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繁体版

第188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唐代的灞桥,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处于长安城通往潼关路、蒲津关路、蓝田关路的要冲,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灞桥本来只是长安城外灞水上一座“普通”的桥梁。

    桥本身很普通,但它却是多条驿道的必经之路,又因为是官员出入长安,迎来送往的“打卡点”。

    所以“灞桥”二字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句中的频率非常高,全唐诗中有133首提到过灞桥,种种因素,让这里显得很是不凡。

    官府在灞桥设有驿站,不仅为来往官员提供住宿服务,同时也为囤积在这里的军队提供必要的补给。

    此刻尚未过午时,灞桥驿附近便有不少旅客聚集,所有人惊疑不定的看着长安城内某处燃起的狼烟,一个个都吓得说不出话来。

    狼烟起,必有难,这是铁律。

    狼烟并非是随便烧什么就可以用的,它的材料和配方都是独一无二的,燃起的浓烟,也是独一无二并且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的。

    长安城内起狼烟,这是多少年没有见过类似的场景了啊!

    “长安这是出了什么事呢?”

    右金吾卫中郎将裴旻,站在临时大营中搭建起来的一个箭楼上,远眺长安方向的狼烟。

    初步判断,应该是位于皇城附近!甚至离兴庆宫不远!

    他一边看一边喃喃自语,心已经沉到谷底了。

    让南衙禁军全部都待在长安城外,本身就是一道极为怪异的圣旨。如果再考虑到如今南衙禁军的尴尬地位,就更是如此了。

    和后世大部分人所估计的不同,长安的南衙禁军十六卫中,除了“左右金吾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是有固定编制的以外。

    其他十卫,是没有固定编制的,或者说得简单粗暴点,叫“任意编制”。

    说它有它就有,说没有就没有,具体多大规模,只看长安周边各地军府能不能交出府兵到长安来“番上”。

    有点类似方重勇前世以色列国防军的预备役制度。南衙里头挂个牌子,有兵来长安番上了就往里面塞人,加个行军总管就是一支军队然后拉出去打仗,仅此而已。

    至于军队的装备、补给这些,那都不是南衙操心的事情,得归兵部管理。

    唐代前期,这十卫里头,一卫一万人不算多,经常打出唐国边境,参与外线作战,乃是一等一的精锐;中后期府兵制破坏以后,一卫一百人也未必凑得齐。有时候整个仪仗队,都要招募市井街头的地痞流氓凑数。

    很遗憾的是,如今这十卫,就是后面那种情况,基本上已经成了“纸面数据”,不作为固定军队存在了。

    这是唐初便定下来的制度,也是“关中府兵精锐即南衙十卫”的传统;原本的制度设计是不错的,但成也府兵败也府兵,府兵制解体了,南衙禁军自然也只保留最基本的存在,也就是俗称中的“南衙六军”。

    比起被限制在宫城(非皇城)内的监门卫,规模小又不受基哥待见的千牛卫,金吾卫的编制是最大的,活动范围是最广的,也是南衙禁军当中烂得最慢的。

    对此,裴旻心知肚明,自己责任重大!

    这次长安起狼烟,看上去好像有很多人可以一起顶锅,但如果真的出事了,他和那位新上任不久的左金吾卫中郎将王思敬,绝对是最先倒霉的一批人!

    “裴将军,京兆府尹郑叔清求见,就在营门外。”

    亲兵凑过来小声禀告道。

    “郑叔清?”

    裴旻一愣,心中暗暗疑惑:这个节骨眼,京兆府尹跑军营来做什么?

    作为一个在军中厮混了几十年的老丘八,他对于金吾卫的职权,可是非常熟悉的。京兆府衙门,对于南衙禁军的管辖,很多情况下都是理论上的,发布的命令就是一纸空文。

    但是,对于专门负责长安外城治安的金吾卫来说,却不是这样。郑叔清的话,南衙禁军其他统领不听没多大事;然而左右金吾卫中郎将,却是不能不当回事。

    “你觉得郑叔清其人如何?”

    裴旻小声询问身旁的亲兵道。

    “回将军,坊间讥讽说:郑府尹逢人便叫干阿爷。

    应该……不是什么好人吧。”

    这位亲兵用朴实的语言告诉了裴旻,他印象中的郑叔清是怎样的。

    “明白了。”

    裴旻微微点头,看来民间对郑叔清的印象,跟自己的想法高度雷同。

    于是他叫上了左金吾卫中郎将王思敬,又将监门卫的两个将军一起叫上,四人一同去见郑叔清。至于千牛卫,裴旻知道李隆基对其厌恶防范甚深,所以干脆就没喊千牛卫的人过来。

    “你不是张光晟么?”

    一行人刚刚到营门外,他们就看到郑叔清身边站了个魁梧的汉子。裴旻一眼就认出来,这位就是曾经在金吾卫中任职过的张光晟。

    “诸位将军,现在长安城内有人叛乱,狼烟都点起来了,圣人十分危险。现在,诸位随某一同入城勤王吧!”

    郑叔清对裴旻等人说道。

    “郑府尹,圣旨上说,不许我等入城。现在听你一面之词,就带兵入长安,这不妥吧?”

    裴旻面色平静的拒绝道,其他几个中郎将,也跟着一起附和了几句,显然是没把郑叔清放在眼里。

    万一是有人点狼烟点着玩呢?

    “诸位,现在圣人确实非常危险,忠王作乱,正要控制长安城。去晚了,圣人就危险了。”

    见郑叔清说话根本就没人搭理,张光晟连忙叉手行礼说道。

    “有圣旨没有,我们只要看圣旨。”

    王思敬一副文人打扮,但说话却更直接,一点缝隙都不留。

    此刻,他们都是在大唐长安讨生活的打工人,该躺平时就躺平,该摸鱼时就摸鱼!

    多余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诸位将军,事急从权,本官这里怎么可能有圣旨呢?本官也不知道忠王会谋反啊!”

    郑叔清焦急的辩解道。

    “京兆府虽然有调动南衙军队的权力,但权限不会比圣人给的圣旨更大。

    圣人已经说了,让我们待在这里不动。

    现在郑府尹又要我们跟伱一起入城勤王,这实在是有些不合规矩。

    若是出了事,哪怕将你郑府尹一家都砍了,也不够填这个大坑的。

    所以,我们只能说抱歉了,圣人的圣旨为大。别说是你了,就算是忠王什么的,来这里调兵,我们同样是这个回答。

    没有圣旨,我们就不动!”

    裴旻义正言辞的说道。

    郑叔清看了看,发现两位监门卫的将军似乎有所动摇,并不像裴旻那样坚决。于是他转过头对二人说道:“监门卫职责重大,现在你们带着监门卫的人返回皇城、大明宫等地驻守,没有问题吧?”

    二人对视一眼,随即摇了摇头。

    要是换个人,说不定他们真就听了。可是现在说话的人,那是在京兆府当了四年府尹的郑叔清啊!

    这家伙毫无节操,脊梁骨比汤饼还软,谁知道对方是不是受了某人的指使,把大家都往大坑里带呢?

    说不定圣人压根就没出什么事情呢?

    “本官跟你们说,如果真出了大事,你们百死莫辞!你们要是不去,本官现在就回衙门,召集京兆府的人去救驾!”

    郑叔清急红眼了,口不择言的叫嚣道。

    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听劝呢!

    “郑叔清,本将军不是吓大的。南衙禁军屯扎于灞桥,这是圣人亲自下的旨意,你什么身份,竟然抗旨?”

    王思敬上前一步,与郑叔清面对面,吹胡子瞪眼,就是不让步!

    在一旁看情况的裴旻,一副若有所思却不吭声的模样。他听闻王思敬跟忠王有些关系,此人又是刚刚上任左金吾卫担任金吾卫中郎将。

    现在他冲得这么靠前,是不是想“反向勤王”?不是勤王圣人,而是想勤王忠王李亨?

    裴旻决定看看情况再说。

    王思敬这话一出,现场气氛顿时凝固住了。正在这时,远处有两人骑着马飞奔而来。营门守卫顿时都举起弓弩瞄准他们,只听主官下令便将那两人射成刺猬。

    见状裴旻连忙对他们摆了摆手,示意营门守卫不要紧张。现在这样的情况,不可能有人单枪匹马闯大营闹事的!

    等那两人靠近后翻身下马,众人才看清他们的样貌。

    其中一人身披红色大氅,看上去气势逼人,不怒自威。此人正是方重勇的老爹,岭南经略使方有德。另外一人似乎是护卫,身材极为魁梧,看上去就是孔武有力之辈。

    两人都未披甲。

    “长安城内有狼烟,南衙禁军,何故在此驻足不前?”

    一见面,方有德劈头盖脸的就询问站在最前面的王思敬询问道。

    “圣人命我等在此等候,不得入城。”

    王思敬有些心虚的说道。

    其实对于南衙六军来说,此时进不进城虽然要两说,但最起码派些斥候到狼烟燃起的地方去看看,这是没什么问题的吧?

    结果这些人就是“机械的”执行条令,本着“不做不错”的心思在城外摸鱼。

    用一句“其心可诛”来形容,也不算过分了。

    当然了,基哥对南衙禁军本身就不好,又是在不断砍编制。他能做初一,当然不能怪南衙禁军做十五了。

    “你怎么在这里?”

    方有德扭过头看着郑叔清,语气不善的问道。

    “忠王谋反,圣人现在很危险。某以京兆府府尹调兵入城平叛,他们几个不听号令。”

    郑叔清一脸无奈说道,企图将方有德当做救命稻草。

    “忠王怎么会谋反呢?”

    方有德疑惑问道,一脸不可思议。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事实就是这样,这又不是什么很难查清的事情!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调兵入城平叛!”

    郑叔清气急败坏的抱怨道,看得一旁的张光晟直摇头。

    这位郑府尹,在书房里商议大事没问题,真要他执行,实在是漏洞太多,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典型!

    “是这样么?刚才郑府尹是这么说的么?”

    方有德看着王思敬问道。

    “对,确实是这样。但昨日圣旨就是让我们在城外,郑叔清没有圣旨,我们怎么能入城?”

    王思敬理直气壮的怼了一句,随即,他发现自己根本不认识面前之人,顿时大怒道:“你是什么人,我乃是左金吾卫中郎将王思敬,你凭什么对我问话?”

    “我乃岭南经略使方有德,奉命回京述职,途经此地而已。”

    方有德面色冷淡的说道。

    “噢,这样啊,那就不关你的事了,请速速离开这里。”

    王思敬一脸不耐烦的说道。

    他当然知道方有德是谁,但现在,王思敬有自己的苦衷。

    忠王的吩咐,他一刻都不敢忘,只要能拖住南衙禁军返回长安,就是大功一件。眼看事情就要办成了,怎么能让人破坏成果呢!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今长安已经起狼烟了,圣人此前并不能预料到现在的情况,可能被困又无法下圣旨。

    带兵去起狼烟的地方执勤,看看情况,这是南衙禁军的职责。

    尔等这是要逃避责任么?”

    方有德面色不善的反问道,不动声色对身旁那位壮汉使了个眼色。

    “某说不行,除非你有圣旨,否则南衙诸军,绝不会进长安。

    无诏书带兵入长安,就是谋反!”

    王思敬一板一眼的说道,寸步不让。

    噗嗤!

    王思敬的人头瞬间飞上天,随后如皮球一般滚到旁边!

    方有德身边那位壮汉,猝然发难,直接势大力沉的一刀,将王思敬斩首。喷涌而出的鲜血,溅射了方有德一身!

    裴旻等三人都看呆了,一言不合就杀大将,你踏马才是真要谋反啊!

    “现在,某就要带南衙禁军,去长安勤王,救圣人!

    法令什么的,某不管了,某就是要报圣人的知遇之恩。君恩大于法令,当今的圣人,就只有一个!

    你们有谁愿意跟某一起进城的?

    你们的官位是圣人给的,你们的部曲是圣人的部曲,而不是哪个反王的部曲!

    你们更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懒和尚!

    既然圣人有难,那现在就是对圣人尽忠的时候。你们,到底是跟我走,还是不跟!

    事后有什么责任,都推到我方某人身上就行了!但是现在,你们只要说,去,还是不去!

    扪心自问,你们还有没有忠诚!

    对圣人的忠诚!你们有还是没有!”

    方有德拔出佩剑,冷冰冰的指着裴旻,用另外一只手拍着自己的胸脯,对众人怒吼道。

    “我等愿听方节帅调度!”

    人的名树的影,如果说郑叔清是个声名狼藉的狗官,那方有德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唐柱石,威震边疆,同时还是李隆基潜龙时的旧臣。

    不仅智勇双全,而且忠不可言。

    跟着方有德,当然比跟着郑叔清这狗官要强多了!

    “很好,那某现在便暂代左金吾卫中郎将,直接指挥左金吾卫。

    郑府尹,把调令拿出来吧。”

    方有德十分轻蔑的看了郑叔清一眼,伸出手说道。

    “好好好,麻烦了。”

    郑叔清赶忙将怀中早已写好的京兆府政令递给方有德。

    “都看到了吧,事急从权,有京兆府调令在此,我等入城不是兵变,而是勤王。

    要是出了事,将来先砍我方有德,再砍这位郑府尹,不关诸位的事情。

    现在就去传令吧!”

    方有德大手一挥,裴旻等人便直接回军营,召集众将准备开拔,返回长安。

    “方节帅,真是好久不见啦。”

    郑叔清搓搓手,一脸尴尬的寒暄道。

    “行了行了,等会跟着大军一起,某不想跟你多废话。”

    方有德不耐烦的摇摇头,随即转过身,对身边那位年轻的魁梧亲随说道:“何昌期,等会你打头阵杀敌,某会向圣人建言给你封官的。”

    “好嘞方节帅,等会您就看某的好了。不过是群谋反的杂碎罢了。”

    这位叫何昌期的年轻壮汉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捏了捏拳头,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