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杞人不忧天
繁体版

第124章 试验炒钢法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其他工匠从各种发明创造中,回过神来,才发现冶炼区多了一座与众不同的高炉。

    设计人铁聪,在教自家父亲如何使用。

    铁聪本想自己亲自演示,但姒安舍不得这个大宝贝冒险,提议换铁老头操作。

    铁老头冶炼青铜多年,实操经验比铁聪更加丰富,交给他,姒安放心。

    铁聪本人,不出意外的话,再也没有亲自上手冶炼的机会了,姒安已经决定让他往建筑方面培养。

    炒钢法的问世,已经把冶炼钢铁的技术,推向农耕社会的顶峰。

    再想继续进步,只能开启工业革命,用工业炼钢的手段实现进步。

    工业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的知识量和基础设施,不是一个看过答案,不知道过程的人,召集一群普通人就能办到的事情。

    蒸汽机只是后世工业化体系中,一个可以作为标志的小零件。

    哪怕知道蒸汽机的原理,就是一个大型烧水壶。

    其中需要的材料学、动力传导、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需求,一百个姒安,一起设计制作,也做不出来。

    这还只是工业化体系中的一个小成果,想要整体推动工业化进程,难度可想而知。

    今天的炒钢法一旦实验成功,几百年内,冶炼行业不会再有明显进步。

    将铁聪留在没有发展潜力的冶炼行业,属于巨大的浪费,让他去研究建筑学,才是真正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想要精炼生铁,前提是有足够的生铁。

    二十多户工匠一起开工,先提炼出足够的生铁,放入精炼高炉内,然后才到铁老头的表演。

    炒钢法的脱碳原理,姒安给铁聪和李克讲过,他们大概能理解搅拌的作用。

    其他人,包括铁老头,有一个算一个,都不知道一直搅动铁水有什么作用。

    因为姒安的命令,铁老头才不断搅动。

    铁水的温度很高,姒安也不知道需要搅拌多久才能完成脱碳,只能让几个工匠轮流搅动。

    姒安宁可现在多浪费一点时间,也绝不提前收工。

    若是失败,还要再来一次,反而会浪费更多时间。

    冶炼成功一次,确定方法可行,再用控制变量法测量出最佳搅动时间,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时间来到下午,姒安才正式宣布精炼结束,倒出铁水,分成小块。

    冷却以后,将铁块交给工匠们锻造武器。

    既可以验证工匠的技术,也可以通过武器来测试这批铁的韧性和硬度,究竟能不能达到钢的水平。

    制作青铜剑和铁剑的工艺,有差异,但不多。

    姒安知道的淬火,工匠比他更懂,不需要多余的指点,他只需要静待答案。

    所有工匠,都是第一次使用铁,作为铸剑材料,不存在谁更有优势的说法。

    他们铸造的剑,将会代表他们真实铸剑水平。

    这么公平的机会,用来决定爵位归属,最合适不过了。

    因为爵位的加持,工匠们反而更加谨慎,谁都不敢着急动手。

    都在用自己的办法,测试精铁的韧性和硬度,根据材料性质,决定制作工艺。

    眼看今天不会有结果,姒安早早离去,不给工匠们压力。

    目送姒安和李克离开,确定他们不会杀一个回马枪。

    工匠们这才放开手脚,暴力测试精铁强度。

    一时间,乱七八糟的砸铁声,不绝于耳。

    第二天一早,工匠们继续研究手里的精铁。

    因为大匠们没空,还要拉着自家儿子给自己打下手,就连铁聪都免不了这一遭。

    所以,今天没有冶炼新铁。

    姒安没有催促他们尽快铸剑,只要他们能制作出合格的铁剑,多耽搁两天也没关系。

    现在距离姒安和李克的婚事都还早,他们回去也是无聊,正好下来建设镇邑,跟踪冶炼技术的进步。

    为了验证现有材料的强度,姒下补充了一个要求,不允许多次锻造。

    否则最后的结果,谁也不知道,究竟是百炼成钢的效果,还是精炼过的精铁,本来就已经成钢。

    有这个条件限制,压箱底的手段不能使用,能制作上品青铜剑的工匠,瞬间没了优势。

    只能老老实实将精铁捶打成剑,通过淬火等细节加工技艺,区分高下。

    经过一天的小心锻造,除了身在第一镇邑修补农具的三户工匠不在现场,没有参与,其余二十五户工匠,陆续交出自己的得意之作。

    一道道冰冷的银色剑光,让人不寒而栗。

    姒安让侍卫们准备了很多粗细相近,种类一致的木柴,作为测试标准。

    为了能有个参考,姒安请公冶大夫用他的青铜剑劈砍木柴,作为青铜剑的锋利标准。

    随后,让侍卫们各取一柄铁剑,逐一劈砍测试。

    青铜剑斩不断的木柴,铁剑一剑就能斩断,不是依靠冲击力折断,而是完全斩断,剑刃没有留下任何损伤。

    后续的二十四柄铁剑的测试结果,都是如此。

    姒安的要求,固然能最大程度保留精铁的原有性能,但也制约了工匠们的发挥。

    同样的材料,最朴实的锻造手法,结果必然是相似的。

    “公子,”公冶大夫说,“木柴测不出铁剑的强度,不如用青铜剑与之对碰。”

    剑刃的锋利与硬度对比,公冶大夫的青铜佩剑输了。

    他想证明剑与剑之间的对砍,自己的佩剑更强。

    他不相信,姒安花费几天时间就冶炼出来的铁,能胜过久经考验的青铜剑。

    “可以,”姒安说,“轻碰和全力对碰,各试一次。”

    轻碰检验剑刃的硬度,全力对碰检验剑身的韧性。

    轻碰实验,公冶大夫继续用自己的青铜佩剑测试。

    他想知道,高家工匠制作的铁剑,能不能胜过自己,精炼的青铜剑。

    公冶大夫见礼说:“公冶请试剑。”

    “可以。”姒安不在乎公冶大夫可能的作弊。

    若是青铜武器能用技巧砍断铁器,铁器也不会取代青铜剑,称霸后整个冷兵器时代。

    公冶大夫随意挑选其中一柄铁剑,左右手握紧剑柄,剑锋相对。

    他深呼吸,吐出气息,轻轻碰撞。

    青铜剑被铁剑磕出一个细小的缺口,铁剑安然无恙。

    公冶大夫失落地交出铁剑,放弃全力碰撞测试,站回姒安身后。

    姒安没有继续坚持测试。

    他也不想在公冶大夫面前,暴露铁器真正的锋芒。

    麻杆打狼两头怕,两人各自后退一步。

    按照常理来看,两种剑的差距不大,双方主人都没有把握,才会同时产生,心虚这种心理。

    公冶大夫利用这个原理,判断姒安也在担心自己的剑会失败,心里顿时好受不少。

    铁剑在高家工匠的高超技艺加持下,略占上风,以公冶大夫为代表的,青铜剑使用群体,可以接受这个结果。

    姒安上前一步说:“所有铁剑,表现都很好,每一位工匠,都没有使用反复锻造的工艺,铁剑就能劈断木材,说明我们的冶炼的精铁,品质非常高,说明此次冶炼,取得圆满成功。”

    姒安身后的护卫率先鼓掌支持,公冶大夫随后也鼓掌表示庆祝,然后才是工匠们模仿这种没见过的庆祝方式。

    “在场没有得到爵位的大匠,全部赐予下士爵位,获得上士和下大夫的两位,就没有了,铁聪也没有。”

    其他工匠全都鼓掌欢呼,庆祝他们也是士大夫阶级的一份子了。

    有更高爵位的两位只是笑了笑,点头赞同姒安的决定。

    他们已经有更好的了,自然不会在乎,下士这个最低一级的爵位。

    铁聪虽然还是两手空空,但他已经有上大夫的许诺,更不会觉得不公平。

    他只想尽快掌握文字和数术,早日拿到公子许诺的上大夫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