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杞人不忧天
繁体版

第43章 姒安的方法论

    古代虽然重视祭祀,但和农业生产相比,还是要往后排,吃饱才是这个民族真正的天。

    姒安经历过耗时一个上午的“简陋”祭祖,原以为丰收祭祀,会更加繁琐复杂。

    结果,半小时就结束了。

    一句“礼成”,乌泱泱的人群开始退场,退了一半,全部改成跑,收粮食去了。

    己季领到一把青铜镰刀,回头看到姒安也手拿镰刀。

    “咱们比比,看谁学得快。”己季说。

    “你确定?”姒安佩服己季的勇气,他这辈子没干过农活,上辈子可没少干。

    虽说这时候的镰刀和后世差距不小,但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割几下,适应工具,他就是一个熟练的收割好手。

    姒安身后跟着他的五名侍卫,干活表现是他们能吃苦耐劳,扛得住训练的检验。

    不管什么时代,吃苦耐劳都是底层人民必备的技能。

    姒安一点不担心他们被淘汰,测试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也就他们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通过,一个比一个兴奋,只等一声令下,好让姒安看看,谁才是五个人当中,最靓的仔。

    他们手里的工具也是青铜镰刀,但质量明显不如己季和姒安的,再看其他人手里的工具,甚至还有石头打磨的。

    这一幕更加坚定姒安炼铁的决心。

    缺铜是这片土地过去、现在、未来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铁矿质量虽然差了点,不像欧洲随便烧一下,捶几下就是铁器,但好歹是不缺的,解决技术问题,用铁才是正确且唯一的道路。

    姒安印象里,齐鲁大地铁矿并不少,足够农耕文明使用了。

    堪舆人才已经有着落,杞国的改革,只差改进技术,找到矿脉了。

    下地以后,一行人排成一排,己季和姒安身边各有一名指导老师。

    起跑线一致,但没过几分钟,五个侍卫杀红眼,已经冲到前面去了。

    姒安还好些,几下就学会了,不算慢。

    指导老师见他已经学会,吭哧吭哧也冲上去了。

    己季还在漫长的学习中……

    若不是他的指导老师帮忙收割,他说不定还能坐在起始的田埂上休息一会儿。

    “行不行啊,季哥哥。”姒安贴脸开大。

    “你怎么那么快?”己季已经崩溃了。

    己季觉得自己要被姒安逼疯了,学什么都快,还让不让人活了?

    曾经他以为自己当是一代人杰,现在,他只祈祷自己别那么废物,起码能看到姒安的影子。

    “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说着,姒安给己季示范一遍标准动作,看得己季的指导老师不停点头。

    回头再看己季,虽然没什么表示,但己季看到了嫌弃。

    时间来到中午,姒安和己季回去休息,其他人还要继续干活。

    能在地里休息一会儿已经是高家仁慈了,其他奴隶主都是安排人拿着鞭子在身后赶。

    回去路上,己季一只手扶着腰,步伐都变形了。

    姒安掌握技巧,相对好一点,但整张脸晒得通红。

    “悠着点,你是去体验生活的,不是真去干活的。”姒安说。

    “还不是为了追上你。”己季说话声有气无力。

    “不过我已经掌握收割技巧,下午我会追上你。”

    “下午不收割,我要去研究其他农具,好多农具是耕种用的,说不定我就在屋子里研究,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

    姒安想拉己季一把,农活不是一个贵族子弟能干的,他能坚持一上午,已经是非常能吃苦耐劳了。

    “我说了要尝试,就一定尝试到底,起码今天要坚持下去。”

    姒安竖起大拇指,以示鼓励,反正他是不打算干了。

    吃苦不是错,但没必要刻意尝试。

    站在自己的位置,做自己该做的事,才是一个人该遵守的行事准则。

    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己季再次走在太阳底下,内心是后悔的,但路已经选好,哭着也要走完。

    倒是姒安的计划出了点意外。

    高子虎要提前赶去下一个庄子,统计工作缺人了。

    姒安被抓去顶包,高傒担心姒安不了解具体事务,让公羊季来帮他。

    不计较一亩地多大面积,一斗一石具体多重,把这些当单位使用,姒安忙活一会儿就觉得无聊了。

    小学知识,了不起在案几上用水当墨演算一下,动用小数点已经是姒安数字强迫症的体现了。

    公羊季负责记录,速度还跟不上姒安的计算。

    在竹简上写字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这,还是姒安竹简书写太慢,否则公羊季可以躺着看姒安表演。

    “公子的数术技艺,让公羊汗颜。”

    姒安点点头,就当是回应了。

    下午三点,太阳不那么毒辣,高傒叫上姒安和己季,准备出发去下一个庄子。

    己季总算脱离自己跳进去的苦海。

    出发前,姒安叫来五名侍卫,宣布他们全部通过,成为姒安的第一批侍卫。

    五人悬着的心落下了,围成一圈开心说笑。

    其他四人没有孤立大个子,反而给他留个说话的位置。

    大个子也不再自卑,虽然话还是不多,但已经融入进去。

    见他们团结在一起,姒安很欣慰。

    姒安不知道,他们能懂这些,全靠公羊季的提醒,否则他们不会那么快接受大个子。

    以后他们就是荣辱一体的队友,若是不团结,姒安肯定不会要,而姒安很明显看上大个子了,只能其他四人改变。

    公羊季简单说明情况,其他四人就明白了,而大个子早已经脱胎换骨,双方一拍即合。

    这才有了姒安欣慰的一幕。

    送走高傒一行人,公羊季怅然若失,几个人的活,只有他一个人顶了。

    路上,己季实在撑不住了。

    高傒让姒安和李克与自己挤在一边,让己季躺下休息一会儿。

    “多谢老师。”

    己季没有嘴硬,听话躺下。

    “己季体验半天,感觉如何?”高傒问道。

    想了半天,己季想起姒安的总结,“农活很辛苦,农民很苦。”

    他接着说:“小师兄,你没有下地干过活,为什么会知道这些,而且第一次下地,一学就会。”

    高傒的目光转向姒安。

    “说不定上辈子我就是个普通农夫,这些感觉都是上辈子的记忆。”

    “姒安莫要说笑。”高傒无奈说道。

    说真话都没人信,姒安只好说谎了。

    “大师兄可还记得我们说过的方法论?”姒安转而问李克,有人证明,谎言才有可信度。

    “你是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不错,发现问题,是收割粟米;提出问题,是收割需要注意什么;解决问题,是做事的时候记得去符合要求,不断尝试各种手法,找到最合适的技巧,就学会了。”

    李克点头,“原来如此。”

    根据已知结果推算过程,自然处处是理由,姒安不担心李克不相信。

    高傒说:“姒安不妨详细说一下你的方法论。”

    高傒看向各位弟子,“我们一起学习。”

    己季精神抖擞坐起来,姒安开挂的办法,狗都想学,他可不愿意错过。

    姒安用大家熟悉的改良文字举例子说一遍。

    看大家一学就会,姒安也不知道会不会一用就废,但总是值得高兴的。

    方法论有了,还缺一个发现问题的方法。

    不能发现问题,方法再多也是枉然。

    李克又提出姒安的连续提问法。

    姒安接着说。

    连续提问法适用于根据表象,寻找事情的本质,分解事情的难度,同样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李克能根据姒安的提问,推出姒安的改革路线,就是这种方法的魅力。

    换成治理国家,不就是国君提问,臣子解决吗?

    如此简单的方法,谁看见都能说一句学会了。

    至于真会,还是真废,看个人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