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可崩
繁体版

67某虽不才,仍愿为君略尽绵薄

    “好嘞,客人坐在这边,我马上就端来”

    片刻,淮安掌柜就将包子和小米粥端过来:“这是客人点的包子和小米粥,这是糖、醋和辣椒油,请慢用。”

    白露在小米粥里放了些糖,又在大包子里灌了些辣椒油。

    安柏也学白露咬了口包子。

    待到两人解决完小米粥和包子,就退了房,骑着白马向南行前往璃月港。

    向南行的宽阔路上每隔一段都有牌子提醒行人方向。

    [前往璃月港,请沿此路南行。]

    [南行前往璃月港的行人请整理好行李,若携带货物请先行卸货,以便千岩军进行安全检查。]

    把守关卡的千岩军查看了两人的路引后,就行了一礼,请两人通过。

    离开关卡的两人就来到了归离原,白露看着传说中曾经是盛开某种花卉的繁华城集,而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归离原,不经感叹曲终人散不过也是寻常事罢了,古今多少人和事,有谁得永恒?

    传说归离原名字来源在[石书辑录·卷一]中有记载:归终尝谓岩王:『今我离民,皆安居乐业,几同归乡,莫如名之归离原。』岩王称善。归离原故而得其名。

    两人越过断壁残垣来到西南面的高处上遥看渌华池。无数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彩池宛如盛满了各色五彩颜料的水彩板,蓝绿、海蓝、浅蓝等等,艳丽奇绝。

    那里是碧水河的支流止于天衡山的北麓与石林的交界,是不被打扰的隐秘之地。

    在矿物的作用下,湖水呈现出不可思议的颜色,却丝毫不影响其温润清澈。

    看完渌华池后,两人又回到原路,登上高长的石阶,前面有一莲花池,为圆形水池,种有莲花且正中立有巨石,挂着绘有仙家福箓的木牌,再向前便是雄、奇、秀、险的天门山的天门洞了。

    穿过天门洞就看到远处千船万商云集之地——璃月港。

    璃月港——傍山绕水的港口城市,静静依偎在险峻的石林中,白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商客,同时也为璃月港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金色的落叶装点古朴的石质街道,璃月港的商会永远不缺少金钱与客人。

    而盘旋于璃月港上方的空中宫殿——群玉阁,也是“璃月七星”中“天权”凝光的私人行宫。

    无论是极尽辉煌的外表,还是那能俯瞰璃月的高度,都在不容辩驳地昭示着凝光在璃月港商贾中的鳌首之位。

    两人向下越过六边形的莲花池,来到璃月港的门楼前。

    驻守值班的千岩军看到来人:“欢迎来到璃月港,千岩军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

    “请问[白驹逆旅]在那里?”

    “就在前面,你过了桥就能看到”

    “谢谢,再见啦”

    “千岩牢固,重嶂不移。”

    两人过了木桥果然就看见了前面的旅馆[白驹逆旅]

    迎上前来的不愧是和毓华是亲姐妹的秀华,说话语气都与毓华一样,要说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秀华带着眼镜。

    安顿好了的白露和安柏在璃月港里漫步,到处都是一副热闹景象,行人、游客、商贩构成了一道红尘人间。

    一位年轻小贩来到白露面前,只看脸倒是一副老实人模样:“哟!瞧二位神采不凡,想必两位是来璃月港的游客吧,我对璃月港大大小小的地方都一清二楚,只要一些摩拉,我包你们玩的开心!”

    声音也是饱含热情,让旅客觉得这人真是好客,只是白露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人身上的不怀好意和罪。

    “不用了,我们是要去玉京台的”

    “啊,玉京台,那小的我就先告退了”

    年轻小贩一听到要去玉京台,就知道这两人是自己不能得罪,便准备一溜烟的跑路。

    啪嗒,白露的手搭在年轻小贩的肩上“你还是和我一起去总务司吧”

    “求大侠饶过我吧,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小儿……”

    “看你这么熟练,相必是行骗了很久吧”

    “杀人啦!这里有人要杀人啦!”

    年轻小贩不管怎么大声呼喊,周围的人依旧来人来往,似乎大家都没有听到小贩的呼救声。

    不是似乎,而是确实没有听到小贩的呼救声。

    因为白露将年轻小贩周围的空气隔绝了。

    白露招来在附近巡逻的千岩军。

    千岩军确定脸熟的小贩就是惯犯后,将其带走,还给了白露一块令牌,并告诉白露可以去总务司领一笔奖励。

    安柏:“白露,接下来我们去那里玩?”

    白露:“璃月港最出名的便是玉京台、绯云坡和吃虎岩了。

    玉京台远离嚣闹的港口,依着天衡山高高升起。“七星”与诸商会的首脑,在此驱动着璃月驶向无止境的平稳与繁华。

    绯云坡就在我们前面,这里诸商行兴隆发达,居民富足无忧,是璃月港的繁华之所,夜间这里灯火熙熙攘攘,长明不灭。

    吃虎岩位于璃月港的南部,也是璃月港最大的港口,是璃月港永远搏动的心脏,为之输送活力十足的血液。此处忙碌热闹的市井景象,正是璃月港无限生机之所在。”

    “我刚才就在这里观察两位了,两位的打扮是《玄乌》里夏彦的和他青梅竹马的打扮吧”

    说话的一位春衫飘举,风度翩翩的富家少年郎。

    “阁下是……?”

    “忘了先自我介绍了,在下古华派行秋,不过书海一蠹,某虽不才,仍愿为君略尽绵薄。”

    “难道阁下就是枕玉老师?在下白露,这位是安柏,幸会幸会”

    “啊,原来是白露老师啊,我在白垩老师那里听说过你,《玄乌》真的是你在拾玉后梦到的?”

    “确实是如此,相传有诗文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好一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敢问白露老师对于‘侠’怎么认知?”

    “每一个人对‘侠’字的理解都有可能不同。有人说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对于我来说,‘侠’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反抗、抗争,因为向往美好,所以,要反抗那既定的命运,抗争那不公的世界,要是人人都能幸福安稳,何须要‘侠’。”