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天子柴荣
繁体版

第九十一章镇宁军节度使

    和刘氏定都以后肃杀的东京汴州相比,此时中原大地上最具活力的城市反而是澶州城,尤其是南城—德胜县城,县城虽小,城墙修得比隔河北邻的州城顿丘还要高大,城门外的德胜渡码头商船云集,城内的各种作坊多如牛毛,在天义社雄厚资本的运作下,王琼义军留下来的几千人在这里安家落户,干起各种营生。德胜的马鞍,马掌,弓矢开始逐渐名声远扬,连东京的侍卫亲军都开始在这里订购包括铠甲、兵器在内的军需物资。

    隐藏在这些作坊中的,当然还有天义社的工器局。工器局作坊繁多,机密程度又各不相同,诸多事务皆需要毕翁主理。普通民间的作坊圈子里,工匠们也能以请他到场做一些技术、工艺的指导为荣。因此毕翁倒成了定居德胜后最为繁忙的一个人。

    德胜县衙简洁朴素,一字排开三间大屋,中间是宽大的县衙大堂,门口立着一面鸣冤鼓;两侧耳房,一间供衙役们休息,李晖和药宗玉是这间房子的长官;另一间便是县丞王朴和主簿王羽栖的办公室。经济繁荣起来的德胜县刑案极少,最觉闲得无聊,无所事事的便是本县捕头药宗玉。

    从县衙后门出去,隔着条八尺宽的巷子,后面便是德胜县公、本任县令安嗣荣的府邸—安府。本着低调的准则,安府只有前后两个院子,前院很小,却算得雅致;后院宽大,极度简朴,安嗣荣的亲卫—澶州十八骑便住在这后院。

    和安府隔墙相邻的则是德胜县最为宏伟豪华的符宅,县城里都知道鼎鼎大名的祁国公的二公子无心仕途,前些年到南方诸国经商,发了大财,乃是本县最有钱的富商巨賈。

    这座小县城也算得当今天下最安全的地方,有三支或明或暗的力量护卫着这个小城。王朴的谍报系统暗中侦察着出入本县的任何可疑人员;药宗玉的巡捕大队维持着城内城外的治安;肖十二的暗卫组巡护工器局各个作坊以及负责安府和符疏同府邸的安全。

    符疏同等一干人回到德胜时,直接回了府。安嗣荣没有在县衙迎接,因为今天恰巧是顶头上司、新任镇宁军节度使、澶州刺史李洪威到任的日子。

    在澶州(顿丘)城门外迎接李洪威的是权知澶州刺史范质和澶州团练使韩令坤,之所以官号前冠以‘权知’二字,便是因为这是个临时任命。早在一个月前,刘知远便钦命范质为吏部侍郎、中书舍人,是要到东京任职的。之所以拖了这么久,也是因为澶州主官的人选着实让刚登基的刘知远头疼。

    澶州乃是东京汴州的东北门户,须得十分可靠之人镇守,刘知远想来想去,自己三个儿子年纪尚轻,外戚中李皇后三个弟弟长弟李洪信为人贪婪,幼弟李业年少浮夸,也就这个次弟李洪威沉稳可靠些,在军中也稍有资历。为了给他增加些职权威势,除了授澶州刺史外,还在澶州特为他重设了镇宁军节度使一职,拨一万精兵交与他,让他接防澶州。自唐朝中期以来,朝廷在天下四百余州中地处战略要地的重要之州设立军镇,以节度使一统镇,下辖一州或数州。此位职权越来越重,到了晚唐,已不啻为一方诸侯。这镇宁军最早设立于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几经废立,如今交到这刘汉外戚的手中,澶州的地位益发显得重要。

    进入澶州,有两件事让这位新任节度使大人颇感惊讶,一个是奉命整训“义军流民”的韩令坤所属的‘澶州城防营’衣甲鲜明,军容齐整,不但不是他心目中的乌合之众,反倒是一支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二个是澶州城内次序井然,祥和安宁还胜于京城。心中不由得暗赞范质和韩令坤才干过人。

    一到澶州府衙,澶州五县的县令、县丞们已恭候在府衙外。这群属官中,安嗣荣有德胜县公、从二品的身份,已和李洪威平级,李洪威也不敢怠慢,欢迎宴上给他设座在自己左侧首位。

    赠送给新任节度使大人的礼物安嗣荣可谓费尽心机,虽然李洪威与姑父郭威有些交情,但是碍于这层关系目前还不能公诸于众,所以想来想去,最后还是送了一匹大宛良马和一把工器局打造的宝剑。

    不过席间安嗣荣还是寻机低声跟他讲:“大人此来未携家眷。下官所任德胜县,乃澶州子城,与大人近在咫尺。大人的生活起居,下官还是有关心之责的,是以下官提前备下两个粗使丫鬟供大人差使,此二人已送入大人府中,还望大人不要嫌弃。”李洪威见他说得客气,虚推了两句,便也受了。

    大家觥筹交错,应酬了一番,众属官纷纷告辞离去。李洪威进到府衙内院,两个丫鬟已侍立迎候多时。定睛看去,这哪里是什么粗使丫鬟,分明个个温婉俊俏,恭顺有礼,当下心中忐忑。好在两个侍婢只是添香驱蚊、铺床送水,倒并无什么投怀送抱的举动,心下稍安,暗想既来之则安之,便倒头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