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走到陌生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大凶之年

    如果说,一定要找出陈成和柳萍感情变质的确切时间,那2018年绝对是个分水岭。

    2018年,是陈成的大凶之年。那年,陈成被查出了癌症。结肠癌。

    按说,丈夫生病,妻子细心照顾,没准儿还能促进夫妻感情的进一步升华。但事实恰恰相反。

    2018年,陈成不光是查出了癌症,那年,他和柳萍还发生了两次“离婚级别”的惨烈争吵。

    截至2022年5月,在陈成和柳萍十九年的婚姻中,爆发了三次可以载入他们婚姻史册的争吵。第三次,前面已经交待,发生在2019年10月20日。而第一次和第二次都发生在2018年。第一次是5月2日,第二次是11月21日。而在这两次大吵之间的7月,陈成查出了癌症。8月底做了手术。

    看出来了吧!癌症病发之前大吵了一次,做完手术,又大吵了一次。癌症之前的大吵,对陈成患病无疑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之后的争吵,对陈成身体的恢复肯定也不会起什么好作用。

    不,不不,还不止这些。

    陈成的大凶之年还不光是生病和吵架,还有年初的生死疲劳、年中的虐心隐忍、年底的恩断情绝。

    不妨把2018年发生在陈成身上的事件拉个清单,即可一目了然。

    先说年初的生死疲劳。

    2018年1月,陈成在单位接手了一个人物评选活动,活动的重头戏是最后的颁奖晚会。部门领导对他寄予厚望,指定他为执行导演。这个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几届,原来的执行导演朱超被调去了别的部门,陈成属于被抓来救场的角色。受命于危难之际,陈成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做晚会他毕竟是新手,没有经验,领导也怕他搞砸了锅,又把朱超请了回来。朱超工作很忙,碍于部门领导的颜面,只答应在关键环节进行协助指点。关键环节指点,说白了还是第一负责人。像什么专家评审、多部门协调、晚会推演、跟领导汇报进度,等等,都是朱超发言。陈成成了做具体工作的辅助角色。但陈成没想那么多。派给他的兵,只是三个啥也不懂的实习生,再加上他觉得自己第一年接手,每个环节自己都应该门清,这样第二年就可以不麻烦朱超了。于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每天工作都在十四个小时以上,如此超强度、高负荷的状态持续了两个月,最后终于赢得了一片喝彩声。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幕,当晚会录制结束,他和朱超同时在等电梯的时候,台领导走过来,拍着朱的肩膀说,“朱超,今年的效果不错啊!比往年都好!”朱超抖了抖身子,一脸得意。台领导自始至终没有看他一眼,陈成心里略感落寞。

    只会闷头做事,不会宣传自己,用心太死,不懂得变通讨巧。这是事后陈成对自己的总结。总结也就是个总结,他也没打算去改变什么,他认为性格里的东西没那么好改。他只是感觉身上疲累。在做完活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成身上的疲乏总也歇不过来。不想跟任何人说话。拿起一颗烟,抽到嘴里,烟味是苦的,再也闻不到烟草的香气。

    2018年4月,陈成所在的栏目跟名牌栏目合兵一处,他作为制片人,开始轮值名牌栏目的直播。直播傍晚六点开始,但是到下午四点半的时候,直播串联单上的节目连一半还没有备好。不是他没有调度好,是名牌栏目的管理实在混乱。所谓的“名牌栏目”,已经江河日下,名不副实。勉强维系,吃得还是前些年攒下的老本。

    以他的性格,会强落实、强监督、强策划,但是作为一个刚刚参与轮值的“新人”,他不便说太多。说多了,上面不高兴,底下也没人听。这直接导致了他盯直播的时候痛苦不堪。一到下午四点半,直播进入倒计时,看着还有大片空白的串联单,他就后背发凉,额头直冒冷汗。就像一道盛宴,马上就要开席了,好多食材还没有着落,他这个厨师长能不恐慌?一个月后,陈成以身体不适为由退出,不再参与轮值。

    2018年5月,陈成的母亲来到东垣看望儿子,柳萍怠慢无礼,两人爆发了结婚以来最惨烈的一次爆吵。

    下面就到了年中的虐心隐忍。

    2018年7月底,单位组织体检,陈成在做B超时,被医生告知结肠部位有回声,建议复查。陈成为了满足母女俩暑期出游的愿望,瞒着没说,而是选择旅游归来后才去复查。旅游途中,柳萍因为各种琐事闹情绪发脾气,陈成保持了少有的克制。复查之前,他想着即使确诊,也不告诉柳萍,自己偷偷把手术做了,所有的事儿都自己一个人扛。初次CT结果出来后,医生高度怀疑为CANCER,建议做加强CT。陈成永远记得那个下午,他拿着初次复查的结果骑着车子往回走。他没有回家,而是先回了单位。他已经预感到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一旦做了手术,他可能要连着几个月不能上班,再或者,将永远不能再回单位上班。他要先到单位把手头的工作处理一下,把自己的物品收拾一下……他本来不想告诉柳萍,但是做加强CT必须要有家属签字。他如此地镇定,又如此地心乱如麻。

    2018年8月上旬,陈成确诊结肠癌。经过打听商量,决定去BJ做手术。陈成不想让老人担心,想瞒着父母不告诉他们自己身患重病。但是柳萍悄悄给婆婆打了电话。这让他内心极度不悦。

    2018年9月下旬,陈成做完手术后,打算回老家静养一段时间。柳萍表现出了极大的抵触情绪。她嘴上同意,但说话却阴阳怪气。她把“陈成回老家休养”理解为“老公还是跟婆婆更亲更近”,言语中充满嫉妒。确切地说,当时的柳萍内心已经畸变出了一种咬牙切齿的恨。

    2018年10月,陈成从老家回来后,开始帮着柳萍往万达搬家。柳萍大手大脚,很多家具这个不要了那个要扔掉,陈成觉得可惜。于是偷偷开车往老家送了一趟柳萍准备扔掉的东西。怕柳萍知道,他当天打了个来回,往返350公里。此时,离他做完手术刚刚过去一个半月。

    2018年11月,丈夫患病后妻子柳萍心态逐渐失衡,此时到达极点。人变得敏感、焦躁、易怒。陈成的术后生活,她不仅不能悉心照料,反而连一个温馨的环境都提供不了。因为跟陈成前同事的一次偶然邂逅,敏感的柳萍感觉到了对方的冷漠,愈发感觉到自己命运的悲惨和不公,苦闷委屈的情绪无以纾解,于是跟陈成爆发了第二次惨烈争吵。

    最后是年底的恩断情绝。

    2018年12月,柳萍起草了一份《婚内协议》,明确了债务和财产的分割。其中最让陈成感到冰冷的一条是:自12月1日起,陈成术后所有相关病程的治疗和跟进治疗与柳萍无关。陈成看完没有犹豫没有争辩,拿起笔签了字。

    大凶之年,一桩桩冲突,一起起对峙,都迫人心弦,都暗藏杀机,都可夺人性命。陈成艰难地走过了灾年,保住了性命,却没能保住婚姻。除了年初工作上的生死疲劳与柳萍关系不大之外,后面的每一件,柳萍都是直接参与者。

    2018年结束的时候,两人的感情基本上已经判了死刑。虽然后面又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回光返照”,但已无法改变走向终结的大势。

    表明上看,大凶之年的诸多对峙与冲突,是导致他们感情破裂、婚姻关系难以维系的直接原因。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陈成更相信因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2018年那些大凶之“果”,至少往前倒推十年,就已经种下了“因”。

    陈成和柳萍是自由恋爱。当年他们爱得深沉。门户不当、异地恋,这段在别人眼里根本不可能有结果的恋情,最后走到了一起。堵住了太多“不看好”的嘴,羡煞了无数“好嫉妒”的心。他们也曾因此得意,很长一段时间徜徉在幸福的海洋里。如果一直是这个“因”,就不会有陈成大凶之年的“果”。事实是,“因”发生了变动。

    痛苦,是不值得回忆的。但,不回忆不等于忘记。如果没有患老年痴呆症,痛苦的过往恰恰是脑海中最难以抹掉的记忆。

    不但忘不掉,随着岁月的沉淀,它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陈成和柳萍失败的婚姻,到底还有哪些不得不说的“因”,我们姑且从大凶之年往前倒推十年开始回忆吧。

    大凶之年往前倒推十年,是2008年。

    2008年,柳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正在抉择她下一步的职业方向。在经过一番考察和思量之后,她一头扎进了婚庆行业,开始了婚庆圈八年的摸爬滚打。陈成一直认为,做婚庆那八年,是他们“感情破裂”和“罹患重病”的幕后推手。

    那八年,像个吸血鬼,一点一点吸走了他们之间的炽热、无私和甜蜜,吸走了他们的健康;那八年,一步步把他们逼向狂躁、焦虑和病痛;那八年,像上帝安排的一次考验,考验他们追逐物质利益能否适可而止、量力而行,能否在焦头烂额中静下来思考活着的意义,能否在颠沛流离中互相照顾、互相成全。结果,他们没经得住考验。

    痛苦扼杀了爱意。

    那八年,让曾经的亲密无间变成了搭伙做饭,若即若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