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下乡赶山的火红岁月
繁体版

0024 手艺带来的影响

    刘干事带领民兵连长张勇等几人,押着张军回公社去了。

    随着张军离开,施家峰被撤职,知青大院顿时安静了很多。

    上工时候,新户长白晶带领大家与大队社员们斗智斗勇,经过一个星期时间,知青们渐渐开始适应眼下环境。……。

    这期间,陆长明把平头案制作出来,交给了杜老师。

    同时,衣柜也完工了。

    衣柜打造出来那一刻,刚刚停放半天,立即惹来了村民们围观。

    这得益于杜老师夫妇的邻居,民兵连长张勇的小媳妇陈玉芳的宣传。

    一众妇女们把衣柜围得水泄不通,七七八八的品头品脚,议论纷纷。

    大家双眼都充满了惊羡,抚摸着衣柜爱不释手。

    而男人们都围着杜老师追问,这套家具下来,花费多少。

    杜老师不是管家的人,他哪里知晓?

    他支支吾吾的,推脱给妻子段慧颖。

    大家都跑过去追问段老师。

    段慧颖被问得烦躁,她直接喊了个数,一百,一瞬间,场面安静下来。

    一众庄稼汉面面相觑,一脸震撼。……。

    等所有人散去之后,杜老师凑上来,低声道:“真的花费了一百?”

    “呵呵!你喝了多少酒?吃了多少顿肉?”段慧颖没好气瞪了丈夫一眼,径直入屋内去了。

    暗地里,她盘算了,这一套衣柜下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乡下人想要打造与她同样的衣柜,这是做梦哩!……。

    “怎么这么贵?”

    “听玉芳说,这是魔都款式,做工非常复杂。”

    “妈呀!这段老师也是的,花钱大手大脚的,与早年一个样子。”

    “两人都是吃公粮的,自然有钱。”

    “这衣柜贵的不行,咱们回去找队长,一定要闹闹。”……。

    后院,木工坊院落。

    陆长明正在砌灶台,他听到前院骤然安静下来,抬头瞥了一眼,微微摇头,继续手中动作。

    这些人说话声音很大,自然落在了陆长明耳中。

    陈玉芳的阴阳怪气,杜老师的支支吾吾,段慧颖老师最先的显摆到烦躁,众人的惊叹,……。

    这些没有在陆长明心中涌起波动。

    他正在思索的是,挣钱。

    没错!挣钱!

    眼下,他的口粮原封未动。

    只是,他全身只有二十元,这钱还是父母借来的。……。

    男人没钱,绝对是没有安全感。

    两世为人,陆长明更清楚金钱的魔力!……。

    “小陆,你这灶台垒的慢啊!”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王老叔声音响起。

    陆长明抬头,发现王老叔与张会计两人已经站在近前了。

    院门开着,显然,两人不声不响的来了片刻。

    陆长明挤出一丝笑脸,含糊道:“疲惫呗!衣柜赶工,太累人。”

    “哈!我做主,今天你休息半天。”张会计笑眯眯道。

    “张叔,多谢你哩!”陆长明急忙感谢。

    张会计摆手,“小陆,这次我们过来,就因为衣柜的事情。你实话说,给杜老师打造的衣柜,材料一共花费了多少?”

    “这我哪里知晓?都是段老师去买的材料,我只管干活。”陆长明连连摇头。

    “得嘞!我就说嘛!询问小陆白搭。”张会计无奈摇头,神态有些失望。

    王老叔抽了一口烟,皱眉道:“这事情不要提了!小陆,你准备一下,明日开始,去大队部修补农具。”

    “好!”陆长明答应一声,等待着后面的话。

    两人联袂而至,不会只告诉这小事情。

    果然,王老叔继续道:“家具事情,大家闹得慌。我们大家商议了一下,打造一台普通的衣柜,包料包工,大队收三十元,眼下,已经有几家缴钱了。”

    “你呢?我与老张商量一下,建议你搞副业,与技术工一样,年底分红。你也别怕养不活自己,我让老木匠带你一阵子,他路子广。只要你活做得好,一定比所有知青们混得好。”

    “小陆,怎么样?”末了,王老叔询问。

    原本,他不愿意过来说这些的,只因为张会计等一众干部的谏言,加上李支书支持,王老叔只好过来一趟。

    眼下,大队情况也就这样,一年的农活基本是固定的。

    僧多粥少,一年下来,很多户都是入不敷出,年终成了透支户。

    大队也没有太多额外资产,大部分靠那十亩豆田,深山木材和屯子内的副业工的工分钱开支。

    副业工就是铁匠,木匠,瓦匠,赶大车等这些人。

    当然,公社前期,可是没有这种情况的。

    眼下,环境宽松了很多。

    王老叔担忧的是陆长明的知青身份,怕出现意外情况,不过,大队所有干部都同意了,他也不便反对。……。

    张会计等大队干部们考虑的是大队的收益,更希望陆长明能够走出去。

    毕竟,副业工一年要缴纳壹佰捌拾元的工分钱,只有缴纳了,才能参加年底大队分红。

    陆长明会木匠活,只要不懒,外出接活一年下来大概有一二百元的收入,这比待在知青大院混工分强了多了。

    要知道,这些知青们一年到头都不够吃的呢!

    张会计也是看到陆长明打造的衣柜手艺精湛,这才认真对待起来。

    下一步,他要考虑的是让孩子跟在陆长明身边学习了。

    所以,这事情,他格外卖力。

    连夜去了县城医院,取得了李支书同意。……。

    感受到王老叔的犹豫,张会计的期待,陆长明瞬间有些明悟。

    利益当前!

    很多事情,不用他自己推动,有些人便按捺不住了。……。

    陆长明微微一笑,说道:“我愿意服从安排的,只是,听闻副业工要上缴工分钱,我眼下可没钱。”

    “哈哈!小陆,你这手艺还怕将来没钱?放心吧!只怕你忙不过来的。当然,如果是淡季,你要仔细过日子了。”张会计大笑道。

    一旁的王老叔微微颔首点头,“每月缴纳十五元,一年壹佰捌拾元,年终时候,缴钱分红,你的一年工分是三千六百五十,也就是三百六十五元,加上你副业收入,基本都五百元了,扣除工分钱,收入顶的上一个满劳动力了。”

    “这个月工分钱,大队不收,等下个月收。小陆,知青做到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对你,对大队来说,这是好事。”

    “明白!王叔,你这话,我记在心里。”陆长明重重点头。

    虽然王老叔没有太高文化,不过,他刚才朴实的想法,确实是代表了当代无数生产队队长的心声。

    诚然,知青乡下的命运早已注定,那就是自力更生,磨砺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