摆手,看似随意地说。

    “那便好,那便好……”傅康听不懂话里的意思,只有干笑两声。

    而堂下的陆槐则是听得一脸黑线,他明白吕臻的言下之意,乃是指城门口时,那名没有眼力见的副官。

    回去定要好好掌他的嘴……如果那人没有被吕都尉砍了的话……陆槐忽然很庆幸自己表现得当,没有得罪到吕臻。

    吕臻捧起茶碗,道:“我今日来此,是要傅县长帮我办两件事,还请您不要推辞。”

    傅青一听找自己办事,顿感不妙。

    他猜不到这家伙要提什么条件,只怕自己难以做到,最后不仅没能留个人情,反而得罪了这位都尉。

    不过傅青表面上却笑呵呵地回答:“都尉哪里话,莫说两件,就是二十件、二百件,只要在小官所辖之内,定当不遗余力。”

    “这两件事也不难,自然在你的职责之内……”吕臻颔首道:“其一,与我备下一匹良驹、一辆马车和一个马夫,马匹需喂足粮草,明日早晨我要前往长安。”

    第一件事再好办不过……傅青有些意外,当即对县丞说道:“都尉的吩咐,尔当清楚了?”

    县丞心领神会:“回都尉、县长,卑职清楚,这就去亲自督办。”

    看着县丞离去的背影,吕臻又缓缓说:“这其二嘛……便是希望县长安置好那一百多名泥阳百姓,明日待我出发后,再派一队④卒子护送他们到长安……”

    似乎是觉得缺乏说服力,吕臻又补充道:“我会向刺史表奏你护送流民之功的。”

    傅青站起身,向吕臻拱手道:“此事好说,届时劳烦吕都尉,在刺史大人面前为小官美言几句。”

    “那是自然。”吕臻对傅青投去一个“你懂的”的眼神。

    “陆槐啊……”傅青唤道:“今晚先将泥阳百姓安置在民工署,吃喝我会让下人送去。再点选一队靠谱的士兵,明日护送一事便由你负责了。”

    “卑职定不负所望。”陆槐对着二人作揖,领命而去。

    果然官大一级好办事啊……吕臻满意地点头。

    “都尉击退胡匪,堪称神武。一路上也多有劳顿,小官已让人备下酒菜,还请都尉赏脸。”傅青适宜地拍着马屁。

    “有劳傅县长费心。”吕臻啃了一天的胡饼和鱼干,早就想吃顿好的了。

    “都是小官应该做的。”傅青笑道:“还请都尉移步后堂。”

    酒菜并不丰盛,好在味道不错,又有侍女陪从、胡姬歌舞。

    吕臻一边大吃大喝,一边看着舞女在堂前纵情表演。

    她们都穿着轻纱薄裙,举手投足之间,丰满的沟壑与雪白的大腿若隐若现,教人不免有些燥热。

    可吕臻只是欣赏,没有多余的闲心,吃饱喝足之后,又唤来苟平,将第二天的行程告知给他。

    准备就寝时,他谢绝了傅青提出让胡姬陪寝的好意,仅仅同意让两个年轻婢女来服侍沐浴。

    入夜后,便在县衙客院沉沉睡去。

    作者注:

    ①军户:世兵制下的产物,这是一种强制部分乡民世代当兵的制度。魏晋为了填补兵源空缺,规定在军者终身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其家编入军户或士家,脱离民籍,世袭为兵,非有特殊功勋者不得更籍。

    ②戟:长兵,是戈和矛的结合,规格多样,兼具勾斫和穿刺的双重功能。是秦汉、魏晋士兵的常用武器(普通长戟制式简单,区别于将帅所用的青龙戟与方天戟)。

    ③揖:即揖礼,也称抱拳、拱手,是见面礼的一种,行礼时,双手合于胸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礼节比拜礼轻,可作为军礼。

    ④队:即五十人。古代军中,五人为伍,十伍为队,十队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