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下乡赶山的火红岁月
繁体版

0014 官帽椅

    桌椅一套,陆长明先做的是椅子,是著名的官帽椅款式。

    官帽椅,是明清家具最广泛的代表样式。

    这是土生土长的,汇集着浓浓的文人味道。

    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那时候的壁画,已经与官帽椅有相似的地方了。

    名画《勘书图》里面,有扶手和搭脑出头的椅子,这是最早期的官帽椅记载。

    明代时候,文人参与其中,官帽椅被设计的典雅,端庄,蕴涵了一种儒雅的气质。

    整个样子是“乐观入世”的思想表现,符合文人墨客审美,深受国人喜爱,官帽椅是古典椅子发展的一个高峰。

    它可分为南北两种款式,“四出头官帽椅”和“南官帽椅”两种。

    北方大部分是四出头官帽椅,这种是靠背椅子的搭脑两端,左右扶手的前端出头。背板为“S”型。

    南官帽椅,是在椅背立柱和搭脑相接处是软圆角,是立柱作榫头,横梁作榫窝的烟袋锅式做法构成。

    两者比较起来,“北官”显得大气,“南官”显得秀丽。

    陆长明手中制作的是北官椅子,这款有有十五个零件之多。

    搭脑,背靠板,扶手,联帮棍,上截前腿,上截后腿,上截圆柱,抹头,大边,牙条,牙头,卷口牙子,下截前腿,下截后腿,下截圆柱。

    这些涉及到夹头榫,插肩榫,传统综角榫,双粽角榫,挂肩四面平榫,圆方结合裹腿,圆柱二位维丁结合榫,抄手榫,平板明榫角结合,底枨等榫卯构件,非常繁杂。

    陆长明一丝不苟锯料,沉浸其中。

    下午时间一眨眼过去了,天渐渐暗了下来。

    这十几种零件勉强制作出来,只剩下最后一道工序,抛光上色。

    上色就算了,零件必须细腻打磨,外观这才美观。

    不过,先组装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

    陆长明趁着夕阳余晖,立即在门口组装起来。

    正动手时候,两个人影一前一后进入小院了。

    陆长明抬头看去,发现是杜老师夫妇。

    杜老师在前,他的妻子跟在后面,脸上全是笑容。

    未语先笑,杜老师的妻子开口,询问活计进展。

    陆长明微微一笑,加速组装动作。

    很快,官帽椅成型了。

    杜老师看了一眼,眼神一亮,久久也挪不开了。

    他啧啧称奇,连声赞叹不已。

    杜老师妻子也看到了,睁大双眼,思索起来。

    杜老师正要坐上去,陆长明急忙拉住,笑道:“杜老师,还需要抛光上色,还要等等呢!”

    “哎哟!上色就算了!小陆,咱们大队没有这个条件。”杜老师一脸遗憾道。

    他一双手抚摸着椅子手扶,爱不释手。

    看的出来,这官帽椅深得他青睐。

    “小陆同志,这椅子样子真好看,当领导的最喜欢这种椅子。对了,叫什么……?哎哟,我一时间想不起来。”一旁的杜老师妻子拍了脑门一下,开口询问。

    “这是官帽椅!没想到小陆同志会这种手艺!小小年龄很难得!”杜老师解释一下,感叹一声。

    “哦!我想起来了!”

    杜老师妻子恍然大悟,眼神透露着惊喜。

    杜老师上下抚摸一遍椅子,他越看越喜欢,朝陆长明道:“小陆,你这手艺了不得啊!据我所知,会这种手艺的人,在大城市都没有多少。你呀!来乡下可是吃亏了。”

    “哈!杜老师,伟人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这里大有可为,我觉得很对。”陆长明笑着道。

    杜老师听了,微微惊讶,随即便笑道:“你有这种心思,一定能混得开。”

    杜老师不再说话了,他低头继续欣赏这款椅子。

    他的眼神闪闪发亮,陆长明刚才的话,戳中了他内心尘封的一段理想来。……。

    “小陆同志,今晚别急着回去了,到我们那里去吃饭。中午时候,你杜老师没把你叫来,一直念念不忘呢。”杜老师妻子邀请陆长明一起吃饭。

    陆长明笑着正要婉拒,这让杜老师不痛快了,他直接拉着陆长明朝外面走去。

    “小陆,吃个饭而已,你就别客气了。”

    陆长明只好无奈笑道:“那就打扰杜老师了,等我有了……。”

    “别废话了!我们就是穷,也不缺你这一顿嘛。”杜老师豪爽笑道。……。

    前院,住着杜老师夫妇,大队民兵连长夫妇,赤脚医生李医生夫妇。

    这是个大院落,坐北朝南,三间正堂,三间西屋,三间东屋,组成了一个大院。

    出了院落房门,再往前便是教学房舍了。

    房门口,有一群孩子们在那里玩耍。

    杜老师把陆长明请到西屋正间落座,很快,两碗杂面端了上来。

    面条是高粱面和豆面混杂而成,上面漂着一层厚厚的山葱,呲溜呲溜,一口吃下去,别有一番风味。……。

    王老叔带着几名村干部来到学校后院木工坊的小院落。

    房门虚掩着,里面静悄悄的。

    王老叔顿时眉头紧皱起来,他上前一步,把门推开。

    屋内,一片宁静。

    一把椅子出现在眼帘,椅子背后地面全是木屑和废料,乱七八糟的,没有落脚地方。……。

    王老叔第一眼落在椅子上面,就深深地被吸引住了。

    这椅子太好看了!……在他记忆之中,解放前,也只有地主老财家中有这种相似的椅子。

    “哎哟!这好像是扶手椅,一天时间造出来了?”大队的李记分员惊讶喊道。

    本来,他对老王要求给小知青记工分而有意见,眼下,他看到这把椅子,心中的不满消散了。

    通过椅子就能看出来,那个小知青不像其他城里知青,人家是有本事的,是有手艺的人。

    这对大队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

    眼下,大队的木匠活废弃多年了,如果这小知青拾起来,岂不是方便了很多?

    “俺觉得这椅子不错!”

    “咦!表面还没有刨面呢!”

    “这人去了哪里了?”……。其他人议论纷纷,都想第一眼见到陆长明。

    王老叔从李大彪家过来的,他这时候立即想到了杜老师夫妇。

    “咳咳!眼见为实!大队给小陆同志记工分,没有意见吧?”王老叔轻咳一声,看向众人。

    “有这手艺定然是技术人员,我没有意见。”

    “没意见!”

    “没意见!”……。众人一致同意了,这与他们不久前的表态,持相反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