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转凡尘
繁体版

第十九章 秣兵历马

    “安帅来了!”

    “末将赵岱青,参见安王殿下!”

    “末将参见安王殿下——”

    “都起来吧!”

    元泷军营的中军大帐中,众位将领向刚刚赶来的殷连慎行着礼。

    连夜的作战和行军,让元泷的军部自己殷连慎一行都疲惫不已,但殷连慎知道,此刻还不是能休息的时候,他刚到元泷战场,很多事情,都是之前的情报和地图无法告知的,不搞清楚这里的真实状况,殷连慎怕是无法安心休息。

    “赵将军,”殷连慎坐在主帅帅案前,问起话来,“元泷战场怎么只有你部?其他军部呢?”

    赵岱青一听这话,脸上挤出抱怨和气愤,大声说道:“禀殿下!昨日午后,太子便率领众部撤回泗南郡城,留下我部为后应,阻止东霖四万大军!”

    和殷连慎一起刚刚赶来的秦毅一听这话,不由得惊讶一呼:“什么!大军撤了?”

    殷连慎反倒没有像秦毅那样惊讶,他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问道:“太子撤回郡城的军部有多少兵马?”

    “整整五万!”

    “你部有多少兵马?”

    “太子撤退前,有八千,现在……现在不足两千!”赵岱青言语中的依旧气愤,但在说到“两千”二字时,声音变得有些颤抖。

    其实当时太子殷连雄打算撤军时,遭到各军统领的反对,大伙儿都不想丢掉元泷,但太子作为平南大军的主帅执意如此,将领们也不好说什么,僵持到最后,太子同意派出一队人马留下阻击。

    而这队留下人马的命运,大伙儿心里都十分清楚,当时虽然有好几个统领都请缨留下,但太子只选中了赵岱青所部。

    赵岱青鼓励兵士们,告诉他们留下是幸运的,可以堂堂正正为国捐躯,才是为军之人最后的归属!

    若不是李承泰率军救援,他们定然会战死到最后一人。

    “这是什么部署!”李承泰站起来大声吼道:“撤走五万大军,只留八千对抗四万大军!”

    “李统领,”殷连慎依旧是平稳神态,转头问向李承泰,“昨夜你部损失如何?”

    暂压气愤的李承泰,抱拳言道:“禀安帅,兵将损了五百三十二人,轻伤一千六百八十五人,重伤六百五十一人,战马损了四百二十九匹。”

    李承泰的汇报让赵岱青颇感惊讶,他没想到李统领的汇报竟如此详细。

    同样有此感悟的还有殷连慎,但跟虎豹军相处过一段时间的他,深感虎豹军军纪严明,条例细致,此刻倒能理解李承泰如此详尽的汇报,脸上也没表露出赵岱青那样惊讶的表情,反倒是对伤亡如此微小而感到欣慰。

    听了两人对兵力的汇报,殷连慎沉思片刻,看向赵岱青,问道:“赵将军,将你的两千兵马分配给虎豹军各部,你是否有异议?”

    见赵岱青犹豫不答,殷连慎继续说道:“元泷此地,可作为重要据点抗击东霖,你部勇担重任,以少战众,实为勇猛,但……折损过于严重……”

    “敢问殿下准备作何部署?”赵岱青打断殷连慎的话,问向他。

    殷连慎明白,赵岱青对太子撤军的举动心有怨愤,这么问自己,无非就是想知道他的兵马将有何归宿。

    “虎豹军的其他战营已经拿下了威虎关,我们,就在此驻扎,加固城防,镇守元泷!”殷连慎语气平稳,声音洪亮说着,“下一步,夺回沉龙道!如果东霖不派援军,我们就顺势攻打云岭,收复失地,如果他们想不计后果争夺云岭,那就大,军,压,境!”

    眼前的安王没让赵岱青失望,起码说出来的话很是鼓舞人心。赵岱青本是很有血性的兵将,他一贯向往不惜代价战死沙场。如今安王的一番话,让他隐隐看到自己向往的归宿,心中热气腾腾。

    “末将愿将我部归入虎豹军编制!”赵岱青抱拳言道:“从今以后,赵某便是虎豹军的马前卒!”

    “唉?”殷连慎微微一笑,“赵将军误会我意了,只是取了你部的编制,你赵岱青,依旧是将领。”

    这话让军帐中的众人有些迷惑,不知殷连慎此话何意。

    殷连慎站起身来,言道:“虎豹军新添一营队,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青威营!担突袭快攻之任。”

    “青威营……”赵岱青念叨着这个新名字,眼中逐渐闪现出晶莹,他转身看了看自己仅存的两三个副将,又看了看虎豹军的将众,每个人脸上都是迫切等他同意的表情。

    眼中的晶莹再也忍不住夺眶而下。赵岱青面向殷连慎“扑通”一声,跪拜在地,声正辞响说道:“末将赵岱青,愿为虎豹军青威营统领!”

    “好!”殷连慎绕过帅案,走到赵岱青跟前,将他扶起,“全军听令!”

    “末将在——”

    “自今日起,元泷军营整顿军防,加强训练,为反击东霖做准备!”

    “末将领命——”

    元泷没有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郡城之中的太子耳中,当然,安王的援军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在郡城守军中传颂开来。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也是为了抗衡殷连慎。太子觉得必须通过一场胜仗来实现这样的目的。而此时正是东霖新败之际,当然是追击他们的最好时机!

    太子殷连雄派出多批探子打探东霖退兵踪迹,不出两日,便收到他们退往陈集的消息。

    郡城府衙内,太子殷连雄召集一众将领,商议发兵陈集,进攻东霖。

    磐龙军将领卓峰,第一个站出来扬言愿为先锋,但其余几个统领都反对此刻发兵陈集。

    “禀主帅,东霖虽然没有攻下元泷,但他们的主力仍有八万之众,此时他们放弃威虎关转守陈集,定然会集结所有兵马,我们只有五万……”反对者中,林萧平第一个站出来提出异议。

    随后,李隆站出来补充道:“是啊,东霖元气未伤,就算攻打陈集,也需集结元泷和威虎关两地,哦,也就是安王殿下的虎豹军援军,不然……”

    李隆心直口快,但话没说完就听到“啪”地一声,太子殷连雄怒气冲冲地拍着帅案,大声吼道:“兵贵神速,战机转瞬即逝,如今东霖新败,正是我们反攻的大好时机!”

    众人还想再劝,但殷连雄似乎不太想听,直接下令:“全军准备,明日发兵,前往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