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童开局
繁体版

第46章 谣言

    蔡伯俙回头反问道:“不知柳先生是否精通诸算?”

    “曜以楚先生为师,虽不敢称精通,但也小有所成。”柳元朗答道。

    “若柳先生也去格物书院讲学,在下便将秘诀一并告知先生。”蔡伯俙莞尔道。

    柳曜闻言大喜,当即答应去格物书院讲学。

    蔡龟从和蔡伯俙回家后,蔡龟从便询问蔡伯俙秘诀。

    蔡伯俙的秘诀便是珠心算,于是蔡伯俙便开始教蔡龟从珠心算。

    翌日上午,蔡龟从和蔡伯俙又来到了开封府祥符县。

    蔡龟从和蔡伯俙打听到祥符士人冯志平善长农事,于是便登门拜访。

    冯志平字惠民,屡试不第。

    冯志平本来也不想去格物书院讲学,然而当蔡伯俙将默写的《天工开物·乃粒》给冯志平看后,冯志平便一口答应了。

    下午,蔡龟从和蔡伯俙又来到了开封府尉氏县。

    蔡龟从和蔡伯俙打听到尉氏士人李忠懂得堰水之学,于是便登门拜访。

    李忠字敬德,屡试不第。

    李忠一开始也不愿意去格物书院讲学,但当蔡伯俙给李忠讲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等著名水利工程治水原理后,李忠便答应了。

    二月初四,蔡龟从和蔡伯俙又到开封府陈留县拜访了通晓兵法的纪留良。

    纪留良字子嘉,为三班奉职,为寄禄官。

    纪留良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一开始自然也不愿意去格物书院,但当他看了蔡伯俙默写的一部分《纪效新书》后便同意了。

    二月初五,蔡龟从和蔡伯俙携厚礼来到了钱惟演府邸,钱惟演热情的接待了蔡龟从和蔡伯俙。

    去年钱惟演先是被赵恒擢升为翰林学士,后又因犯营私罪而被撤翰林学士职,这段时间来拜访钱惟演的人比以往少了许多。

    钱惟演见蔡龟从和蔡伯俙并没有因此而与其疏远,顿时颇为感动。

    蔡伯俙知道钱惟演很快就会复翰林学士职,即便他不知道也会来拜访钱惟演,因为他知道只有真心才能换真心。

    由于格物书院还缺一名讲治民之学的老师,因此蔡伯俙便请钱惟演推荐,钱惟演推荐了一位名叫林文元的人。

    林文远,字季辽,为著作佐郎。

    林文远中进士后是有差遣的,也去地方赴任了,但是一年后因为其母突然病逝,他便只好回家守孝。

    如今林文远早已除服,然而却没有再得到差遣,现在林文远在东京当私塾先生谋生。

    蔡龟从和蔡伯俙离开钱府后便带着钱惟演的信前去拜访了林文远,林文远看了钱惟演的信后便答应去格物书院讲学。

    二月初六,位于东京东郊的格物书院改建完成。

    内城左第一厢安业坊蔡府内。

    蔡龟从、蔡伯俙正准备出门前往格物书院,这时钱惟演突然到访,蔡龟从、蔡伯俙随即出门迎接钱惟演。

    “希圣兄(伯父)。”蔡龟从、蔡伯俙向钱惟演行礼道。

    “元吉、贤侄。”钱惟演回礼后当即便急忙说道:“近日坊间突然谣言四起,称贤侄所作诗词文章皆为他人代笔。陛下听说此谣言后勃然大怒。”

    “岂有此理!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蔡龟从气愤的说道。

    “伯父,陛下是何态度?”蔡伯俙向钱惟演问道。

    “目前陛下的态度还不明确,不过若任由此造谣继续散布,恐怕不会有好结果。”钱惟演皱眉说道。

    “谣言终究是谣言,我有办法平息谣言,不过就怕谣言是有人故意散布,若此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有些麻烦。”蔡伯俙说道。

    “贤侄怀疑是何人所为?”钱惟演问道。

    “福州闽县巨贾秦嗣源六子秦胜与我家有怨,此事很可能是他所为。”蔡伯俙首先怀疑的便是秦胜。

    钱惟演想了想,然后说道:“我与福州知州是旧识,稍后我便写信让他帮忙查一查秦胜。”

    “可从秦胜身边亲近之人入手。”蔡伯俙提议道。

    “嗯。”钱惟演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贤侄打算如何平息谣言?”

    “我准备立刻进宫面圣。”

    “我送贤侄入宫。”

    “那便拜托伯父了。”

    随后,蔡龟从、蔡伯俙便坐上钱惟演的马车,一同朝皇宫赶去。

    东掖门外。

    钱惟演对守卫说道:“守大理评事蔡伯俙有要事求见陛下,烦请通禀。”

    “诺。”守卫认识钱惟演,故恭敬的应道。

    过了一会儿,毛昌达来到了东掖门外,于是蔡伯俙便随毛昌达进了宫。

    “蔡评事可是为谣言而来?”毛昌达问道。

    “正是。”蔡伯俙答道。

    “此时陛下尚未相信谣言,不过正所谓‘三人成虎’,时间久了就不好说了。”毛昌达说道。

    “多谢中贵人提点,伯俙会让谣言止于今日。”蔡伯俙自信的说道。

    毛昌达将蔡伯俙带到了崇政殿。

    崇政殿内。

    蔡伯俙向赵恒稽首道:“臣蔡伯俙拜见陛下。”

    “免礼。”赵恒和蔼的说道。

    “谢陛下。”蔡伯俙随即站了起来。

    “蔡伯俙,这几个月你可有孜孜图进益?”赵恒先问道。

    “回陛下,臣谨遵陛下教诲,每日读书,不敢有所懈怠。”蔡伯俙恭敬的答道。

    “蔡伯俙,你当真梦至杭州?”赵恒突然问道。

    “臣的确曾梦至杭州,但未曾梦到方仲永。”蔡伯俙答道。

    赵恒又问道:“那是谁人教你‘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的道理?”

    “是陛下。”蔡伯俙脱口而出道。

    赵恒闻言顿感疑惑,不禁问道:“朕何时教你了?”

    蔡伯俙那样回答不仅是在阿谀奉承赵恒,也是在为自己能作出《伤仲永》找原因。

    蔡伯俙随即答道:“臣是受陛下所赐御制诗中的那句‘更励孜孜图进益’启发,想到无论天资如何,只有孜孜图进益方可成才。”

    “澶渊之盟”后,赵恒伪造“天书”等祥瑞,又封禅泰山,足可见其好大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