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杞人不忧天
繁体版

第88章 医馆与接生院

    “既然提起医疗,我就先讲解我对医疗的构想,你们来补充。”姒安说。

    李克和毛赢都点头。

    姒安接着说:“医疗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治病的医馆,另一部分就是接生院。现在都是巫医不分,为一家,我打算将巫医分开,在每个镇邑,单独成立治病救人的医馆,让医者救病治人的同时,研究药物,分类疾病。接生院,则是由稳婆和妇女组成,负责分娩接生,与镇邑大夫配合登记人口。”

    毛赢说:“现在很多贵族都不认可医者,更相信巫术,国民更不必说,想要推广医馆,非常困难。”

    “这个问题简单,”李克笑道,“我们可以要求医者注重医术,研究药理和疾病,让医者在医馆继续使用‘巫医不分’的治疗方式,等到国民逐渐信任医馆,再慢慢去掉巫术的成分即可。”

    这波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姒安都得竖起大拇指。

    “大师兄的办法很棒。”

    毛赢低头沉思,这种带有欺骗性质的办法,他是想不到的,但结果却是好的,这让他不得不怀疑,自己坚持的原则,真的错了吗?

    “毛赢师兄可是自我怀疑了?”姒安能看出一点,但不确定,所以直接询问。

    毛赢点头承认,“我向来主张不欺骗,诚信待人,可是事实告诉我,这种带有欺骗的办法,竟然是利国利民的手段,我一时间有些茫然。”

    “毛赢师兄想岔了,”姒安说,“你行事堂堂正正,属于德高望重,稳定局势的人,大师兄取巧用计,是处理问题的人,你们都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只是分工不同。”

    李克补充道:“因为有你在,我才能随意使用各种取巧的方法,没有你,我就必须成为你,成为楷模,才能引领其他臣子,专心做事;

    这也是我让出镇邑大夫的根本原因,镇邑建立之初,需要取信于人,让镇邑的住户们愿意听从安排,相信杞国是真心对他们好,这一点,我远不如你。”

    “好一个取信于人,”姒安被李克的智慧震惊了,不停鼓掌,“大师兄把我想表达,但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说明白了,你们一个走正路,一个走奇路,两条腿走路,国家才能走得好,跑得快。”

    毛赢向姒安和李克见礼,“赢,明白了。”

    李克摆摆手,接着说:“医馆的推广问题,已经解决,现在的问题是,医者从哪里来?”

    姒安说:“我想拜托二位师兄,利用国家和高家的便利,查找合适的医者,不管是谁家的家臣或者门客,还是游医,都告诉我,我来抢人。”

    多亏东郭牙把联姻的事情捅开,闹得齐国朝堂集体心虚,否则姒安还真不好大大咧咧上门要人。

    理由姒安都想好了,为了姜馨去杞国路上的生命安全,他需要医者随行。

    毛赢说:“我会去请教老师,他见多识广,一定知道哪家有最好的医者。”

    “国子先生对齐国贵族足够了解,不需要我,我来安排人搜寻民间游医。”李克补充道。

    高手在民间,医道一途,更是如此。

    游医接触的是最为广大的群体,见识的病例更多,用药更简便,是最好的医者来源。

    加上贵族们的私人医者,两者互补,足够覆盖所有已知的疾病。

    “如此,医馆成矣,”姒安笑道,“接下来是接生院,稳婆杞国就有,不需要搜寻,回国以后,组织稳婆们一起交流探讨,培训一部分人手,够用了。”

    “怎么说服国民去接生院分娩,这才是问题。”毛赢说。

    “大师兄觉得该怎么办?”

    姒安很好奇,李克还有多少野路子。

    “分娩要花费粮食请稳婆接生,只要说明,送孕妇去接生院待产,稳婆的粮食,接生院出,为了节约粮食,国民一定会同意的。”

    “国家出粮养接生院?”姒安问道。

    毛赢说:“等到国民收获粮食,再取消免费,根据收税以后的富裕,酌情收取粮食,让接生院自己养活自己。”

    “如果结合人口登记,国民不能随意溺婴,他们还会去接生院吗?”

    “会的,”李克说,“只要管好稳婆,不允许私自接生,国民不知道胎儿是男是女,为了可能的儿子,他们不会拒绝接生院,等孩子出生以后,立刻登记,就能最大程度保护女婴的生命安全。”

    毛赢说:“只有不想留女婴的家庭,才会要求私自接生,私自接生的行为属于杀人,必须严惩。”

    “惩罚谁?”姒安问道。

    “稳婆,”李克冷冷地说,“只有让稳婆知道私自接生等同杀人,需要偿命,她们才会约束自己,若是有人敢于冒险,正好杀了震慑其他稳婆。”

    “溺婴的人,可是她们的父母。”毛赢反驳道。

    “但婴儿是因为稳婆私自接生而死,”李克生硬都高涨起来,“若是她不接受私自接生,而是让妇女去接生院,女婴就不会死,她没有亲手杀人,但等同一起杀人,杀她,有何不可?”

    “亲手溺婴的父母该如何处理?”

    “剥夺镇邑居住权,赶出镇邑当野人。”李克铁了心要当酷吏了。

    姒安还是第一次见识到李克这么重的杀性,如此规定,后世肯定要说杞法严苛了。

    不过,姒安喜欢。

    杀,是为了让更多人避免被杀。

    哪怕执行之初,会害死一部分人,这件事也必须做,否则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更多的生命遭受迫害。

    哪怕罪在当代,也要功在千秋。

    “好!”姒安鼓掌,“就这么办。”

    “小师弟,这样会不会太严苛了?”毛赢持反对意见。

    “如果不杀一儆百,一百年,甚至一千年时间里,会有多少女婴死亡,毛赢师兄可能想象?”

    毛赢被震撼到了,千年累积,会有多少生命夭折,他甚至不敢去想象。

    从这个角度看,他甚至觉得带头溺婴的父母都该死,而不是放逐那么简单。

    他没说出来,但李克说了。

    “把溺婴的父母也一起弄死算了。”李克也被这个数据震撼到了。

    “大师兄似乎对溺婴非常……憎恨?”

    姒安总觉得李克心里有事情,否则不会突然杀性爆发。

    “我听邻居说过,有一个夭折的亲姐姐。我还亲眼见过一个堂妹出生,第二天就夭折了,那时候我还小,什么都不懂。”

    姒安和毛赢被干沉默了。

    说了半天,李克自己就是亲身经历者,难怪他坚定反对贵族,若不是贵族拿走大部分粮食,他的家族,也不至于养不起一个小女孩。

    “诛杀稳婆即可,”姒安忽然想到农村经常养的鸡鸭,“孩子出生登记,赠送一些粮食,满月以后,带着孩子和身份证明,去领小鸡小鸭这些家禽,不论男女,赏赐一样。这么做,既可以推广家禽养殖,也能让父母觉得生孩子有利可图,可以鼓励生育,也能提高女婴带给家庭的价值。”

    姒安相信父母对子女有爱,但他从不怀疑,人性本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