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2004
繁体版

第十章 杂志社来人

    繁城中学门口。

    张主编拿着一个信封看着稍显陈旧的校门有些不敢确定问道:“就是这里吧~”

    前段时间,《乡愁》的部分书稿,竟引得大主编关注和看重,认定这本书的水准,并不比市面上吹捧的那些流行小说差,是一部拥有很高水准的文学作品。

    为了将这部小说的版权拿下,并和这位‘新锐’作家签约,他们乘飞机、又搭火车,辗转来到地址所在的地方。

    原以为这个县城会很繁华,找信上的地址会很难,没想到出站到这里也就十分钟的路程。

    “您好,我想问下,学校一八五班,有个叫苏阳的老师吗?”来到门卫室,张主编拿着信封看着看门大爷问道。

    “苏阳?没有,我们学校没有姓苏的老师~”门卫室大爷拿着信封看了看随后摇头说道。

    “那地址是这里吗?”张主编有些不甘心继续问道。

    “地址是这里,可我们学校确实没姓苏的老师,你们是不是找的是学生?”门卫室内喝茶的安保主任郑向明听到动静,从室内走了出来,看着穿着考究的两人,问明来意后,又拿过信件仔细看了看继续问道。

    “学生?”两人相互对视,拥有如此老辣的笔力,可能是一个中学生吗?

    “是这样,我之前听说,我们学校高二班的同学,在杂志社写稿赚了不少稿费,只是我并不知道这个学生的具体名字和班级~”郑向明看着两人继续说道。

    “学生?那您能帮我们通知一下这个学生吗?我们是魔都‘萌动’出版社的,这是我们的工作证,我们这次过来是专门来找苏阳同学谈合作事宜的。”张主编连忙说道。

    “这个事我们做不了主,希望您能理解,毕竟,倘若真出了事,我们学校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您好,我们大老远过来,辗转好几个地方才找到这里,不知能不能帮我们能不能约见一下校领导?”

    “我可以为你们通知一下陈校长,他见不见你,具体什么章程,这我就不知道了。”郑向明很是谨慎继续说着。

    “那可以,麻烦您了~”张主编连忙感谢道。

    “没事,外面冷,你们到里面坐,稍等一会,我现在就给校长办公室打电话,不知道你们这次老远过来是?”

    “好的,麻烦您了,是这样,前段时间苏阳同学给我们出版社寄了一篇长篇小说的开篇,我们杂志社觉得文学价值很高,这次过来就是谈连载和出版事宜的。”

    说着的同时,还和同事相互对视,高二、天才作家,这得多大的楦头,稍稍运作,他们杂志还不得卖爆了?

    原本多地辗转满腹牢骚和委屈他们,此刻,顿时变得激动了起来。

    校长找我?

    上课的苏阳,看到班主任老魏有些疑惑。

    “老魏~老班,校长找我什么事?”苏阳有些忐忑问道。

    这段时间,他可是一直乖乖的,啥事也没做,倒也不怕校长找他麻烦,难道是自己谈对象?

    应该不可能吧~

    陈校长日理万机,还因这点小事找他?

    “你最近没出去包夜吧?”班主任魏老头压低声音问道。

    “没有,最近忙着复习,很长时间没去网吧了,再说了,有那会时间,我还不如多写点稿子呢~”

    魏老头嘴角抽了抽,这臭小子,掉进钱眼里了~

    “陈校长刚才给我打电话,让我带你过去,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魏老头点了点头,只要不是坏事就好。

    “噢,那就应该没啥事,他问你模棱两可的事,你就说不知道,也别承认~”

    “哦~”

    “魏老师,坐,这是‘萌芽’杂志社的张主编和周主编,他们这次从魔都过来,主要看上了苏阳同学写的《乡愁》小说,这次远道而来是和他谈合作的~”陈校长看到魏老头和苏阳直接从两位主编身边站起来简单说了一下事情经过。

    “苏阳同学,你对出版的事了解的多吗?”校长强装淡定。

    此刻,他的脑子还有些懵,他们学校怎么就莫名其妙得出了一位少年新锐天才作家。

    天上掉下了林妹妹?

    这也太好了吧。

    “陈校长,这方面我也不是很懂~”

    苏阳也没想到,杂志社的人会大老远从魔都赶过来,更没想到,人家竟和他谈出版的事。

    幸福来的也太突然了。

    “你是苏阳?作家‘半斤烧锅’?”两人看向苏阳尽管心里早已有所准备,但看到苏阳稚嫩的脸颊,依旧不敢相信。

    文笔如此老道、出彩的‘半斤烧锅’还这么年轻。

    尤其,这笔名也太具有迷惑性了。

    刚开始,他们还有人猜测,苏阳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没想到,反转这么大~

    “你怎么会起这么一个笔名?”周主编饶有兴趣问道。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觉得挺接地气的~”苏阳看着校长和班主任,将到嘴装杯跑火车的骚话又咽了下去。

    “你写《乡愁》的初衷是什么?当时,又是什么心态?”张主编带着审视的眼神看着苏阳。

    《乡愁》写的是游子浪荡半生最终归乡的故事,感情细腻、复杂,没有一定的阅历和笔力,根本写不出这样生动的文字。

    老大仅仅看了三万字,就迫不及待得让他们过来,显然是非常看好这本书。

    甚至,他们还一度怀疑所谓的‘半斤烧锅’,可能是不是某位大佬的新马甲。

    “我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大半辈子都在村里种田,此前,自己不懂事,上高一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前段时间,觉得自己这般颓废,对不起父母对自己的殷切希望,于是,在补习学业的同时,想着能不能用课余时间写些文章,一来赚点钱,减轻家里负担,其次,想着经济稍微能宽裕些,请个家教,给自己补补课,提高一下学习水平~”苏阳直接实话实说道。

    “《乡愁》你是怎么构思的?”张主编瞥了一眼打开录音笔的老周继续问道

    “《乡愁》的构思其实已经有好几年了,我所在的村子很小,没有初中、高中,上初中时,我就开始住校,因为不会骑自行车,每周放假、上学都会步行五公里的山路,春夏秋冬,周周如此、月月如此,期间便萌发了《乡愁》灵感。”

    “当时笔力不够,一直没有动笔,前段时间,我回家,路上辗转,有感而发,才最终有了这个游子归乡的故事,我写的初稿还在教室里~”苏阳继续说道。

    “那我们可以看看吗?”一旁的老周连忙问道。

    苏阳看向陈校长。

    陈校长点了点头说道:“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