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回档青春时
繁体版

第七章 高考

    2008年6月7日。

    华国一年一度的高考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这天沈一鸣早早就醒了。

    细细看了一遍自己思量多日的带着感动出发的作文题目,沈一鸣带着随身听坐在客厅里听歌。

    吃饭的时候,看着食不知味的父母,沈一鸣笑呵呵地劝他们:“别担心,我肯定给你们考个211回来。一会儿我自己去,你俩别送也别接,你们去我反倒紧张。”

    出门前老妈仔细帮沈一鸣检查了相关物品,跟他说:“一定要仔细。”

    上午8:00。沈一鸣来到山城二中考点门口,此时已经有很多考生都来这里等着了。考点门口拉起了警戒线,并且校外道路上已经有警车在守着了。

    高考期间,所有车辆路过考区,禁止鸣笛。

    此时,路过的私家车,已经有了默契,都是缓慢通过,无一辆再急吼吼的。

    每个人都明白,这两天很可能决定的就是一个人的一辈子。

    而且谁家没有孩子,将心比心,大家予以充分的配合。

    随着时间临近,更多的考生陆陆续续来到校门口。

    上午8:30,所有考生陆续进入考场。有些考生和前来送考的家长挥手告别,走进学校后,他们的家长还在伸着脑袋,往学校里面看。

    第一场,考语文。

    这是沈一鸣重生回来看得最少的一科,但也是他最自信的一科。

    沈一鸣来到考场外,把背包放在教室外的桌子上,带着必要的文具进入考场。

    他来到座位坐下后,微微偏头,看着窗外。

    看着外面已经郁郁葱葱的大白杨,沈一鸣的慢慢平静下来。

    有时候,沈一鸣挺庆幸考试时,能分到靠窗的座位。

    考试前看看窗外,是舒缓心情的绝佳选择。

    考前10分钟,一个监考老师宣读考场纪律,一个监考老师挨张桌子检查考生的准考证,看看准考证上的照片,看看考生的脸。

    一个流动监考进教室跟讲台上的监考说了几句话,监考开始拆装着试卷的档案袋。

    然后分发答题纸。

    考前5分钟,开始分发试卷,监考老师高声提醒考生在考卷的指定区域填写考生姓名和考号,同时提醒考生响铃前不要答题。

    沈一鸣飞速地扫视着语文试卷。

    作文题目不出所料是带着感动出发。

    铃响!

    监考老师喊道:“考试开始!”

    沈一鸣按照多日来的思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直接开写。

    前世的时候,沈一鸣也看过一些高考满分作文。就他所看到的多数高考满分作文来说,大多囿于学生的身份和视野,侧重于直抒胸臆和感情的梳理。

    但沈一鸣不同,他毕业工作这么多年,他写不出抒情文,但写小议论文还是没问题的。

    等到写完作文,沈一鸣发现时间才过了不到1个小时。

    时间非常充足,翻着试卷,沈一鸣开始在答题卡上填写着剩余题目的答案。

    11:20,语文考试结束前10分钟,沈一鸣再次检查了两遍后,才起身交卷。

    中午回家睡了一觉,父母很有默契的没有问一句上午语文考的怎么样。下午沈一鸣一脸平静地坐在考场里等待发数学试卷。

    下午3:00,数学准时开考。

    在开考前,浏览试卷的时候,沈一鸣觉得这次的试卷,还行。

    不过,还是出了一道压轴题很难的,也就是第22题。

    题目是【设椭圆C:x²/a²+y²/b²=1(a>b>0)过点M(2^½,1),且着焦点为F₁(-2^½,1)】

    【(1)求椭圆C的方程】

    【(2)当过点P(4,1)的动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俩不同点A、B时,在线段AB上取点Q,满足|AP||QB|=|AQ||PB|,证明点Q总在某直线上。】

    沈一鸣看完题目,求出了第(1)小问,还算简单。

    可第(2)小问...

    沈一鸣思索了一会,先在草稿纸上演算,从|AP||QB|=|AQ||PB|着手,由给出的已知条件,将求证式进行转化,来解决这道题。

    很快到最后一步发现不行。于是他思考了会,重新拿了张草稿纸换个思路继续演算,

    很快,思路不断,沈一鸣计算出2x+y-2=0,于是点Q(x,y)总在定直线2x+y-2=0上给证明出来了。

    在草稿纸上全部验算完成后,沈一鸣整理了一下步骤,开始写在答题卷上。

    “......综上,点Q(x,y)总在定直线2x+y-2=0上得证。”

    随着最后一句话写完,沈一鸣完成了数学试卷的解答。

    确认一遍数学试卷上的信息无误,答题卷填写无误后,沈一鸣提前5分钟交卷走人。

    走出考场的沈一鸣,长舒了一口气,最后一题是真的有些难,而且太耗时间了。

    万一拖到考试结束,还没写完,就又耽误老师收卷子,核卷子,又影响自己心情。

    晚上回到家,为了保证第二天考试精神满满,不到10点沈一鸣就去睡觉了。

    6月8日,天气晴朗,较之昨日,有微风,略凉爽。

    早上9:00,理综考试开始。

    沈一鸣按照自己先物理,再化学,后生物的做题顺序,解决着理综试卷的题目。

    物理部分,难度中等。

    主要以力电为主,牛顿定律、能量和动量、电磁场、电磁感应占大部分。

    沈一鸣没有去追求做题速度,而是很认真的在读清每一题的题意后,才开始动笔在草稿纸上验算。

    验算完成后,再检查一遍,再填入答题卷。

    在调动知识点解决问题时,沈一鸣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

    即使有那么一点点暂时没想起来,他也不急不躁。

    最后剩下10分钟,沈一鸣再检查了一遍试卷,便交卷走人了。

    下午最后一门,英语考试。

    这是除语文外,沈一鸣最放心的一门了。

    偶尔有一两篇阅读理解的词汇超纲,但问题不大。

    从听力,到单项填空,到完形,到阅读理解,到选词填空,客观题花费1小时10分钟解决。

    还剩最后一道作文。

    沈一鸣忽然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了看窗外,这样的考试,大概再也不会有了。

    收回思绪,他的目光重新落在英语试卷上。

    作文题要求写一封回信。

    这种作文,写过太多了。

    沈一鸣略一思索,调整好思路,开始写道:“DearDavid,”

    “amgladthatyour......”

    “Yours,”

    “LiHua”

    沈一鸣吹了一下作文的墨迹,再把客观题的答案检查一遍,涂在答题卡。

    然后,把试卷整理好,放在课桌上,起身,交卷。

    高考,结束了。

    6月9日,是考前学校通知的回校时间,主要是公布一下高考答案,让学生估分,然后开始报志愿。

    班主任把写着标准答案的纸交给班长,让他把答案抄写到黑板上。

    教室里只有粉笔与黑板的摩擦声,没有一个学生说话。想办法把自己答案带出来的学生小心翼翼地对照结果,没带答案出来的要么抓耳挠腮使劲回想,要么一脸淡漠。

    班长抄完后,把答案纸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把黑板上的答案与手里的答案对了一遍,告诉大家一会儿发报考志愿表,25号上午来学校填表。

    教室里“哄”的一下开锅了。

    “怎么样,怎么样,你多少分?”

    “我艹,数学10个选择才对了6个……”

    “完了,理综一个大题答错了……”

    “mbd,听力这答案对么?我听的很清楚啊,怎么错了?”

    沈一鸣仔细对照了下黑板上的答案,

    数学选择题,全对,50分。

    填空题,对4个,20分。

    理综选择题对19个,114分

    英语选择题一共115分,对了101分

    估分总分最低630!

    拿不准的一些题已经没算了,估出来的分还是高出他知道的省城工大计算机专业20来分。这个结果沈一鸣很满意。如果这是他前世高考的成绩,他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但现在他不会了。

    高考在沈一鸣心里,更多是为了给期待自己成才的父母一个交代。现在有了这个成绩,父母能在亲朋好友面前把头抬得高一点,沈一鸣觉得自己重生后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

    他准备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了。

    高考就是这样,几家欢乐几家愁

    张宇估分575,沈一鸣狠狠地祝贺了他一番。

    回家把估分的情况跟爸妈说了,父母高兴得不得了,老妈特意出去买的菜,老爸破天荒地让沈一鸣跟他喝酒,那顿饭他和老爸一人喝了半斤白酒。

    晚上,思来想去,沈一鸣决定第一志愿依然报考工大计算机专业,也是他前世所学的专业。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重来一次那肯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机啊,而且随后几年互联网的爆火,他也能够更早的打开局面。

    而且,沈一鸣最熟悉的就是庐州市。

    这座城市未来十几年的执政人事变动,城市拓展布局,商圈开发分布,地铁路线规划,他都一清二楚。要想充分利用十几年的先知先觉淘金赚钱,庐州是首选。跑外地上学,再回庐州创业,想想就麻烦。就算十几年后庐州交通拥堵严重不再适合居住,完全可以赚够了钱换城市。

    真有发大财那一天,移民也可以。

    所以,没必要换城市,也没必要换学校,就选工大计算机专业。

    接下来就该想想暑假这将近三个月怎么去淘第一桶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