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带你去飞翔
繁体版

24

    两三人穿越千山万水,终于来到了江苏无锡。

    李纲父子与张三步入府内,欢声笑语随即响起,如同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李纲的兄弟李维、李经、李纶早已闻讯而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仿佛春天的阳光洒满大地。

    “大哥,你终于回来了!”李维走上前来,拍了拍李纲的肩膀,眼中满是欣喜。

    “是啊,一年多年未见,大哥风采依旧。”李经也笑着附和道。

    李纶则拉过张三,好奇地打量着他:“这位便是张三兄弟吧?听大哥提起多次,今日终于得见。”

    张三拱手行礼,谦逊地回应:“在下张三,见过各位兄长。”

    此时,李纲的表姐表妹们也围了上来,她们叽叽喳喳地询问着张三的来历和故事,对这个新加入的家族成员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李纲笑着向众人介绍张三:“这便是张三兄弟,他性情豪爽,为人仗义。此次与我们一同历经艰险,父亲已经将他认为义子,从今往后,他便是我们李家的一份子。”

    众人闻言,纷纷向张三表示欢迎,张三也一一回礼,脸上露出谦逊而温暖的笑容。

    就在这时,李纲的外公拄着拐杖缓缓走来。他虽然年岁已高,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他望着李纲父子与张三,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李家又添新丁,真是喜事连连啊!”

    李夔连忙上前行礼:“岳父大人,小婿回来了。”

    李纲也向外公行礼,并解释道:“外公,这便是张三兄弟。他为人仗义,与我们一同经历了许多风雨。父亲已经将他认为义子,以后他便是我们李家的一员了。”

    外公点了点头,赞许地看着张三:“好,好。我看这小伙子气度不凡,定是个有出息的人。李家有你这样的新丁,真是兴旺有望啊!”

    张三闻言,心中感激不已。他深知自己能够融入这个家族,是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事情。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李家的繁荣兴盛贡献一份力量。

    就在这时,李纲的母亲被家人扶着走了进来。她看起来病重憔悴,但眼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母亲,您怎么出来了?”李纲领赶紧上前扶住母亲。

    母亲微微一笑,目光落在张三身上:“这就是你带回来的朋友吗?”

    “是的,母亲。”李纲领点了点头。

    张三走上前,恭敬地向母亲行礼:“母亲大人在上,张三给母亲行礼了。”

    母亲仔细地打量着张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你怎么有耳洞呀!。”

    张三心中一紧,李纲忙上前解释:“母亲,五弟小时经常生病,他的生母就将他当做女儿来养。”

    李纲仗义!张婉儿心中为他点赞。她没有想到自己女子的身份差点竟被这位病重的母亲察觉到了。

    李纲母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拉着张三的手,感慨道:“好孩子,你能成为我们李家的一份子,真是太好了。我虽病重,但看到你们兄弟和睦,心中也甚感欣慰。”

    张三紧紧握住李纲母亲的手,坚定地说道:“娘,您放心,我会一直陪伴在大哥身边,照顾您,直到您康复。”

    李纲母亲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看着张三和李纲,眼中满是感激与欣慰。她知道,有全家人在身边,她的病痛也会减轻许多。

    众人围坐在母亲床边,李纲与张三轮流讲述着旅途中的见闻和趣事,逗得母亲开怀大笑。李纲的母亲虽然身体抱恙,但在这一刻,她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张婉儿被单独安排在了李纲隔壁的一间屋子。

    院落虽然不大,但布局精致,青石铺就的小径两旁,绿植葱茏,花香四溢。张三被安排在李纲的隔壁,房间宽敞明亮,古木家具散发着淡淡的檀香,窗外是一片翠绿的竹林,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宛如天籁之音。

    李纲见张三有些拘谨,便主动上前打招呼:“五弟,如果不习惯,我们住一间也无妨。”

    张三闻言,心中一暖,忙摆手笑道:“大哥客气了,这房间已经很好了,多谢大哥关心。”

    李纲见状,哈哈一笑,拍了拍张三的肩膀道:“好,既然五弟如此说,那便罢了。若是有何需要,尽管来找我。”

    张三点头应允,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初来乍到,本以为会有些不适应,没想到会遇到这家人如此热情豪爽的接待。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辜负李纲的这份情谊。

    当晚,张三躺在柔软的床铺上,思绪万千。他回想起自己自从穿越而来,处处得到李纲无微不至的照顾,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明白,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他能够立足,全赖李纲的提携和帮助。

    次日清晨,张三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来到院中。只见李纲已经在那里练剑了,剑光闪烁,气势如虹。张三看得津津有味,心中对李纲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练剑结束后,李纲见张三站在一旁,便收起长剑,笑道:“五弟,你也想学剑吗?”

    张三点点头,道:“大哥的剑法如此高超,我自然想学。”

    李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道:“好,那我便教你一些基础剑法。不过你要记住,剑法之道,在于心领神会,不可急于求成。”

    张三恭敬地应道:“是,大哥。”

    于是,李纲便开始耐心地教导张三剑法,从最基本的握剑姿势开始,一步步讲解剑法的要领和精髓。张三悟性颇高,很快就掌握了基础剑法,李纲对他的进步感到十分满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三在李纲的指导下,剑法越发精进。他也逐渐融入了这个家庭,与李纲以及其他兄弟姐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一起练武、一起游玩、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和经历,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院落。

    翌日,日头正好,阳光洒在蜿蜒的山路上,李纲领着张三走在去亲戚家的路上。两人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欣赏着山间的风景。突然,他们的视线被一位老妇人吸引,她正牵着一头瘦弱不堪的老牛,吃力地拉着一车柴草在山路上缓缓前行。

    李纲停下脚步,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他转头对张三说:“张三啊,你看这位老妇人,如此年迈,还要牵着这头瘦弱的老牛拉车,生活真是艰辛啊,而朝廷又怎么会看得到这些。”

    他跳下马就去帮老妇人推车。

    老妇人看到两人在帮自己,她抬起头,饱经风霜的脸庞上早已泪流满面,她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两位好心人。”

    等推上坡顶,李纲问道:“老人家,您这样辛苦,孩子们为什么不来帮您呀?”

    老人一听孩子,坐在路边哭泣了起来“我的两个孩子和他们的父亲都抓到边关御敌去了,留下我和小儿子在家,也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

    李纲深受感动,硬是塞了些银两给这位妇人。

    回到家,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张婉儿看着这字迹行云流水,铿锵有力,不愧是门第之家,她鼓励着李纲:“开春你去应试,一定高中状元!”

    李纲听闻,说道:“到那时,我一定恭请圣上加强对敌戎的防御,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是保存朝野的上上之策。哎,当今圣上跟前的奸臣太多。”

    在接触的日子中,张婉儿知道了,由于李夔经常出使塞外,李纲的兄弟和母亲一直住在外公家,李纲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怪不得吴府上上下下都流露着书香世家的家风,害得张婉儿也是事事小心,生怕露出大尾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