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悟今
繁体版

秦汉篇二十一 张汤

    张汤,一代酷吏,传奇人物,小人物的逆袭之路。

    西汉杜县人,留侯张良的同宗远亲,(没啥用,关系太远,受不了多少照顾)不过他爹倒是个公务员(长安丞),因此在他父亲死后,他当上了长安城的小吏。(好歹也算铁饭碗吧)

    这人天生就是断案的料,年少时“张汤审鼠”事件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他小时候因为老鼠盗肉,而遭到父亲责打,张汤对于这件事做出的反应是:挖坑寻找偷肉的老鼠并用剩下的肉作为证据,接着对老鼠进行起诉和严刑拷问,并在拷问的过程中将审理的具体细节和最终的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结果按照对应法律进行处罚—磔刑。(将老鼠大卸八块)由此可见人家很早就在酷吏的道路上展露才华了。(视文辞如老狱吏)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张汤是懂这个道理的,因此他后面就老老实实地在长安做小吏。(也算专业对口了)

    不过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张汤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当时的田胜深陷监狱,张汤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向田胜示好。(汤倾身事之)

    俗话说得好,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张汤的一时豪赌迎来了丰厚的回报。

    首先,仕途就此通畅了,在田胜田蚡的帮助下,一步步晋升,更是在田蚡做丞相时担任丞相长史。

    其次,张汤也擅长做人,豪赌田胜、并维持好与田家(景帝王后的娘家人)的关系也是很难得的。

    另外,张汤左右逢源的本领也很强,在官场中,纯粹的愣头青是走不远的,面对不同政见的人(赵禹,清廉而特立独行)也能做到相谈甚欢;面对作为同行的酷吏,(宁成)也能得到对方的赏识;在当上廷尉后,更是喜好天下宾客,对宾客、故人、上司都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善尽美。可以说,人家的成功不是偶然,这是人家的软实力。

    当然,想真正在中央混下去就得向皇帝展现自己的价值。

    作为酷吏的张汤要开始表演了。陈皇后狱蛊之案,对于此案,张汤严格按照法律,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官吏平民,一律依法办事。(汉武帝要清算陈皇后,张汤就是干脏活的刀)

    当然,张汤干活很漂亮,(上以为能)有功必奖。因此,张汤升任太史大夫。

    所以啊,咱们没银子没路子,靠的就是机会,机会来了抓住了,咱们就能翻身—《绣春刀》

    张汤到目前为止,一路升迁都是他自己抓准时机的结果。单纯坚持非黑即白的二次元思维是不对的。张汤没飘,他知道自己的权力来源在哪里,因此对于汉武帝,他极尽讨好+展现价值,来继续获得皇帝的恩宠。

    当然,张汤做人能力也很强,换言之,他懂得怎么讨好人,吃不过这次的目标是汉武帝。

    因为汉武帝推崇儒学学说,在判案中张汤多引用儒家学说来附会,甚至直接用儒家经典来作为审理案件的标准。当然,对于某些疑难案件,直接按照刘彻同志的指导意见进行审理,刘彻同志的意见决定了是张汤同志怎么去处理案件,对于刘彻同志的批评,张汤同志认错态度积极,顺便吹捧刘彻同志的贤明。(例如,汉武帝想严办某案件,张汤就把案件交给手下的酷吏,如果皇帝想宽办,张汤就把案件交给办事比较平和的人去处理)

    皇帝讨厌地方豪强宗族横行霸道,行不法之事,于是张汤在处理豪强是豪不手软,坚决秉持“坦白从严,抗拒从严”的办案态度进行处理。

    总之一句话,领导让干嘛就干嘛,领导说往东他决不往西,你说就这种下属,换你是领导,你会不会提拔呢?

    当然人家也有真本事,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替领导背锅干脏活儿。因此在“三王谋反案”中,他不需要汉武帝的提醒,自觉审案从严,依法严惩与此案有关联者。(坐死者数万人)

    皇帝打仗没钱了,为了搞钱,张汤等人提出了三项措施:“货币改革”、“盐铁官营”、“告缗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在此不加赘述,他主要就是严格执法抄家的)

    张汤在其中主要就是为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积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汉武帝的各项制度改革得以落实。

    张汤背锅的结果就是:汤尝病,上自至舍视,(请病假领导来家里探望)甚至在朝上提意见,皇帝也常常忘记吃饭的时间,丞相也成了摆设,由此可见,张汤当时的权势之盛。

    当时,人牛了后自然有人看不惯,世上从来不缺嫉贤妒能之辈。当时,张汤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说表里不一。在孝文帝陵园里殉葬的钱币被盗后,当时丞相庄青翟和张汤约好一同去到汉武帝请罪。结果张汤背约,庄青翟被查办,执行者就是张汤,为此,张汤得罪了丞相庄青翟。加上还有作为丞相属官的三长史朱买通、边通和王朝与张汤不合,因此几人因为共同的敌人达成统一战线。(这三个长史搞他就是因为张汤起点低,但是升迁快,嫉妒心作祟)

    结果嘛,汉武帝并没有明察秋毫,误听谗言,给张汤送监狱了,然后派人还辩论不过他,结果汉武帝生气了,派他的朋友传达旨意—劝他认罪,结果在无奈之下,以死明志。

    这个人虽然是酷吏,但是不耽误人家为官清廉。在抄家时,仅有500金。(工资)

    但是这个人屡遭后人诟病,实在是有点冤枉,媚上也好,搞关系也好,都是为了生存,生存问题解决了,才好办实事啊,如果办实事的天天被黑,那摆烂就是常态了,毕竟不做就不会犯错。

    这就是张汤,一个清廉而办实事的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