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世当道士
繁体版

永宁的故事

    1799年,嘉庆四年,清高宗乾隆皇帝太上皇驾崩,嘉庆皇帝令和珅总理丧事,并在当天突然解除了和珅的军机大臣职务,命其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出入,隔断和珅与外界的联系,将其软禁在宫中。

    尽管如此,嘉庆皇帝也并没有放下心来,因为和珅权倾朝野长达几十年。其中敛财无数,结交同僚,据传闻,和珅的身边还有着一群精通奇门遁甲的奇人异术之人,他们可在千里外轻松取人性命。

    “哎,这可如何是好呢?”

    嘉庆在太和殿急得不断地跺步,而身后一直侍奉的老太监则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皇上,何不仿将尘仙王请进宫内,共商杀和大计!”

    老太监一字一句说得很慢,声音却铿锵有力。

    而嘉庆在听到老太监提到尘仙王后,先是一喜,随后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

    “你是说二十一弟?好好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二十一弟从小就精通各种异术,又师从蓬莱仙人,他定有办法,快快宣召!让二十一弟进宫!”

    嘉庆站在太和殿上传下了圣旨。

    而此时京城南边的尘仙王府内,永宁正亲自下厨为自己的新婚福晋做午膳。

    站在一旁的仆人看着永宁笨拙的切菜手法,和拉风箱被烟熏黑的淡蓝色蟒袍,便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

    “王爷,您还是回屋歇着吧,这种下等活儿,您做不了,还是让我们来吧!”

    仆人说着就想要上前接下永宁手里的菜刀,可谁知永宁只是摆了摆手然后摇头叹息道:“你们以为本王想做啊!要不是福晋说不吃到我亲口做的菜,就不让我进屋,我才不会在这忙里忙内的!”

    而这时,一阵冰凉的话语响起,声音冷得像腊月的寒风,拖长着尾调。

    “您是王爷,福晋的唯一权利也就只有顺从你,难道说刚进门就不懂规矩了?”

    听到这个声音,永宁大惊失色,急忙回头望去,只见一约莫三十左右出头的女子身着竹青色传统宫裙子此刻正冷冷站在门前,那女子胸前绣着一朵朵荷花,领口处镶着一株一株晶莹剔透的珍珠。三千青丝被一白玉石簪给盘住,一缕青丝搭在胸前,更加彰显出她那傲人的身姿。精致而又高贵的的脸上,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娇媚无骨入艳三分,略施粉黛,朱唇不点即红,闭目养神即可迷倒万人。

    “儿臣参见额娘!”

    永宁扑通一下便跪了下去,而此刻永宁的心中也不断的嘀咕着:“完了完了,被抓了个现行。”

    “永宁啊,你可是王爷,万不可因为这儿女情长放下自己的身段,且毁了自己的仕途大业!”

    女人的声音像根长枪一般,狠狠刺向永宁的心。

    “儿臣明白,可…”

    永宁抬头望向女人,但看见女人如冰一般的眼神,随后又慌张地低下了头。

    “可是什么?永宁,你们都下去吧。”女人挥了挥手,顿时下人们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我让他们都下去了,你说吧可是什么?”女人追问道。

    而此时的永宁牙关紧咬,直接站了起来,随后有些决断的朝面前的女人说出了自己心中一直想说的话。

    “额娘,我当时和阿玥在一起的时候,我也不是王爷啊!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和皇家有关!”

    “可你现在是。”

    女人的声音虽然低沉,却透着一股与眼神一样的锐利冰冷。

    而就在两人剑拔弩张之际,嘉庆皇帝的圣旨刚好传到了王府,这才对俩人有所缓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尘仙君王爱新觉罗永宁速速进宫,以论朝野政事!”

    老太监宣读完圣旨后,便从一旁的小太监手上接过了拂尘,而永宁则还是呆若木鸡地跪在原地。

    “尘仙王,接旨啊!”

    老太监的声音很尖异常刺耳,一声便将心思不在这里的永宁给喊了回来。

    “啊,哦哦,永宁接旨!”永宁光顾四周终于缓过神来,附身跪拜接下了圣旨。

    而在接下圣旨的一瞬间,老太监便偷偷将永宁拉到了一旁,随后用一种恭敬的语气对永宁说道:“王爷,皇上这次可是要重用你了啊!您前些年在先帝那受的委屈,终于可以推翻了!老奴在这儿先恭喜王爷了!”

    听着老太监的阿谀奉承,永宁的思绪也是逐渐被拉回先帝在的时候。

    永宁出生在江南的一个染坊世家内,永宁的母亲叫作阿满,在十八岁的时候生下了他,但却没人知道永宁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因此,永宁那时候名字叫丰儿。

    而在此之前,阿满早已是名震江南的染坊西施,阿满自带一种秀雅绝俗,轻灵之气,而她在给丝绸绘挑的时候,衣决飘飘宛若神女,因为各方人员乃至京城朝贵都远奔而来,只为求得一见这传说中的江南女子。

    但随着那天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天际,人们这才知道,这传说中倾国倾城的江南西施,竟已临盆,而最惹人注目的则是,这个呱呱坠地的男孩竟然没有父亲!

    一时间谣言四起,各种猜测接踵而至,大部分都是不好听的。

    因此永宁从小便被身边的人叫小野种,时常被同龄小孩欺负,他的丰儿名字,也被那些小孩称作疯子,但永宁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每次回家之后都会挤出一个笑容,并将受伤的手臂背在身后。

    虽永宁极力隐藏,但还是瞒不了阿满,夜晚睡觉的时候,看着永宁身上的伤势,她常常会整晚整晚的望着明月,夜不能寐。

    所谓相思之苦终究成疾,阿满也在永宁七岁的时候一病不起,没过几日,便离开了人世。

    “丰儿,这枚玉佩你收好,进京城找你亲生父亲去吧,他定会念在我的情面上收留你。”

    阿满将腰上佩戴了一辈子明黄色玉佩交给了永宁,随后又将八年内一直深锁于箱的已经泛黄的信件交给了永宁。

    永宁以前总是好奇,母亲穿衣向来素朴,为何却要佩戴一枚颜色十分惹人注目的明黄色玉佩呢!

    “阿娘,这是什么啊??”

    七岁的永宁并不懂母亲交给自己这些的意义,他只知道,今天母亲似乎有些不一样。

    “丰儿啊,你拿着这枚玉佩和这个信件去京城的来福客栈找一位叫小刘子的人,把这些全部交于他,他便会去带你见你的父亲。”

    “去见父亲吗?那阿娘终于可以见到他了,我也不会再被欺负了,阿娘,咱们什么时候去。”

    永宁开心地一把抱住了阿满,而阿满则是爱怜地轻抚着永宁的头,没有说话。

    当天夜里,阿满便在家中过世,面对灵堂里的那些人所说的流言蜚语,七岁的永宁再也无法忍受,他觉得是那素未谋面的父亲害了他和他的阿娘,顿时一股仇恨在心底油然而生,随后他做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进京寻找那不负责任害了他们一生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