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淘汰的边缘
繁体版

第一章 重新开始

    等待的时间总是难熬的,但是该做的事还是要做好。

    就像我昨天和一个朋友打电话说聊到的:无论如何咱都要把自己做好,先...然后机会抓到时咱可以不要,那也是咱自己的选择;但是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没做好而失去了机会。

    ....

    所以董事长到底换还是不换呢?顺其自然吧。

    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专门找海总聊了一下,他和集团那边关系很近,消息应该比较客观。海总的意思是我不用担心,无论换或者不换他都希望我能在公司干好。我懂了,我也信了。

    我为什么相信海总?我没那么自负...我只是相信他不傻。

    因为我用2个月的时间证明了我能给他带来每年数亿的业务,数千万的毛利。这都是我坚决的从别人手里抢来给他的,我还安排专人给他做收货结账付款,他不会看不见。所以无论是现在的王总还是以后集团来个某某总?谁当董事长对他都无所谓,他只会想留住一个有能力有决心有执行力给他带来巨大利益的人。

    也专门找白总吃个饭,他是我们公司这一系的,加强一下这个“铁三角”的关系,把该说的话说到位,聊胜于无。

    第二,这一个月的时间抓紧做点“加固城墙”类的工作吧,做出业绩让领导看见是必须的,因为在变动中他也会选人...这是给自己多留点机会。

    1,在理清了管理节点的基础上,计划的陈颖,接计划的陈娟,辅材配件的彭洁,外协加工的梁主管,数据录入的黄主管,结账付款的齐主管...都能达到我第一步的要求,每天勤勤恳恳的被我数落,被我说教,然后带着一帮人录数据,跑单子。框架搭好,继续巩固。

    2,我重点带着彭洁做辅材和配件的订单。有一天晚上加班到9点我开车送她回家,一路上从她加入公司,到吐槽当时李主管他们如何瞎折腾,再聊到现在的各种辛苦....到在她家小区门口停了会,我认真的对她说:“辅材配件是采购类工作最重要的,你是咱部门唯一有正规公司工作经验的,我希望你能帮着我一定把这个组管好。”

    她客气的说了几句表忠心的话。

    我继续说:“我这人说话不绕弯。从公事上说,只要你干好了,我保证年底前给你升主管明年夏天前升经理。我是画饼还是真能做到,咱走着瞧好吧?”

    她用力点了点头。

    我看着她的眼睛说:“从私事上说,辅材配件采购一年十几二十亿,你做过采购,该懂的你都懂。这么多钱如果冒然伸手...起码进去蹲几年,所以现在一定要稳住别出事,明白吗?但是只要咱配合好,我也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

    说完我面无表情就这么盯着她,她看看我,低头想了想,说:“领导,我都明白,我也一定做好,您放心。”

    3,对收货结算的工作我让陈娟带人每天专门录数据:订单,收货,入库,开发票...一定要100%杜绝之前那种只下订单不管付款的事,所有数据和进度我每天早晚至少开两次会核对进度。

    这组人的分类叫:战术采购。不负责下订单,只负责追后续进度。

    你猜我为什么这么做?

    从工作角度肯定是加强管理...这到哪都一样。

    更重要的是:其一,我能更准确更及时的知道订单下给谁了,每家的金额多少,随时“合理”的指挥采购员重新分配订单量;其二,让供应商知道是我每天亲自在盯着,而且是“战术采购”这些孩子天天做执行,不再像原来那样是“采购员”一手遮天欺上瞒下。这就让他们和采购员趁早都断了那些试图私下串通的念头;其三...最最最重要的是,我要努力分析一下是不是能再开发出几家白总海总那样的供应商。

    4,那段时间公司迅速扩张,部门工作忙到焦头烂额,人事部招聘的妹子们确应接不暇找不来人,怎么办?

    我给了这几个妹子充分的授权鼓励他们自己招人,还告诉她们只要我看着合适的(有专业背景的,脑子机灵的)一律按照级别工资最上限给...大家自然高兴,也都特别积极的通过各种app招聘,一两个月的时间部门入职了二三十人。

    看着大家都其乐融融,我心里想...等到年底我要求你们优胜劣汰必须裁掉20人的时候,你们会是什么表情?

    5,对于运输组我实在是头大的不得了~~终于托朋友找了一个在某外企做过运输主管的妹子,让她自己投简历来公司面试...当然也是用上述的办法自己去app投简历,面试,我再端着架子筛简历时表示这人专业能力不错...所以顺理成章的进了运输组,看她能不能把这摊活帮我挺起来吧。

    对这个妹子我还是报了很大希望的...各方面都是。

    首先是外企出身干过运输用过系统,肯定比现在这个杠头小哥强吧?其次这个妹子是我特别喜欢的类型...白白的瘦瘦的长头发,第一次朋友介绍一起吃饭时就让我眼前一亮。

    以后慢慢说吧。

    ....

    一转眼就到了国庆,国庆七天乐,我想是不是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然而并没有。按照我码字的习惯,还是两件印象深刻的事。

    在外企多年有个习惯是每逢五一国庆肯定会有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一起开车出去转一圈,两三天自驾。过去两个月突击一样的日子确实也累了,对这次国庆我也是期待了好久,打算十月四五号人少的时候出去转一圈,只是还没到十一就被各种事吵得焦头烂额。

    第一件事:9月30日晚上11点多,一个西安的电话打过来,西北的严总。

    在和他打交道的这3年我心里真的对某种官僚做派烦的要死,因为他们时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用最把你当白痴的俯视态度给你讲人生大道理,然后用各种话来套路和挤兑你,必须从你嘴里说出来他想要的答案...而且那种套路千篇一律,赤裸裸的毫无遮掩,以至于我有时候都会恍惚:是他真以为我们都是SB?还是他们自己是SB?

    他的套路是这样的...未来三年也都是这样的...

    “诶我说小夏啊,还没睡呢?”“还没,您说?”我TM的早要睡了,你丫大半夜给我打电话还问我睡没睡?

    “诶呀,你知道吗,要出大事啦,你赶紧查查是不是你们部门工作失误吧,否则真要出事了领导追责的话你是要担责任的!”上来先扔个雷吓唬你一下,然后表现的是他很关心你担心你。

    “啥事?您说?”凡是个正常人听着话肯定会瞬间紧张起来,我也是凡人,当时和老严不熟所以他突然蹦这么一句的时候我心里也咯噔一下。

    “兰州某某项目那可是省重点观摩的地标项目,各部门大领导都确定要国庆后去参观了的,怎么今天我听说还没开始采购备货呢?你可要好好查一查,这么大的事要耽误了那可不得了啊!”他这语气越来越重,几乎就要咆哮。

    他比我高一级(区域总),又带着当时销售部最重要的气势,我确实被下了一跳,瞬间就不困了。只是吓一跳不等于慌张...咱这外企锻炼多年的自然也有处理问题的标准套路。

    “严总您别着急,供货这事咱肯定要尽全力去保,我马上安排人去查一下进度,国庆期间就算24小时加班也肯定保证不耽误。”这是我的第一招,先把态度表明。

    “诶呀小夏啊,你这刚来公司可一定要重视这件事啊。很多事你不了解老哥以后慢慢给你讲,但是我给你说,这件事绝对不能耽误。”他语气缓和了点,开始给我讲大道理:“咱们公司就是要以快速响应,优质服务来占领市场,所以供货必须要保证,你知道吗?”

    “明白,谢谢您提醒...但是严总,今天确实太晚了,等明天一早我让人查进度然后尽快给您回复,您看行吗?”我必须对他的‘好意’表示感谢,但是你也不能大半夜叨叨起来没完啊?

    再说了以我的经验,之前也说过:销售的人99.999%没实话...所以我就要开始第二招了,试探性的给他也扔个钉子:“不过您也别太着急了,大过节的咱都放松啊。万一明天查完了是信息沟通失误呢,万一是销售还没提需求呢~”

    “诶我跟你说,你可不能这么说话啊,什么叫没提需求?我这一个区域销售负责人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销售这边绝对不会耽误事的!”他瞬间就变了语气,从刚才的语重心长立刻换成一开始的严厉训斥,牛掰。

    “您别着急,问题是一定会解决的。但是过程也得查清楚不是?销售提需求,设计出清单,计划和物资查库存,采购保供应...这也不是一步就能完的...”我还是想探探他到底什么路数。

    “小夏,你这从外企来的这态度可不对啊,你可不能来了咱公司这么打官腔!这要让董事长总经理知道了怎么看你?这么着急的项目,你在这不慌不忙的讲流程分责任?那我问你,就算这都不是你的责任了,那供货耽误了?是不是还是要你负责?”

    噼里啪啦...十几分钟,反反复复都是项目如何重要,必须要保,而且上升到社会主义主人翁责任感的高度。

    老严的每一句话说的都特别对,高度都特别高,正义感都特别强,这我都承认,做管理层的不管民企私企外企肯定都要有这觉悟的对吧?

    但是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是不是有点感觉跑偏?对了...因为他不是总经理,他是销售总。一个做销售的用总经理的口气指挥供应部门怎么干活?你觉得他是高度太高?还是私心太重?

    50分钟,电话一直打到快12点半,就以上这个循环,起码循环了四五遍,最后我服了:“严总,您说的对,我真的都理解了,您真的是为我好。明天一早我一定第一时间处理这件事。”

    转天早上,我语气万分客气,用词特别恰当,但逻辑是阴阳怪气的给严总回电话:“严总,我查了一下进度,销售昨天下午刚提的供货需求,设计还没出清单。不过您放心我一定安排人假期期间全程盯着供货进度,我也和设计段总,总经理李总打个招呼,让他们催一下设计和相关部门审批,您看行吗?”

    小样儿...我不得不防着你去李总那告状说是运营供应有问题...放下电话,觉得心烦,心累,假期的心情被搅和了一大半。

    他的回答是:“这可不行啊,你不能因为其他部门没干活,你这供应就不保啦?我跟你说啊你赶紧安排提前采购和下生产,10月8号必须要发货,否则省里的大领导们去视察了一看现场没东西那可没法交代...”

    “大哥,设计图还没有呢,我咋采购和生产?”

    “那我不管,我跟你说啊....你的觉悟啊...这事你要承担责任啊...”

    巴拉巴拉...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脑仁儿疼。反正说来说去你就必须把他的事办了,否则无数个大帽子扣你。

    嗯...补一句废话,后来事实证明这哥们确实是第一时间就找李总他们告状去了,是李总没有发表意见,让他先给我打电话确认的。

    ...

    第二件事,轻松点?

    看了场演唱会。有史以来第一次,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次,因为再也不想看了。

    起因是这样的,让我缓缓该怎么说:当年在外企的时候每天都打扮的人五人六的,大家经常组织活动,比如每周的羽毛球,吃饭,唱歌;每月的自驾,团建...各种男男女女女,你懂的吧?

    来到民企公司之后感觉每天都是灰头土脸的,别说什么活动,团建了...连衣着打扮都随意起来:成天到晚赶场子似的开会,加...,穿舒服点比啥都强。所以又快到了国庆该组织自驾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件事:已经好几个月没和大家联系了,微信都没发过,因为忙的根本不顾上;甚至有些微信是人家约我但是被淹没在每天无穷无尽的工作相关的消息里...我都没给人家回。

    为此...我下定决定单独又买了个手机,新手机卡新微信,微信名是:我本名+公司名...把个人朋友,和工作同事100%的分开。

    但是无论如何临时赶场子似的给几个前同事的活动群成员发微信问候也好攒饭局也好,回应寥寥,最后只约到了三四个老爷们在2号去吃烤羊腿,和一个妹子说5号想去看演唱会。

    吃羊腿是个保留节目。当年我们几个人在一个公司的时候,几乎每隔两周的周五下班都会去一个固定的大排档吃烤羊腿喝啤酒到八九点,然后马路对面的网吧玩一个叫“求生之路”的游戏,打僵尸打到半夜一两点回家谁家...周六踢球,周日打羽毛球,日子觉得还挺充实的。

    这次是时隔了三个多月(之前他们组织了几次我都没参加),大家坐在一起一起吐槽工作感叹人生,感觉还是那么亲切。

    再说看演唱会这事对我还是挺触动的。开始是约妹子吃饭,我俩认识四五年了...原来在一个公司经常一起出差,每隔两三个月找个周末去自驾海边散散心。

    这次本来是想约出来吃饭或者也开车去海边住两天的,但是她说有个歌星的演唱会想去看问我是不是能陪她一起,看完了再一起吃宵夜什么的。我看票价1800一张...咬咬牙买了两张...

    那天有点阴雨,晚上七点开始的演唱会到九点半结束。人山人海气氛爆棚,全场都在高呼偶像的名字...只有我基本是全程低头玩手机。

    好不容易熬到结束,吃完宵夜都十一点多了,我说咱找个地方看电影,然后晚上就不回家找个地方休息吧?她扭头看看我:“小半年也都不打个电话什么的,你说工作忙没时间...现在挤出来几个小时的时间就是为了把我约出来睡我吗?”

    瞬间尴尬,我也不知道说什么,看看她愣了一会我憋出来一句:“好,那我送你回家吧。”

    当时只是觉得人怎么变的这么快?我也不想天天焦头烂额啊?任何人之间都不能多一点理解吗?

    而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我的错误...最起码就和浇花一样要天天浇水才能开花结果吧?我这个干点什么事就特别专注以至于越陷越深的毛病真的不好说是优点还是缺点,如果当时我能发现这个问题及时改正会不会好很多?

    但是无论如何我选择了这条路,加上我完全没放在心上的这个爱钻牛角尖的毛病,就注定了我在这条无法回头的路上越走越远。

    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