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淘汰的边缘
繁体版

第十九章 民企的团建3,小队融入大队没融入

    另一个团建是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全公司管理层拓展,周五周六周日三天,爬山。

    对我来说结果不太好:我从外企到民企的不适应性体现的淋漓尽致,丢人是肯定的,只是勉强没有太大的岔子。

    通知是周五早上8:30公司门口集合上大巴统一出发,我7点开车到公司整理一下当周和当天的工作,给各主管安排活,然后收拾行李,上车,出发。

    一共40多个人,李总带队的高管和各部门的经理部长,第一天到公司食堂吃饭时的那个白裙子妹子做领队,后来才知道这是行政部的经理。我和高瑞坐一排,看看了这一车有三分之二的人都脸熟但是接触不多,有一搭没一搭的问高瑞给我介绍...来公司一个多月了,我得加快融入的节奏。

    刚开车没半个小时,我接了个电话,满嘴外地口音自我宣称是我们公司的保安队长:“诶,你是车牌号xxx吗?你的车停的不合格,赶紧下楼挪车。”那语气老霸道了。

    “不好意思我没听清,您说我的车有什么问题吗?”

    “你知道公司规定吗?车头统一向外,怎么就你停车不按规矩?赶紧下来挪车,不然我就报人事考勤科扣钱了啊!”

    “抱歉啊,我正出差,可能周一才能回去...”

    “那我不管,你赶紧想办法,周末公司不许停车,违反的都拖车拖走。”然后就挂断了。

    我去?这都是什么路数?我当时都没有心情可描写...因为脑子里都反应不过来我到底应该有什么感觉,一阵恍惚我都以为我是违章停车被交警贴条了。

    高瑞问我什么事,我和他说了情况,然后问他:“我真那么罪大恶极吗?哈哈,这事咋办?”

    高瑞也哈哈笑,把领队妹子叫过来,笑嘻嘻的挺猥琐:“刘经理,问个事呗?”

    刘经理应该是公司颜值最高的妹子了,确实挺好看的:“高部长什么事?”

    “这是咱公司新来的运营总监夏总,见过了吧?”要说高瑞的气质和言谈举止挺有首都领导的派头...说话抑扬顿挫,分不清是夸人还是损人,总之把刚才保安给我打电话的事添油加醋了一遍,最后总结说:停车是规定,但是新来的总监也不能这么被保安呵斥吧,公司里的辈分和规矩呢?

    刘经理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就机灵,加上高瑞这阴阳怪气的语气旁边也有同事幸灾乐祸的看着,她马上说了一堆类似对不起的话,说马上通知保安队长这是夏总的车以后让他们多注意,怎么看都是娇滴滴甜甜的尊重领导的样子,但我心里真的是开始担心:这高瑞的好心实际是给我招来了个无缘无故的麻烦...就这妹子的长相,穿着,地位...别说我是总监了,我第六感就算总经理估计都惹不起她...

    颠簸几个小时...

    终于进了山,挺气派的一个度假山庄,登记办入住,午饭,下午开始这次的团建和拓展。仪式特别隆重,开课前有宣誓,有签字墙,有按手印画树叶的成长树,培训师也挺专业的,组织的确实不错。

    当然课程什么的大同小异,对那些20来岁的经理部长们比较新奇,对我这岁数的外企老油条来说已经听了无数次,就没什么可写的了。

    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小事,一个人。

    第一件事是拓展开始前总会有个环节叫破冰,大家排排坐分组,后排的人依次给前排的人做肩颈按摩,然后集体向后转再来一遍,让每个人都给其他同事按摩一次,也被其他同事按摩一次。

    我左边是个特别白特别白的妹子,当时还真不认识,穿着运动裤两条大白腿是白的晃眼...我必须强忍着目不斜视免得被人家发现我眼神里的口水...她给我按肩膀的时候我就俩字的感受:美女,而且手特别软...提前剧透一下啊直到全剧终也没有特殊情节发生...她主动问我是新来的夏总吧?然后自我介绍说是总经办主任李欣,挺温柔的普通话。我当时就是想,诶呦?这么土的公司居然总经办的妹子都这么好看,真的假的的?干啥用的...

    第二件事是团队分组做游戏,几个人合伙写一些励志的话,我还是和这个妹子一组,本来还是比较客气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突然她说:“夏总,把你旁边那根笔给我用一下...”

    我瞬间是“雪碧清凉一下”的感觉,开心的笑得我想做鬼脸,翻着白眼问她:“本地人吧!”这不是问,是确认确切的语气。

    “啊?你怎么知道?”她还是普通话,有点意外。

    “哈哈,外地人说那个‘用’字没有这么说的~~哪有说‘用’一下的?”我直接用本地口音和她逗,我当时心里的感觉莫名其妙的就像压抑的太久小树苗突然破土而出了一下,忍不住的开心的如释重负的笑。

    “哈哈哈哈,所以这一个字就把你出卖了~~”我又补了一句。

    “哎呀,原来你也是本地人啊?也就你能听出来,我还一直以为别人都听不出来我是哪的人呢~~哈哈”她打了我一下,然后我们一起笑,笑的旁边的人看的莫名其妙。

    此情此景...

    为了避免带着地域情绪和个人偏见...我一直是很客观的回忆当年的事,不带任何主观意见,也不描写任何人是哪个哪个省份的。但是那段时间我确实因为类似的事憋的很难受。

    我是本地人,公司里管理层唯一的本地人(董事长到副总到部长,唯一的一个)。从一开始面试到后来工作,最多听到的就是你们本地人如何如何,大多是负面吐槽,我只能是笑笑然后绕过话题。

    我心里很清楚我们本地人的缺点,尤其可能会影响到工作结果的一些性格缺点。但是我们本地人也有非常多的优点:真诚,热情,不计小利,大气...所以那些外地的领导同事动不动就说我们本地人如何如何不好时那种戏谑的口气...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我是很想抽他们的:你觉得我们这城市不好,你别来啊?一边来我们这里开公司挣钱,一边说我们的城市和人都不好,这和吃奶骂娘有什么区别?

    但是寄人篱下有所求...

    总之,突然听到某个本地口音的音节,发现了一个自己人(再加上第一个月的各种憋屈),那种抑制不住的高兴我恨不得抱着她甩三圈,不夸张。

    这种小兴奋一直持续到了晚饭,又变成尴尬时间...开始聚餐喝酒。在这期间确实尴尬:高管们一桌白酒喝的兴致勃勃,部长经理们几桌年轻人啤酒饮料也是把盏言欢,我这年纪大的和两拨人都凑不到一起。我也分不清是因为民企的人没有团建意识(帮助新人尽快融入团队是外企比较看重的标准),还是我根本就不想和他们凑合?赶紧吃完洗洗睡吧。

    第二天的行程是上午培训,下午开始所有人负重爬山,各组人各自背着行李帐篷野炊工具饮用水蔬菜等爬20公里山路,然后做饭露营,晚上在山顶睡帐篷。

    这期间也有两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

    第一件事,上午培训完之后是分组讨论,关于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和对公司现状的感想,每组是两个高管领导讨论,我和李总易总一组,这组一共8个人。

    李总一向是和蔼大哥的做派,开场5分钟说的大家倍感温暖;易总还是高冷范,高大上的管理理念;然后是大家各自谈感想。

    财务的金部长,白白胖胖的甜妹子,先谈了点财务工作的细节,和各部门对接的问题;同时以公司老员工的角度表述了对公司的热爱和对前景的期待;信心决心很坚定有力。

    物资部的洪部长,圆脸的胖妹子,说的也都是对公司未来的憧憬...

    到我了,我想应该咋说啊?我肯定是想表决心和夸公司,尤其当着李总的面。所以我自以为聪明的,用外企的汇报模式说了这么几点:

    1,加入公司这几周的个人感受,公司年轻人多,感觉很有朝气(说这些的时候大家基本认同,有人点头。)

    2,对目前业务的感受,觉得流程还不完善,但是大家都很努力的在解决,团队氛围不错(大家有人会心的笑笑。)

    3,对于部门人员能力...我感觉还需要提高,现在工作效率工作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的专业能力差距有点大。我的想法是用我的专业知识尽快整理出基础,做好人员培训...同时我也自己反省不要用外企的精细流程来做工作,要因地制宜...

    说到这的时候明显就画风突变了....有人不屑,有人皱眉,李总都有点斜眼看别的地方,我心里暗自说一声:我k...演砸了。

    本来我是表忠心的,结果被人家当成装B了...

    第二件事,每个人背着自己的帐篷(两个人一组帐篷,我和运输的向经理,那个小胖子一组),爬山的七八瓶水,还有晚饭,餐具等大概有不到20斤塞的满满当当的户外运动双肩包。

    一路上本来是按照拓展课程分组(每组有不同颜色的T恤)的队形走,每组有培训讲师举着旗子领队,组织大家唱歌喊口号什么的。走了三四公里后陆续队形就散开了,再走几公里的更是变成了没头没尾的长蛇阵,稀稀拉拉的散布在看不到尽头的山路上。

    我和高瑞坐在半山腰的石头山喝水,吐槽,旁边还有七八个其他同事,大家都已经恨不得瘫在地上。已经连续走了三个多小时,腰疼脚疼哪都疼,眼看着天擦黑了,我俩连一半都没走完,想想后面还有10公里...想弄死组织培训那个人的心都有。

    我看看高瑞,没话找话,问他咱“部门”其他人呢?比如袁月啊,陈颖啊...怎么就咱俩在一起呢?我这个人在外企多年,团队观念在潜意识里还是挺重的,我觉得我们这算“一拨”的人,尤其这种活动,怎么都没人组织一下就走散了呢?

    我印象最深的是销售部的肖总...精神抖擞浑身上下专业登山装备,穿着特别显眼的黄T恤带着七八个队员...都是各区域的销售总监,雄赳赳气昂昂唱着歌爬山,确实与众不同...当然了我心里是有点腹诽的:你们丫的折腾成这样不累么?结果人家一点都不累,4个小时就爬到了山顶,等我们都晚上八九点了才真正的“爬~~爬~~爬”上山顶时他们都打完几圈牌各种划拳喝酒了。

    第二印象深的是物资部的易总,手下的经理部长们恭恭敬敬的陪着端茶倒水,而且队员之间互相帮助...这个走不动了另一个马上把他的行李抗起来,咱别管是真的还是装的,但是这团队精神让领导看着肯定舒服。

    林总那边也特别有特色~~好几个漂亮妹子前呼后拥,漂亮的刘经理对拓展培训师们(算供应商吧)呼来喝去,威风十足。

    我看了看高瑞:“袁月他们,要不咱也找找?别弄的咱几个和孤魂野鬼似的?“

    然后这一路我俩呲牙咧嘴的往前走,收集到了陈颖,袁月,王志,小向...他们各有各的朋友圈子小团队散落在这一路上,被我和高瑞都拉过来凑成一队,最后终于在晚上七点多山里完全黑了只能用头灯照着往前走的时候,看到了唐总背着大包吭哧吭哧的自己一个人闷头往前走。

    我紧着跑几步跟上去,我想我必须得巴结领导啊,虽然也不知道应该说点啥。现在想想那种心情还是有点尴尬的:外企工作这么多年都没巴结过领导,而且还是一个比我小五六岁,三十出头的小年青领导,第一句该说啥?

    ”唐总,您这爬山够快的啊,把我们都超了。”我凑过去走到和他并排,歪头和他打招呼。

    “还行吧,在大学也总打篮球,底子还有点。”唐总看看我,继续大步大步闷头走,喘着粗气。

    “您还打篮球啊,挺好。踢球吗?有时间咱约一场?”

    “不踢。”

    沉默的并排走了几分钟,我回头看看已经把高瑞他们拉下了近百米,有点为难:我是该慢点还是该继续快点。

    要说没话找话这事确实挺烦人的,但是这么尬着也不好看啊...看看其他部门对领导前呼后拥的,咱也不能比人家差太多对吧?我想既然唐总对闲扯不感兴趣,咱聊聊对公司的表忠心总可以吧?

    “唐总,您是从公司建立就在吗?刚才小组讨论的时候看咱公司人都挺年轻的。”

    “还行吧,我是公司第一批,当时就不到10个人,我带着陈颖他们。”

    “都是元老啊...我最近做部门整理,我觉得他们还都挺认真负责的,就是现在公司扩张太快,新招的人比较杂,确实需要花功夫培训,您有啥建议吗?“

    ...

    “行了大哥,爬山这都累死了,咱别提工作了行不?”

    ...

    这句话直接就把我噎死了,我继续跟着他尬走也不是,离开他和高瑞汇合也不是,我回头看看高瑞他们,心说哥们你们倒是跟上来啊,我这一鼻子灰谁来救救我?!!

    幸亏陈颖在尴尬的沉默中解救了我:她抽筋崴脚摔了一下,哎呀一声惨叫真是老天开眼...我谢天谢地的跑过去和小团队汇合。扭头擦擦满脑袋汗,应该不是累得,是尴尬的憋得。

    晚上9点多吧,经历了无数崩溃和咬牙得循环终于爬到了山顶,我们这几个人基本就是最后一拨了。到山顶集合的平台上大家早已经按组分好区域各子开始埋锅造饭:有人收拾野餐垫,有人洗菜,有人点着酒精炉研究炒菜,都忙的不亦乐乎一团团的青春洋溢。

    我是想直接瘫倒在地上的,腰疼,脚疼(这都是多年踢球的后遗症)疼的站着都费劲,但是看着大家都在忙忙碌碌的我也真不能太不合群,咬着牙洗菜收拾碗筷,这种感觉真的是万分折磨。顺便一句:我实在是不理解为什么所谓的拓展就非要把人折磨一通才算功德圆满吗?

    事实无情打脸...折磨还早着呢。

    野餐这事大家高兴就好,也没什么好写的。簇拥着各位领导喝的昏天黑地,我也稍微适应了不再见怪不怪。一切都收拾完之后已经快凌晨一点,拓展组织者站出来了:现在大家开始支帐篷,睡觉。

    纳尼?可能是我确实断片儿了...出发前确实给大家介绍了今晚的行程最终是山上露营,我也是一路背着帐篷上的山,也知道是两人一个帐篷。但是??就在这?

    四周仔细再看看山顶的这片空地,满地石子,两面是山坡一面是小林,最外面是公路,路边是一个公共厕所,就这么睡了?还在我愣神的时候,年轻人们已经很快的分成了两拨,一半支帐篷,另一半蜂拥到那个唯一的公厕门口排队:打水,洗漱。看这意思这队能排半小时。

    我和小向都是后知后觉的,看着大家啊都开始忙了,互相对视一下:“咱还是先支帐篷吧?反正去排队也人太多?”“好,来吧。”

    先四处看看哪还有空地能支帐篷,其实也没什么地方好选...下手慢了已经只剩下靠马路的一角。我扶着我的老腰坐地上,打开背包,打开帐篷袋,打开睡袋...

    拉开帐篷袋睡袋....至今我都对那一瞬间心有余悸:

    这是踢完球泡完水就扔到床下忘了洗...一直泡了半年的袜子拿出来塞到嘴里的味道吗???

    这是穿了20年没洗过的化纤外皮羽绒服扔到地下室吸满了潮气的滑腻手感吗?

    灰蓝色的帐篷和睡袋,抓上去滑溜溜的,那种指甲挠黑板的代入感;稍微一用力就能感觉到黏糊糊的湿气,伴随着直刺脑门的发霉味道,我那一瞬间差点吐了...绝对是写实。

    “我cao!!!!这TM是人睡的吗??”

    我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但是我是第一时间没控制情绪喊了这么一声,也没顾及旁边的人是不是能听到。当时在我心里一直想的是到山上会有个酒店住的,大家吃个晚饭洗个澡,组织个篝火晚会,就算是所谓的帐篷露营也应该是在营地里干净宽敞就像北戴河海边那种感觉吧?

    嗯...想到洗澡,瞬间感到自己身上黏黏糊糊又酸又臭,恨不得马上跳到温泉池子里泡一下。可是扭头看看四周,只有那个挤满了人的公共厕所...更觉得浑身上下就像爬满了虫子一样难受。

    李总在旁边正在整理睡袋,听见我这动静挪过来问我怎么了?我苦笑一下,也察觉到自己这么大动静不太合适,小声和李总解释了几句,我说我这个帐篷睡袋应该是培训公司用了无数次从来没洗过吧...李总笑笑:“小夏啊,咱出来拓展的就别太娇气了,你看咱大家不都一样吗?”

    ...

    这段实在不知道怎么写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种帐篷和睡袋里闷一夜是什么感觉?哦...还有,俩人一个睡袋,所以小向的呼噜声和脚臭酸臭,混在帐篷的的霉味一起...象一床厚厚的棉被捂在我脸上,从凌晨一点半一直捂到凌晨五点。

    凌晨5点,我一身泥泞的从帐篷里爬出来,使劲的吸了一大口山里的冷空气,清晨的雾气和刺骨的凉风吹得我一激灵,身上本来是黏黏的厚厚的汗和泥一下子变得冰冷,然后我就开始打哆嗦,同时全身上下的骨头像针扎一样疼。

    我已经不记得我是怎么从凌晨5点熬到早上8点的,就记得我蹲在卫生间背风的那面墙一直哆嗦。大部队计划是8点出发原路下山,中午到山下吃午饭然后回家,我和领导们打个招呼说我实在走不动了,我要和培训机构拉货的大巴一起下山。

    然后又在墙角蹲到10点多,陪我一起在山上等着的还有3个崴了脚的妹子,和一个收尾的培训师。最后培训机构的大巴来收拾完,拉着我们到山下的饭馆吃饭,我找个没人注意的角落坐下,找饭馆老板要了个体温表:

    39.5度。

    看着兴高采烈的同事们,我心里:我k...

    ...

    另外追加一段:

    回来后公司紧接着组织了一个DISC相关培训,就是类似于人的性格啊处事啊团队合作什么的培训。一个胖胖的秃头大爷(突然想到照我这岁数,应该管他叫大哥吧),号称一个在多少多少知名外企工作过的资深管理层给我们讲。

    也都是公司的部长经理参加培训,一屋子年轻人别管听的如何,最起码是热情洋溢,倍感新鲜,培训师讲什么都能当个好玩事有代入感的那种听着。

    只有我又开始完完全全下意识的,肌肉反射似的开始拆台...我真不是故意的...

    1,讲师说:三星的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会如何如何...

    我在下面说:我在三星两年半,早会天天开,但是我咋没见过如何如何了呢?

    2,讲师说:美国通用的绩效管理,末位淘汰比例如何如何...

    我在下面说:我在通用4年做业务整合负责人,裁掉过好几十号人,但是我咋不知道还有末位淘汰这个规定呢?

    3,讲师说:某知名汽车公司产品流程开发如何如何...

    我说:巧了,我是这个公司在中国建厂的第35号员工,干了7年,我咋没听说过你提的那个流程呢?

    4,终极大招欠,讲师说:我们这门课程如何如何高端...

    我说:别扯了,这门培训课在中国是有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你这个培训机构根本就不在那个授权清单里,你这是盗版的吧?

    我没扯着嗓子喊但是声音也不小,我觉得谢顶大爷讲师和公司人力资源培训负责人...应该都听见了。现在我也会想,我那时候咋那么招欠呢?

    嗯,我能健康活泼的长这么大,其实也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