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塔时代
繁体版

第十五章 追查太阴,道士三问

    地下室里多了几盏油灯,多了两个风闻使,多了一些浓郁的中草药味道。

    张三郎和另外两个风闻使整理着两位巡游使需要的卷宗,不时抬头,目光交接,都能看出对方眼神里的兴奋和激动。

    两位巡游使同时追查一件事情,这是有大案发生啊!

    有大案,那就意味着上面能拨下来大量资金。

    如果案子完成了,还会有赏赐的金银财宝。

    最主要的是可以上升评价,到达一定程度后,可以调去更好的地方生活,或者直接转入衙门里当官吏,换一个更体面的表面身份过日子。

    “他奶奶的,这些字它认识我,爷爷我不认识他。”单辉气恼地拍了下桌子,喊道:“那个谁,张三郎是吧?你是风闻使,一定认字。给我念念这些卷宗。看得我脑壳疼。”

    秦地抬眼蔑视,冷笑一声,继续埋头查阅卷宗。

    张三郎拿起卷宗,念道:“天德七年,夏。京城现一道人,自言修习太阴炼形,可羽化登仙,欲献皇帝,天师言之邪道,唤雷霆诛杀。”

    “天德七年,冬。慈恩寺主持普静禅师坐化,坐化前在身边地砖上用大力金刚指刻下太阴炼形法残篇。”

    “天德八年,春。魔教飞絮法王肌肉灰烂,血脉沉散,死于宅鸡山,留下一卷太阴炼形法。”

    “天德八年,夏。福威镖局林世威修炼太阴炼形法走火入魔……”

    一连念了几条信息后,单辉叫住张三郎,惊疑道:“太阴炼形法居然从天德八年就开始出现了,今年是天德二十三年,十五年的时间里,上头居然任由太阴邪法传播,都是吃干饭的吗?”

    张三郎尴尬笑着,涉及到上级领导,他可不敢胡说。

    秦地拍了拍桌子,吸引单辉的注意力,说道:“上头的事你就别瞎操心了,一个小小的铜牌巡游使,当自己是金牌呢?你要查东西我找到了。”

    把卷宗丢给单辉,秦地说道:“溺水尸鬼从不会离开水太久,越过城墙潜入城里的行为,更是从未听闻。”

    “你刚刚说那尸鬼能借助月华之力修复躯体,猜测它应该生前修炼过太阴邪法,这点应该没错。”

    “天德十二年、天德十四年、天德十五年、天德二十年,曾经在其他州出现过类似的妖魔,明明已经身形溃烂,尸骸腐朽,却能自由行动,吞吐月华。经过证实,这些人全都是因修炼太阴邪法而死。”

    “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秦地目光犀利起来,沉声道:“会袭击同样修炼太阴邪法的人。”

    单辉怔了一怔,说道:“昨夜死了一个农夫,不像是有功夫在身的人。”

    “不是他。”秦地指着另一份卷宗,笃定道:“这是赵家父子的卷宗,我已经看完了,梅花县花岭村人,三代务农,缴税服役的经历一应俱全,没什么可疑的。”

    “但这个赵文武……”

    秦地阴惨惨笑了笑,“自称是行商,却没有查到一点过去的信息,很是可疑啊!”

    单辉眼睛瞪得老大,恨不得给秦地阴沉的脸上来上一拳,但最终吐出一口浊气,骂道:“遇到你真他奶奶的晦气!”

    ……

    翌日,天刚蒙蒙亮,赵文武就收拾完毕,背上行囊,往上一观走。

    昨天白天一觉睡了过去,浪费许多时间,他是深感可惜和自责,所以今天早起,想要多出一些时间来活动。

    行囊沉甸甸的,一百六十两白银尽在其中,背着实在是有些分量。

    璐州城的居民似乎起的不早,街上冷冷清清没几个人,墙角下蜷缩着肢体残缺又干瘦的乞儿,身前摆着破碗,麻木地盯着地面。

    赵文武注视片刻,数次把手伸向行囊,最终还是装作视而不见,大步走过。

    暗处,两个痞子收回目光,啃着香喷喷的包子,骂道:“废物玩意儿,也不知道说几个吉利话讨点钱,活该街边冻一晚上。”

    上一观,听闻赵文武的来意,道童一路引着来到后院一座凉亭外,见到里面正有一位老道士盘膝打坐,吐纳呼吸。

    老道士一呼气,一道白蒙蒙的雾气从口中吐出,飞出一米远的距离,一吸气,雾气又半空扭转,好似活物,飞入口中。

    这样一呼一吸,往复不止,带着莫名的韵律,赵文武不知不觉看得入迷,浑然忘我。

    良久,老道士收功,冲着赵文武和煦笑道:“想拜师修行?”

    赵文武这才从刚才的呼吸韵律中脱出,忙不迭点头。

    老道士又说道:“入道修行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你只需要遵从本心,回答贫道三个问题即可。”

    “道长请问。”

    老道士轻声道:“汝为何想要修行?”

    我只想转职而已。

    赵文武差点脱口而出,但对上老道士平和的目光,话却没有说出口,而是回想起创业失败,负债累累时凄惨模样。

    那时……

    “为了活得更好。”

    文士也好、沙弥也罢,包括眼前的道童,这些超凡职业,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份职业,一份谋生的手段。

    只要能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只要从事的职业合乎法律,合乎道德,干什么不都一样么。

    老道士捋着胡须,缓缓点头,问出第二个问题:“汝认为修行之事,是逆天而行,还是顺天而行?”

    赵文武沉思片刻,回答:“有时顺,有时逆,看情况。”

    老道士静静地看着他,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

    赵文武迟疑道:“总体来说,是逆的。”

    长生不老,位列仙班,不在三界内,不入五行中,得逍遥大自在,修行人追求的这些东西,本就违背天地规律。

    生老病死,盛衰兴废,才是自然规律。

    老道士最后问道:“汝可愿逆?”

    如果我真的是十八岁,那我一定毫不犹豫的点头,甚至能高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惜,我已经三十岁了。

    信奉的是“大命在天,小命在我。”

    赵文武摇头。

    老道士面露遗憾,但还是笑道:“居士有君子之心,书院那些人把珍珠当泥丸,真是可惜。”

    这便是面试没通过,给的客气话了。

    赵文武心中澄澈,一点也不后悔,拱拱手,准备原路返回,却见一道士飞纵而来,高呼道:“徒儿且慢!为师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