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淘汰的边缘
繁体版

第四章 天时地利人和

    这几天,或者说这大半年都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为什么失败了?我的一个半领导总是懒洋洋的给我讲大道理:你要学会借‘势’,做事急不得,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到了的时候自然水到渠成。

    这观点和我的人生观确实是格格不入,因为我一直信奉的是“事在人为,时不我待”。大道理谁都懂,我心中的不忿在于:如果我是二代子弟没有生活的压力,如果我出身就高人一等不用去看别人脸色跪求资源,那么我也可以轻摇羽扇站在风口浪尖之后指指点点,待尘埃落定后再出来品头论足,赢了算我运筹帷幄,输了也可以不沾一丝因果把锅都甩给别人。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换个角度,这不是和我的人生观冲突,而是超出了我的人生观的‘宽度’。我也懂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但是我有多少时间去轻轻的摇着扇子坐等机会来临?我还得上有老下有小柴米油盐的挣扎每一天呢,今天不抓紧,明天房贷怎么办?

    和董事长这番谈话也是我静心设计过的,希望绝境求生。

    起因是公司重组,在原业务构架下的我已经不可能挣到钱,顶多是维持现状耗到破产走人吧。新公司各业务坑也早被关系户占满了,别说什么挤进高管层分股权,估计连职位都不会有我的。要说照我的脾气应该是不会拉下脸求人的,但是一半是因为这岁数真不敢裸辞,另一半我也很想试试自己一直没做到的一件事:能屈能伸,会不会有点反转?

    尤其是上周新公司大局已定的时候,董事长发布了一个通知,任命一个叫徐亮的哥们做全国业务(百亿级,千人级)的总运营负责人,CEO。我脑子里第一瞬间的闪过的念头是:王侯将相的种,我酸了。这人只是一个三流外企的人事经理,就因为是物资副总的同学所以推荐给董事长做业务总监,半年后升任子公司总经理,论业绩不如我的零头,论资历论专业性都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上哪说理去呢?唯结果论我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如。第二个念头确实是反省我自己的问题:正着干,歪着干,我确实也有不少的机会,但是总被我用自己的理由和借口错过了。我的优点在于能够设立目标坚定执行,但是问题是我设的目标就一定是对的吗?所谓的‘势’是在不断变化的,顺势而为不一定非要等着他顺到去符合我的目标,我调整一下目标去顺势不好吗?

    “势”已至此,我决定用“8D”或“根本原因分析”类似的概念做个总结,然后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改变。

    问题描述:基本是四面楚歌。上级领导董事长没给我任何机会,中层副总同事对我很敌视,下级部长经理由于我的失势而人心浮动。内部已经孤立无援,外部客户层面由于业务都转到新公司所以不需要再对接我,供应商也是一贯的只跟着有付款权的人走...顺便说一句:中秋节给我送月饼的都没有。

    根本原因分析:鱼骨图什么的就不用画了,大致排序:

    1,上级不信任我的原因:a,中层副总们一起抵制我,三人成虎;b,我没达到他的期望,但是他的期望是什么?c,我从来不跪舔他哄他玩,我的错。

    2,副总们敌视我的原因:a,我影响了他们的利益;b,我总是在解决问题时揭他们老底,打脸;c,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我不得不说这应该是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我从来不和他们吃饭唱歌喝酒洗浴,因为我不屑。

    3,下级人心浮动的原因:我失势,没资源,就不能给他们好处,死循环。

    4,客户原因:a,我做运营时卡了他们太多的供货,关系太僵;b,和他们未来没有利益关系;

    5,供应商原因:a,我掌权时没和他们达成利益共同体(懂的都懂),人家不信任我;b,因为没有共同利益过,互相没有把柄,人家觉得无法掌控我;c,大家心知肚明这个量级的资金不可能我最终拍板,所以可以跳过我;d,新业务以后不需要再过我,可以被忽略;

    试着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分个类:

    一,我在按外企模式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大刀阔斧开展工作时,就忘了想想公司近期发展是以盈利为目的吗?我的经验主义选错了方向失了天时,结果就是干的越多错的越多。

    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供应商分布在全国各地,我这个县官的话语权自然比不上当地现管的子公司负责人;成立子公司时我过于着急的执行总部业务下放政策,骨干人员也散去了各区域被各“藩王”招安,最终全盘失控;归根到底...我一直懒得出差以至于地利失控,这才是主要原因。

    三,写到这里,我觉得都用不着“5WHY”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虽然天不时地不利,但是根本原因在于我自己没有搞好人和:我在整风重建队伍和供应商时肯定得罪过不知道哪些背后的人,我在全力为团队争取利益时肯定得罪了人力资源的副总,我在清理库存时肯定得罪了物资部的副总,我在巡查子公司时肯定干涉了子公司总经理的利益...

    我是明知故犯吗?肯定不是,因为我也有不得已的选择,后面会用每一章,每一件事来回顾。另外....也许有机会会细说一下关于我最讨厌民企谈业务时“吃饭喝酒打牌洗浴”的标准流程。

    所以按照“D3和D6”的概念,长期方案确实不好找,短期方案我定了三个招数:驻足思考,破釜沉舟,以退为进,先来做个临时解决措施。只是让我很无奈的一件事,也是我无法改变的事“后发制人,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我始终无法逾越的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