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承缉郎
繁体版

第74章 脑子被药坏了

    取个什么名字呢?

    陈骥知道自己的水平,硬想是想不出来的。

    看样子只能去四大名著里借用一下了。

    红楼梦?

    不行,里面那些女人的名字太过脂粉气。

    比如扈黛玉,听上去就不搭。

    西游就更别提了,都是些女妖精,更没什么大名。

    那就只剩下三国了。

    可三国里的女人也少得很,留下名字的就更不多。

    想得起来的就只有貂蝉、大乔、小乔,这些还不是大名,也都不妥。

    陈骥开始抓狂。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倒是名传千古了,可你们背后的女人也不是阿猫阿狗,怎么就连个名字都不配有么。

    慢着!

    刘关张,关二爷?

    陈骥灵光一闪,好像有了。

    关银屏!传说中关羽关二爷的女儿。

    不见于正史和演义,只流传于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人。

    “银屏”这名字,好像还不错。

    就它了,反正其他的也想不出来。

    陈骥一拍大腿,就此决定。

    “银屏如何,三娘?”

    “银屏?扈银屏!”扈三娘嫣然一笑,敛衽一礼,“很好听,三娘很喜欢。”

    “银屏?白乐天的长恨歌有云,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

    名字寓意不错。

    本朝柳三变的词里也有‘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的名句……”

    陈墨还在拽词儿。

    陈骥暗自擦了把汗,推了他一把,“走了,墨哥儿,去演武场,你又不考状元,背那么多诗词则甚。”

    指点身手就指点身手罢,再继续拽文,不露馅儿才怪。

    没想到给人取个名字,也差点让自己为难,还好,涉险过关。

    落在最后的扈三娘,兀自念叨着自己的名字,眼光中有欣喜,也带着几丝不安之意。

    “好了,你们谁先上?”来到演武场,发话的是陈墨。

    陈骥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静静地站在场边。

    没办法,是不是鸭子都得上架了。

    “我先来。”武二闷声闷气地走到场中央。

    “不愧是二郎。”陈墨赞道。

    他是真的看好这个大个子,有个头儿,气力也不小。

    只要不是蠢笨如牛,稍加操练,就是一个不错的助力。

    陈骥自然也对武二有些另眼相待的意思,只不过他是下意识地把此人当成了那个能徒手打虎的英雄。

    武二深吸一口长气,然后分开两脚,身子下蹲,双手握拳,放在腰间,摆了一个标准的马步。

    看的陈骥和陈墨都连连点头,这姿势,一看就知道是下了苦功的。

    “呼……哈!”

    武二大吼一声,右拳自腰间击出,隐有风声,等最后凝住不动的时候,甚至传出了闷响。

    “好!”陈墨高声喝彩。

    陈骥也微笑点头,他虽然对自己能否指点他人有些心虚,但仍旧能够看得出来,武二这一拳,力道、速度近乎完美。

    这家伙难不成还真是那个武松?

    “二郎,继续。”

    陈墨喝完彩,见武二保持着姿势,一动不动,忍不住催促道。

    大个子点点头,站起身来,复又蹲下马步。

    “呼……哈!”

    又是一个马步冲拳,威力仍旧十足。

    陈墨和陈骥交换了一下眼神,都隐约觉得有些不妙。

    “继续,二郎,把你会的拳脚枪棒都演练一遍。”还是陈墨开的口。

    武二仍旧憨憨地点头,起身、蹲下、冲拳。

    “两位小郎君。”

    扈三娘看不下去了,主动站了出来,低着头嗫嚅道:

    “不用再让二郎演练了,他就只会这一招。”

    啥?

    陈骥和陈墨一齐凑到扈三娘身边。

    “你刚才说的啥,能不能再说一遍?”

    问话的是陈骥,他本来指望能偷点懒的。

    只要李啸林和李袖萝教会他们一路拳脚和一路枪棒,那他就真的只用指点一二,无需再伤精费神地言传身教了。

    谁知道这么些天下来,武二就只会一个马步冲拳?

    “怎么回事儿?”陈骥不开心,很不开心,“是啸林叔父和袖萝没有教你们么?”

    “不不不,老爷子和袖萝姐姐教的很用心,是我们不成器。”

    扈三娘低着头,声如蚊蚋。

    “我等三人不是被拐子掳过来的么,二郎身高力大,拐子们怕他暴起发难,就一直喂他蒙汗药,把他脑子给药坏了,学什么东西都不太记得住。”

    陈骥和陈墨相视无言。

    之前扈三娘是这么说过,武二看上去也的确显得脑子不好用。

    可谁能想到,他的脑子能不好用到这个程度。

    “行吧,二郎你去歇着罢。”

    陈墨摇摇头吩咐武二,对一个脑子烧坏的人,还能要求多少呢。

    “那你俩呢?你俩都学了些啥,练给我看看。”

    陈骥心中愈发不安,感觉自己似乎是掉坑里了。

    “我……我和大郎也没学会多少。”扈三娘咬着嘴唇,扭捏局促。

    “不管学了多少,都练给我看。”陈骥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烦躁。

    “是,小郎君。”

    扈三娘不敢造次,抖擞精神,来到场中,两腿直立,双手握拳,随后右脚上前,两掌外翻,打出了一招‘双手封天’。

    陈骥知道,这是军中长拳的起手势,或许在另一个时空,应该被叫做太祖长拳。

    只不过在大周,军人出身的赵匡胤没能黄袍加身,自然就做不了太祖。

    军中长拳无法攀附其名,就这么一路以原名流传了下来。

    承缉郎父子相传,国朝之初,干这个的多以退役老卒为主。

    这也算是朝廷给当兵的一种福利,毕竟能免税免徭役。

    因此,身手也多为军中习得的技艺。

    一路军中长拳,一路军中枪法,左盾右刀,再加上弓弩,差不多就是承缉郎的手段了。

    有些人觉得枪法过于凌厉,杀伤力太强,且枪不方便携带,就化枪为棒,世人统称枪棒。

    由于剑方便携带,又有人借鉴秦汉剑法和刀法、短棍,演化出了剑法,这就五花八门了,算是各家的秘技。

    陈家庄也是如此,拳法、枪棒、刀盾、剑法,都各有一套。

    其中军中长拳是用来奠定根基的,陈骥他们自小便以此打熬筋骨。

    扈三娘他们初习武,自然也不能例外,一样得从练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